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钢琴》授课时间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任课教师授课班级2005 级主修生学生人数 授课人职称学期总课时周课时课时/人 教材名称车尔尼 740教材编著者[奥]车尔尼出 版 社人民音 乐出版时间2002 年章 节第一章:《钢琴手指灵巧技术曲》(740)后半部分教学内容基本:E、#C、降 A、F 同反向音阶、琶音,属 7、减 7 琶音《740》2—3 首巴赫三部创意曲 1—2 首 中大型乐曲 1 首(中外不限). 正谱伴奏 1—2 首教学目的通过较难技术作品的,使学生的各种弹奏技术得到进一步 的完善 对作品的理解,风格的把握,音乐表现力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 的提高教学重点 和难点1.曲中柔软放松与合理力度必须有机配合,以及必须掌握各 种技巧,使音乐的内涵能确切的表现出来 2.强调手腕、手臂柔软放松快速的弹奏双音、和弦、分解和弦与 八度的技术 3.声部的清晰与风格的把握,乐曲中各种技术的灵活运用与音乐的 表现学生实际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已基本掌握钢琴的各种弹奏技 术,对乐曲有较初步的分析理解能力,能够基本把握不同时期各种 风格的作品教学设想1.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作家生平、创作背景、曲式结构、 风格) 2.把讲解、引导与学生实际弹奏结合起来。
3.根据学生的程度因材施教 4.要求学生多听多看,以提高对作品的诠释与演绎 5.举行课堂交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考教材《巴赫创意曲集》 《肖邦圆舞曲集》 《声乐曲集》(外国作品—)作业和1 组基本 2 首曲 1 首复调 1 首乐曲 1 首 正谱伴奏课时安排4 课时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 05 级主修生《钢琴》教案第一章曲目分析《三部创意曲》:如果说巴赫的《二部创意曲》是弹奏复调的基础训练,那么《三部创意曲》就是演奏复调音乐的提升阶段及中心环节了这是因为学好了三部创意曲可以给我们从听觉上级指触上,加强了多声部的概念和感觉继而促进我们在思维上的分析能力,在弹奏效果上就会表现出层次分明的剖析感所谓中心环节,是在建立起正确的三声不弹奏感觉后,就更易于接触四声部、五声部的复凋作品,从巴赫的经典名作《平均律》中的许多实例中来看三声部复调在速度设计上有很大的伸缩性,即可快可慢,音乐形象的表达就显得多种多样四部和五部复调,则因卫生部密集,为求音乐中的线条清晰,速度只能定在中速在第4 首复格中,大部分多位散步,因此,认真学好《三部创意曲》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中心环节了。
要序号谈好《三部创意曲》首先要认识到 15 首乐曲总的特点及个别性质简单说,三部九十比二不多了中声部的音乐线条为了在演奏上能清晰弹奏出三个横向的旋律线,不同处见见的发声法就成了特别重要的课题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以三种不同的力度来弹出三个声部音符时值的准确性,也是不可忽略的问题,因为短音弹长了就会在发声上多了一个声部在注意到这些问题后,就要处理好每个长音的发声效果,也就是要很好地弹出其延续性在一个乐句中如果在某一声部出现一个长音,那就要将其他省不出现的短音机密集的音群的音量控制好,三声部的结构就能表现出来巴赫的《三部创意曲》出了第 5、11 这两首外,其余 13 首基本上都以复格曲的形式写成第 5 首降 e 大调,是具有浓厚巴洛克风格的装饰性乐曲,在左手分解和弦的伴奏下,右手以二声部奏出,华丽的装饰音,难度很大第 11 首是十分优美的三拍子舞曲,旋律虽然集中在高声部,但对其他两声部得对位式呼应,要细致处理至于其余 