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会考标准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283166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会考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9年会考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09年会考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09年会考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09年会考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会考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会考标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2009 年浙江省高中历史会考标准年浙江省高中历史会考标准 会考试卷形式及难度调整会考试卷形式及难度调整 1会考试卷分值比例有重大调整: 选择题:66 分,33 题,每题 2 分。 非选择题:34 分,3 题。包括综合题一题,20 分。大约:8 分、6 分、20 分。 2非选择题题型和答案编制调整: (1)保留综合题、辨析题、解析题。 (2)删除选做题。 (3)删除任选几个答案即给该题满分的做法。 (4) “言之成理,酌情给分”的题目保留一小题,并且该小题分值降低至 2 分。 3难度: 难度适当提高。特别是提高材料信息的获取和提炼的能力的考查力度。 注:红色部分为调整较大内容,删除部分

2、不做特别说明。注:红色部分为调整较大内容,删除部分不做特别说明。 会会 考考 内内 容容以下从考试知识条目、考试要求等方面,采用表格的形式,具体列出高中历史会考的学业水平要求。表格中的符号为对应教科书某一课的标记。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一册考试要求 知 识 条 目合格优秀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ab bc 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秦的统一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秦朝的“三公”及其职责aaabba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汉朝州刺史的设置唐朝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 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aaac aabd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

3、制度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清朝的军机处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aa bac c二、近代中国1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鸦片战争的背景 1840 年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 南京条约 、 马关条约 、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aaabbabc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三元里抗英 黄海海战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aab bac 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3、伟大的抗日战争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aabab aacac 2

4、、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武昌起义的爆发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aaabbaaabc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3、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一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国民革命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红军长征及其意义三大战役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aaaabbabbbbbccac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 aaab bbbc 四 、 现 代 中 国 的 政 治 建 设 与 祖 国 的 统 一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 中

5、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成就 aa bbb b3、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aabbbc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代表团参加 1954 年日内瓦会议和 1955 年万隆会议 bacb2、外交关系的突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ababcb五 、 现 代 中 国 的 对 外 关 系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会晤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aaab2、卓尔不群的雅典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

6、和作用 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aabbac六 、 古 代 希 腊 、 罗 马 的 政 治 文 明3、罗马人的法律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罗马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价值abbc七 、 近 代 西 方 民 主 政 治 的 确 立 与 发1、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aab bbc 展2、美国 1787 年宪法美国 1787 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作用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a bb c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重大意义 a ab b八 、 解 放 人 类 的 阳 光 大 道3、俄

7、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abac1、美苏争锋雅尔塔体系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aababc2、新兴力量的崛起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程 不结盟运动a ab b九 、 当 今 世 界 政 治 格 局 的 多 极 化 趋 势3、走向多极化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具体表现 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aaaabaabbc必修第二册必修第二册 考试要求知 识 条 目及格优秀 一、 古代 中国 经济 的基 本结 构与 特点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古代中国

8、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 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a a aa a b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汉唐丝织业的主要成就 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 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a a aa b b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市”在历代的发展唐宋商业都会的发展b ac b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海禁”政策及其影响a ab b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及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著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a a b ab b c

9、c二、 近代 中国 资本 主义 的曲 折发 展2、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和主要表现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a ab c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 中共八大提出的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破坏a a a a b b b b 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及特点b a bc a b三、 中国 社会 主义 建设 道路 的探 索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目标的提出bb四、 中国 近现 代社 会生 活的 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20 世纪中国服饰的变化近代以来中国饮食结构及住宅的变化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a ab b2、交通和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交通近代化的趋势和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a b 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中国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中国影视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a ab a1、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迪亚士、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 新航路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a ba c2、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英国殖民霸权确立过程中的几次主要战争 殖民扩张的方式和影响a a bb b c3、 “蒸汽”的力量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英国工业革命进

11、程中的重大发明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a a bb a c五、 走向 世界 的资 本主 义市 场4、走向整体的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标志和发源地爱迪生、贝尔、本茨与莱特兄弟的重大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a a a bb a a c2、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时间和目的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a a bb b cbc六、 罗斯 福新 政与 当代 资本 主义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与特点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 日

12、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b bc c七、 苏联 社会 主义 建设 的经 验与 教训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影响 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和意义a bb c2、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欧元的诞生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标志和影响 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和发展a a a b b b八、 当今 世界 经济 的全 球化 趋势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a a ba b c必修第三册必修第三册考试要求知识条目 及格优秀 1百家争鸣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

13、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a a b b 2儒学的兴起 罢黜百家,倡导儒学 太学的出现b ab a 3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aa一、中 国 传 统 文 化 主 流 思 想 的 演 变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 王夫之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a aa b二、 古 代 中 国 的 科 学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及其影响 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 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印刷术的进步及其影响 b a a a c b b b 2中国的古代艺术 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发展 东晋、唐、宋时期的书法名家 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特征a a aa a b技 术

14、 与 文 化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诗经 、 离骚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著名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著名元杂剧作家关汉卿 明清四大长篇小说a a a ab b b b1 “顺乎世界之潮流” 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 维新变法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及其影响a bb b2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及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a a ca b d三、 近 代 中 国 思 想 解 放 的 潮 流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a b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作用a ab c2毛泽

15、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 a a b a 四、 20 世 纪 以 来 中 国 重 大 思 想 理 论 成 果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 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a b b b五、现 代 中 国 的 文 化 与 科 技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 的 重大成就a a b aa a b b2人性的复苏 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 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a a ba b b3理性与自由的启蒙 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 ab六 、 西 方 人 文 精 神 的 起 源 与 发 展4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 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主要观点 卢梭“主权在民”主张 a a b b1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牛顿和经典力学 爱因斯坦和相对论 a ab b2追寻生命的起源 达尔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