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224041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生活在 21 世纪初的青少年,物质生活、学习条件比起其父辈有了极大的改善,因此,我们成人认为,这代孩子十分幸福。可是心理学工作者调查发现:现在的中小学生中,经常感到紧张的占22%,为一些小事过分担心的占 17%,感觉同学间关系冷漠的占 27%,有困难时没倾诉对象的占 28%,对考试过分紧张的占 35%。这些数字表明,当今青少年儿童生活得并不十分幸福。或者更进一步推论,当代青少年心理存在严重问题。 据2000 年 7 月 4 日的新闻栏目报道:16 岁的北京男孩小江,在中考后不久跳楼自杀。小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多才多艺,没什么是非,成绩也不错

2、。父母非常爱他,对他的学习和生活都很关心。中考他估分 600 多分,考重点不成问题。出事当天,父亲说了他几句,说天热,让他少穿点,把课本整理一下。没过多久,小江就在自己房间跳楼了。没人能说清小江当时为什么跳楼。 小江的死并非个例,资料表明,2000 年一年,媒体公开报道的少年自杀事件不下 20 起。广州一名中专生毕业前夕吊死在教室的门框上,据说是因为找工作受挫;顺德一名初三男生半夜在家中上吊,只因爸爸藏起了他借来的游戏机;武汉一名 17 岁女生,四川一名18 岁女生,成都一名初二男生自杀都是因为考试没考好。青少年的自杀事件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震惊和关注。此后不久在京举行的中美精神病学会学术会议的资

3、料显示,中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是抑郁症及心理负担造成的自杀,它超出了其他任何疾病对青少年的威胁,而且近两年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自杀者大多是学校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就在这种大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引起了教育界、心理学界、社会各界及家庭学校的高度重视。 班主任应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力量 班主任的角色是由班主任所担负的任务决定的。班主任的任务比一般教师任务更为广泛与复杂,他要对本班学生的德、智、体美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为此,班主任就需要根据不同的任务来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应承担三种角色。 1、 应成为自身心理健康的悍卫者。 由于面对的是一群成长中的孩子,教师情

4、绪要绝对稳定,避免波动,以免对学生忽冷忽热造成伤害。 2、 应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首席维护者。 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是学校、家庭及全社会的责任。班主任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首席维护者,这样才能直接促进学生在各方面和协的发展。 3、 成为家长维护子女心理健康的指导者。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心理健康,但由于不懂方法,不知从何入手,这就需要班主任给以方法上的指导。 班主任的心理素质及发展 (一) 、班主任心理素质的内涵。 1、具备丰富的爱生情感。 这一点要求教师对学生要真诚的付出;要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 2、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 这一点包括教育目的的坚定性及教育过程的持续性;教师要认定每个孩子都

5、是可以成材的,要了解教育是一项长期而且具有持续性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对每个孩子施与坚持不断的教育,才能令他成材。 3、具备广泛的兴趣爱好。 广泛的兴趣爱好是班主任个人影响力的能源。知识贫乏,腹中空空的班主任是很难使学生信服的。广泛的兴趣爱好不但能更好的推动班级工作,而且可能与学生取得更多的共同语言,促进心理沟通,这样必然会取得学生的信任,使影响力得到增强。 4、具备开朗的性格特征。 开朗的班主任能与学生和同事融洽相处,给人以生气勃勃的印象,产生言教难以达到的效果。 5、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 这是班主任应具有的工作作风。班主任对工作要有认真负责的精神,处理问题要一抓到底,绝不虎头蛇尾。 (

6、二) 、如何提高班主任的心理素质 1、提高班主任的心理素质的学校行为。 (1) 、营造班主任工作的良好文化氛围。 (2) 、对班主任及时进行新课改教育的培训。 (3) 、加强班主任工作的研究和交流。 (4) 、给予班主任有效的激励。 2、提高班主任心理素质的自主行为 (1) 、重视学习,提高素养。 (2) 、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3) 、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自主反思,总结经验,优化行为。 (4) 、强调协调教师之间的关系。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问题 (一)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一般具有七个面貌 1、 不平衡性 小学阶段生理比心理发展速度快。 2、 动荡性 小学阶段平稳的发展,心中有权威,以

7、老师家长为权威。 3、 自主性 小学阶段逐渐发展,但没形成反叛。 儿童青少年的自主意识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 0-2 岁 分不清主客体 ,属于第一自我高峰期。 7-8 岁 第二自我高峰期。 11-14 岁 第三自我高峰期。 处在自我高峰期的孩子,很难接受别人的观点,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在小学阶段孩子要经历一个半到两个自我高峰期,因此小学的班主任更需要做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以避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另外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还具有前瞻性、进取性、闭锁性、社会性四个面貌,因为在小学阶段表现不明显,在这里就不作详细介绍了。 (二) 、儿童发展的一般特征 1、 学习成为主导活动。 2、掌握了书面语言,并且向

8、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3、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 (三) 、小学生阶段心理健康的标志。 1、能否适应学习任务,正常参加集体活动。 2、情绪乐观,积极向上。 3、初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具有符合年龄特点的行为标志。 (四) 、教育重点 1、入学适应。入学时应带学生熟悉校园、找厕所、操场、建立伙伴群。 2、学习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3、预防学生学习疲劳,注意用脑卫生。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寻找契机,充分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运用科学教法与心理自然、恰当结合,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1) 、在教学内容中寻找,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 如:语

