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辅导纲要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280451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辅导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育学》辅导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育学》辅导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育学》辅导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育学》辅导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辅导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辅导纲要(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教育学辅导纲要辅导纲要教育学辅导纲要第一章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理论功能一 主要内容: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 教育理论及其功能。3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4 价值论与方法论。二 重点掌握:理解教育的对象是人,但教育的出发点不是人。教育应该从社会和个人的共同需要出发。第二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 主要内容:1 、教育的定义及其要素构成。2 、教育的产生。 3 、教育的发展。 4 、教育的发展趋势。二 重点掌握:1 掌握教育的含义:指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人的体质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就是教育者根

2、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教育者的积极主导和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全面系统地影响的社会活动过程。教育具有如下特点:专门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特点;对人的影响具有全面性与系统性;教育活动具有双边性及其相互制约性;教育作用的发挥是自觉性和强制性的结合;教育效果是现实性和未来性的统一。2 理解教育是人类社会有目的有意识的现象,动物界并不存在。3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深刻,能阐明教育的本质。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一 主要内容:1 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制约和决定。2 教育的基本职能和社会作用。3 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 重点掌握:1 掌握教育的

3、三大基本职能:促进社会延续和发展的职能;加速个体身心社会化进程的职能;传递知识经验和创新知识的职能。2 正确理解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遗传基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在二者的关系上,是社会决定教育,而不是相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是不能说明教育是决定社会发展变革的最根本力量的。3 理解教育具有阶级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球村的时代,教育培养人必须要具有国际的视野,这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必然要求。但在今天的时代里,还存在国与国的竞争和差别,还存在阶级和利益的冲突。教育还必须主要为本民族和本阶级服务,我们还不能倡导培养“世界公民“的观念。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一 主要内容:1

4、 人的本质观与教育。 2 人的发展观与教育。 3 人的个性观与教育。 4 人的形成发展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二 重点掌握:1掌握因材施教的含义: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情况给予学生的差别教育,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原则。2掌握遗传素质的含义:遗传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人的这些生物特性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故称之为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重要生物性前提,但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3掌握个性的含义:教育学所说的个性是指个体在生理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和教育的影响,在身心、才智、德行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比较

5、稳固而持久的独特特征的总和。科学地培养人的个性,首先要清楚两种不同的个性观。一种是以牺牲人的整体发展为代价,片面培植人的某方面专长的所谓个性教育,这是对人的割裂的资产阶级个性观;另一种个性观是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对人的特长进行培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的个性观。4理解教育的特点:它是人类社会有目的有意识的现象,动物界并不存在。5理解教育固然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对人的发展决不是无能的,但人的发展受制约于诸多因素,教育不是万能的。因此不能说“只有不好的教育,绝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6理解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可塑性。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别是分工的原因,也是遗传素质的原因。7掌握

6、人的本质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8掌握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9理解最好的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教育,是使每个人获得最适合他自己发展的教育,而不是培养标准化的“产品“。10 能够论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其实现条件。答题要点:(1)学校教育有明确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有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对学生的培养是全面的和系统的,可以保证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学生具有可塑造性,也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学校教育还可以协调各因素对人的影响。(2)实现条件:教育目标的设计和教育活动的开展,应符合社会的需要;教育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与家庭和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协

7、调一致;适应或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3)要求:分析有创见,议论深刻,联系实际。11 知道教育同社会实践活动和环境是有着根本区别的。答题要点:人的实践主要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而教育则完全是培养人和改造人的活动。同时,教育也不等同于环境。环境纯粹是人发展的外部因素,而教育则包含有主观因素;环境对人的影响是自发的,而教育对人的影响则是自觉的。12 掌握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实践活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各自地位和作用。答题要点:(1)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

8、上影响着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是人发展的内在根据之一,对遗传素质的作用不能否定。但也不能因为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就因此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把人的发展完全归因于遗传因素。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2)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其中的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3)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可以筛选和调控诸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同其他因素相比较,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教育是有明确目的的影响人发展的活动过程,它对人的发展方向起着制约作用;教育是有计划地全面系统影响人的过程,可以大大增强对

9、人影响的效益性;教育是有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此外,人的遗传素质的开发要靠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塑造离不开教育;对环境中各种积极和消极因素的筛选利用要依赖教育;人的各种实践活动要获得成效,必须要依靠教育来培养正确的实践目的和掌握有效的实践手段; (4)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发展的基本途径。(5)各因素是不可分割的,在统一对人的发展起着作用。 第五章 教育规律一 主要内容:1规律的规定性2教育规律二 重点掌握:1 掌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涵及其社会意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二是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

