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单元教材解读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3219316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单元教材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单元教材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单元教材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单元教材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单元教材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单元教材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单元教材解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单元教材解读第一单元单元教材解读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号角的吹响,西部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问题。本组教材就是 围绕着“走进西部”这一专题进行编写的。这一组教材共选编了 4 篇课文,其中两篇精读课 文、两篇略读课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西部的神奇,西部的开发与建 设,西部的昨天和今天。比如老舍的草原就描绘了内蒙古的草原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和 浓郁的风俗民情。 丝绸之路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那一幕,说明了丝 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中西方 文化的友谊之路。 白杨则通过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父与子两代

2、人的交谈,借助白杨, 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记叙了在艰苦的条件下,西 部建设者们攻克难关创造奇迹的经过。 本单元以走进西部作为专题进行研究,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了 解西部,培养学生热爱西部的思想感情;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 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积累语言增 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一些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去。 为了更好的使学生走进西部 ,课后安排了阅读连接,此外教材还安排了词语盘点、口语 交际与习作的训练项目,再回顾与拓展中设置了交流平台、日积

3、月累和趣味语文,为同学 们的知识拓展搭制了平台。学习整组教材,学生既要把具体的景、人、事和作者所要表达 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还要借助一些课外资料认识西部,了解西部,加深对西部的自然风 光及建设者热爱之情。所以在整组的教材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多方位、多渠道的了解 西部,还要联系上下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句式及语言的优美,提高理解语言及写 作的能力。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 间的深情厚谊。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 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

4、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 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 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 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 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语言训练目标语言训练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 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 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 间的深情厚谊。丝绸

5、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 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 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 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 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 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语言训练目标语言训练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 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

6、解含 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1.1. 草草 原原课文解读课文解读 这篇散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 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本文层次井 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 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 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 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 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 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

7、的赞美之情。本文作为“走进西部”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 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 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 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教学重点是引导 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 与人情的美好。教学难点是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教法设想教法设想自学生字、新词,理解作者写作思路用“朗读品析,想象画法”的教学手 段,感受草原风光美以“理解概括、情境表演、写作深化”的教学手段深 读深悟,感受草原人情美,体会蒙汉两族人

8、民之间的深情。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教学目标1.认识 4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茫茫、低 吟、洒脱、疾驰、襟飘带舞、拘束、羞涩、回味、天涯”,理解带点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4.揣摩优美语句的含义,体会表达特点,学习作者情景交融、直抒胸意、精笔 细描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2.揣摩优美语句的含义,体会表达特点,学习作者情景交融、直抒胸意、精笔 细描的表达方法 学 案教 案 初学提纲1.自学生字,书写难字:

9、勒、吟、襟、 貌、羞、涩、涯2.用词素分析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 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渲染、勾勒、 茫茫、洒脱、襟飘带舞、回味、疾驰3.默读课文,分段,用小标题写段意。一、自学生字、新词,理解作者写作思路1.理解词语、加小标题注意交给方法,揭示语 言规律2.思路:风光美 人情美深学提纲4.自读第一部分(1 自然段)。勾画著名 作家老舍笔下描写草原美的句子,思考: 写出了( )特点,表达了( ) 感情;写法有什么特点?二、用“朗读品析,想象画法”的教学手段, 感受草原风光美1.体会风光美(1)空气(清鲜、清新)天空(明朗、晴朗)换词比较,感情朗读(2)一碧千里,并不茫茫换词比较,感情朗 读(3

10、)线条柔美绘画表演,感情朗读(热爱、赞美)2.体会写法特点:情景交融、精笔细描、直抒 胸意5.自读第二部分(25 自然段),完成下 列练习。(1)从“尽情联欢、热情远迎、盛情款待、 激情相见、深情话别”的小标题中给每 个自然选择一个恰当的段意。(2)小组合作表演远迎、相见、款待、联 欢的四个场面。(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诗是什么意思?选题写话(蒙古族 同胞,我想对你说,汉族同胞,我 想对你说)6.全文主要写了草原的( )美( )美, 赞扬了蒙汉两族人民的( )( )。三、以“理解概括、情境表演、写作深化”的 教学手段深读深悟,感受草原人情美,体会蒙 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

11、7.试举例说说全文写法上的特点。四、探讨全文写法特点。 练习提纲1.抄写文中优美句子 5 个。2.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3.听写生字、新词,选几个优美词语, 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家 乡的美景,题目我爱( )六、转换迁移,训练运用2 2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课文解读课文解读 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 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 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 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据史载,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 119 年至公 元前 115 年),率 300 人使团

12、到乌孙,又从乌孙分派副使赴大宛、康居、大月氏 和大夏等国访问。汉使到安息,安息国王派大将率 2 万骑兵到东部边境迎接。 汉使回国时,安息还赠送大鸟卵(鸵鸟卵)、黎轩眩人(罗马杂技艺人)给汉武帝。作者先描写了矗立在陕西西安市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然后由点及面、由 情入理地阐明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由群雕遐想到两千多年前的情形,重点描写了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息国将军在边境上互赠礼品的场面,展现了两国不 同的礼节、文化及经济发展。课文描写细腻生动,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栩 栩如生。作者接着概述了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国家经济、贸易、文化的促进与繁 荣所起的重大作用。最后一段与开头相照应。课文生动再现了昔日

13、丝绸之路上 “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后汉书西域传)的 繁荣景象。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叙述情节具体可感,易于激起读者对西 部繁荣历史的遐想。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对历史上东西方国家政治、 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所作的重大贡献;二是了解课文主要内 容,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和表达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独立阅读的 能力。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 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教法设想教法设想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掌握文章主要内容抓住全文中心句,联系全 文,从“友

14、好往来、贸易交流、文化交流”等方面深读深悟丝绸这路的重要作 用,历史价值。转换迁移,创编故事。教学思路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1.认识 9 个生字,读记、理解“矗立、栩栩如生、不计其数、浩浩荡荡、五彩 缤纷、崇山峻岭、美仑美奂、遐想”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西部丝绸之路的灿烂历 史。3.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 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教学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含义。学 案教 案 学习提纲1.自学生字,理解下列词语:矗 立、栩栩如生、不计其数、崇山 峻岭、美轮美奂、遐想。2.读通读顺课文,用四要素(时、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5、新词,掌握文章主要内容1.用近义词辨析方法理解“矗立、耸立、屹立”。2.用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法理解目标 1 中剩余词语。地、人、事)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3.指导学生抓重点段用四要素法归纳主要内容。3.“设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 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 一条伟大的路呀!”为什么说这 是一条伟大的路?这句话的含义 是( )。二、抓住全文中心句,联系全文,深读深悟丝绸这路 的重要作用,历史价值。练习提纲1.向父母讲述两国信使交流的故 事。2.片断写作练习:我眼中的丝绸 之路。三、转换迁移,训练运用。3 3白白 杨杨课文解读课文解读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

16、孩子, 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 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作家文笔清新流畅,人 物描写生动。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 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 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 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 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车窗外的白杨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秀;父 亲眼中的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父亲心中的白杨就是 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继续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联系上下文,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三 是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