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情消费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296304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人情消费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学生人情消费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学生人情消费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学生人情消费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学生人情消费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人情消费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人情消费的调查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名称: 院系专业: 资源工程学院 07 测绘工程 姓 名: 谢利荣 赖礼泉 谢岚滨 学 号:2007080136 2007080113 2007080135 任课教师: 杨玉凤 时 间: 2008-12-14 关于大学生人情消费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人情消费的调查报告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所谓人情,正是情理之中的事。人情消费其本身并不是种错误,但控制不好一些问题就出现了。人情交际消费在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比如自己去食堂吃饭可能只需要 5 元钱,可是有时为了能和同学搞好关系,就到校外吃,这样一顿饭下来怎么也要几十元。同学过生日、入党提干、比赛获奖、评上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否则便

2、视为不讲人情。人际交往对于刚刚进入成人期的大学生来说是一门充满魅力、也令人困扰的“必修课”。礼尚往来是我们国家的传统,适当的人情消费可以更好的促进我们和同学、朋友之间的感情。大学生“人情消费”走高,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此外,“人情消费”过高,容易在大学生中形成“钱多朋友多,没钱没朋友”的误区,也会给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但人情消费在我们学校是在怎样一个情况呢?学生对人情消费的看法又是怎样呢?为此,我们组成了一个调查队,从 11 月 25 日到 27 日的三天时间里随机抽取了 51 位龙岩学院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归纳如下:一、一、 人情消

3、费的基本现状人情消费的基本现状调查资料显示,在一个月内,龙岩学院学生每个月的平均生活费为 553 元,而他们每个月的平均人情消费为 74 元,占其生活费的 13.4%。其中男生每个月的平均生活费为 576 元,平均人情消费为 83.4 元,占其生活费的 14.5%;女生每个月的平均平均生活费为 482 元,平均人情消费为 60 元,占其生活费的12.4%。调查发现,生活费不超过 500 元的学生,他们每个月的人情消费为 54元;生活费在 500600 元的学生,他们每个月的人情消费为 72 元;生活费在600700 元的学生,他们每个月的人情消费为 104 元;生活费超过 700 的学生,他们

4、每个月的人情消费为 131 元。在不同年级中:大一新生每个月的平均人情消费为 58 元,大二学生每个月的平均人情消费为 66 元,大三学生每个月的平均人情消费为 86.5 元,大四毕业生每个月的平均人情消费为 97 元。在调查的学生中有 55.7%的学生生日会请客,他们请一次客的平均花费为 132 元,其中男生请一次客的平均花费为 143 元,女生请一次客的平均花费为 117 元,44.3%的学生生日没有请客。从调查中可以知道大学生人情消费的基本特征:一、是男生每个月的人情消费比女生多,高出 39%;二、是每个月的生活费越多,相应的人情消费也就越多;三、是大学生人情消费主要用于同学聚餐,生日请

5、客、同学之间的走动、恋人之间的花费。四、是年级越高,他们的人情消费额也相应的增加。一些图表如下:0100200300400500600700男女生活费人情消费0100200300400500600700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生活费人情消费二、二、 人情消费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和解析人情消费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和解析正常的人情来往是人们生活中相互交往、互利共济的重要手段。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我们也会有生日请客、送礼等人情消费必不可少。但人情消费过多过滥,却让大多数学生既感到厌恶又无法回避,造成或多或少的物质和精神负担。在调查中,当被问及人情消费是否是一种负担时,有 34.6%的学生回答人情消费是一种负担,有

6、 65.4%的学生回答人情消费不是一种负担。其中有 37%的男生认为人情消费是一种负担,32%的女生认为人情消费是一种负担。虽然说认为人情消费是一种负担的学生只占 34.6%,但他们每个月的人情消费占其生活费的 13.4%,可见人情消费对每个学生都造成或多或少的经济负担。身在异乡求学,老乡之间的那份乡情是任何感情都无法替代的。每个学校都有各地的老乡会,时常在一起“撮一顿” 。新生开学不久,为了结识老乡、增进感情、方便日后联系,老乡聚会势在必行。做调查时一些学生反映:其中有一位大一的学生就说“刚开学的一个月,老乡之间的聚餐、院里学生会的聚餐、请学长(姐)吃饭等,一个月下来就花了 200 多元,以