10、社会意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 能够对“教育学是不是科学,有没有规律“这样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3 理解在完成国家规定课程的前提下,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兴趣出发,开设出系列的选修课,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是有益处的,它符合教育的规律,应该提倡。4 理解学生为什么必须要接受教育?学生接受教育首先是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的统一;社会需要其未来社会成员都是理想的能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个人也需要适应社会从而在社会中获得理想的发展;学生是未完成的社会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5 能阐明教育的规律性的问题。第六章 教育

11、形态 一主要内容:1 学校教育2 信息社会的学校定位3 家庭、社会与学校:走向共赢的整合 二 重点掌握:1 掌握当代家庭教育的主要误区表现在:教育观念上的误区,如家长缺少平等观念;教育方法上的误区等.2 能论述我国基础教育中的所谓“差生“问题。要从差生问题的实质分析;从差生是如何形成的,差生究竟是差在什么地方;学校和家庭应该如何联合解决差生问题等方面着手分析。要求分析有创见,议论深刻,联系实际。3能够列出影响或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就其中感兴趣的问题做深入剖析。第七章 教育制度一主要内容:1 制度与学校教育2 学校教育制度3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4 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问题5 我国学制改

12、革的基本原则二 重点掌握:1 理解义务教育的含义: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的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和免费的学校教育。2 掌握义务教育的特点:义务教育具有平等性、免费性和强制性等特点。3 理解校长负责制的核心是校长全面负责。4 掌握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基本走向?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改变课程内容的难、繁、偏、旧和学科本位以及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现状;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强调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5 分)走向: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建立多维、立体式的课程结构;注重教师、学生、教材三

13、者之间多样化和多向互动与交流;发展弹性、多元的教学评价模式;课程管理体制重心下移,开发学校课程。5 能结合工作实际和教育学的学习,对某些现象发表看法。要求分析有创见,议论深刻,联系实际。例如:(1)某镇的一所初中根据学生所交的学杂费数量对学生区别对待。学杂费 250 元的学生进入“普通班“,穿蓝色校服。学杂费 3500 元的学生进入“封闭班“,穿红色校服。而且,封闭班的教室里配有 VCD、电视机、电风扇等设备,而普通班则没有。分析:教育是金钱的奴仆吗?义务教育的平等性如何保障?对孩子的心灵造成的伤害谁来负责?这是对教育本真和原则的无情践踏!(2)13 岁少年奇奇(化名)由于在校打架等问题受到老

14、师的处理。老师的做法是,让全班同学进行无记名投票,就“要不要奇奇继续留校读书“的问题进行表决。由于没能够通过表决,奇奇的父亲只好给孩子另外找了一所学校去上学。分析:这是典型的违背义务教育法的行为,是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是帮助学生获得发展,而不是把犯一点错误的学生赶出学校。6 能够运用所学教育理论诊断我国当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求:1、对中小学教育问题的诊断要用所学教育理论;2、要明确概括出中小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两例;3 要对问题的根源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第八章 教育目的一主要内容:1 教育目的概述2 我国的教育目的3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二 重点掌

15、握:1 理解“三个面向“的含义:即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是当代中国的教育发展改革方针。2 理解素质教育的含义: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的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这种教育既是社会所要求的,也是人自身所需要的。3 理解减负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减负同留作业和考试并不是对立的和矛盾的。“减负“的实质不是要求减少课程门类,降低课程难度,淡化作业和考试。“减负“要取得实效,也并不是必须减少课程门类,少留或不留作业;少考或不考试。4 能分析论述合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可从中学生课业负担的分类与成因分析;减轻其课业

16、负担的必要性分析;并进行可行性讨论。5 掌握当前的教育方针是如何表述的?能分析其理论上的构成。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整教育方针的理论构成:反映教育的性质和服务方向,规定人的素质结构,确定人的培养途径,最终明确教育的培养目标。6 能剖析当前教育实际中对教育方针的背离现象,知道我国教育实践对教育方针背离的主要表现、根源,并提出对策。要求:(1)教育方针的正确表述。(2)明确当前教育中诸多主要问题的根源就是对教育方针的背离。封闭教育,背离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人的培养途径;对人的素质的片面培养,背离了教育方针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性要求;教育实际对教育途径与人的素质结构的背离必然导致教育结果的背离。即现实教育对教育方针的背离表现主要有:一是背离了教育的公平性;二是背离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三是背离了培养人的基本途径。(3)剖析原因,提出对策。第九章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一主要内容:1 德育2 智 育3 体 育4 美 育5 劳动技术教育二 重点掌握:1 理解全面教育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