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草的种植管理技术流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249687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苜蓿草的种植管理技术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苜蓿草的种植管理技术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苜蓿草的种植管理技术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苜蓿草的种植管理技术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苜蓿草的种植管理技术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苜蓿草的种植管理技术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苜蓿草的种植管理技术流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苜蓿草的种植管理技术流程目录说明.1 整地.1 田间管理 .3 收割.7 仓储.8 现国家提倡退耕还林、还草之机,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大面积推广种植优质牧草, 以加快草业发展, 保证畜牧业的稳定生产。 紫花苜蓿作为高产优质牧草, 具有营养价值高, 适应性强的特点, 是首选的牧草之一,现已被我国奶牛行业广泛认可,它可以使奶牛增产增质,延长奶牛使用年限。其中苜蓿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动物生物发育所需的氨基酸, 微量元素和未知促生长是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的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大量种植苜蓿草能促进农牧结合,改善环境,保护水土,减轻农牧作物的病虫草害。其主要技术环节如下:一、

2、整地1、 选地:选择土壤肥力较好、 水利设施完善的一二类土地种植,对于低凹雨后易积水的地块不能种植,苜蓿泡水48 小时将会窒息死亡。在种植上要侧重于大面积连片,以便适宜各种机械作业。2、除草:对于杂草生长严重的地块在播前710 天进行地面喷洒,以减轻杂草危害,增加苜蓿生长效果。3、施肥:苜蓿根系发达, 且扎根很深, 因此在种植前进行施肥,以保证土壤肥料肥沃,便于苜蓿生长。2、整地 : 平整好土地,要求地面平整,不能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以影响机械收割打捆作业和种植收入 (土地不平在收割打捆时将会出现茬口过高捡拾不净等), 整地后要求翻地、旋地、平地、镇压、播种层层紧密,掌握好播种期,达到各种要求,

3、以利于播后出苗。3、翻地:翻地时深度一致且不低于2025 公分,翻地后不见草茬,不得漏翻。4 、旋地:旋入后的土壤不能有直径超过2-5 公分的土块。5 、平地:平整后地面不得有波浪状及凹凸不平,平整度需达到一致。6 、镇压:土地镇压后脚自然踩入陷入深度不超过13 公分。7、播种: 1) 土 壤 分 析 pH:在理论上土壤的pH值在 6.7 以上对苜蓿的生长最有利。如果土壤pH 过低,播种前最好在地表25cm地土层中均匀施用石灰。2)土壤状况。土壤墒情不好时,播前对再次对土壤进行一次镇压。3)播种时间: 苜蓿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种,但早播扎根深、抗旱,第二年返青早;晚播扎根浅,不利越冬。一般以春天也

4、就是五月中旬、 秋播七月中旬到八月上旬为最好,夏季应该在雨后抢墒播种。 ( 秋季播种 最佳时期为 8月10日15日,适宜播期在 9月15日前)指南方。4)播种量: 一般情况下每亩地播种 1.0 1.5公斤,土壤条件不好时可加大到2公斤/ 亩。(要确保每平方米至少有425株幼苗)。5)播种方法:有撒播、条播、混播、间播几种方法。一般条播采用较多其深度可保持一致,出苗整齐, 便于田间管理。 条播播种 行距为 1525厘米,在壤土上播种深度为512毫米,而在沙性土壤上可将播种深度增加到2530毫米。二、田间管理1、灭茬:利于苜蓿及早返青,同时将灭茬粉碎的苜蓿撒入地内还可增加土壤养分。2、撒肥:通过施

