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218386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年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青年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青年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青年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青年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年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年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年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青年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裴光亚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非常重要.如果一位教师,在他的青春年华都碌碌无为,则很 难指望他的未来.因为人们曾经用“春蚕” “蜡烛”来比喻教育人生,这是一个奉献的过 程,在某种意义下也是一个没落的过程.一切事物都向阻力最小的方向发展,人的发展也 不例外.不论你具备怎样的学历,毕业于何种院校,如果没有进取的愿望,没有人生意义 的追求,没有向往,没有对教师使命的崇高理解,你的水平都将向同一个层次聚焦,这 个层次便是中学.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这是一个极限过程,若以中学水平为极限,当你 以高学历为起点时,这将是一个单调下降的过程.这就是部分中学数学教师的“命运

2、” ,试想一下,这是多么悲哀.但我们并不因此而 失望,因为导致这种命运的前提是没有内心追求和外力支持,我们知道,平凡的岗位同 样可以立功、立德、立言.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我设计,通过专业成长的道路,来改变这 种命运.当然不是指改变你的处境和身份,而是改变内心,提升素质,使你强大起来.当 你有社会担当,有人格尊严,有与大师平等对话的胆识,有在数学教学领域自由驰骋的 本领时,你的人生就是灿烂的.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数学教师,会有不同的命运.中学数学教师所 构成的共同体,有太大的包容性.你可以对数学有高屋建瓴的理解,也可以只熟悉课程标 准规定的内容;你可以是解题的行家里手,也可以是参考答

3、案的转述者;你可以实现教 育家的抱负,也可以安于教书匠的境遇.这些都不影响你坐在同一个办公室,拿着同样的 薪水.区别在哪里?就在乐趣,在品味,在境界,在人生意义.坐在同一个办公室里的两 位中老年教师,一位埋首差事,从来就没有想到仰望星空,永远是职业倦怠;另一位潜 心设计,具有广阔的视野,总是其乐无穷.一旦面临改革,前者往往老气横秋,后者则如 鱼得水.出现这种结果的差别,也只有这种差别,才是公正的,属于自己的努力,也属于 自己,不是身外之物.上帝在很多时候都不公平,但在对待众生塑造内心的态度上,他一 定是公平的.虽然我们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 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4、.但对教师而言,能不能发展,朝哪个方向发展,发展到何种程度,还 是一个问号,还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努力.你要让你的人生有意义,永远充满活力,你就得有所规划,有所憧憬,在专业领域 发展自己.专业成长不仅仅是职业的需要,而且是灵魂的需要,精神的需要,人生的需要.我们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职业的需要,大概不用解释.在课程改革的条件下,这种 需要更加迫切,一些课程的开设,要求教师根据自身条件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我们说,教师的专业成长关乎灵魂、关乎精神、关乎人生,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说, 专业成长并不完全由你所处的环境决定.比如,在大城市,你的待遇会好些,职称会来得 容易一些,在穷乡僻壤,境遇可能相反.但你的精神

5、境界与这些东西是没有关系的.有些 教师在物质条件很差的学校,但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通过阅读、思考等方式一直在与 大师对话,处于精神的高地.他们是值得尊重的,内心也是幸福的.贵为重点学校的教师, 能否像他们那样纯粹、那样富有,其实是很难说的.那么,我们青年教师,特别是青年数学教师,怎样才能在专业上发展自己呢?我想 从关注焦点、人格特征、兴趣指向三个方面做一些描述.关注焦点.关于数学教学,有很多要素,比如教学方法、课程资源、教学情境、学生 状态,在这些要素中,你最关注的应该是什么?人格特征.也就是在教师的人格中,对教学有显著影响的重要特征是什么?兴趣指向.为了专业成长,你应该培养自己的哪些兴趣?一

6、位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就是从这三个方面不断进行自我修炼的过程.一、关注焦点福勒(Fuller)和布朗(Brown)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 教师的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关注生存,就是关注自己 的生存适应性,关心学生是否服从自己,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如何.关注情境,就是关心如 何教好每一堂课,关心诸如班级情况、课时压力、课程资源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关 注学生,就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发展.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 要标志.我们走上中学数学教师的岗位,当然先得关注生存,站稳脚跟.但作为教师的发展来 说,它只能是一个环节,不能也不应该成

7、为永远.有人一辈子都停留在“关注生存”的阶段.比如,为了职称随便弄一篇文章,目的达 到之日便是与杂志诀别之时.又比如,领导有怎样的脸色,他就有怎样的情绪;在网上下 载教案,不是为了整合资源,而是为了应对检查;奖励和待遇是他工作的原动力,别人 的评价成为他工作的晴雨表.这样的教师是非常可怜的.不是说他得不到他所需要的“东 西” (比如职称和荣誉) ,而是说他的精神世界是缺失的.有人一辈子都没有超越“关注情境”的阶段.比如一节课后的反思,核心问题总是: 我讲得怎么样.“我” “我的课”是他关注的中心.也就是说,只是关心教学是否流畅、讲 授与板书是否到位;而不是探寻学生的变化,关注学生是否理解,教学

8、方式是否适应学 生.教师当然应该关注情境,探究如何教好一节课,如何使自己的演讲更具感染力,如何 让多媒体的运用更加自如,如何有效地应对教学中的各种可能.但作为关注的焦点,它也 只能是一个阶段,而不是永远.如果永远以这些为关注的焦点,我们的境界在哪里?如果 没有高境界的支撑,我们又怎能永续发展?因此,当我们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 成长的下一个目标应该是关注学生.关注情境,促进教师的发展;关注学生,促进教师的发展.这两个发展是不同的,这 就是“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区别.关注学生,我们就站在了教育的高度.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任 何一门学科的教育都是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数学教育

