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乡村工作经验材料经验材料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3253831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文明乡村工作经验材料经验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创建文明乡村工作经验材料经验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创建文明乡村工作经验材料经验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创建文明乡村工作经验材料经验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创建文明乡村工作经验材料经验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建文明乡村工作经验材料经验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文明乡村工作经验材料经验材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创建创建文明文明乡村乡村工作工作经验经验材料材料/ /经经验材验材料料一、创新工作机制,营造创建工作良好氛围1、建立乡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四位一体”的创建活动包保体系,创新领导机制。我们把全国文明乡村创建活动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每季度一次的创建工作形势分析制度、每月一次的创建工作督查制度,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工青妇齐抓共管,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使创建全国文明乡村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2、创新制度机制。科学地制定了乡创建全国文明乡村工作总体规划及乡创建全国文明乡村工作。结合中心工作,坚持把创建工作纳入全乡上来,紧紧围绕“强乡

2、裕民”这个目标协调动作。乡属部门、单位和各村结合实际,都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本单位创建规划,把创建工作纳入到干部岗位责任制,实行量化指标与三级干部的政绩、奖金、工资挂钩,为创建工作了提供制度保障。3、创新投入机制。“两府合一”以来,我们有计划地按照乡创建全国文明乡村工作总体规划,筹措资金1.4 亿元用于创建基础工作,小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备合理。乡区房屋开发近 8万平方米,硬化道路 60 多公里,先后建成了高标准的灯光篮球场、老年门球场等一批文体设施。去年,投资300 万元,兴建了高标准的占地 60 亩的群众文化广场,为人们休息娱乐提供了场所。目前,为累计增加投入 20 多万元,节约教育基础建设

3、资金 180余万元。投资3 万元用于建构未成年人建设体系,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全乡未成年人犯罪率低于4%。投入 24第 2 页万元,用于健全全乡卫生保健网络,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体系,落实卫生防疫措施,提高了群众健康素质。二、改进工作方式,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第一,活动引导。我们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使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教育活动。以村为试点,举办形式多样化的,由村到组,由组到户,由户到人,使公民道德教育全面辅开。深入开展“争创十星级文明户”活动,全乡“十星级文明户”达到35以上。每年两次“送政策、送法律、送科技”下乡活动,定期举行电影周、科普大集等活动,老年门球赛、全乡蓝球赛

4、、“三株杯”象棋赛、妇女“双学双比”活动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军民共建活动扎实开展,年,山城乡被评为省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年,被评为省双拥工作先进集体。在驻乡窗口单位广泛开展了争当“岗位明星”创建服务活动,各职能部门服务质量有明显提高。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各级群众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提高了文明素质,为创建工作开展营造了浓厚的社会环境。第二,典型教育。把典型教育作为做好创建全国文明乡村工作的重要方法,坚持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培养、总结经济建设、党的建设、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服务环境和生活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集体和个人先进典型,采取现场观摩、三会一课、党员冬训等形式,引导基层部门、领导学习先进典型,以

5、典型促动工作,增强创建效果。年,我们筹集资金20余万元,对东花园村的四、五组的 65 户村民院墙进行了彻底改造,新规划建设绿地 3000 多平方米,边沟、路面全部硬化,同时修筑了假山、九曲桥、凉亭等设施。典型的树立带动了农村整体第 3 页环境的变化,目前,全乡共投入环境综合整治100 余万元,22 个村全部达到文明村标准。通过典型引路,在全乡形成了立足实际、真抓实干图发展的浓厚氛围。第三,示范服务。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积极引导同热情服务结合起来,把创建全国文明乡村工作的过程变成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为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我们坚持外在形象与文化内涵同步

6、提高的原则,狠抓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仅去年就投资 3000 多万元,实施了道路硬化、经济适用房开发等一批高标准重点工程。目前,乡内花园绿地、长廊雕塑、广场楼宇相映生辉,展现了现代化小城乡的浓郁气息,为群众营造了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对群众关注的诸如财务、用电、宅基地、农民负担等热点、难点以及基层民主问题,我们坚持公开,按章办事,充分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三、注重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整体水平我们本着创建工作与繁荣经济相结合,改变环境与和谐发展相结合,近期建设与长远规划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使全乡全国文明乡村创建活动协调发展。主要抓了三个环节:1、软功实做,重在建设。加大道路、供水、排水等项基

7、础设施力度,近年来,我们先后投资 6000 余万元,实施了山城大街取直拓宽工程;日产 3000 吨自来水改造扩容工程;2500延长米的主街主路下排水管线铺设工程;主街通讯电缆地下铺设工程;新开 650米站前南路工程。完成了总长 20*米的东放、利民路水泥硬化及其暗排水工程;完成了县级公路柳西、山姜、东山线山城乡乡内16公里水泥路建设工程。年,完成了五里堡等村22公里水泥路“村村通”建设工程。我们通过招商第 4 页引资 20*万元,先后对三株百货大楼及奉天商业街进行改造,商贸辐射力明显增强。投资近 200万元实行高标准大规模绿化、美化,去年,又投资30万元,新上路灯 114盏,临街商业门市楼有4

8、0%以上的住房都安装了霓虹灯、彩灯、射灯等美化灯具,使小乡的夜晚五光十色,初步呈现了都市的风采。来自2、建管并举,严格管理。实行制度化环卫管理,乡区主街(路)实行全天卫生保洁,所有居民区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严格“门前三包”,强化责任管理;严格化市场管理,先后取缔了东、西两个马路市场,彻底取缔店外店、占道经营现象,乡内商贸秩序井然;规范化乡容管理。重点清理整顿乱写乱画、乱贴乱挂现象,规范非标准广告牌匾 300余块,清理拆除临时违章建筑 5000 余平方米,乡内建筑秩序井然。3、强化标准,和谐发展。我们以解决农村“五乱”为重点,狠抓了村屯环境卫生。用三年时间,筹措资金 1000 余万元,建设农村新居4万余平方米,基本消除了泥草房,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全乡各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万户脱贫”活动,全乡86户特困户在扶贫对子帮助下,建立致富项目实现脱贫。全国文明乡村创建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人们的素质、提升了乡村文明程度,而且还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年,全乡GDP 实现 1.6亿元,全口径一般性财政收入实现 1150 万元,预算内 8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000元,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4600 元。全乡招商引资额高达3000余万元,是前四年的总和。此外,社会治安、文化、体育、教育、广播、电视等项社会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创建文明乡村工作经验材料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