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249982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 1、概述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内各种机电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对机电设备的控制和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机电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楼宇自控系统就产生了,标志着智能建筑时代的开始。在目前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节水、节电、节能,创造绿色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已成为广大业主的一致要求,只有设计完整的楼宇自控系统,才能建成先进的智能建筑。智能建筑目前已成为楼宇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其发展过程中,楼宇自控系统经历了从分散控制到集中控制,再到集散控制的几个阶段。现在,楼宇自控系统正向开放式现场总线系统发展。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大型基本建设项目在全国各大城

2、市迅速建立起来。十年前国外自控公司开始进入我国,到现在已有多个国外公司活跃在我国建筑市场。规模大、影响大的国外公司有:霍尼维尔公司、西门子公司、江森公司、KMC 公司等。各大公司凭着自己产品的优势和良好的服务,正为中国智能建筑业的发展作出贡献。2、贯彻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经建设部批准正式出台了,2000 年 10 月 1 日开始实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诞生,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件大事情。我国已建成的智能建筑有千栋以上,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智能建筑的数量居全国前四位。国外预测,21 世纪新建的智能建筑有一半将兴建在中国。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改善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兴建智能

3、化住宅是大势所趋。智能建筑是现代建筑艺术与高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智能建筑的大量涌现,要求投资者、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对智能建筑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制定实施,对于保护投资人利益,指导工程设计和工程建设,提高建筑智能化的质量有重大意义。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内容全面,分为 12 章,全面规定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各个子系统的标准,突出了功能需求,对业主和设计人员是十分必要的。设计标准分为甲、乙、丙三级,可选择适合具体工程的标准,逐条对照,按需设置。尤其标准中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章节,对各系统的监控点要求非常到位,指导了该系统的设计。在工程设计中认真贯彻执行标准就可以保证工程的建设达到先进水

4、平。 3、楼宇自控系统一次、二次设计阶段的划分楼宇自控系统是现代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3C”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楼宇自控系统要对建筑物内所有机电设备进行管理、控制。楼内采用的机电设备是由多个生产厂商供货的,而楼宇自控公司要把它们集中在一个系统中进行控制、管理。楼宇自控系统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并与建筑设计同时进行的。在我国设计图纸完成后,机电设备要进行设备招标,中标后才能确定设备品牌,楼宇自控系统设备选择就是这样确定的。因此,在工程的整个设计过程中,确定不了设备品牌。在工程设计中,要根据业主的投资额和使用要求,确定楼宇自控系统的控制范围、控制点数及整个系统的构成。该系统与土建施工有关部

5、分全要做好预留和预埋。我们把设计院完成的设计内容称为一次设计。该设计图纸在施工中使用,是设备招标的基础资料,供设备招标使用。招标工作完成后,确定了楼宇自控系统的品牌,由中标的专业公司配合设计院进行二次设计。首先,要按产品性能、特点完善设计院的一次设计,核对控制点数表,确定各种设备的规格、型号,绘制二次设计施工图纸。所选择的设备要有开放的标准,自控系统要对楼内全部机电设备进行控制,这些设备和系统的数据通讯必须按同一标准协议,它由一系列与软件及硬件相关的通讯协议组成,规定了计算机控制器之间所有对话方式。在实际工程中,多数设备和子系统愈来愈多,愈来愈复杂,不同厂商提供的不同产品和系统,其通讯协议不同

6、,互联很困难。承包商一般采用开发网关方式,完成不同系统的互联。系统之间要完成协议转接,一定要开发网关的硬件及软件实现互联。承包公司二次设计完成后,供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等环节使用。最后,通过权威或法定的测试后,该系统进行试运行。下面按设计步骤详细介绍设计院完成一次设计的主要内容,供设计人员参考。4、楼宇自控系统的一次设计41 管理范围的确定对建筑物内各类设备的监视、控制、测量,应做到运行安全、可靠,节省能源和人力。管理范围要结合开发商或业主的投资来确定,还要考虑当地管理机构的具体要求,如:北京市供电局要求,变配电系统可以纳入 BAS 系统,BAS 系统可以集中显示、记录、测量、报警,不可以控制