7、后可得吃饭省一点来补回这个空缺了”!还有学生说“大家都这样,我不想也没办法,只能省点了”!当被问及您请同学、学长吃饭是否出于某种目的是,有进一半的学生在调查中当被问及您是否有过迫不得已的人情消费时,有 65.4%的学生回答有过迫不得已的人情消费,其中有 63%的男生回答有过迫不得已的人情消费,70%的女生回答有过迫不得已的人情消费,可以看出更多的女生认为有些人情消费是被逼的。当被问及您认为在生日中送礼物是否是情面问题时,有 18.5%的学生回答是,51.9%的学生回答说不清,29.6%的学生回答不是。在“友情消费”方面,粗略计算,接待一位从远方来看望自己的好朋友平均要花费 195 元,而多的要

8、 500 百元以上。很多学生对此抱怨连天,有甚至到了谈友“色变”的程度。从调查中我们知道学生每个月的平均生活费是 553 元,除掉吃饭的 350 元,手机费 50 元,洗浴用品等开销 60 元,在加上一些学习开销,所省已寥寥无几,根本无力来招待“远朋” 。 但很多学生还是硬着头皮,哪怕去借钱,也要让“哥们”“姐们”吃好、玩好。一大三张姓学生说,同学来一次也不容易,自己去同学那里,人家很够“意思”,各个方面都照顾得很到位,到我这了,如果招待不周,那也太失面子了,无论如何也要“撑着”。前几天,一个朋友贸然来访,说是给他一个惊喜,却搞得他相当尴尬和苦恼。自己揣着两百块钱“生活费”,小心翼翼地陪着同学

9、,不敢带他去市中心逛,因为囊中实在羞涩。另一位读大二的史同学告诉我们,虽然自己的家庭条件较好,每个月能有 700 元的生活费,可一旦来朋友,这点钱根本就招架不住!遇到老同学造访,头皮都会发麻!而当“远朋”走后,“大放血”的同学便勒紧裤腰带,开始过清苦日子,一顿饭常常是一碗稀饭、三两个馒头、几根咸菜便草草了事。对于高额的人际交往费用,绝大部分同学都表示反对,大家认为,礼尚往来是我们国家的传统,大学生也不例外,但大可不必“打肿脸充胖子”,造成双方日后的生活开支紧张,毕竟大学生还是没有收入的“纯消费者”。也有部分学子表示,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好朋友之间的交往,并不一定非要在物质上高消费,互相攀比。

10、 在调查的学生中有 34.6%的学生有女朋友或男朋友,而他们每个月的平均“恋情消费”为 152 元。老乡、同学不能怠慢,自己的女朋友就更不敢“得罪”了!有女朋友的男生在这一点上深有体会。现在的女大学生要过的节日可真不少, “逢节必过,一个也不能少!”情人节、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圣诞节甚至连本属于小朋友的“六一”儿童节也不放过。每过一个节日,男生就要“大出血”一次。但是,没有办法,为了讨女朋友欢心,就得奉陪到底。情人节,象征着爱情的红玫瑰,你要送上一束。三八妇女节,虽说女生不喜欢过这个节日,可是不拒绝男生送礼物。五四青年节,预示着自己已经成年的节日,应该庆祝一下。圣诞节,快过年了,辞旧迎新在

11、所难免。春节和寒暑假虽说在家过,可短信、电话万万不可少,通讯费直线上升。和“友情消费”相比,“恋情消费”更是让初涉爱河的大学生“酸酸甜甜”,难以言表。在承受能力方面,调查中有 42.3%的学生认为人情消费占生活费的比例不足 10%是可以接受的,52.8%的学生认为人情消费占生活费的比例在 10%20%是可以接受的,还有 3.9%认为比例在 20%30%是可以接受的。而调查显示,平均的人情消费占生活费的 13.4%,也就是说我们学校学生的人情消费基本还在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在调查中,当被问及您认为人情消费对我们的交际是否有用时,25%的学生认为人情消费对我们的交际非常有用,73%的学生认为人情