13 首乐曲,虽然性质丰富多样,但基本上可将no.1、3、8、10、12、15 纳入富于动力性的一类而将第2、4、6、7、9、13、14 纳入抒情类型课程名称《钢琴》授课时间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任课教师授课班级2005 级主修生学生人数 授课人职称学期总课时周课时课时/人 教材名称车尔尼 740教材编著者[奥]车尔尼出 版 社人民音 乐出版时间2002 年章 节第二章:音阶(在快速中求清晰)教学内容基本:A、升 f、降 E、c 调同向反向音阶、琶音,属七、减七 琶音。
曲:《740》NO.3、5、17、25、42 复调:《巴赫三部创意曲》NO.7、8 乐曲:《b 小调圆舞曲》肖邦 正谱伴奏:《乘着歌声的 翅膀》教学目的通过使学生掌握快速、清晰、均匀、流畅的弹奏音阶的技术教学重点 和难点1、强调手腕、手臂柔软放松 2、手指触键敏捷、灵巧,用力均匀 3、手指的动作要小,指尖贴键,积极主动 4、大指衔接自然,用力均匀,有控制学生实际在音阶的弹奏中,常出现大指重音,手指第一关节不积极,动 作幅度太大,跑动不自然,声音不均匀,颗粒性、流畅性不够教学设想1.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作家生平、创作背景、曲式结构、 风格) 2.把讲解、引导与学生实际弹奏结合起来 3.根据学生的程度因材施教 4.要求学生多听多看,以提高对作品的诠释与演绎 5.举行课堂交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考教材《巴赫创意曲集》 《肖邦圆舞曲集》 《声乐曲集》(外国作品—)作业和1 组基本 2 首曲 1 首复调 1 首乐曲 1 首 正谱伴奏课时安排4 课时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 05 级主修生《钢琴》教案第二章曲目分析《肖 邦 练 习 曲》练 习 曲 包 含 了 肖 邦 在 此类 作 品 中 与 众 不 同 的 特 征 : 和 声 的 流 动 , 曲 调 的 激 情 和 成 为 他 整 个 钢 琴 曲 目 特 征 的 内 在 生 命力 。
最 非 同 寻 常 的 是 , 这 些 练 习 曲 是 肖 邦 还 很 年 轻 的 时 候 写 的 OP.10创作 于 他 19岁 至 24岁 期 间 , 而 OP25 虽 然 出 版 得 晚 些 , 但 几 乎 与 OP10 同 时 创 作 练 习 曲 的 黄 金 时 期 始 于克 莱 门 蒂 1817年 的 《 朝 圣 进 阶 》 ( Gradus ad Parnassum) , 以 后 NIJ有 克 拉 默 和 车 尔 尼 大 量 的 练 习 曲 集 , 它 们 出 现 于 肖 邦 开 始 创 作 他 的 作 品 时 这 些早 期 的 练 习 曲 通 常 基 于 18世 纪 晚 期 的 技 巧 — — 音 阶 和 琶 音 技 巧 方面 的 开 拓 , 因 此 它 们 并 没 有 探 索 晚 期 贝 多 芬 奏 鸣 曲 中 所 能 觉 察 到 的 十 多 技 术 课 题 虽 然 它 们都 很 出 色 , 但 仍 然 只 是 技 巧 方 面 的 练 习 曲 肖 邦 的 练 习 曲 超 越 了 这 一 点 它 们 不 但 包 含 所 期 望 的 不 同 技 巧 方 面 的 练 习 曲 , 但 同 时 也 是 真 正 涉 及 音 乐 艺 术 才 能 方 面 的 练 习 曲 。
肖 邦 的 练 习 曲 是 演 奏 技能 方 面 的 特 性 乐 曲 特 性 练 习 曲 在 这 之 前 已 有 , 诸 如 莫 舍 莱 斯 的 Op95和克 拉 默 的 练 习 曲 , 但 肖 邦 以 和 声 装 饰 和 对 钢 琴 声 音 可 能 性 方 面 的 出 色 拓 展 而 不 同 于 前 者 肖邦的 练 习 曲 是 此 类 作 品 中 最 重 要 的 乐 曲 , 并 为 以 后 的 一 切 音 乐 会 练 习 曲 形 成 了 基 础 每 首 练 习 曲 专 用 于 开 拓某 一 特 定 的 钢 琴 演 奏 方 面 的 问 题 OP10 NOI包 含 一 系 列 光 彩 的 建 于 扩 张 方 面 的 右 手 琶 音 , 它 完 全 展 示 了 一 种 新 的 技 巧 , 在 音 型 、 设 计 、 图 案 、 织 体 及 和 声 方 法 上 都 是 全 新 的 在 NOS所 谓 “ 黑 键 ” 练 习 曲 中 , 左 手 和 弦 的 准 确 性 以 及 精 巧 设 计 在 黑 键 上 的 音 型 , 要 求 手 指 技 巧 和 转 动 动 作 的 结 合 以 及 柔 顺 的 手 腕 。
