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起源 寒食节怎么来的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3281206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食节的起源 寒食节怎么来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寒食节的起源 寒食节怎么来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寒食节的起源 寒食节怎么来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寒食节的起源 寒食节怎么来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寒食节的起源 寒食节怎么来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食节的起源 寒食节怎么来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4寒食节的起源寒食节的起源 寒食节怎么来的寒食节怎么来的寒食节的起源是什么,下面是为您带来的寒食节相关寒食节的起源是什么,下面是为您带来的寒食节相关资讯,希望能帮您资讯,希望能帮您! !寒食节在每年冬至寒食节在每年冬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之一) )后的后的 105105 天,是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清明节的前一到两天,又有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清明节的前一到两天,又有“禁烟节禁烟节” 、 “冷节冷节” 、 “百五节百五节”之称。因寒食节禁火,不之称。因寒食节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

2、食,故而得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是清明寒食,为缅怀晋国大夫介之推介休绵山是清明寒食,为缅怀晋国大夫介之推介休绵山清清明明( (寒食寒食) )节的发源地在我国悠久的民俗文化中,因纪念历节的发源地在我国悠久的民俗文化中,因纪念历史人物的节日只有两个:一是五月端午,为纪念楚国大夫史人物的节日只有两个:一是五月端午,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屈原; ;一是清明寒食,为缅怀晋国大夫介之推。对此,叶剑一是清明寒食,为缅怀晋国大夫介之推。对此,叶剑英元帅有过精辟论述:英元帅有过精辟论述:“以寒食寄托哀思,为了怕引火再以寒食寄托哀思,为了怕引火再烧了绵山。这大概和五月端午屈子死难日乘龙舟往

3、汩罗江烧了绵山。这大概和五月端午屈子死难日乘龙舟往汩罗江丢粽子一样,一来为了纪念屈原,一来也怕鱼类再糟蹋屈丢粽子一样,一来为了纪念屈原,一来也怕鱼类再糟蹋屈子的躯体。子的躯体。这是无权的人民群众怀念他们所热爱的历史人物的最这是无权的人民群众怀念他们所热爱的历史人物的最好方法。好方法。 ”同一时期的两位贤哲,一南一北,双星辉映同一时期的两位贤哲,一南一北,双星辉映; ;一一水一火,赴义成仁水一火,赴义成仁; ;一江一山,永载史册。寒食节起源,可一江一山,永载史册。寒食节起源,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文公上绵山悼念介之推。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文公上绵山悼念介之推。当时,晋国公子重

4、耳为逃避郦姬迫当时,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郦姬迫- -害而流害而流- -亡国外,行至亡国外,行至五鹿,在最困难的时候,随臣介之推五鹿,在最困难的时候,随臣介之推“割股奉君割股奉君” 。十九年后,重耳返国为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十九年后,重耳返国为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4公重赏当年随他流公重赏当年随他流- -亡的功臣时,唯独忘了介之推。介之推亡的功臣时,唯独忘了介之推。介之推认为自己顺应天命辅君复国,不愿再同那些邀功争赏之人认为自己顺应天命辅君复国,不愿再同那些邀功争赏之人同朝为伍,便携老母隐居到介休绵山。晋文公听

5、说后羞愧同朝为伍,便携老母隐居到介休绵山。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便亲自来到绵山寻而不获。文公无奈,听人之计,莫及,便亲自来到绵山寻而不获。文公无奈,听人之计,放火烧山,本想逼他出来,但直到大火熄灭后,才发现介放火烧山,本想逼他出来,但直到大火熄灭后,才发现介之推母之推母- -子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子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悼念介之推,文公下诏,在介之推忌日,禁烟寒为了悼念介之推,文公下诏,在介之推忌日,禁烟寒食。第二年寒食节的次日,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食。第二年寒食节的次日,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那棵被烧死的老柳树竟然死而复活。他触景生情,想起介那棵被烧死的老柳树竟然死而复活。他

6、触景生情,想起介之推割股奉君时对他的希望之推割股奉君时对他的希望“我不求任何封赏,只愿你做我不求任何封赏,只愿你做一个清明的国君一个清明的国君!”!”便赐老柳树为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清明柳” ,把这一天定,把这一天定为为“清明节清明节” 。1.1.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禁烟节” ,家家禁止生,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着,从东汉到南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着,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2.2.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

7、为“野祭野祭” 。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后演变为皇家祭陵; ;官府祭孔庙、祭先贤官府祭孔庙、祭先贤; ;百姓上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3.3.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青精饭及饧等; ;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精品文档201

8、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4餤等餤等; ;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蛇盘兔,必定富”之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 ;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念念”不忘不忘介推高风亮节。介推高风亮节。4.4.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荆楚岁时记就有就有“江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

9、柳插门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插柳于坟于坟” 、 “折柳枝标于户折柳枝标于户” 、 “插于檐插柳寝灶间插于檐插柳寝灶间” 、 “亦戴之亦戴之头或系衣带头或系衣带” 、 “瓶贮献于佛神瓶贮献于佛神” 、 “门皆插柳门皆插柳” ,故民间有,故民间有“清明清明( (寒食寒食) )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之说。5.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李之彦东谷所见东谷所见载:载:“拜扫了事,而后与

10、兄弟、妻子、亲戚、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 。明代。明代帝王景物略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记京效踏青场景为:踏青场景为:“岁岁( (寒食寒食) )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步者,游人以万计。 ”可谓盛极。可谓盛极。6.6.寒食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寒食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五代王仁裕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开元天宝遗事载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

11、,都中士民因而呼之民因而呼之” ,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寒食日过龙门 ,诗中,诗中描写为描写为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7.7.寒食蹴球:盛行于唐,宋寒食蹴球:盛行于唐,宋文献通考文献通考载:载:“蹴球,蹴球,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4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于上,为门以度球,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 ”史载:唐德宗、宪宗、穆宗、敬史载:唐德宗、宪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宗都喜蹴球, 州府元龟州

12、府元龟载:载:“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食节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宴馔。宴馔。 ”宋代也有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图太祖蹴鞠图 。8.8.寒食咏诗: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寒食咏诗: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据查,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据查,仅仅全唐诗全唐诗就有唐玄宗、张说、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就有唐玄宗、张说、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诗词三百余首,宋金元词曲也有一百余首,成为名人名家诗词三百余首,宋金元词曲也有一百余首,成为我国诗歌艺术中一枝奇葩。此外,寒食节时期还有赐宴、我国诗歌艺术中一枝奇葩。此外,寒食节时期还有赐宴、赏花、斗鸡、镂鸡子、牵钩赏花、斗鸡、镂鸡子、牵钩( (拔河拔河) )、钻木取火、放风筝、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百草、抛堶斗百草、抛堶( (瓦石器玩物瓦石器玩物) )等许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等许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