9、文教材中的落花生一课,就可以通过课文对学生进行增强自信心的教育。结合花生虽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样的实例,教育学生要正确看待自己及周围的同学。告诉学生一个人不漂亮,或不引人注意不要紧,只要他努力,勤劳,关心他人,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他不但不该自卑,而且应该比别人更自信的生活。这样就利用课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一些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恢复了自信。 (2) 、在教学方法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新课程标准就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共同总结出答案。这种教学方式就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了合群教育。只是学生

10、虽然和同学合作了,自己却可能并未意识到这样得出的答案其实是群策群力的结果,所以教师要适时指出,个人做不到的事,凭借集体的力量有时轻松就可以完成。这就是集体的力量,我们每个同学都该使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 (3)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老师教写“乙 ”一个 孩子总是学不会,老师手把手教 13 遍,还是教不会,这时别的学生已经开始笑话他了。第 14 遍他终于会写了。这时老师表扬他说,他很了不起。一遍学不会能学很多遍,他相信自己。这个案例中老师心理健康教育时机把握得就非常好,为孩子树立了学习信心,并为孩子以后的学习确定了模式,即一遍学不会多学。效果很好。如果老师当时不是表扬他而是一再说

11、他笨,一颗厌学的种子可能会就此埋在孩子心中。 (4) 、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老师在填写学生素质教育发展报告单时,只表扬优点、以极其委婉的方式指出学生的缺点,并鼓励学生改正,就避免了对学生的伤害,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信心,这一点,就做到了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在班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要求班队会主题鲜明,目的明确。 (一会一题) (2)班队会内容附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 (3)活动中是否体现学生主体。要求呈现宽松、民主、融洽的气氛。 3、在平时工作中做一人一事的心理疏导工作。 4、利用网络或在班级内部设“知心信箱”等。 六、 班主任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2、(一)注重教育观念的转变。 1、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实现教育的人性化。有这么一段话,叫“当前师生关系的形象写真”: 在今天中国学校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相反,站着的先生始终占据着至尊的地位,而学生们坐着的躯体里掩盖着的却是一个战战兢兢地坐着乃至于跪下的灵魂。 这样的师生关系在我们现在的小学里虽然不普遍,但很典型,我们当然是不提倡的。 我们提倡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只有心理距离近了,才能让空间距离拉近。 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首先要学会“蹲下

13、来看学生”。 “蹲下来看学生”的说法源自一个小故事:年轻的妈妈带孩子去逛商店,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这位妈妈兴奋得不忍离开,虽然没买什么东西,但她还是带孩子不停地走着看着。孩子终于不干了,叫着嚷着要回家。妈妈说:“你自己闹着要来,这么会儿你怎么又要走了?”说着说着发现孩子鞋带开了,就蹲下去给孩子系鞋带。当她将要站起来时,她忽然明白了孩子为什么一定要回家。原来从孩子的高度看不到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只能看到穿着各色裤子和裙子的腿。 所以想要理解孩子就要和孩子站在同等高度去看待周围的事物。教师要正确处理尊重和爱的关系。要注意爱不等于尊重。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学生上课很爱发言,但回答问题答对的却不多。

14、老师了解到孩子是为了面子才举手的以后,找到学生,告诉他,以后你还可以多多举手,让同学知道你是个爱发言的同学。但是以后回答问题,会的你举右手,不会的举左手,这样我就知道什么时侯该叫你回答问题了。课下我们再把不会的问题弄明白。 这个案例中,老师既设法保留孩子爱发言的好习惯,又注意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是一个把爱与尊重的关系处理得很恰当的例子。2、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1) 、在教学管理中提倡建立一种开放式、自由式、参与式的模式。 以往的填鸭式教学,相当于老师把做好的饭菜喂给学生,早已不再提倡。 近年来我们提倡的就是启发式与共享式。 启发式是指老师把饭菜做好,告诉学生哪个

15、好吃再吃。 共享式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做出饭菜,一起研究哪个好吃,再吃,坏的扔掉。 同样是画苹果,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是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本子上学画。 日本,把一篮苹果倒在地上,喜欢画红的,就画红的;喜欢画绿的,就画绿的;喜欢画半红半绿的也可以;喜欢画烂苹果也不反对。 美国,把学生领到苹果园去画,学生视野更加开阔,学生所描绘的画面,更加多种多样,具有强烈的个性效果。 还是在美国,老师教孩子画太阳,孩子画出了各种颜色的太阳,有一个孩子甚至画出了蓝色的太阳。老师问他为什么给太阳涂了蓝色,他说:“我画的是映在海里的太阳。 ” 孩子被誉为“有创新能力的同学。 ” (2)在教学中不要用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思

16、维和创造。 例:有一盆水,两个人在场 ,一个人干净,一个人脏,谁会用这盆水?答案可以有四个: A、干净人用,因为他有干净习惯,脏人不用,因为他没有干净的习惯。 B、脏人用,有干净的需要 ,干净人不用 ,因为他已经干净。C、都不用,干净人已干净不用再洗了,脏人习惯了脏也不用洗。D 、都用,干净人习惯干净需要再洗,脏人有干净的需要也要再洗。 这么多的答案,理由都是说得通的,那就都是正确的。 现实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的感情”,小表弟问我怎么填,我说:“填深厚”。过了一天,小表弟又打来电话说:“大姐,你教错我了,不是深厚的感情是丰富的感情。 ”我问:“这道题是按原文填空吗?”他说不是。我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这位老师有什么理由要把与“感情”搭配的词固定为“丰富”呢?强迫大家记同一个答案,下次再见到这道题时错的人肯定会相对较少,或干脆没有。但这种教法是绝对锻练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 3、教师要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教学艺术,不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心理体罚。 体罚变相体罚都好理解,心理体罚诸如设惩罚座,让全班不和某一个学生说话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学生心理不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