5、肥增加土壤有效养分,有利于苜蓿生长。3、浇水: 通过浇水使肥料和土壤相互吸收,苜蓿加快吸收程度。(这次浇水俗称解冻水)4、镇压:浇水以后如遇土壤出现板结,影响苜蓿生长,应及时破板镇压。 ( 后续继续浇水)5、耙地(搂地) :在早春土壤解冻后,苜蓿开始萌生之前进行耙地,既可保墒,提高地温,促进返青,又可以消灭早期萌芽的杂草。(后续根据苜蓿生长情况、气温高低、干旱程度等灵活掌握浇水)6、补种:根据返青出苗情况,发现缺苗垄断的地方,要及时补种,补种方法多采用雨后补种。7、除草防治:种植苜蓿时防治杂草尤为重要,由于杂草与苜蓿竞争阳光、 水分和养分等, 苜蓿的生活力被大大降低, 生长发育甚至停滞,造成苜

6、蓿存活率降低。 因而在苜蓿生长的各个阶段要及时进行除草,做到地无荒草。除草方法:一般采用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人工除杂草费工费时,且效果不理想, 目前主要是通过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时药剂喷洒一定要均匀, 否则除草效果不理想甚至会造成药害。苜蓿杂草的危害不仅影响苜蓿的产量, 而且影响苜蓿的质量。 因此,先了解杂草的种类和发生频率, 在根据杂草的种类选择相应的除草剂,尽可能减少杂草对苜蓿的危害,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苜蓿的产量。8、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能使苜蓿的茎叶大量受到损失,造成大面积减产, 牧草品质下降, 严重影响牧草的正常生长。 影响产草量和质量,必须根据害虫的发生规律及早防治,才能尽可能减轻虫害

7、造成的损失。危害紫花苜蓿的害虫主要有: 蚜虫类、蓟马类、苜蓿籽蜂、盲蝽类、金龟子类和叶蝉类等, 现分别对其危害症状和防治措施进行介绍。蚜虫类蚜虫以刺吸器吸取汁液,多聚集在苜蓿的嫩茎、 叶、幼芽部位上,受蚜虫危害后,苜蓿叶子卷缩,花蕾和花变黄脱落,严重时植株成片枯死。危害苜蓿的蚜虫主要包括:苜蓿蚜虫、豆无网长管蚜虫、苜蓿斑翅蚜虫等。对蚜虫的防治应及早进行, 首先在栽培措施上通过早春耕地或冬季灌水均能杀死大量蚜虫, 采用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或农作物轮作,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等措施, 也能有效减少蚜虫的危害。 在防治上最好采用生物防治,利用蚜虫天敌消灭蚜虫。 蚜虫危害严重时,应采用化学防治,理论上通过使用乐

8、果或40% 氧化乐果乳油 2000倍液喷洒,因乐果有负作用, 应间隔使用。蓟马类蓟马类是北方苜蓿生产上的主要害虫。蓟马危害严重时,苜蓿鲜草产量损失可达50% 以上。蓟马为锉吸口器,主要危害苜蓿的幼嫩组织, 将新叶表皮锉破, 新叶展开后伤口愈合引起叶片畸形。苜蓿草地上的蓟马主要有:牛角花齿蓟马、苜蓿蓟马、花蓟马、普通蓟马、 烟蓟马等。目前防治蓟马只能采取以药剂控制为主,如选用除尽 1500-3000倍液,菊酯类如氯氰菊酯,或低毒的有机磷农药,如甲基对硫磷, 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如西维因等试验防治。喷药时应在田边周围的杂草上同时喷到。病虫害严重时应尽早收获,以减少损失。盲蝽类危害苜蓿的主要是苜

9、蓿盲蝽和牧草盲蝽,其成虫和若虫均以刺吸口器吸食苜蓿嫩茎、叶、蕾、子房,影响苜蓿鲜草和种子产量。一般在苜蓿开花达10% 时刈割可减少危害,理论上在幼虫期用除尽1000-2000倍液, 40% 乐果乳油 4000倍液或 50% 马拉硫磷乳油 3000倍液喷洒,均能获得良好的防效。金龟子类危害苜蓿的金龟子主要有:黑绒金龟子、 黄褐丽金龟子和华北大黑鳃金龟子等。其幼虫称为蛴螬,危害植物根、茎,成虫取食植株茎叶。理论上金龟子的防治一般在播种前或播种时进行,播种前用5%西 维 因 粉 剂 22.5kg/ 公 顷 翻 入 土 中 , 3% 甲 基 异 硫 磷 颗 粒 剂22.5-30kg/ 公顷随种子撒播等

