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定稿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3225070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定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泰山博文中学毕业班语文复习课堂学习设计泰山博文中学毕业班语文复习课堂学习设计(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设计者 徐学战 2014.3.8 复习目标: 1、回顾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所学课文。2、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3、品位赏析文章中的精美语言,领悟深长意味的语句。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一、1. (1)两岸连山,略无 qu_处(2)不见 x_月 (3)绝 yn_多生 怪柏(4)水中 zo_、xng_交通(5)mng_ chng_数百 (6)一 g_无迹(7)大声如雷 tng_(8)雾凇 hng_ dng_ (9)拥 cu_衣炉火 (10)s _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2下列加

2、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沿溯(shu) 郦道元(l) 僦赁(ln)B绝巘(yn) 亦未寝(qn) 雷霆(tng)C涧肃(jin) 夕日欲颓(tu) 一舸(g)D素湍(tun) 藻荇(xng) 罗绮(q) 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绝巘 yn 藻荇 xng 倍穹 qing 燕山 yn B.飞漱 sh 沃日 w 雾淞 sng 荒秽 h D.素湍绿潭 cun 僦赁 ln 沆砀 hng 长 4下列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沿着 良多趣味:很,实在晓雾将歇:消失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B.怀民亦未寝:睡觉 但少闲人:但是沃日:用水淋洗 余拿一小船:拿着 C.衣物皆倍

3、穹常时:高 珠翠罗绮溢目:满眼披发文身:画着文彩 一舸无迹:船 D.长河落日圆:长长的河 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四时俱备:四季 夕日欲颓:坠落5下列句中不含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大声如雷霆,震憾激射,吞天沃日。B莫说相公痴,更有痴是相公者。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粼竞跃。D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6.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而计其长曾不盈寸。B.而旗尾略不沾湿。 C.溯迎而上。D.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7下列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断绝)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回:回 旋)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欣赏)

4、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既望:农历十 六)8下列加线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D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 者。 9下列句中加线的“为”字表被动的一句是( )A盖筒桃核修狭者为之。 B仅有敌船为火所焚。C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10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C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C饮食百物皆倍穹时。 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1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

5、阻绝。B.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C.两岸连山,略无阙处。D.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2、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D.出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自康乐公以来,未复能与其奇者B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D余挐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14.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巴山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忽尔黄烟四

6、起,人物略不相赌. D.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处。15下列相关的文学常识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A三峡水经注郦道元北朝魏B答谢中书书陶庵梦忆张岱明末清初c观潮武林旧事周密宋代 D使至塞上五言律诗王维唐代 1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观潮是南宋词人周密所作。B.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 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所著。C.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是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称“大苏”的苏轼苏东坡。D.答谢中书书作者为南朝梁的陶弘景。17下列关于课文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湖心亭看雪一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瘦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B.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诗,语言精炼

7、生动。C.记承天寺夜游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远的意味。 D 观潮一文只有两百多字,却写出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盛大 场面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 18选出对李白渡荆门送别赏析有误的一项( ) A、首联毫无骚人墨客离家 时的悲愁,诗人坐船沿途观望三峡的崇山峻岭,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壮丽山川的热 爱之情。B、颔联展现映入眼帘的雄阔景象:一望无际的平野,眼界是那么开阔;滔滔奔 涌的大江,气势是多么雄壮。C、颈联的景象既新奇又美丽:夜晚江面平静时明月的倒影在水中像天上飞下的 明镜,白昼辽阔平原上雾霭在日光下结成海市蜃楼的奇观。D、结联陡上惆怅之情,既

8、有对故乡的依依不舍,又有对自己飘泊在外的感叹。 19对下面这首北朝民歌赏析欠妥的一项是( )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A这首北朝民歌,歌颂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 热爱生活的豪情。B “穹庐”是游牧民族的活动居室,用穹庐比喻草原天空,具有浓厚的民族 和地方色彩。C民歌写川、山、天、四野、牛羊,由上而下,再到四野,又由近而远,有 层次,有立体感。 D一个“风”字令人欣赏,清风吹过,草浪起伏,牛羊闪现,多彩多姿,整个草 原充满勃勃生机。 20默写。 归园田居中具体描写劳动情景的诗句是: , 。 登岳阳楼中化用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

9、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诗句是: 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江上景色的诗句是: , 。 使至塞上描写边塞奇异风光的诗句是: , 。 征蓬出汉塞, 。 ,江入大荒流。归园田居中写道“但使愿无违”这个“愿”字所表达的情感可以用他饮 酒里的一句诗来说,这句诗是 , 。 高峰入云, 。两岸石壁, 。 ,四时俱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 晨兴理荒秽, ,长河落日圆。山随平野尽, ,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或王命急宜 属引凄异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哀转久绝 2.第一段写出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3.第二段描写夏季江水水势之大的句子是_。 4.写出夏日江水水流之速的句子。_。 5.作者写三峡夏日

10、奔腾的江水时速之快,运用了一个与之相比较的句子,那就是:。三1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 分)念无与为乐者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但少闲人 21这段文字叙事、描景、抒情集为一体: _ (事),这是事之雅者; _ (景),这是景之美者; _ (情),这是情之深者。(3 分) 22文中“闲人”指谁,该如何理解?(2 分)答: 。 四.当堂检测 1填空题。答谢中书书作者_,字通明,号 _,有_。 2默写课文。_,猿鸟乱鸣;夕日欲颓,_。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 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 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

11、失意的诗人。( )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 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没有 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 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 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 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 语段点将语段点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 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 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 人者耳。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遂遂至承天寺:_。积水空明空明:_。 盖盖竹柏影也:_。但但少闲人:_。 2“庭下如积水空明”是一个比喻句,从前后文来看,这个比喻句的 本体是_。 3文中写“竹柏影”,实际上是从侧面描写_。 4本文的语言有何显著特征? 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