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3291127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浅 谈谈 中中西西 文文 化化 差差异异 与与 翻翻 译译朱耀先文化差异是翻译中的障碍和难题。 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 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了解两种文化, 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 差异。本文拟从历史文化、 地域文化、习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几个方面, 就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翻 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一、历史文化差异与翻译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 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 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 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 在两种语言 之间进行翻译时, 会经常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翻译难题。 历史文化的

2、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 蕴含着丰富的历 史文化信息, 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 要对这些历史典故进行恰当的翻译, 就必须了解它 们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并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 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体现和传递历史典故的涵义。 例如, “ 东施效颦” 这一汉语成语典故, 对 中国人来说, 不难理解其文化内涵, 但对于不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来说, 若仅仅直译为Tung Shih imitates Hsi Shih, 就没有准确、 形象 地表达和再现原典故的含义。 东施是谁? 西施又是谁? 译者没有交待清楚。 为了让

3、西方读者能了 解这一成语的内涵, 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 Tung Shih imitates Hsi Shih (Hsi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 dom of Yueh。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tried to imitate her way) (杨宪益译) 。 这样, 就 会使读者一目了然。又如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诸 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在中国家喻户晓, 他在中国读者的心中是当然的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人, 与 “ 臭皮匠”有 何联系,

4、 若采用直译的方法, 很难传递句子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 因此, 只有采用直译和 增译相结合的方法, 才能使原语言的文化信息得以充分再现。故该句可译为:“ Three cobblers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keh Liangthe master mind” . 再如, 毛泽东 七律送瘟神诗词中有两 句诗: “ 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 ”诗中的“ 舜尧” 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两位贤明帝王,为人民所爱戴, 代表圣贤。 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比 较容易懂,但对于英美读者来说,若采取音译,会使他们莫明其妙, 因此必须增译注释。 即使那 样, 仍有隔

5、靴搔痒之感, 而且显得累赘, 同时也使诗句失去了 “ 诗气” 。亚瑟古柏在翻译该诗句时干脆用 Sage-Kings 代替,将其妙译 为: “ Spring winds move willow wands,in tens ofmillions: Six hundred million we shall all beSage-Kings! ” 这样翻译既简单明了, 音韵铿锵, 又达到了传神的效果。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 可采用类比 的翻译方法。 据说, 有一次周总理陪外国客人观看戏剧 “ 梁山伯与祝英台” , 翻译作了很多说明7也没能让外国客人弄懂故事内容。 此时, 周总理提示翻译说, 梁山

6、伯与祝英台就是中国的罗米欧 和朱丽叶。 通过这一类比, 外国客人马上明白了剧情的主题思想。浙江兰溪一个济公纪念馆里介绍济公事迹 的英译文, 也是采用类比的方法。中文为: “ 济公劫富济贫,深受穷苦人民爱戴” ,其英译为“ Jigong, Robin Hood in China, robbed the richand helped the poor” . 济公在译文中被比作英美 文学中的罗宾汉, 西方读者会有一种熟悉感和亲切感, 同时也就不难理解中国人民为何如此喜欢和爱戴济公了。 中国历史灿烂悠久, 华夏文化渊源流长, 博大精深。 与此相联系, 中国的历史成语典故俯拾即是, 意蕴深厚, 如卧薪尝

7、胆、负荆请罪、亡羊补牢、塞翁失马、滥竽充数、风声鹤唳、四面楚 歌、 叶公好龙、 夜郎自大、 朝秦幕楚、 毛遂自荐、班门弄斧、 名落孙山、 三顾茅庐以及 “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 “ 蜀中无 大将,寥化作先锋” “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等等, 每一个历史典故和成语都包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都是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 因此在翻译时, 应在弄懂典故意蕴的基础上, 注重 文化之间的差异,采取恰当的翻译方法。中国文化如此, 西方文化亦如此。 圣经 中仅收入辞典的典故就达 700 条, 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更是熠熠生辉, 有些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 物和事件本身就成

8、了典故。例如美国 时代 周刊曾登载这样一句话: “ Many took to gamblingand got in over their heads,borrowing fromShylocks to pay their debts。 ” 在这里, 作者援引 了莎 剧 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高利贷者 Shy-lock (夏洛克) 作为典故, 来喻指那些债台高筑的赌徒不得不借高利贷还债。 在这句话中, Shy-lock 不再是 威尼斯商人剧中那个具体的 “ 人” , 而是泛指那些斤斤计较的高利贷者。 如果不了解这个典故就不可能很好地翻译。 又如: It was another one of thos

9、e Catch-22 situation, you re damned if you do and youre damned if you don t。此句中的 “ Catch- 22”也是一个典故,它出自美国当代小说家海勒(Joseph Heller) 的小说 第22条军规 。 在这里 如果直译为 “ 第 22条军规”则略显生硬。如果意译为 “ 左右为难的尴尬局面”则易理解一些。此外, 像 “ paint the lily”(画蛇添足; 多此 一举),“ meet one s Waterloo”(败走麦城; 惨遭失败), “ cut the Gordian s knot” (斩断死结;快刀斩

