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各个焦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233955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镜头各个焦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镜头各个焦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镜头各个焦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镜头各个焦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镜头各个焦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镜头各个焦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镜头各个焦段的用途(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2011-11-02 16:20:348mm : 极度夸张的画面,用途不限。 18-16mm: 同上 22mm-24mm: 不严谨的建筑全景,或某个自然景观(严谨的需要大画幅和移轴镜头来矫正相差) ,城市 建筑群,大量的人群。 28mm: 广阔的风景,人多的场景,有群体感的人像 35mm: 一般风景,建筑或者建筑内部,纪实人像 50mm: 局部风景,全身人像,事实上可以用于任何场景和题材。 60-65mm:小微距,适合拍一些比如杯子大小物体或者电饭煲之类的商品,这个焦段适合购买微距镜头。 80mm: 半身人像,一些特写,或者在场景中突出某人。 100m

2、m: 微距的黄金焦距,特别适合拍摄微距题材。 135mm: 人像焦距,适合人像特写,网上那些特别漂亮的 mm,背景虚化的,都是这个焦距拍出来的 (一般用 85mm 镜头放到普通 APS 单反上,由于转换系数,正好可以获得 135 的焦距) 200mm: 人像特写,大头像,远景拍摄。 300mm: 远处人想特写,距离较近的鸟,体育,远景拍摄。 400MM-600mm: 野生动物,足球比赛等。 1200mm: 天文摄影,危险的野生动物,大型体育场馆里的比赛 - 50 毫米的焦距是最好的也是最坏的,和人眼看到的效果接近所以没有广角的冲击力,也没有长焦的震撼, 但是历史上由 50 毫米镜头拍摄出来的顶

3、级作品,比其他所有焦距拍出来的总合还多。 50mm 无法具有画面本身的冲击力,所以 50mm 必须要以内容取胜,构图,色彩,内涵,故事,都无比的 重要,所以通常能拍出伟大的作品。 - 35mm 是新闻摄影的最爱,准广角,既可以容纳比人眼所看到内容多的东西,又不会像 28 或更短焦距的 超广角一样,把很多无关的东西包括进来。 - 135mm 定焦,一般这种镜头都被称为“美人头” ,知道什么意思了吧。 【】50mm 的镜头是标准镜头,普通的定焦镜头一般都是 50mm 的镜头,是最常用的,出门旅游,拍摄一 般场景,都可用。 你说的的那两个都是变焦镜头,50mm 以下的是广角镜头,越往下广角越大,50

4、mm 以上的是长焦镜头, 越往上拍摄距离越远,可以达到超焦距或微距拍摄。 你这两个镜头都可以普通拍摄,也可以艺术拍摄。如果要拍广角的,比如拍摄建筑、道路的广角可以用 18-70mm 的镜头,就是平常看到的底部向下弯曲变形的照片,最小可以达到 18mm,说明已经可以达到 鱼眼镜头的效果了,拍摄出来的物体极度夸张,就像鱼眼一样,拍出来的东西是圆的,中间的东西又向 外突出的感觉。如果要艺术拍摄,用这个镜头可以侧重于广角拍摄。 那么 70-300mm 的就可以侧重于长焦拍摄了。比如拍山顶的人、高楼顶的花,站在高出拍摄地面的人或物 等远处的东西,就可以把焦距调得长一些,把远处的物体拉得很近,看得很清楚,

5、拍特写很有用。但是 拉近后,景深就小了,比如拍一个人的脸部特写,如果把他的脸放满整个空间,其他的东西,周围的其 他的东西就没有、或模糊了,这就是说拍远处的东西,会把环境虚化,因此主要用来强调某一点的东西, 拍出来的东西会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另外,你这个镜头已经达到了超焦距和微距拍摄的水平,你还可以用这个镜头进行微距拍摄,比如拍摄 花朵、花的一瓣花朵或叶子上的露珠,都可以用这个镜头拍摄得很清楚。 你的这两个镜头的变焦范围都很大,所以你发挥的空间是很大的,至于怎么拍、拍什么就要看你的了, 可以这样说,有这两个镜头你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拍摄了,鄙人的一点小小的看法,希望对你有用。 【】一、短焦距摄影镜

