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发展与社会稳定(西部达州)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3171306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转型发展与社会稳定(西部达州)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社会转型发展与社会稳定(西部达州)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社会转型发展与社会稳定(西部达州)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社会转型发展与社会稳定(西部达州)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社会转型发展与社会稳定(西部达州)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转型发展与社会稳定(西部达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转型发展与社会稳定(西部达州)(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社会发展转型与社会稳定社会发展转型与社会稳定国家行政学院 张张林江 主要内容 如何科学客观观看待当前的中国 社会转转型是中国面临临的最大问题问题 讨论讨论:影响中国社会稳稳定的因素 结论结论与政策建议议一、如何科学看待中国的发展?普遍性的质质疑 为为什么经济经济成就巨大,但社会矛盾更多? 为为什么生活水平提高,但幸福感下降? 为为什么文化繁荣丰富,但社会文明程度不高? 为为什么韬韬光养晦,但得不到国际际社会认认可?当前的形势总体判断 政治基本稳稳定 经济经济快速发发展 社会矛盾凸现现 文化繁荣多元国内政治 党的执执政地位没有任何政治势势力可以挑战战 执执政兴兴国成就(抗灾/盛会)强化了治理有

2、效性 先进进性建设设保证证了战战斗力和社会认认同 外部挑战战:、宗教 内部挑战战:腐败问题败问题、利益集团团、治理基础础国内政治 民主进进程 治治进进程 人权进权进程 正在发发生变变化的社会治理基础础 治理状况国内经济 经济经济持续续高速增长长 产业发产业发展与结结构调调整持续续 基础设础设施建设设成就巨大 区域经济协调经济协调性 问题问题:结结构、节节能减排、科技与创创新国内社会 成绩绩不小 问题问题不少就业难业难! 买买房难难! 养老难难! 上学贵贵! 看病贵贵! 物价高! 环环境差! 治安差!官员员腐败败! 贫贫富差距! 诚诚信缺失! 道德下降!不平衡、不协调协调、不可持续续国内文化 突

3、出问题问题 民族文化素质质是高了还还是低了? 核心价值观还值观还有没有? 文化到底是什么?当前形势的基本判断 经济经济高速增长长,深层问题层问题突现现 社会基本稳稳定,社会结结构不稳稳 文化多元繁荣,传统传统道德挑战战 政治基本可控,不稳稳因素增多二、社会转型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 四大建设设的总总体格局放在近百年的中国发发展中 简单简单回顾顾1、100年来中国社会治理的实实践;2、特别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变局;3、难难点:以社会转转型为为核心的社会发发展问题问题社会转型的时代大背景 工业业化 信息化 城镇镇化 经济转轨经济转轨/社会转转型 市场场化 国际际化经济转轨计计划经济经济 市场经济

4、场经济任务务尚未完成,前路仍需努力基本经济经济制度仍不完善推进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资源性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场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业体制改革社会转型 计计划经济经济既是经济发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一种社会治理方式 与市场经济场经济相对应对应的是自治社会/社会结结构,社会转转型任务艰务艰巨 农农村社会 城市社会 农农民社会 公民社会 礼俗社会 法理社会 传统传统社会 现现代社会 生产产型社会 消费费型社会转型实质是社会结构的转变 社会结结构是一国、一地之基本国情 社会结结构是全体社会成员组员组成社会的方式,以及社会成员员之间间的关系格局 社会结结构与经济结经济结构是观观

5、察和认识认识一国、一地最重要的两个基本维维度加强对社会结构的研究分析(序) 社会结结构是综综合结结构,由若干子结结构构成我国的人口结构 人口结结构是社会结结构的基础结础结构。 1978-2007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长率分别别从18.25下降到12.10、从12.00下降到5.17,人口死亡率保持在6.5这这一较较低水平上下。 在此基础础上,中国人口的年龄结龄结构、素质结质结构和空间间分布结结构发发生了很大变动变动。我国的家庭结构 家庭是社会的细细胞。 我国家庭结结构、结结构模式及其社会整合功能发发生了重大变变化:一是家庭规规模小型化;二是家庭类类型多样样化;三是家庭结结构模式变变化

6、。 我国的社会组织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组织结组织结构及其整合功能发发生变变化 ,尤其是社会组织组织开始发发育,并发挥发挥着国家与市 场场之外的社会整合功能。 2008年全国登记记注册的社会组织组织达到约约41.4万个 ,其中社会团团体约约22.8万个,民办办非企业单业单位约约 18.2万个,基金会1597个,吸纳纳社会各类类人员员就 业业475.8万余人,已成为为构建和谐谐社会的重要整合力量。我国的就业结构 就业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结业结构发发生显显著改变变,表现为劳动现为劳动力在产业产业、行业业、岗岗位等方面的配置变变化。 1978年,就业业人口的三次产业产业分布结结构为为70.5: 17.