10、乱麻)等等, 都是西方文化中的历史典故,其中也都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要译好这 些历史典故, 也必须注意中西两种历史文化之间的差异, 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 否则, 也会使汉语读者感到莫明其妙,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二、地域文化差异与翻译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 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 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 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例如,中英地域文化的差异在方位及其相应物上, 就体现得比较突出。在中国, 自古以来便有 “ 南面为 王, 北面为朝” , 南为尊北为卑的传统,人们经常说 “ 从南到北, 南来北往, ”“ 南”的方位在说法上常常置前。 而英语文化却恰恰相

11、反, 英美人从英语地域文化上来理解汉语中的“ 从南到北, ” 自然是“ from north to south” , “ 北屋” 为“ a roomwith a southern exposure” 。诸如 “ 西北” 、“ 西南” 、“ 东北” 、“ 东南”之类的方位词语, 英语方位在说法上也和汉语文化相反, 分别为 “ north-west” , “ southwest” , “ northeast” , “ southeast” 。 就 “ 东风”与 “ east wind”而言, 汉英两种文化里都有对应词语, 所指词语意义相同, 但内涵意 义截然不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东风”象征“

12、 春天” 、“ 温暖” , 它吹绿了中华大地, 使万物复苏, 故有 “ 东风报春”之说, 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 “ 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 的, 象征 “ 寒冷” 、“ 令人不愉快” ,所以英国人讨厌 “ 东风” 。不过英国人喜欢 “ 西风” , 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 故有 “ 西风报春”之说。英国 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就曾写有一首脍炙人口的 西风颂 (Ode to the West Wind)。 在诗的最后, 诗人名传千古的佳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8和坚定信念: O, wind , if Winter comes , canSpring be far behind? (啊,

13、西风, 假如冬天已经 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翻译此诗时应对这一地域文化差异作一注释, 否则会给缺乏英国地域文化知识的一些汉语读者造成困惑或误解。 不同民族在比喻和审美情趣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地域文化差异。 有些事物在我为美, 在彼为丑, 反之在彼为美,在我为丑。如 “ 猫”与“ cat” 。在中国文化里, “ 猫”的文化内涵一般指 其可爱、 精灵的特性, 而在西方传说中, “ cat” 是魔鬼的化身,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因而“ she is a cat” 若直译成 “ 她是只猫” 可谓词不达 意, 貌合神离, 其实它的真正内涵是 “ 她是位包藏祸心的女人” 。又如 “ 狗”与 “ dog”一

14、词在东西方文化中就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欧美人爱狗如爱子, 经常让它与人平起平坐, “ 狗”在西方 被看作心爱的东西和人类忠实的朋友。 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驾崩后,其爱犬走在送葬队伍的前头; 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与世长辞时, 唯有 他那忠实的狗跟着灵柩来到墓地。 因此英语里有“ topdog”(最重要的人物), “ lucky dog”(幸运儿)。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 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其形象是肮脏、龌龊 的。 汉文化中带 “ 狗” 字的词语几乎都含有贬义,如 “ 狗腿子” 、“ 狗胆包天” 、“ 狗急跳墙” 、“ 狼心狗肺” 、 “ 狗东西” 、 “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15、 等等。地域文化方面的差异, 使得不同民族在对同 一事物的认识上也存在着差异。 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文化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且能引起美好的联想, 而在另一种语言文化里却平淡无奇, 毫无文化意义。 这就是文化的个性和差异。 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耕牛是勤劳的象征, 人们常把那些勤勤恳恳、 任劳任怨的人比喻为具有老黄牛精神。古往今来我国不少名家皆喜以牛自喻: 南宋名臣李纲在 病牛中, 喻己为牛; 鲁迅先生曾有 “ 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名句; 明代名臣蒋冕年迈衣锦还乡后, 皇上御诗相召, 称其为 “ 江 南一老牛” , 蒋冕也作诗谢辞: “ 老牛用力已多年,劲破皮穿只想眠, 犁耙已休春雨足,

16、 主人何用苦加鞭” 。所以如此, 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以牛耕为主, 耕牛与农民朝夕相处, 且勤劳忠厚, 自然形成了中国人对牛的热爱和赞誉。与中国不同, 英国古代主要靠马耕, 牛则很少干活, 因此马在英美文化中则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 所以汉语说 “ 力大如牛” , 按照英语民族的喻体, 英语 则说 “ as strong as a horse” ; 汉语讲 “ 老黄牛” 、“ 像牛一样勤劳” ,英语则说:“ work like ahorse” ; 汉语讲 “ 快乐得像只鸟” , 英语则说 “ ashappy as a cow”等等。三、习俗文化差异与翻译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 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 不同的民族在打招呼、称谓、 道谢、 恭维、致歉、 告别、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约和习俗。 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常用的几句客套话是 “ 你到哪儿?”“ 你要干什么?”“ 你吃过饭了吗?”这几句话中国文化里并无多深的含意, 只不过是无关紧要的, 礼节性的打招呼的一种方式。 然而 西方人对这几句话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