从秦俑坑的骑兵俑看秦骑兵的发展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306040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秦俑坑的骑兵俑看秦骑兵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从秦俑坑的骑兵俑看秦骑兵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从秦俑坑的骑兵俑看秦骑兵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从秦俑坑的骑兵俑看秦骑兵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从秦俑坑的骑兵俑看秦骑兵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秦俑坑的骑兵俑看秦骑兵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秦俑坑的骑兵俑看秦骑兵的发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秦俑坑的骑兵俑看秦骑兵的发展从秦俑坑的骑兵俑看秦骑兵的发展从秦俑坑的骑兵俑看秦骑兵的发展秦始皇陵二号兵马俑坑内发现一批骑兵俑群,计有陶质鞍马116 匹,每匹马前立有牵马的骑士俑一件。马的大小和真马相似,身长约 2、通首高 1. 72 米。马背上雕有鞍鞯,头上戴着络头、衔、缰。骑士俑身高 1. 8 米左右,右手牵拉马缰,左手作提弓状。俑和马的造型准确,形象逼真生动,一列列的排成整齐的长方队形,威武雄壮,把秦始皇时代骑兵的真实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是研究秦代军事史的一批珍贵资料。一 从秦俑坑的骑兵俑看秦骑兵的装备1马具二号兵马俑坑出土的骑兵马具,包含两部分:一是络头、衔镳、缰索;二是鞍鞯

2、。络头,又名羁。 急就篇记载的车马具有“辔、勒、鞅、羁、缰。 ”颜师古注:“羁,络头也,勒之无衔者也” 。 释名?释车) ):“羁,检也,所以检持制之也” 。它是控制马的用具。络头的出现很早,在殷周的车马坑中已有发现,并已基本定型为后来历代沿用,如有改进仅是增加些装饰件而已,骑兵马的络头是袭用于车马的络头,秦俑坑骑兵马的络头和同时出土的车马络头形制一样,是由铜节约、铜环、扁平石管串联而成;有项带、额带、咽喉带、鼻带、颊带等。络头上连接着铜衔、铜镳。衔置于马口中,镳位于马口的两侧。 淮南子?汜论训说:“以朴重之法,治既弊之民,是犹无镝、衔、撅、策、而御马也” 。络头、衔是乘马必备的控制马的装具。

3、二号兵马俑坑中和络头、衔、镳同时伴出的还有马缰,是由圆形、扁平形石管及铜构件串联而成,共两根,各长约一米。两根缰索,一端分别和马口两侧的衔环相连,另一端各有一剪把形的铜环,以便骑士握持。骑士牵拉马缰,运动马口的镳,这样,骑士就可自如地驱使马或停、或驰、或左旋右旋,马随人意。马背上雕塑着两端略微隆起中部下凹的鞍垫。鞍的质地似为皮革,鞍面为白色,上面缀有八排粉红色的鞍钉,鞍下衬着绿色的鞯,鞍的两侧及前后端缀有叶形及条带形的彩色带作装饰。鞍上有条类似皮质的扣带环绕马腹,把鞍紧紧地固着于马背上。鞍后有靴攀于马臀,以防鞍向前滑动。恩格斯曾说:“在较古老的雕塑器品上,武士是骑在没有鞍子的马上的;以后,我们

4、发现曾有一种类似褥垫或坐垫的东西,最后,才有类似现今东方流行的那种高马鞍”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四卷骑兵) ) ) 。这段话概括了鞍具的发展演变史。 盐铁论:散不足也有类似的记载:“古者庶人贱()骑绳控,革皮而已;及其后革鞍成,铁镳不饰;今富者耳银镊,黄金琅勒;绣龠汁,垂珥胡鲜,中者漆韦绍系,采画暴乾” 。贱()骑绳控,革皮而已” ,即马背上没有鞍,仅有块皮垫而已;后来才发明鞍,且装饰愈来愈华丽。根据中外文献资料分析,?乘马鞍具的发展似经过这样四个阶段:没有鞍具,骑裸背马;在马背上放置一块皮质或其他质地的褥垫或坐垫;低桥鞍,鞍下置皮或毡类的鞯;高桥鞍,鞍鞯并有许多装饰件。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

5、土的骑兵马背上的鞍,属于低桥鞍,其前后两端略略隆起,中部低凹,近似马背上的坐垫,但又与之不同,是鞍的雏形。另外,鞍上虽有肚带(古名曰)和后靴,但前边没有攀绕马胸的革带(即胸带) ,鞍易于向后滑动,说明这时的马鞍还外于初级阶段。鞍的出现最早始于何时,由于文献和实物资料的不足,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致的看法。有的学者根据左传?成公二年:, 战于鞍”之地名的出现,推论“春秋时我国可能已有雏形的鞍” 。此说是否可信,尚缺乏实物验证,但至迟到赵武灵王组建独立的骑兵部队实行“胡服骑射”时,类似秦俑坑骑兵马雏形鞍应该出现。陕西咸阳杨家湾西汉初年的大墓出土的骑兵马的鞍,鞍桥仍然极低,不过已有了胸带,较秦是前进了一