7、3: 12.2,到2008年已演变为变为39.6: 27.2:33.2。非农农就业业人口占60.4%,非农产业农产业就业业人口超过农业过农业就业业人口,第三产产业业就业业人口超过过了第二产业产业就业业人口。1978-2008年,第二、三产业产业从业业人员员平均每年增加1166.4万人。我国的收入分配结构 收入分配结结构问题问题不仅仅事关民生,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平公正,更关系到国家长长治久安。 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收入分配体制和再分配框架发发生根本变变化,形成了按劳劳分配为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基本克服了原来“平均主义义”、“吃大锅饭锅饭”的弊病,有力地促进进了

8、经济经济社会发发展。 但是城乡乡、区域、阶层阶层之间间收入差距过过大,贫贫富发发生分化,已对对社会和谐稳谐稳定产产生了不利影响。 我国的消费结构 消费费是重要的社会整合机制。 改革30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结费结构已从生存型、温饱饱型走向小康型、富裕型。城镇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57.5%下降到2008年的37.9%,达到了富裕水平;农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到43.7%,进进入小康。 消费结费结构越来越呈现现出现现代社会消费结费结构的趋趋高级级化重要特征。 我国的城乡结构 中国城乡结乡结构变动变动首先表现为现为城市化,1952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只有12.8%,197

9、8年城市化率也只有17.9%,26年间仅间仅提高5.1个百分点。2008年城市化率达到45.7%,正在接近一般公认认的城市人口占总总人口50%的城市化水平。 其次,城乡乡二元结结构有所松动动。1978年-2008年,全国城镇镇常住人口平均每年增加约约1453万人。 我国的区域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发展明显显分化。 总总体上看,在发发展水平上东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三大地区之间间的发发展差距明显显。 区域发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协调协调区域发发展是调调整社会结结构的重要方面。 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 改革开放30年来,“两阶级阶级一阶层阶层”结结构逐渐渐解体,社会阶阶层结层

10、结构由简单简单化到多元化,由封闭转闭转向开放,现现代社会阶阶层结层结构已基本形成。 中产阶层产阶层的规规模比例不断扩扩大。2007年,中国的中产阶层产阶层已占22%,每年约约增长长一个百分点。 中国社会阶层结阶层结构的现现代化转转型远远未完成,社会中下阶层阶层 比重仍然很大,中层层比重偏小,整个结结构总总体上呈现现“洋葱头头形”,与现现代社会应应有的“橄榄榄形”仍有一定的距离。 社会结构是另一只看不见的手我国社会结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发变动对经济发展贡贡献重大。在现现代化过过程中,在国家 调调控和市场调节场调节之外,社会结结构转转型是影响资资源配置与经济发经济发展的另 一只“看不见见的手”,它既是

11、经济经济增长长的结结果,也是社会变变革的推动动力量,同时时也是促进经济发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结结构变动对经济发变动对经济发展的贡贡献主要表现现在:第一,家庭经济经济功能的 恢复推动动着经济发经济发展;第二,就业结业结构调调整使劳动劳动力配置合理化;第 三,社会组织组织功能的自主性回归归,促进进了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第四,城乡乡 结结构调调整使得资资源、机会的空间间聚集效应应得以展现现;第五,新社会阶阶 层层的兴兴起和发发展使得社会主义义市场经济场经济的活力倍增。 对我国社会结构变化的基本评价 我国的社会结结构已经发经发生正在发发生还还要发发生结结构性的变变化 这这种变变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

12、异质质化差异化 这这种差异化既又正向功能,又有负负面功能 三个社会学研究范式:冲突论论功能功互动论动论对策:强化社会整合,构造和谐社会 所有的制度机制都作用于结结构 结结构也在影响着制度机制的形成与作用 核心仍然是科学发发展观观(五个更加) 注重以人为为本注重全面协调协调可持续续注重统统筹兼顾顾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义政策取向建议(1) 制度建设设以现现代阶层结阶层结构为导为导向户户籍制度/国企改革/警惕垄垄断 机制建设设以提升全体成员竞员竞争和适应应能力为导为导向资资源配置/逐步消除地区差距 协调协调以各阶层阶层利益共享共商为导为导向 社会基础础建设设以为为社会提供治理基础为导础

13、为导向 社会缓缓冲带带建设设以挖掘政治资资源和传统传统文化为导为导向政策取向建议(2) 培育高效、自律的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阶层 肯定和引导导私营营企业业主阶层阶层 大力培育新社会中间层间层 保障产业产业工人阶层权阶层权益 对农对农民阶层稳阶层稳地、减负负、促转转移国家行政学院学员调查讨论:不稳定因素、表现及其控制?(一)新社会阶层的挑战1、“两个阶级一个阶层”10大阶层2、新社会阶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3、社会流动中的问题阶层边界、阶层复制(二代现象)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流浪儿童(二

14、)新社会组织的挑战1、新经济组织2、民间组织3、社区性组织4、准社会组织存在盲点和空白(三)新社会需求的挑战1、基本生存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发展需求越来越强烈。2、基本需求的标准在逐步提高,权利需求越来越强烈。3、社会安全需求越来越强烈,阶层和代际之间需求差异较大。多样化、差别化、高级化(四)新社会事务的挑战1、城市化外来人口管理、社区建设和管理、城中村改造、城郊接合改造、农民市民化 等。2、工业化征地拆迁、环境和资源保护、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等。3、市场化就业与失业、企业改革、劳资关系、收入分配、市场监管、社会保障与社会 福利等。4、信息化新兴媒体、网络安全5、国际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信仰多元化、文化传播与文化安全问题等。(五)新社会心态的挑战竞争压力加大、收入差距过大、社会不公1、改革认同2、社会焦虑3、心理失衡仇官、仇警、仇富“夹心层”心态(六)新社会矛盾的挑战1、干群矛盾2、劳资矛盾3、医患矛盾收入差距民族宗教讨论的总结及对策 问题产问题产生的根源社会发发展中的阶阶段性问题问题社会发发展中的必然性问题问题社会治理的能力与方法问题问题如何实现实现社会平稳稳的转转型中国的未来?Fogel的判断谢谢大家!联系方式:张林江 博士、副教授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139110950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