6、头的表现功能 (1)由于短焦距摄影镜头的造型特点是视角大,所以,它适合于拍摄具有多层景物的远景和全景画面, 不需要把摄影机机位拉得很远就可拍到剧情所需的全景或中景。现代影视拍摄中为了节省开资,一般在 比较小的实景中或摄影棚里的布景前拍摄,短焦距摄影镜头可弥补布景或实景不够宽阔之不足,若再配 以仰俯角度,更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短焦距摄影镜头有利于表现宏伟的群众场面、辽阔的田 野、壮观的建筑以及复杂的纵深调度等多层景物的场景。但由于它的影像放大率较小,一般不用作拍摄 近景、特写。 (2)利用短焦距摄影镜头透视效果强的造型特点进行是摄影师进行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当用外反拍角 度拍摄两个人物的

7、对话镜头时,在景别不变的情况下,用短焦镜头可比标准摄影镜头拉开两个人物的空 间距离,进而表现两个人物心理上的隔阂。美国影片 毕业生中男主人公和他父母、亲友在一起的镜 头用的是长焦距摄影镜头,拉近人物之间的距离,以表现长辈们对他的关心,相反,他和罗太太在一块 儿“鬼混”的镜头用的是广角镜头,暗示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只是“鬼混”而已。 (图 2-1) (图 2- 2) (3)用短焦距摄影镜头近距离拍摄人物肖像时,能产生特殊的透视变形效果,近而表现人物 不正常的 心态、情绪。如张艺谋执导的影片有话好好说中的人物形象,绝大部分是用短焦距摄影镜头近距离 拍摄的,使人物的鼻子变大,颧骨变大,耳朵变小,拍人

8、物半侧面时,又使靠近镜头的一只眼睛变得过 大,另一只眼睛变小,充分表达了影片中人物扭曲的、反常的心理状态。又如,德国影片马门教授 中也有不少场面和镜头是用广角镜头拍摄的,比如马门被捕、马门的女儿遭同学们无端地围攻等场面, 歪歪斜斜的主观镜头,都是变形的,暗示希特靳上台后,似乎一切都失去了常态。前苏联影片雁南飞 号称诗电影,其摄影风格是有名的情绪摄影。情绪摄影不以真实再现为目的,摄影机带着强烈的主观情 绪参与剧作。比如,女主人公微洛尼卡因爱情上的挫折受到单位领导批评后欲寻短见,在铁路线上狂奔, 用广角镜头拍摄她的特写(演员自己抱着摄影机自己拍) ,有意用失形的肖像夸张地揭示她此时此刻的悔 恨、悲

9、痛的心情。 (4)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相比较,拍摄同一景别的画面,既能突出主体人物,又能显示环境特点,因此 用广角镜头拍摄人物近景,既能看清人物面部表情,又能交代人物所处的环境,从而达到以环境烘托人 物、说明事件内容的目的,同时说明人物和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能增加事件的真实性。比如,记者 在澳门回归仪式上的现场报道,是用广角镜头拍摄的,既看清了记者的面部表情,又看清记者背后环境, 这是新闻报道中常用的手法。故事片公民凯恩中的近景,几乎全部用广角镜头拍摄的,其用意是以 环境豪华的住宅来烘托主人公凯恩的内心空虚。 (5)广角镜头近距离可完成偷拍、抢拍、抓拍的任务。由于广角镜头视角广,景深大,不看寻

10、像器、不 对焦点也可以得到清晰的图象,这对偷拍十分有利。新闻和专题摄像中,拍摄现场很乱、人物众多的场 合,记者可以用双手举起摄像机,采用估计对焦和取景的方法拍摄,这样被摄对象不易觉察,就很容易 进行偷拍。偷拍不仅可用于阻止拍摄的场合,而且在故事片中也经常使用。偷拍的镜头画面真实自然。 但不是什么都可以偷拍,要注意把握分寸。另外,在运动摄影中,用广角镜头拍摄可得到十分稳定的画 面。如果摄像机的抖动量相等,用长焦镜头拍摄的画面晃动会十分显著,而用短焦距摄影镜头拍摄的画 面晃动会减弱。因此,在新闻摄影中用肩扛或手持拍摄时,尽量用广角镜头拍摄,才能保持画面稳定 (尤其是固定画面) ,这也是摄像师的基本

11、功。 (6)利用广角摄影镜头景深大、透视效果强的特点,用于表现纵深空间效果。画面中的影像一部分清晰 (比如主体清晰晰) ,而另一部分模糊(比如背景模糊)形成虚实对比效果,造成虚实美,这是一种常用 的方法。而景深镜头(整个画面全是清晰的实像)也是一种表现方法。例如影片公民凯恩中,为了 强调纵深空间效果,用广角镜头拍摄,使主体、前景和背景均在景深内,并形成较大的影像透视效果, 在强调纵深空间的同时,也突出了主体,同时交代了主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使画面内容更具有真实的 效果。 (7)广角摄影镜头 可用于影视作品中的特技摄影。由于广角镜头的景深大、透视比大,在拍摄特技模 型时(动态或静态)具有特殊用途