10、,均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叶蝉类叶蝉以成虫、 若虫群集植物叶背面和嫩茎上,刺吸其汁液, 使植物发育不良,甚至全叶枯死。理论上在若虫盛发期可喷施40% 乐果乳油1000倍液, 50% 叶蝉散乳油或 90% 敌百虫1000-500倍液进行防治。夜蛾类危害苜蓿的夜蛾主要有甜菜夜蛾和苜蓿夜蛾,其中危害最重的月份分别为 7-9月。夜蛾主要取食苜蓿的叶片,危害所造成的伤口易引起叶斑病的发生, 对苜蓿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理论上特别适用于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菊酯或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类等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害螨 , 防治根据夜蛾的生活习性,常在早晨和傍晚喷药,用量33.5-50 毫升,稀释 1000-200

11、0倍使用。总之,在紫花苜蓿生产中应做到综合防治,结合当地害虫的发病规律及时预防, 根据病虫害品种, 合理选择施肥措施, 才能减少虫害的发生,有效提高苜蓿的产量和品质。(注意:使用化学药物防治后,半月内不可放牧或刈割晒制干草)。三、收割1、收割:1)适期收割 : 一般来说,以初花期收割为最佳时期,这时产量高,草质也好。每年可收割可3-4 次。2)留茬高度: 在第一茬收割后, 留槎高度以 3-6 厘米为好;成年苜蓿留槎高度在3厘米左右。2、翻晒:根据苜蓿晾晒情况进行均匀翻晒(回潮叶片脱落较少时进行) ,不得有车轮压草的情况发生。一般晾晒 1-2 天即可。 (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3、打捆:打捆湿度

12、保持在15-18%(地区差异不同,测试湿度结果不同) 保证储存不发霉, 打捆时保证不遗漏, 所有割掉的草必须全部回收打进捆。(如有开包或乱包从新打包)4、码垛:根据仓储位置的高低进行合理码垛(码垛时必须摆放整齐及码垛时留有一定的空间保证通风效果良好)5、注意事项: 1)在第一茬收割后,新叶及嫩芽的数量对苜蓿的产量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此期间如果遭到牲畜的践踏或啃食将对苜蓿的后期生长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成片死亡。因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田间巡视,严禁放牧。2)苜蓿第二茬收获时正值雨季。为防止霉烂,尽可能选择晴好天气适时收割; 如果雨天较多, 可在苜蓿开花期前后提前或错后收割, 这样虽然产量或品质受

13、到一定影响,但从整体要大于失。收割后尽量减少在地里的晾晒时间,打捆后及时仓储, 选择通风避雨处自然风干,避免雨淋。 (第二茬收割尤切记注意天气)6、经济效益: 1)苜蓿收割完毕,第一、二茬草产量高,合计约占全年总产量的70,而且第一、二茬草品质优良,商品性好,因此,第一茬草收获后, 要及时进行田间管理, 争取第二茬草的产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2 )加强水肥管理, 保证苜蓿生长需求。 因此要根据土壤的含水量情况适当补水,如果020 厘米土壤含水量低于10,可进行适当浇灌,水量不宜太大,喷灌约46 小时即可。对于返青期没有进行追肥的苜蓿田以及春季新播种的苜蓿田应在收割后结合浇水及时进行追肥,促使苜蓿新芽早发快长,争取更多的生长时间。四、仓储:1、 苜蓿打捆后符合测试水分要求进行仓储及时避免雨林。2、仓储时苜蓿之间留有间隙保证较好的通风3、不定时进行检查,防治苜蓿出现变质问题4、仓储时苜蓿必须摆放牢固整齐避免安全隐患5、苜蓿仓储内禁止烟火物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