6、步。西汉后期至东汉时鞍桥逐渐增高,如河北省定县出土的西汉后期铜车马具中的鞍、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的东汉铜马鞍、山东省滕县画像石上的马鞍等都是高桥鞍。鞍桥高而直,人不便后仰,到了唐代又改为后桥向后倾斜的鞍,至此,马鞍的形状基本定型。秦俑坑出土的骑兵的马上未见马镫。马镫出现的时间较晚,湖南长沙西晋永定二年(公元 302 年)墓中出土的釉陶骑俑的镫,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镫。这时还是单镫,仅在鞍的左侧系镫,右侧无,供上马时踏足用,是镫的早期形态。到了东晋十六国时,出现了双镫,至此马镫发展到了成熟阶段,隋唐时马镫的形制又有改进,并趋定型化。双镫的出现,标志着乘马马具的完备,在骑兵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7、骑士可以藉助小腿动作熟练地掌握自己的坐骑;把双手解放出来,便于灵活地操持戈、矛或弓弩,提高骑兵的杀伤力。有了马镫,骑者在马急驰时可减少从马上跌落下来的危险,使骑者与马进一步结合在一起。恩格斯说:“装备、编成、编制、战术和战略,首先依赖于当时的生产水平和交通状况”。骑乘马具的发展亦说明了这个问题,秦以前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车,战争也主要是车战,骑乘的风气并不盛行。因此,反映在秦骑兵的马具上,借用了车马的络头、衔镳、缰索,而马鞍则较原始。到了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骑马代步的风习日益盛行起来,因而骑乘的马具也日趋完备,并愈来愈装饰得华丽。2骑兵马的选择二号兵马俑坑出土的骑兵的陶马,身长 2. 03 米,

8、通首高 1. 72 米,至髻甲高 1. 33 米,身涂枣红色,黑鬃、白蹄、剪鬃辫尾。古人以马的毛色名马,如纯黑色的马日铁骊,浅黄色的马日骊,赤色马日郭勇,又名华史记?秦本纪 集解说:“郭璞日:色如华而赤,今名马骠赤者为枣翻厄。马赤也。 玉篇说:“赤马黑鬃”日。秦俑坑的骑乘为赤马、黑鬃,即华马。从马的体形方面观察,俑坑出土的陶马个头不大一,头部较重但无粗相,鼻骨隆突,颈厚稍短,髻甲低,脊背宽博略略下凹,胸部较广,四肢发育较好,属于力速兼备的挽马型,亦是骑乘的良马。俑坑内的骑兵马和同时出土的战车上的陶马造型基本相同,属于同一马种。秦始皇陵东侧上焦村的马厩坑内曾出土 28 具完整的马骨,对这些马骨我

9、们进行了仔细的测量,其高低、体长以及各部的比例,与秦俑坑的陶马大致相同,上焦村马厩坑出土的陶器和铜器上的铭文有“大厩” 、 “宫厩” 、 “中厩” 、 “左厩” 、 “三厩”等秦京师宫廷的厩苑名5,由此可知秦俑坑的陶马是以宫廷厩苑的真马作为原型塑造的。秦俑坑的陶马和汉、唐墓葬内出土的陶马显然不同,汉马体型高大,头部宽博;唐马体高、头小、颈细长;秦马体形较小,形象似驴骡,说明秦马有别于汉、唐马的不同种属。秦马一向富有盛名,崔豹古今注说,秦始皇有七匹名马,即追风、白兔、蹑景、奔电、飞翮、铜爵、神凫。 战国策?韩策记载,秦马“探前蹶后,蹄间二寻(一寻八尺)者,不可胜数也” 。秦国的良马属于什么种属?

10、秦简中有“课” (秦律杂抄 ) 。 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而良马不实外厩” , 史记?货殖列传中有“北有戎翟之畜,畜牧为天下饶” ,说明秦马是来源于西北地区的良种。把俑坑的陶马与我国西北地区的马进行详细对比,它与河曲马相似,可能属于河曲马种。秦地处西北地区,环境适宜于养马,秦的祖先非子就“好马及畜,善养息之” (史记?秦本纪 )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养马业进一步发展,马的数量大增,秦始皇时除了中央和地方设有许多厩苑外,并鼓励私人养马,如乌氏课养马牛多到以山谷数来计算,秦始皇曾赐给他封邑(史记?货殖列传 ) 。秦国车千乘、骑万匹,雄厚的兵力是与养马业的兴盛密不可分的。骑兵的马要

11、经过严格的选择与训练,秦简秦律杂抄说:“蓦马五尺八寸以上,不胜任,奔挚(絷)不如令,县司马赀二甲,令,丞各一甲。先赋蓦马,马备,乃粼从军者。课之,马殿,令丞二甲,司马货二甲,法(废), 说文?马部:“蓦,上马也” 。“蓦马”即骑兵用的马,其遴选的标准:马高五尺八寸以上,秦代一尺约今 23 厘米, “五尺八寸”即 133. 4 厘米。马要经过训练,奔驰和羁系时听指挥;否则县司马和县令、县丞要受罚。到军后进行考核,马被评为下等,县令和县丞要受罚,司马除受罚外,并革职永不录用。这就是说马的质量要好,是骠骏、善跑、机灵而有耐力的良马。秦俑坑的陶马通首高 1. 72 米,至髻甲高 1. 33 米。马的高

