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着性光是功夫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256458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见着性光是功夫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见着性光是功夫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见着性光是功夫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见着性光是功夫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见着性光是功夫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见着性光是功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见着性光是功夫(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见着性光是功夫见着性光是功夫见着性光是功夫 邱陵 初见慧光,只是淡白一小点而恍惚游移不定。一用意识,即行散开,不知所之;或静极光现,色如眉月,由小渐大,又自大化小,复归于无;或光圈带虚,圈边亮圈内黑;或光圈不明也不圆。对这种慧光,均可认为是精气不足的表现。经过久久锻炼,慧光或现红光,或现白光;发红光的叫做“血玄关” ,发白光的叫“正玄关” ,而以光如月华之圆明像个大月亮般悬在眼前不动者,才是纯正的慧光,这是精气充足的表现。至于蟾光,则是金黄之光。如在慧光白光内发现金光,这是炼出了金丹之苗;蟾光金黄而圆明,即是舍利子已炼成。所以说,养足之慧光可以成为蟾光。古人说:“精不足,不能生慧光;舍利子不足

2、,不能生蟾光。慧光如月光,蟾光如金光。 ”这可视为性光变化的总纲。传说中的金蟾乃稀有的三足动物,蟾光者借蟾名三足之意,喻精气神三宝合一,炼成金丹也。但练功能发现蟾光的人,实是世间少有。 古来气功家多用“眼前” 、 “目前”来暗示运用两眼回光返照和翕聚性光的重要。吕纯阳说:“目前咫尺长生路,多少愚人不惺悟;”陈泥丸说:“终日相随在目前” ;马丹阳说:“只在眼前人不识” 。此眼前气光,乃人之真性、真气、真阳、真光,又称“法身” ,学者识此得此,从真性入手,必能尽性以至于命,达到性命双修的目的。但古来此道不为许多人所识,所以引气先贤的慨叹。 慧光与蟾光的形成,是性与命合,神与气交的结果,是精气神三宝

3、合一化成的月华之光。练功中回光返照、凝神入气穴以及和合凝集,就能使祖窍之性光因凝神而集于脐内下丹田,而下丹田内之阳光便上达丽于眼前,这是祖窍性光与命光二光合一。这种神气交合、二光相合,要经过多次的反复和不断的升华,才能越来越凝集,直到象征日月的二光合一,于是眉间日夜长明,由目至脐一路皆是电光,才算达到性光变化的最高境界。实际上,上文说的“金机飞电,虚室生白,圆圆陀陀” ,是代表性光呈现的三种形态。金机飞电形容突然的眉间掣电。虚室生白形容行功中由于性光的作用及真意的运用,感到下丹田,或中、下丹田,或上、中丹田以至周身浑融,化成一虚空大境;身体的一部分或全身似乎变成晶白或消失在光幕之中;或者感到我

4、身似乎与大自然浑融成一片。圆圆陀陀形容慧光像弹丸或橘子一样,如露如电,非雾非烟,辉煌闪烁,悬于眼前。古人又用“万象咸空,一灵独现”来形容虚极静笃的气功态,练功者在入静到级深时,似乎什么都不存在了,无天无地无人无我,只剩下一点灵明,悬于眼前或照于性海或下田中。这一点灵明,也是性光所化。若练不出慧光,就很难达到这种境界。行功到此,功中自然感到“六合同春,物物得所” ,周身苏绵快乐,融融洽洽,毫窍俱通;功后则感到身心舒畅,体健身轻。 应当指出的是,有些练功者的人体潜能得到发挥,出现了诸如遥视、透视等特异功能,也与慧光的呈现有很大关系。因为这些特异功能有很大部分是通过慧光来进行和实现的,即通过慧光才能

