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专题--方法题(控制变量)2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3220546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专题--方法题(控制变量)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专题--方法题(控制变量)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专题--方法题(控制变量)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专题--方法题(控制变量)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专题--方法题(控制变量)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专题--方法题(控制变量)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 1中考物理解题方法大全中考物理解题方法大全-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王金瑞 物理学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办法,即把多因素的问题转 变为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和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中应用较为广泛,具体探究如下:【探索研究案例一探索研究案例一】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与路程、时间两个因素有关,为了比较两个(或几个) 做匀速直线物体的快慢,常采用控制变量法。 1控制路程因素(即在路程相同或路程一定的情况下) ,比较它们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短的, 则运动的快,速度大。 2控

2、制时间因素(即在时间相同或时间一定的情况下) ,比较它们通过的路程长短。路程长的, 运动快,速度大。 3在路程、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借助于数学中的比例,引入路程和时间之比,即用比较 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的多少,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例题 1】如图 1 所示(a) 、 (b)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运动员游泳快慢的两种方法,其中图 1(a)表明 ;图 1(b)表明 。 【精评】试题将游泳比赛的过程和 终端两种情况用图画出来,让同学们识 别在这两种比较游泳快慢的情况中,分 别运用了哪种控制变量的方法。 在图 1(a)中,各泳道右边的圆圈 指针的指向都相同,表示“时间相等” , 三个泳道中游泳人的位置

3、不同,说明它们通过的路程不同,游在最前面的人通过的路程最长,他游 得最快,所以,图 1(a)表示采用了控制时间相等的因素,研究运动快慢与路程的关系的方法, 表明:时间相等时,游泳人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在图 1(b)中,各泳道的游泳人都到达终点,但泳道旁圆圈内的指针指向不同,表示游泳人 通过相同的泳道全程所用的时间不等,中间泳道的游泳人所用时间最短,游得最快。所以,图 1(b)表示采用了控制路程相等的因素,研究运动快慢与时间的关系的方法,表明:通过的路程相 等时,游泳人所用时间越少,运动越快。 【解答】时间相等时,游泳人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通过的路程相等时,游泳人所用时 间越少,运

4、动越快。【探索研究案例二探索研究案例二】密度密度密度概念是整个初中物理中重要概念之一,每年各地的中考试题围绕密度概念做足了文章。 如冰水互换后其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蜡烛燃烧过程中、两块砖合成一块后的质量、密度的变 化情况等等。常常编成试题来考察同学。 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密度有三种方式 1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大的,其物体体积就小。 2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大的,其物体质量也大。 3物质相同的不同物体,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而 m/V 的值不变。 特别强调的是:对前两种控制变量(控制质量因素、控制体积因素)后得到的结论,只适用于 不同物质所组成的物体。对于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来

5、说,密度的大小与体积的质量无关,只与物质次数物体质量 (g)体积 (cm3)质量/体积 /(g/cm3)1铝块 154202.72铝块 2108402.73松木 11082164松木 210200.5的种类有关。同种物质的 m/V 是相同的,所以有“密度是物质的属性”这个区别于其它概念的重要 特征。 【例题 2】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 4 组数据,填在下列表中: (1)将表中空格处填写完整。(2)比较第 1、2 两次实验 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 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 。 (3)比较第 2、3 两次实验 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是 。 (4)比较第 1、4 两次

6、实验数据,可得出实验结论是 。 【精评】此题在解答过程中要应用控制变量法。例如第 2 问中“同种物质” ,第 3 问中“质量 相同” 。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从而引入密度的概念,说明不同物质的密 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尽而得到“密度是物质的属性”这一结论。 【解答】 (1)0.5g/cm;(2)正比;(3)不同;(4)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探索研究案例三探索研究案例三】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根据压强的定义,压强的大小取决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同样,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 深度两因素有关。在各个相互关联的物理量之间,每个量的变化都受到其它几个量的制约

7、。 为了比较压强的大小,我们常采用控制压力因素不变,比较受力面积的大小,受力面积越大, 压强越小,且压强的大小跟受力面积成反比。若控制受力面积因素不变,比较压力大小,则压强跟 压力成正比。液体内部压强,控制液体密度因素不变,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且成正比;控制 液体深度因素不变,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成正比。 【例题 3】下表是某同学在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实验数据:压强计序 号液体深度 (cm)橡皮膜 方向左液面 (mm)右液面 (mm)液面高度(mm)14朝上1161523624朝下1161523634朝侧面116152364897171745水12801881086盐水12701