12、。在影视作品中有些特技场面是在拍摄现场完成的,比如美国影片 泰坦尼克号中大量的模型镜头全是用广角镜头拍摄的,拍模型取得逼真效果的三个必要条件是低角 度(仰角) 、慢动作(高速)和广角摄影镜头。 另外,在表现运动方面,由于广角镜头对纵向运动的被摄对象的速度有夸张作用,因此可以利用这种特 性强化纵深运动的速度感,比如,用于拍摄汽车和人的前后追逐等场面时,用来加强速度感并渲染惊险 气氛。 二、长焦距摄影镜头的表现功能 (1)用于远距离调拍和偷拍。如果要表现小件物体的特写,如眼睛、校徽、戒指等,或表现远距离被摄 物体的特写时,短焦距摄影镜头便无能为力了,这些任务只能用长焦距摄影镜头来完成。由于长焦距摄

13、 影镜头具有视角窄、影像放大率大的特点,它可以把远距离的景物拉近,如要拍摄人物眼睛的特写,或 某一细节,刻画人物内心情绪时,长焦距摄影镜头具有了特殊的功能。在拍摄 实践中,有些被摄对象距 离较远,不易于接近或者根本无法接近,只能用长焦距摄影镜头调拍,如体育比赛、飞禽走兽、太阳的 特写、河流中航行的小船、森林中的猛兽和某些爆炸场合、战争场面或新闻事件等。另外,电视剧和电 视专题片摄影中,为了 追求真实自然的艺术效果,尤其是一些纪实风格的影视作品,让演员到现实生活 中去,通过长焦镜头远距离调拍演员在群众中的表演,使演员不注意摄影机的存在以获得十分逼真的表 演效果。比如影片秋菊打官司中很多镜头都是这

14、样拍摄的。在纪实节目中,偷拍、调拍已成为有力 的创作手段。 (2)因为长焦距摄影镜头的景深小,除主体以外,前后景都处于模糊状态,可以把不可回避的杂乱背景 处理成虚像(处于景深之外)或者选择背景中比较“干净”的部分进行拍摄,以减少杂乱背景的干扰, 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如影片原野中,白桦林里男女青年相见一场,除了主体人物以外,背景和前 景都极度虚化,特别是前景中的树叶,虚化成色彩缤纷的色块,形成一种特殊的美妙的韵味,有力地表 现出了男女之间的情意。另外,用长焦距摄影镜头远距离摇摄快速运动的物体,造成跟拍效果,不仅突 出了主体,同时也增强了被摄体的动感。 (3)利用长焦距摄影镜头透视感弱,压缩处于纵

15、深空间的被摄对像之间的空间距离的造型特点,可以把 多层景物和人物压缩在一起,加强画面拥挤、堵塞和紧张的感觉。如影片大阅兵中,摄影师用长焦 距摄影镜头稍俯的角度拍摄官兵军训的场面,使整个画面丰满而富有紧张的情绪,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 象。用长焦距摄影镜头在外反拍角度拍摄两个人物对话的场面,在景别不变的情况下,可比标准摄影镜 头更拉近两个人物之间的空间距离,用来表现两个人物之间的亲密关系。还可以把太阳和人的特写拍摄 在一个画面之中。长焦距摄影镜头对空间压缩的造型功能可使狭窄的空间得到正常再现或强化其狭窄的 气氛。电视连续剧一地鸡毛中,男主人公小林费尽百般周折分到两间公房,表面上是楼上楼下,实 际上是

16、楼梯过道改装的,显得十分狭窄,创作人员为了真实再现小林过于狭窄的住房,用长焦镜头拍摄, 加以逆光处理,强调了拥挤、狭窄的住房条件,从而深化了主题。 电影黄土地中的主要内容是窑洞,窑洞比较狭窄,若用广角镜头拍摄,势必把窑洞拍的过于宽敞, 这样就会失真。而用长焦镜头和标准镜头只能拍到一个角落,拍不成全景,很难拉开机位。为了解决这 一矛盾,摄影师想了一个办法,在放机器的一边挖了一个洞中洞,将机器放在小洞里,这样就可以用较 长焦距的镜头拍全景和中景,真实地再现窑洞的真实环境。有的摄影师不了解镜头的造型特点,在狭窄 的环境中用广角镜头拍摄,结果环境表现的过于失真。比如在小卧车里用广角镜头拍摄,不仅环境失形, 人物也失真。 (4)利用不同焦距的摄影镜头还可以把握画面的视觉节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