9、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 善人的活动中,在形成人的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 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站在这样的高度,你就少了许多局限性,你才能理解,比如为什么强调三维目标, 为什么提倡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为什么要新增一些内容,删减一些内容,对传统内容 还要重新定位等.我们的某些不解、行动上的不自觉确实是因为我们没有站在适当的高度.站在这样的高度,你才能准确地把握数学教学的功能,从而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的 价值.教育价值是教学设计的灵魂.一节课的失败,往往不是因为缺少构成这节课的基本 要素,诸如问题情境,概念的形成、解释和应用,正例、反例,一般性、特殊性,基本 规律、

10、注意事项;师生对活、学生活动;板书与板演、多媒体运用等,这些都到位了, 但偏偏没有灵魂的统领.比如,概念一出来,就是关键词的解释,就是注意事项,就是规 律的陈述,即章建跃先生所谓“一个定义,几项注意”的模式.不难看到,围绕概念的一 切东西都有了,唯独没有学生,没有学生的感受,没有学生思考的机会,甚至阻塞了学生理解的可能.又如,开课展现背景,这个背景是现实的,也蕴涵着本节课的问题和本质.这 里本来有一个观察、抽象,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却被压缩了,这个情境也就 不再出场了.你难道说他不是从“问题情境”出发的吗?但因为灵魂的缺失, “问题情境” 蜕化为“剧前广告”.究其原因,同样是因为学生

11、的缺失,因为教师忘了“问题情境”的 作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并为引领学生探索提供载体.我们正处在一个教学资源过剩 的时期,我们都不缺少资源.不缺现实材料,不缺例子,也不缺概括性的教条.我们不担 心该讲的话讲了没有,该做的事做了没有,我们所担心的是,所讲的话、所做的事是不 是在恰当的时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在进行 教学设计时,为了发挥每一要素的作用,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高度.站在这样的高度,你的教学生涯才有意义.作为数学教师,每天做的事大体相同,但 对这件事的解释却各不相同.于丹在“心说论语”中讲过一个故事: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巨 大工地上,所有的人都在汗流浃

12、背地搬砖.改革专家前去询问了几位工人同样的问题: “干什么?”面对询问,第一人是抱怨,说是在服苦役;第二人很平和,说在砌一堵墙; 第三人呢?非常自豪,说是在盖一座教堂.同样是搬砖砌墙,但境界是大不一样的.数学 教师也是如此.我们组织过很多比赛,比如优秀课,比如解题,比如教学论文,比如五项 技能.这些当然很重要,但最终分出高下的,不是这些东西本身,而是境界:境界是促使 你永续成长的基本要素.关于境界,容易被人贴上政治标签,甚至指向虚无.其实,境界的标志非常明确,就 是是否关注学生.非常遗憾的是,不关注学生的现象还非常普遍,对“新增内容”的态度就可见一斑. 比如初中的“变换” ,统计结果表明,学生

13、学得很好,有良好的感觉,认为这些内容既有 用,也有趣.但不少教师在这些内容的引进时,却用种种理由拒辞它.潜意识里,他们只 是关注自己的适应性,不是立足于学生的需要和可能,不大愿意教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对 待知识是如此,对待教学方法的态度就可想而知了.相反,一个关注学生的教师,会把新 增内容的引进作为机会,去不断地挑战自己.二、人格特征教育学和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密切相关,其中最重要的就 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还有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关于教师的热心和对学生的激励,我们已经谈得很多了.这里,我想强调两个关键词: 同情心和想象力.在教学中,我们会面临一个永恒的话题:既要培养

14、能力,又要减轻负担.正是这个话 题,在考验着我们的同情心.“应试教育问题”的泛滥,其实是因为同情心的缺失.把学 生当做知识的容器,把学生的分数看成自己的业绩, “应试教育问题”就指向这里.如果 有同情心,会这样做吗?不理解学生,不能根据学生的需要调整教学,也是因为同情心 的缺失.如果我们对学生有一种理解的同情和同情的理解,我们的教学行为才有可能和学 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共鸣并融为一体.在课程改革实验中,有过一个统计,教师请求专家指导,提出次数最多的问题,依 次是: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如何减轻学生的负担?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如何开拓、积累自己的资源?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课

15、时总是不够怎么办?如何解决学困生的问题?如何做好教学研究?能够提出这些问 题,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没有同情心,提不出这些问题;没有同情心,也肯定不能有效地应对这些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将思考一个永恒的问题,如何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而创造性教学能 力中最本质的要素,就是想象力.你做课时计划,就得有预见性,想象学生会是怎样的反 应,会遇到怎样的困惑,会滋生怎样的感受,会出现怎样的情节,会经历怎样的过程? 你教学生解题,最大的本事就是教学生猜想,洞察出最后结果,而你自己必须对这一切 有所预期.即使是布置作业,也离不开想象:这些作业会以怎样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作业的哪个环节需要给学生一些指导?是否存在

16、作业做对了,其实并不理解的情况? 马克思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都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 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 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 想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数学教师就是这样的建筑师,他的所有活动,在开 始时,就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了.如何培养想象力呢?想象力本来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搞得不好,就容易被消解.因此, 你需要有这样的意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在亲临课堂情境时,在做出行动决策时,都给 自己以想象的空间.你当然需要推理,需要行动研究,需要实证,但你尤其需要想象.因 为推理、研究、实证等这些能力,都是教学经历的增函数,而想象力则可能递减.只有预 见才能增益预见,只有想象才能发展想象.有人问我,想写一点东西,但为什么一想起,好像有话可说,一提笔,便荡然无存? 其实这不仅仅是积淀问题,而是想象力不够,你不能通过自己的想象构建一个基本框架. 其实,你以为“有话可说”的东西,往往是现象,而现象背后的东西是需要想象的.有了 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