5、遥视和透视。古人劝练功者“慧而不用, ”就是说不要随便去应用特异功能,免致耗费精气,影响练功和损害身体。 性光即是真一之气、真一之慧,是我本来面目,亦称“阳神” ,可说是性命之光,练功者应当珍之宝之,不容有丝毫的泄漏。因此,道门丹功有翕聚性光即翕聚祖气之法,不让性光发散走失。当性光要向上或向下走,眼不可随光去看,赶翕聚收回,归我存蓄。静定中用眼在眼之周围从下向左转子、卯、午、酉四正,将转的气光通过祖窍随口内津液吞下送归下丹田,然后两眼珠合并久视下丹田,可使失去的性光复来。道门又有蛰藏气穴之法,即将眼前翕聚的性光通过凝神入气穴(下丹田)收归气穴,实现心肾、神气的和合凝集。 慧光的不断变化及达到圆

6、明,以至现出蟾光,是练功者经过长期艰苦锻炼的结果,绝不可能一蹴而就。练功者须按功程节次循序渐进,即使初练性功,眼前现出光圈,古人称为“阴神” ,不能用;只有经过采补先天真气,经过小周天功程还精补脑,元精充足,能量的积聚达到一定程度,炼出的性光,称为“阳神” ,才能发挥作用。内丹的几种说法: 一、黍米说。丹道圣典周易参同契论还丹说:“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 ”照内丹家言,这是指炼后天识神和精气归先天本性,故称还丹,也就是内丹。起形象是: “先白而后黄兮,赤色通表里。名曰第一鼎兮,食如大黍米。 ” 这里的意思是,内丹炼成后,会结成物质性的“丹”在腹中,类似于高深的佛教禅师色身焚化后的“舍利子”

7、。很多内丹家都相信此说。 宋代著名丹家翁葆光在其悟真篇注释中说:“惟先天之前,混沌真一之气,用法追摄于一时辰之中,结成一粒大如黍米,号曰金丹,又曰真铅、曰阳丹、曰真汞、曰真一精、曰水火、曰太乙含真气,人得服饵,立跻圣地。第二,气团说。这种看法认为,所谓内丹,是经过长时期的精气神的炼养,使神气相合,气结精凝,促使人体先天精气团聚成丸, “其红如橘光似学,融若汤煎味如蜜。 ” 内丹北宗之祖王重阳在其五篇灵文注中详备地论述了内丹的这一特征:“金丹在内,药从外来,实由内孕,何也?盖神依形生,即有此物,一点先天在人身,个个不无,人人本有。世人迷真顺情,情境既熟,欲海波深。实观觉悟之者,得遇真师指示。这先

8、天一气,药从外来,依形而生。采取之法,只是忘情忘形,委志虚无,一念不生,静中至寂,忽然无光自发,不内不外之间,若有一无,或明或隐,乃玄珠成象。玄珠因何成象?皆因静寂之时,神抱于气,气结精凝,结成一精金丹,永在丹田之内,外现玄境之象,犹如室内之灯光,照透窗外之明朗。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待他一点自归复,身中化作四时春。 ” 第三,光团说。据很多丹经记载,修炼内丹至高成就着返观内视,能洞见体内丹田中或气脉上有明亮的光团或光点。这些光点小如黍米,大如雀卵,在丹田及气脉上游离循行。丹家认为,这些光点或光团就是内丹。 如丹经大成捷要指出炼精华气得大药时, “印堂自有月光常明,似电光灼灼” ,又

9、说:“当服食之际,金丹从上田落入口中,自然觉得圆坨坨、光灼灼,浑然一团聚在舌上。 ” 第四,性圆说。这种观点认为,金丹并非指人的精气,而是心性修炼境界。这一观点特别是受到部分主张佛道合一、禅丹合一的内丹家赞同。 元代著名内丹家李道纯在其中和集中说:“金者,坚也。丹者,圆也。释氏喻之为圆觉,儒家喻之为太极,初非别物,只是本来一灵而已。本来真性,永劫不坏,如金之坚,如丹之圆,愈炼愈明。 ” 第五,精气神合一说。此说又称神气合一或性命合一。其本旨是人为内丹即是将人体内精气神三大生命要素炼而为一。清代内丹伍柳派宗师柳华阳在金仙正论中指出:“仙道炼精为丹。凡炼丹下手之仙机,即炼肾中之元精,精满则气自发生