12、消费对我们的交际是有用的,而只有 2%的学生认为是没用的。从中可以看出基本上所有的学生把过礼尚往来作为跟其他人交际的一种平台。当被问及你如何看待人情消费时:大多学生认为人情消费越少越好;有学生也这样说“人情消费是维持友谊的良好保鲜剂,礼尚往来你将认识更多对你有用的朋友。 ”有的学生认为人情消费是必不可少的,尽量控制好就行;有学生认为人情消费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有同学说“中国就是摆脱不了面子,而面子通常歪曲为人情消费,以高的人情消费满足于个人的虚假,爱慕虚荣、攀比。 ”还有同学干脆说“中国就这样” 。虽说这种说法有点过激了,但是也反映出学生对一些被逼的人情消费的不满。当然也有一位同学这样说“人情消

13、费对我们搞好人际关系很有用多少都要花。 ”总的说来,我们学校的学生对人情消费的看法是:人情消费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我们的人际交往也有很大的作用,只要控制一个度,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还是很需要的。人情消费泛滥对学生造成的损害:1.助长了学生的奢糜之风,盲目攀比,在学校里形成了风气,致使有些人认为现实社会就是这样的,即使在思想上认为不正确的东西,在行动上也身不由己地随波逐流,慢慢变得麻木不仁,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奢糜之风。2.过重的人情负担给学生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我们学生是纯消费者,为了人情不得不到处借“人情债”,对生活和学习都带来不利影响。3.人情消费过重可能会让学生之间的那种真诚纯朴的友情丧

14、失,有的“为了人情,失去了友情,浪费了感情。 ”给学生造成“没钱没朋友,用人情谋利益”的思想误区。三、人情消费过高的原因人情消费过高的原因大学生人情消费风愈演愈烈,虽说有些时候是逼不得已,但更重要的是一些学生陷入了苦要面子、盲目攀比、穷摆阔气的消费观念误区。提起人情消费,大多数学生并不是赞同。然而事到临头,又往往碍于面子,不甘示弱,互相攀比。不请客呗,又怕人家说“小气” ,不够意思;不送礼呗,又怕人家说不讲义气,舍不得那几个钱。面子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中国自古就有“礼尚往来”的习俗。这是一种礼仪,是对别人和自己的双重尊重。然而,一旦这种面子过了头,就成为了人际交往中的一把双刃剑。当礼尚往来违背

15、自己意愿,变成了一种为了迎合他人的投资、保值行为,它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调查时有同学就说:“宿舍里其他人生日请客时很阔绰,除了丰盛的生日宴还去 KTV。所以自己也不能太寒碜了,最少也得跟他们一样不然就太没面子,以后在他们面前也抬不起头。而被请的时候也不好过,人家请我看得起我当然要去的。可是总不能空手去,手上肯定要提点东西,而且送的礼物档次不能太低得出得台面。我上次就送同学一个 mp3。 ”调查了解到很多学生我了“面子”过得去,到处借“人情债” , 让人情债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越滚越沉重,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带来很大的影响。说起来,可能每个学生这种风气感到无奈,可谁都在不由自主地参与其中无奈感

16、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虽说“情义本无价” ,可面对他人“一掷千金” ,自己岂能缩手缩脚,最后图个“潇洒走一回” ,打肿脸充胖子,心里却念叨:“钱啊,多乎哉不多也。 ”中国有句古话叫“来而不往非礼也” 。这“一来二往” ,就产生了主动与被动的无奈、给多与给少的苦恼、你高与我低的较劲,由此产生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长长短短,怎一个“礼”字了得!前面也说了,有 65.4%的学生有过迫不得已的人情消费,这些迫不得已的人情消费主要是那方面的消费呢?调查发现被同学们看做是迫不得已的人情消费主要有:聚餐、拿了奖学金请客、得奖请客。其中聚餐是让学生最反感的人情消费。调查时有很多学生都反映,大学里大大小小的聚餐太多了。同学、老乡之间聚一聚是很好的,可是有些聚餐跟本没有什么意义。虽然说这样的聚餐一次不要花很多钱二三十元就够了,可是一个月下来上十次那可不是个小数目。有位同学说:“上学期我拿了三等奖学金,同学、朋友都要我请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