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 论欧洲联邦口号 导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292861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列宁 论欧洲联邦口号 导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列宁 论欧洲联邦口号 导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列宁 论欧洲联邦口号 导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列宁 论欧洲联邦口号 导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列宁 论欧洲联邦口号 导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列宁 论欧洲联邦口号 导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宁 论欧洲联邦口号 导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列宁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历史背景 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是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写成的。1914 年 8 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造成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危机,客观上 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形势。但是,第二国际大多数社会民主党的机会主义 头子都无耻地背叛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 1912 年巴塞尔宣言所规定的革命原则。 他们掩盖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不是积极地发动无产阶级运用一切斗争手段采 取革命行动,利用帝国主义战争来加速资产阶级统治的崩溃而是公开站在本 国资产阶级政府一边,采取社会沙文主义立场,在“保卫祖国”盼口号下,煽 动各国无产阶级为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互相残杀。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

2、,从大战一开始,就采取了坚定的无产阶级国 际主义立场。在 1914 年 11 月 1 日社会民主党人报第 33 号上,俄国社会民 主工党中央委员会发表了战争和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反战宣言,揭露了战争 的帝国主义性质,提出了“变现时的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列宁选集 第二卷第 574 页),并使本国政府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失败的策略口号。然而,在 俄国社会民主党的一些成员中,特别是在旅居国外的布尔什维克中间,有些人 在关于战争的性质和对待战争的态度上,仍然存在着极大的动摇和混乱。其中 有些人自愿签名作为义勇军参加法国军队,宣布对德作战;有些人则极力反对 本国打败仗的主张;有些人则坚持提出以建立欧洲联邦

3、作为党的政治口号。为 了统一党的思想,消除混乱和分歧,在列宁的倡议下,于 1915 年 2 月 27 日3 月 4 日,在瑞士伯尔尼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国外支部代表会议。在会议上,列宁作了关于战争和党的任务的报告。大会就欧洲联邦口号问题展开了 激烈的辩论,早在世界大战刚刚爆发的时候,列宁在 1914 年 89 月写的 革命社会民主党在欧洲大战中的任务和 1914 年 11 月发表的战争和俄国 社会民主党两篇文章中,曾经把建立欧洲联邦作为欧洲社会民主党的政治口 号。列宁主张通过革命推翻德、奥、俄三国的君主制度,在此基础上,把欧洲 各个国家变成欧洲共和国联邦。此时,列宁已经放弃这一口导,并采取不

4、赞成 的态度。建立欧洲联邦已经成为流亡巴黎的托洛茨基一派人的观点。大会最后 通过了关于战争问题的决议案,确切地阐明了布尔什维克党对待战争问题的原 则和策略,并决定把欧洲联邦口号问题延缓到报刊上讨论这个问题的经济方面 时再来解决。为了从经济方面来讨论欧洲联邦口号问题,列宁写了论欧洲联 邦口号一文。它最初于 1915 年 8 月 23 日刊登在俄国社会民主党机关报社 会民主党人报第 44 号上。 二、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从经济方面论述了欧洲联邦口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无法实现 的要求及其反动性。其要点如下: 首先,指出写作本文的目的。即着重从经济方面来讨论欧洲联邦口号问题。 其原因是:(1)俄国社会

5、民主工党国外支部代表会议决定,把欧洲联邦口号问题 延缓到报刊上讨论这个问题的经济方面时再来解决;(2)代表会议关于欧洲联邦 口号问题的辩论偏重于政治这一方面,而且中央委员会 1914 年 11 月发表的 战争与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反战宣言也把这一口号直接作为政治口号提出。 其次,从政治方面,对中央委员会所提出的以推翻德、奥、俄三国君主制 度为条件,建立欧洲联邦的政治口号,肯定了它的积极意义,并论述了政治革 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这一关系表现为:(1)以革命手段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制度的政治革命无论何时,在何种情形和何种条件下,都不会排斥社会主义革命的口号,相反,它们总是促进社会主义革命,为它扩展基

6、础,吸引小资产 阶级和半无产阶级群众的广泛阶层来参加社会主义革命,(2)决不能把社会主义 革命看作是一次行动。社会主义革命本身是一场深刻的政治革命,它是“充满 政治上经济上巨大震动、极尖锐的阶级斗争、国内战争、革命和反革命的整个 时代。”(列宁选集第二卷第 706707 页。以下再引本文只注页数) 最后,从经济方面深刻地论述了欧洲联邦口号的反动性。其一,十九世纪 末,二十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已经具有国际 性和垄断性。世界已经被少数强国即依靠大规模掠夺和压迫其他民族而强盛起 来的国家瓜分完毕。这些帝国主义强国占有大量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通过资 本输出和设立殖民统治机构

7、,对世界上将近 10 亿人口的地区进行掠夺和殖民统 治。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成立欧洲联邦,就等于缔结瓜分殖民地的协定。 其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帝国主义强国是按照实力作为瓜分殖民地的基础和 原则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实力随着经济发展进程而变化。只有战争才能验 测实力,并恢复经常遭到破坏的均势。日本和美国的实力,其加强的速度,在 当时要比落后的、君主制的、开始老化的欧洲快得无可估量。建立欧洲联邦, 作为欧洲资本家相互之间的协议,它只能是共同镇压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反对 日本和美国,共同保护老牌帝国主义已经抢得的殖民地。其三,由于日本和美 国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民主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仅仅同欧