7、系统中断路器的合闸、跳闸;北京市消防局要求消防报警系统、连动系统必须独立,在 BAS 系统中可以显示、记录,不可以控制等。这些意见,各地方会不相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逐步改变。总的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政府部门管得少一些,地区越落后,管得就越多。现在智能建筑工程设计中,BAS 系统管理范围一般包括:冷冻、空调系统,采暖、通风系统,给排水动力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扶梯监视系统,车库管理系统等。42 确定监控点数,做出监控点表在 BAS 系统中,控制器输入、输出信号有四种类型。AI:模拟量输入。如:温度、湿度、压力等。一般为 0V10V 或 4mA20mA,DC 信号。AO:

8、模拟量输出。作用于连续调节阀门,风门驱动器。一般为 0V10V 或 4mA20mA,DC 信号。DI:数字量输入,一般为触点闭合、断开状态,用于启动、停止状态的监视和报警。DO:数字量输出,一般用于电动机的启动、停止控制,两位式驱动器的控制等。 确定控制点要参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BAS 系统甲级、乙级、丙级设计标准。要与专业设备工程师配合,参考该专业图纸和设计要求,共同研究确定控制点,编制控制点表。控制点表应具体、清楚,表中应包括以下内容:设备名称(编号)、安装位置、控制盘号、控制点含义、控制点类型、小计、备注等。现以比较简单的新风机组为例,列出控制点表设备名称 安装位置 控制盘号 控制内容 控

9、制点数量 备注AI AO DI DO 新风机 1-12 1-12 层风机房 DDC1-12 风机启/停状态 2 1 风阀开关 1 室外温度 1 送风温度 1 热水阀开度 1 冷水阀开度 1 加湿阀开度 1 冬夏转换 1 压差报警 1 小计 2 3 3 3 一次设计中还应画出不同的控制原理图,如热水系统、冷水系统、空调机系统、新风机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上水系统、下水系统等原理图,标出控制点类型和数量。不同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在有关书籍、样本中有说明,此处不多叙。43 设计 BAS 系统图在智能建筑中,需要监测、控制的设备品种繁多,分布在楼宇各个部位,采用集中管理与分散控制相结合的集散型控

10、制系统,适合工程实际情况,且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均强。因此,现在国内外自控公司都把 BAS 系统设计成总线制集散型控制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由中央控制机、现场控制站和通信网络组成。中央控制机是系统的心脏,其位置一般设在地下一层中央控制室内,由建筑师统一安排位置。DDC 控制器分散在机电设备机房,构成现场控制站,要求电源引入、控制线引出方便,其对现场机电设备进行独立监视和控制,并通过通信网络与中央控制机进行数据通信,通过通信网络传送现场采集的数据,分别进行集中存储、显示和打印,对现场机电设备进行操作和管理。数字式控制器 DDC 是重要的控制单元,DDC 控制器的选择,要参照产品样本和控制器的技术资

11、料,各大公司产品有许多相同之处,主要是控制点多少的不同,我们要在点数表的基础上,选择 DDC 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点数要满足设备要求的监控点数,控制点数允许有 20左右的余量做备用,不能浪费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点数。在前面的介绍中,每个 DDC 的控制内容在点数表中全部列出来了,微观设计已经非常清楚了。在此基础上的宏观设计是采用二总线的传输方式,用高品质双绞线把各个 DDC 连接起来,设计出 BAS 系统图。4 设计 BAS 系统平面图建筑工程施工中,电气管线是随着工程的进度安排预埋的,若图纸滞后或电气工种跟不上进度,漏掉预埋管盒,以后补装会给工程造成损失,不可避免地要刨墙,楼板打洞。从中可以看出自控系统管线平面图是很重要的。BAS 系统平面图设计可分为两部分进行。一部分是自楼宇控制中心至各机房的 DDC 之间的联接线路,即干线敷设,一般皆采用暗敷设方式,铁管预埋在顶板、地面、墙内。一部分是 DDC 以下的线路,连接阀门、风门、传感器、变送器、电气开关接点等支线,在机房内敷设一般采用明管或明槽敷设,可以在自控公司中标后,按公司的二次设计图纸安装。在设计干线、支线平面图时,应遵守设计的有关规定,不同电压等级的导线,不可穿在同一管中;BAS 系统线路不与其它系统线路共管、共槽敷设;当控制线穿蛇皮管敷设时,不应超过安装的规定长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