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提纲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305201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二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生物必修二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生物必修二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生物必修二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生物必修二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二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二提纲(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第一节 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 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 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 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 DNA 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

2、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 2 个子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 2 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 4 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 形成部位 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卵巢 过 程 有变形期 无变形期 子细胞数 一个精原细胞形成 4 个

3、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形成 1 个卵细胞+3 个极体 相同点 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 通过有丝分裂 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 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 的变化规律 (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 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 n 对同源染色体,则: 它的精(卵)原

4、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 2n 种精子(卵细胞); 它的 1 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 2 种精子。它的 1 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 裂形成 1 种卵细胞。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 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 半来自卵细胞。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为减(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5、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为减(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或减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家减后期 姐妹分家减后期 例: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 答案:减前期 减前期 减前期 减末期 有丝后期 减后期 减后期 减后期 答案:有丝前期 减中期 减后期 减中期 减前期 减后期 减中期 有丝中期 第二节 有性生殖 1有性生殖是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或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 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2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 3在有性生殖

6、中,由于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因此,由合子发育 成的后代就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这对于生 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实验过程(看书)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看书) 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看书) 例:现有一株紫色豌豆,如何判断它是显性纯合子(AA)还是杂合子(Aa)? 相关概念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

7、交,F1 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 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 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P67) 等位基因:决定 1 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 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 生性状分离): 显性纯合子(如 AA 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 aa 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

8、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 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 表现型) 5、 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 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让 F1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 F1 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三、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减 I 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而分离。 四、基因分离定律的两种基本题型: 正推类型:(亲代子代) 亲代基因型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9、AAAA AA 全显 AAAa AA : Aa=1 : 1 全显 AAaa Aa 全显 AaAa AA : Aa : aa=1 : 2 : 1 显:隐=3 : 1 Aaaa Aa : aa =1 : 1 显:隐=1 : 1 aaaa aa 全隐逆推类型:(子代亲代) 亲代基因型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至少有一方是 AA 全显 aaaa 全隐 Aaaa 显:隐=1 : 1 AaAa 显:隐=3 : 1 五、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 分析方法科学;(单因子多因子)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 六、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1、指导杂交育种:原理:杂合子(

10、Aa)连续自交 n 次后各基因型比例 杂合子(Aa ):(1/2)n 纯合子(AA+aa):1-(1/2)n (注:AA=aa) 例: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 T 控制的,如果亲代(P)的基因型是 TTtt, 则: (1)子一代(F1)的基因型是_,表现型是_。 (2)子二代(F2)的表现型是_,这种现象称为 _。 (3)F2 代中抗锈病的小麦的基因型是_。其中基因型为_的个体 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因此,为了获得稳定的抗锈病类型,应该怎么做? _ _ 答案:(1)Tt 抗锈病(2)抗锈病和不抗锈病 性状分离(3)TT 或 Tt Tt 从 F2 代开始选择抗锈病小麦连续自交,淘汰由于性状分离而

11、出现的非抗锈病类 型,直到抗锈病性状不再发生分离。 2、指导医学实践: 例 1:人类的一种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如果一个患者的 双亲表现型都正常,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_,他们再生小孩发病的 概率是_。 答案:Aa、Aa 1/4 例 2:人类的多指是由显性基因 D 控制的一种畸形。如果双亲的一方是多指,其 基因型可能为_,这对夫妇后代患病概率是_。 答案:DD 或 Dd 100%或 1/2 第二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一、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在减 I 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注意:非等位基因要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才满足自由组合定律)

12、二、自由组合定律两种基本题型:共同思路:“先分开、再组合” 正推类型(亲代子代)逆推类型(子代亲代) 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1、指导杂交育种: 例:在水稻中,高杆(D)对矮杆(d)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是显性。现有 纯合矮杆不抗病水稻 ddrr 和纯合高杆抗病水稻 DDRR 两个品种,要想得到能够稳 定遗传的矮杆抗病水稻 ddRR,应该怎么做? _ _附:杂交育种 方法:杂交 原理:基因重组 优缺点:方法简便,但要较长年限选择才可获得。 2、导医学实践: 例: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患者(由显性致病基因 D 控制),母亲表现型正常。他们婚后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先天性聋哑的孩子

13、(先天性聋哑是由 隐性致病基因 p 控制),问: 该孩子的基因型为_,父亲的基因型为_,母亲的基 因型为_。 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小孩,则 只患多指的占_, 只患先天性聋哑的占_, 既患多指又患先天性聋哑的占_, 完全正常的占_ 答案:ddpp DdPp ddPp 3/8, 1/8, 1/8, 3/8 四、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1、XY 型性别决定方式: 染色体组成(n 对): 雄性:n1 对常染色体 + XY 雌性:n1 对常染色体 + XX性比:一般 1 : 1 常见生物:全部哺乳动物、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多数昆虫、一些鱼类和两栖 类。 2、三种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 X 隐性遗传的特点:

14、男 女 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2)伴 X 显性遗传的特点: 女男 连续发病 父病女必病,子病母 (3)伴 Y 遗传的特点: 男病女不病 父子孙 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 伴 X 隐:色盲、血友病 伴 X 显:抗维生素 D 佝偻病 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 常显:多(并)指 第三节 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实例:猫叫综合征(5 号染色体部分缺失) 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看书并理解)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类型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 实例:21 三体综合征(多 1 条 21 号染色体)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 实例:三倍体无子西

15、瓜 2、染色体组: (1)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2)特点: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3)染色体组数的判断: 染色体组数= 细胞中任意一种染色体条数 例 1:以下各图中,各有几个染色体组?答案:3 2 5 1 4 染色体组数= 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个数 例 2:以下基因型,所代表的生物染色体组数分别是多少? (1)Aa _ (2)AaBb _ (3)AAa _ (4)AaaBbb _ (5)AAAaBBbb _ (6)ABCD _ 答案:2 2 3 3 4 1 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 有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