10、。复炼此发生之气,收回补其真气。补到气足,生机不动,是谓丹也。 ” 第六,大还丹、小还丹、玉液还丹、金液还丹诸说。内丹有各种炼养层次和境界,被内丹家分别命以不同的丹名。所谓大、小、玉液、金液等丹名均借用外丹术语。 第七,上、中、下三品丹说。此说创自于宋代内丹南宗祖师之一的陈楠,他总结当时流行的各种炼养术,将其分为三品,依次为地仙、水仙、天仙之道。 后来元代李道纯发扬其说,在此基础上又分为渐法三乘与最上一乘。他在中和集中划分旁门九品(上三品为旁门,中三品为外道,下三品为邪道) 、渐法三乘(上乘延生法、中乘养命法、下乘安乐法) 、最上一乘(无上至真之妙) 。 其中的下、中两乘丹法,就是陈楠所说的下

11、、中二品丹法:“下乘者以身心为炉鼎,精气为药物,心肾为水火,五脏为无行,肝肺为龙虎,精为真种子,以年、月、日、时行火候,咽津灌溉为沐浴,口、耳、目为三要,肾前、脐后为玄关,无行混合为丹成。此乃安药之法,其中作用百余条,若能忘情,亦可养命。 中乘者,乾坤为鼎器,坎离为水火,乌兔为药物,精、神、魂、魄、意为无行,身、心为龙虎,气为真种子,一年寒暑为火候,法水灌溉为沐浴,内境不出、外境不入为固济,太渊、绛宫、精房为三要,泥丸为玄关,精神混合为丹成。此中乘养命之法,其中作用数十条,与下乘大同小异。若行不怠,亦可长生久视。 李的下乘渐法类似于丹法中的炼己筑基阶段,中乘类于炼精化气节段。而其上乘渐法即类于

12、炼气化神阶段。上乘者以天地为鼎炉,日月为水火,阴阳为化机,铅、汞、银、砂、土为无行,性情为龙虎,念为真种子,以心炼念为火候,息念为养火,含光为固济,降伏内魔为野战,身、心、意为三要,天心为玄关,情来归性为丹成,和气熏蒸为沐浴。乃上乘延生之道, 其中与中乘相似,作用处不同,亦有十余条。上士行之,始终如一,可证仙道。夫最上者,以太虚为鼎,太极为炉,清净为妙用,无为为丹基,性命为铅汞,定慧为水火,以自然造化为真种子,以勿忘勿助为火侯,洗心涤虑为沐浴,存神定息为固济,戒定慧为三要,先天之中为玄关,明心为应验,见性为凝结,三无混合为圣胎,打成一片为丹成,身外有身为脱胎,打破虚空为了当。前四种之说,是从不

13、同侧面和角度来描述内丹的,其实内丹是他们几个的综合特征。第五种是说内丹形成的要素成分。 第六种是内丹修炼过程中的层次和境界。 最后一种则说的是修炼的过程、下手之法和心法。 所以说,对于内丹的认识,必须把这七种说法融合到一起看,偏重其中一种或几种都是不对的。那么从心法上来说,真正修炼还是要重于心性修炼,七分性功,三分命功,性光圆明,命功则是简单而易行的。所以道家的内丹和佛家的禅宗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多修佛的贬低道家,他们只从丹经字面去理解,就认为道家的修为低,那是极为错误的,他们如果好好研究道家学问,就不会妄自尊大了。其实性命是不可分离的,偏于性功的,而命在其中。偏于命功的,性亦在其中。如何能把性命很好结合修炼,关键在心法。 禅宗悟到无心即是开悟,他的最高心法就是即心即佛、非心非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