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价格认证机构业务质量建设的几点建议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285852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价格认证机构业务质量建设的几点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价格认证机构业务质量建设的几点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价格认证机构业务质量建设的几点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价格认证机构业务质量建设的几点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价格认证机构业务质量建设的几点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价格认证机构业务质量建设的几点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价格认证机构业务质量建设的几点建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浅谈价格认证机构业务质量建设的几点建议浅谈价格认证机构业务质量建设的几点建议(芜湖市物价局 王海玉 杭智勇)笔者透过参与芜湖市价格认证中心规范化建设的过程,结合第四次全国价格认证工作会议精神,浅谈价格认证机构业务质量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对机构下一步业务质量建设提出几点建议。一、业务质量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业务质量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芜湖市价格认证中心自 1992 年组建以来,16 年的发展历程,到 2007 年,全中心全年共完成各类价格鉴定(认证)2165 起,鉴定(认证)总金额达 30007.30 万元,同比 2006 年业务增长了 30%,实现经济收入 140 万

2、元。同年,中心在全市事业单位改革中成功地由自收自支转变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机构性质实现实质性跨越。2008 年 10 月 28日,在京召开的第四次全国价格认证工作会议上,芜湖市价格认证中心作为全国首批被表彰为“2006-2008 年度价格认证机构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回顾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其中有过启步创业的艰辛,有过蓬勃发展的喜悦,有过对未来出路的迷茫。机构也曾一度处在“进入市场”和“退回行政”发展道路之争中。2006 年,陈峻同志在南京召开的全国价格认证中心主任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指出认证机构“五步走”的指导思想,为机构的发展方向指明了方向。 “五步走”的最终

3、方向是将机构完成价格认证(分)局的体制过渡和定位,全面纳入公务员管理序列。同年,国家发改委价格认证中心在- 2 -全国范围内开展规范化建设工作,重点旨在解决机构的定性和定位问题。张茅同志在第四次价格认证工作会议上指出“健全机构,规范行为”,“规范机构,理顺职能”。进一步要求各地价格认证机构解决好机构的定性定位问题,履行好自身的职能。当机构的性质得到解决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彻底解决了“定性定位”问题,就能够胜任我们的职能呢?价格认证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2006-2008 年)八条标准之一是“业务工作稳定,质量良好”。但目前认证机构业务质量建设状况还存在着某些不容乐观的问题。从现状上看,有些认证机构的

4、鉴定(认证)报告从头到尾只有可怜的几张纸。相同的标的在不同的认证机构甚至在同一机构的不同人员鉴定(认证)时,往往结果相差甚远。等等这些现象折射出部分机构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缺乏、单位管理松懈,甚至职业道德欠佳,这也反映出机构的业务质量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认证机构业务质量建设水平如果长期得不到提高所带来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它会使“量罪定性”的准绳发生了质的变化,使罪有应得者逍遥法外,使错不致罪者蒙冤入狱,更将使得国家公信力丧失,法律失去了应有的尊严。我们究其上述业务质量问题存在的原因,粗略进行分析:1、过去机构的发展方向模糊。价格认证机构从成立之初就一直存在“进入市场”和“退回行政”之争。曾一

5、度,市场和行政两种手段在机构自身充分演绎着。市场竞争时我们追逐经营利润。行政干预时我们试图垄断局部市场。机构较长时期在一种扭曲的利益观下行为做事,对业务质量建设的影响是长远的。2、过去的进人制度和现在的进人程序从某种程度上束缚了机构人- 3 -员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价格认证机构作为“专家咨询机构”,机构人员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构的整体执业水平。市场竞争成败关键在人才,能否履行好价格认定职责的关键也在人才。一些认证机构特别是市级以下机构成立之初由于进人管理松懈,出于某些原因,一些“子弟兵”、 “关系户”一度涌入进来。曾几何时,这些认证机构成了物价局的“福利工厂”。再加上目前认证机构的进人