12、度不能以马头的高度为准,因为头的高度难以固定,应以至髻甲的高度为准。秦律规定的骑兵马的高度与陶马的高度相同。文献、实物两相参应,说明秦代骑兵确实是经过严格的挑选和良好训练的。3从骑士俑看秦骑兵武士的装备二号兵马俑坑出土的骑士俑,高 1. 8 米左右,上身穿窄袖长及膝部的上衣,外披甲,腰束革带,下身穿紧口长裤,足登靴,头戴圆形小帽,帽上有带扣结领下,俑右手牵拉马缰,左手作持弓弩状。和骑兵俑同时伴出的有弓及铜镞,未见戈、矛、戟、殳、铍等长兵器。由此可见秦始皇时代骑兵的装备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的特征:(1)在服装方面,骑兵有一套不同于车兵和步兵的专门服饰。车兵和步兵的上衣都是交领右衽,双襟博大交掩于背后

13、,形如圆筒。穿这种上衣坐车尚可,举足上马则不便。骑兵的上衣与之不同,衣襟较小,双襟交掩于胸前,襟边垂于胸的右侧,衣长及膝,窄袖口。这种服装便于举足抬腿上马,坐马上双腿也易于叉开,比较活灵。步兵下身穿短裤,腿扎行滕(即裹腿) ;骑兵下著长裤,裤口紧束足腕。这种服装类似唐代的裤、褶、即公元前 307 年赵武灵王改服制,令国人着“胡服” ,习骑射之胡服。王国维胡服考说:“案胡服之衣,赵策及赵世家皆无文,自来亦无质言之者,惟张守节正义以唐之时服当之、夸褶二种。今定以为上褶下挎,即以后所谓挎褶服当之者”。 类篇 , “褶,骑服” 。秦代的车士和步兵头戴尖顶的圆形巾帻,而骑士则头戴圆形小帽,用带扣结领下,

14、以防马急驰时被风吹掉,帽的形制和咸阳杨家湾西汉墓的陪葬坑内骑兵俑的帽相同,说明秦汉时代的骑士都戴这种小帽。(2)在防护装备方面,骑士的甲与车兵、步兵的甲都不一样。骑士的甲较短,甲的前片长度仅到胸腹之际,后片长不臀部。骑士的甲如果和车兵、步兵的甲一样长,下摆就会和马体接触,既活动不便,又显得累赘,所以骑士的甲衣要短。再者,骑士的甲双肩无披膊(即肩甲) ,也不象有些战车上的御手那样有盆领(颈甲)和护手甲。防护装备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杀伤敌人,因此防护不应妨碍进攻。如果骑士也戴上盆领、护手甲,双肩有披膊,则活动不便。骑兵的各种动作均应以最快速度完成,轻捷、迅速、迅猛是骑兵取胜的重要因素,所以秦代骑

15、兵的防护装备较轻,是符合实战要求的。(3)武器的配备方面,从骑兵俑的手势均作持弓状,和其附近伴出的有铜镞、弓等来看,说明秦代骑兵备有弓弩,和赵武灵王教国人穿“胡服 习“骑射”的记载相符。证明从战国到秦代,骑兵配备的都是弓、弩。河南洛阳金村出土的战国时一件金银错铜镜上有一骑士持短剑与虎搏斗的图象,可见当时的骑兵亦配有剑,不过秦俑坑由于发掘的面积有限,出土的骑兵俑目前尚未发现有持剑及戈矛者。咸阳杨家湾西汉初年大墓的陪葬坑出土的骑兵俑,背上都有箭;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相争时, “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披甲持戟挑战” ;项羽被困于垓下时,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

16、接战” 。这说明秦末汉初骑兵的武器有弓箭、长戟及短兵。弓箭利于中远距离的战斗,近斗则不易发挥威力,所以骑兵还要备有近距离格斗的剑、戈、矛等兵器。但是剑利于刺击,砍杀则易断折。骑兵行如飘风,近斗时用剑刺击则不便,只有用刀挥臂砍杀杀伤力才大。但是战国和秦时还没有长刀,证明当时骑兵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到了汉武帝时骑兵成为主要兵种后,长刀也应运而生。恩格斯说:“马刀无疑更适于白刃格斗;矛太长、 、太重,用来冲锋未必适宜,但在追击溃逃的骑兵时,它成了极有效的武器,几乎所有善骑的民族都指靠马刀”。不过,中国古代骑兵主要的兵器是弓箭,汉代虽有了长刀,但并未取代弓箭成为骑兵的主要装备。(4)骑士的遴选秦俑坑出土的骑兵俑,身高在 1. 8 米以上,体型匀称修长,神态机敏,英姿勃勃。秦代的骑士是从从军人员中挑选的, 秦律杂抄说:“先赋蓦马,马备,乃粼从军者”。古代选拔骑士的标准,六韬?武骑士说:“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