OP10 NO6是 一 首 慢 速 然 而 不 安 的半 音 练 习 曲 一 首 抒 情 的 悲 歌 它 在 音 乐 方 面 很 难 , 在 曲 调 线 轮 廓 方 面 要 有 最 大 限 度 的 抒 情 性 , 并 要 求 一 种 甜美 的 触 键 以 表 现 它 的 忧 伤 , 甚 至 痛 苦 的 歌 唱 性 OP 10 NOg的 左 手 音 型 有 宽 阔 的 伸张 , 要 求 耐 力 和 得 到 很 好 发 展 的 前 臂 的 自 如 转 动 右 手 的 曲 调 是 兴 奋 和 狂 热 的 OP10Nolo是 一 首 极 易 疲 劳 的 右 手练 习 曲 , 它 有 持 续 不 断 的 八 度 位 置 , 要 求 从 大 指 的 单 音 到 二 指 和 五 指 的 六 度 的 转 动 有 触 键 和 节 奏 的 许 多 巧 妙变 化 OP25 NOI是 一 首 充 满 旋 律 魔 力 的作 品 弱 的 五 指 在 一 个 温 柔 的 网 状 织 体 上 唱 出 一 个 歌 唱 性 旋 律 它 几 乎 是 印 象 派 的 、 闪 烁 的 分 解 音 型 神 奇 地 出现 , 呼 唤 出 一 种 无 法 形 容 的 气 氛 , 如 同 有 些 德 彪 西 练 习 曲 一 样 给 人 以 深 刻 印 象 。
课程名称《钢琴》授课时间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任课教师授课班级2005 级主修生学生人数 授课人职称学期总课时周课时课时/人 教材名称车尔尼 740教材编著者[奥]车尔尼出 版 社人民音 乐出版时间2002 年章 节第三章:大指从下面经过的教学内容基本:E、升 c、降 A、f 同向反向音阶、琶音,属七、减七琶 音 曲:《740》NO.2、31、43 复调:《巴赫三部创意曲》NO12、15 乐曲:《升 c 小调前奏曲》拉赫玛尼诺夫 正谱伴奏:《鳟鱼》教学目的通过使琶音的弹奏中大指灵活自如,声音准确干净,转指 灵活、柔顺、平均,不露痕迹教学重点 和难点1.手腕、手臂配合手指自如的运动 2.大指主动,转指幅度适当 3.手指主动,手腕灵活放松学生实际在琶音的中常出现手腕手臂不自如,大指衔接不自然,手 指打开不够,手指主动性差,声音不连贯,音不准确,音乐不流畅教学设想1.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作家生平、创作背景、曲式结构、 风格) 2.把讲解、引导与学生实际弹奏结合起来 3.根据学生的程度因材施教 4.要求学生多听多看,以提高对作品的诠释与演绎 5.举行课堂交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教材《巴赫创意曲集》 《世界钢琴名曲集》 《声乐曲集》(外国作品—)作业和1 组基本 2 首曲 1 首复调 1 首乐曲 1 首 正谱伴奏课时安排5 课时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 05 级主修生《钢琴》 教案第三章曲目分析《二 泉 映 月 》 : 《中 国 钢 琴 作 品 精 选 》专 辑 中 共 收 录了 20首 中 国 钢 琴 名 曲 ,其 中 《二泉映 月 》应 算 是 演 奏 时 间 最 长 、演 绎 难 度 最 大 的 一 首 了 《 二 泉 映 月 》 本 是 一 首 二 胡 独 奏 曲 , 由 民 间 艺 人阿 炳 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