6、程序依据行政(事业)单位性质操作,使得一些社会上的“专家级”人才由于自身年龄等因素制约难以进入。3、机构业务质量建设已有起色,但任重道远。认证机构一直在加强机构的质量建设,特别是近几年,从市局开展的“部门目标考核”,到市政府开展的“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从省局开展的“规范化创建”,到国家中心开展的“规范化建设”,机构的质量建设已经提到重要议程并形成了系列规范性文件。但是客观地看,由于价格认证业务涵盖面太广,它涉及“房地产评估”、 “土地评估”、 “工程造价”、 “资产评估”、 “旧机动车评估”、 “保险公估”等六大经济鉴证领域。但目前机构在价格鉴定(认证)领域已形成规范性文件相对于我们的业务领域

7、而言深度还远远不够。没有或缺乏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的价格鉴定(认证)在实际操作中会怎样?譬如对于机动车辆的刑事鉴定案件各地逐年都快速上升,但对机动车辆如何鉴定,我们的价格鉴定规范涉足尚浅。基础理论中机动车辆成新率的确定方法就有近十种,包括年限法,年限法又分为平均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又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以及年份求和法。除了年限法外,还有现场观察法、耐用公里数法、综合分析法和部件鉴- 4 -定法。选取方法不同,鉴定结论自然不同,甚至相差巨大!鉴定结论的巨大差异,对犯罪嫌疑人而言又意味着什么?不能给犯罪分子以客观公正的“量罪定刑”,国家公信力和法律尊严又如何体现?二、机构业务质量建设的几点建

8、议二、机构业务质量建设的几点建议从价格认证机构目前的发展趋势和国际发展的现状看,机构发展的前景是美好的,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将越来越大。正如陈峻同志对价格认证机构性质的总结的那样, “价格认证机构是调解价格矛盾、处理价格纠纷、行使价格裁定职能,从事价格公共服务的政府设立机构。 ”这次全国会议上,张茅同志特别指出要“加强价格鉴定、价格认证的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研究”,作为国家已清楚地认识到加强和完善业务质量建设的重要性。作为基层价格认证机构工作人员,对于机构未来业务质量建设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严格机构进人关,提高人员素质。把“人”分成人员和人才两种,通过两种渠道引进人员和人才。一是对于新进人员,应严

9、格按照规定进行,通过政府公开市场招聘程序进行,杜绝“关系户”、 “子弟兵”等非正常渠道进人。新进人员至少应当具备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二是建立特殊人才引进机制,通过人事编制的固定模式或雇员制的松散模式广泛引进社会上的专家人才,打破年龄、地区等形式上的障碍,引入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人才。通过畅通进人渠道,大力提高机构人员素质。2、建立健全价格鉴定(认证)基础理论、着力研究价格鉴定(认证)科学方法。一项价格鉴定(认证)项目的成败关键在于遵循的鉴定(认证)- 5 -程序和所采用的鉴定(认证)技术。目前,价格鉴定(认证)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尚需进一步研究,价格认定人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我

10、们应当充分重视价格鉴定(认证)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的研究,将它提升到重大议事日程上来,对各类资产(财物)的价格鉴定(认证)技术操作规范研究并予以细化,使得鉴定(认证)结论落在科学的误差范围内,而不是人为主观的“自由裁量”。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已经着手进行这项工作,但工作的进度还需加快。延误一天,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机构的业务质量建设就滞后一天。3、完善复核裁定体系。价格鉴定(认证)复核裁定采用的是行政隶属管理体系。客观地分析这种体系存在不足,因为价格鉴定(认证)是一种特殊领域内的价格评估行为,但它又具有一定的行政行为。完全依据行政手段或完全依据市场手段来衡量鉴定(认证)水平进行复核裁定都有它的片面性。这个问题也是关乎机构业务质量建设的重大问题。建议对现有的复核裁定体系进行完善,借鉴价格鉴证协会专家库的形式,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价格鉴定专家库,对于复核裁定案件或地(市县)上报的复杂鉴定(认证)案件,由省中心组织相关鉴定专家参与,并最终出具省中心用章的鉴定(认证)报告。这不仅能够完善复核裁定体系,同时又能提高全省价格鉴定和认证的权威性,扩大价格认证机构的社会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