8、98128 根据表中的数据,比较序号为 的 3 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 方向的压强相等;比较序号 3、4、5 的 3 组数据可得出结论 ;比较序号为 的 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精评】本题“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采用的就是“控制变量法” 。即:要得到同一深 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关系,实验时要控制深度和密度不变,只改变橡皮膜的方向;要得到液 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实验时要控制密度不变,只改变深度,要得到液体的压强与密度关系,实 验时要控制深度不变,只改变密度。 【解答】比较第 1、2、3 次实验,压强计在同种液体(水)中同一深度(4cm)处

9、,压强计液 柱的高度差相等(都是 36cm) ,可见,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比较第 3、4、5 次图 2实验,压强计在同种液体(水)中,但深度在不断增加(4cm、8cm、12cm) ,压强计液柱的高度差 也不断增加,可见,同种液体中,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比较 5、6 次实验压强计在同一深度 的不同液体(水、盐水)中,压强计液柱的高度差大小不同,可见,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 关。【探索研究案例三探索研究案例三】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判断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外界的温度改变时,导体的电阻是否改变,怎样改变,或 从导体的电阻变化中,找出引起电阻变化的具体原因

10、常用“控制变量法” 。 为了比较两个(或几个)导体电阻的大小,我们常采用以下控制变量法: 1控制长度、横截面积因素(即在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 ,比较它们在相同的电压下, 导线中通过电流的大小不同,得到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材料有关的结论。 2控制材料、横截面积因素(即在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 ,比较长度不同的导线,在 相同电压下,所通过的电流的大小,可得出横截面积越小,电流越小,则电阻越大的结论。 3控制材料、长度因素(即在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 ,比较横截面积不同的导线,在 相同电压下,所通过的电流大小,可得出横截面积越小,电流越小,则电阻越大的结论。 【例题 4】两段长段、

11、粗细和材料都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在电压相同的电路中,则下列判断中正 确的是 A. 长导体中的电流一定大些 B.短导体中的电流一定大些 C无论哪段导体被拉长后,通过的电流都一定变小 D无论哪段导体被冷却后,通过的电流都一定变小 【精评】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小,则说明导体的电阻大,所以,本题 4 个选 项是以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和导体中的电流、温度 5 个因素中,分别改变或比较导体电阻 大小的因素,从而判断选项的正误。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材 料和横截面积,又与导体电阻与它本身具有的 3 个因素都有关系,在控制任意 2 个因素不变时,另 一个因素改变,

12、就一定会引起导体的电阻改变;在 3 个影响电阻的因素都不受控制或知道 3 个因素 中的一个因素的变化,另外 2 个因素变化情况不知道,就无法判断这个电阻大小是否变化。 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导体的电阻越大,当导体被冷却后,导体 的电阻应变小,通过的电流应变大。由此比较 4 个选项,只有 C 选项是正确的。【探索研究案例三探索研究案例三】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基础上得出的电学中的重要规律,由于涉及电流、 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如:在控制电压因素(即在导体两 端电压相等)的条件下,研究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13、得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 阻成反比;在控制电阻因素(即在导体电阻不变)的条件下,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得出在电阻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然后综合这两个研究情况,得出欧姆定律的。这种 方法也适用于解决本章的物理问题。 我们在运用控制变量解电学题时,必须注意到导体的电阻大小,是与电流和电压大小无关的; 电阻大小只决定于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并和导体温度有关。 【例题 5】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如图 2 所示, 我们先使电阻箱的电阻取某一值,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记录每次的电 流值和相应的_值,得到当电阻不变时,电流跟_成正比的关系;然后 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每次_保持不变,记 录每次电阻箱的阻值R和相应的_值,得到此时电流跟_成反比的关系。【精评】本试题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电学中 重要规律欧姆定律。对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关系研究时,保持电阻不变,得出电流跟电压 成正比的关系;保持电压不变,得出电流跟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解答】电阻箱两端电压、导体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电流、导体电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