8、洲相关的时期, 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是建立欧洲联邦,而是建立世界联邦,才是在社会主义 制度下,可能实现的民族联合和自由发展的国家形式。然而,把世界联邦当作 一个独立的口号也未必是正确的,因为它和社会主义容易混淆起来,并会产生 认为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不正确见解。因此,列宁指出: “从帝国主义的经济条件来看,即从先进的文明的殖民强国输出资本 和瓜分世界这一点来看,欧洲联邦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是无法实现的,便是反 动的。”(第 707 页) 第二部分,根据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列宁明确提出了社会 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或几国获得胜利的理论。 首先,揭示了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

9、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第一次提出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其次,由于上述理由,根据大家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国外支部代表会议上 以及会议以后对这个问题的反复讨论,作出结论,认为欧洲联邦口号是不正确 的。 三、学习重点 列宁在该文中提出了许多科学社会主义的光辉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在学习中,要着重领会三个问题。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或几国获得胜利的理论。 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使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这是社会主 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或几国取得胜利的重要客观依据。当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到帝国主义时代,经济政治发展的不

10、平衡开始表现得更加突出和加剧,并出现 跳跃式发展。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超过老牌的帝国主义 国家。德国用二十年就开始超过英国,丽美国用更短的时间就超过了欧洲各国。 后起的经济上飞跃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攫取更高的利润,也要求向外扩 张,并要求按照改变了的经济、政治、军事力量对比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 围。但是,世界领土早已被老牌帝国主义瓜分完毕,这样就产生了新老帝国主 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日益尖锐化,必将爆发帝国主义国家间为争夺原料 产地、商品销售市场、投资场所和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战争。战争的结果使帝 国主义力量遭到削弱,从而出现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在这种情况下,个

11、别国家的无产阶级有可能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利用战争造成的有利时 机发动革命,从薄弱环节突破帝国主义战线,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因批 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领纲一文中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 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可以得 出一个确定不移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 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将仍然是资产阶 级的或者资产阶级以前时期的国家。”(第 873 页)列宁的一国胜利学说摒弃了 马克思恩格斯原来设想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的理论,阐明了取得社会主义 革命单独胜利的国家也是可以巩固革命政权

12、,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劳动人民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消灭资本主 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而进行的革命。由于它的任务 是要最终消灭私有制和一切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所以,它是人类历史 上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任务本身决定了无产阶级夺 取政权之后,绝不意味着革命的终结,而是革命的开始。列宁具体明确地指出 了获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国家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1)获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国家的无产阶级要剥夺资本家,消灭资本主义所 有制,建立社会主义所有制,在本国组织社会主义生产。这是无产阶级巩固革 命政权的经济基础

13、,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2)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将采取民主共和制,作为国家制度必须建 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是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性质、特点和基本任务所决定的。 社会主义制度第一次提供了由绝大多数人,即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享受的民主 权利。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对无产阶级和绝大多数劳动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 剥削阶级分子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决定了社 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形式,只能采取有利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当 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便于对国家实行管理的民主共和制。通过不断地发展和完 善社会主义民主,对剥削阶级分子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达到消灭剥削阶

14、级 及其残余,消灭一切阶级的目标。 (3)抵御资本主义国家可能发动的武装进攻。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不仅会 遇到本国被推翻了的剥削阶级的反抗,还可能会遭受到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的武 装进攻和围剿。因此,必须动员无产阶级和一切革命力量,用武力去反抗其它 资本主义国家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 (4)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国家的无产阶级必须支持其它国家无产阶级的革命斗 争。社会主义事业是各国无产阶级的共同事业,它要求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 迫人民互相支持、团结合作。按照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尚未取得胜利国家 的无产阶级要支持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巩固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获 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国家,必须把其他国家

15、的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吸引到 自己方面来,积极支持在这些国家掀起的反对资本家的起义和斗争。 第三、关于一国胜利与世界革命的关系 列宁在文中深刻地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在一目胜利与世界革命胜利的关系。(1)日本和美国在近半个世纪内获得了比较迅速的发展,并成为发达的资本 主义国家。由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将不可避免地在这些国家中发生,因而使 社会主义革命事业超出了欧洲国家的范围,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国际事业。 这一事业需要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彻底胜利。 (2)由于社会主义事业已经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事业,提出建立欧洲 共和国联邦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形式,这已经是过时的政治口号。实现各民族联合和

16、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形式应是建立世界联邦直到共产主义获得完全胜利, 使一切国家包括民主国家完全消亡为止。 (3)只有在每一个国家分别获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在建立社会主义民主 共和国的基础上,才能建立世界联邦,实现各民族在社会主义中的自由联合。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经历相当长期的顽强斗争。 四、现实意义 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是列宁阐述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一 篇经典著作。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学习这篇文章 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列宁在这篇文章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 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或几国获得胜利的理论,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 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他 们根据自由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特点和阶级状况,曾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 胜利的理论。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建立了世界市场,把全球各国 人民,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一个国家的 人民都受着另一个国家的事变的影响。大工业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