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想考教师资格证的同学们,超强整理,一定能过···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161420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给想考教师资格证的同学们,超强整理,一定能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送给想考教师资格证的同学们,超强整理,一定能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送给想考教师资格证的同学们,超强整理,一定能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送给想考教师资格证的同学们,超强整理,一定能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送给想考教师资格证的同学们,超强整理,一定能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送给想考教师资格证的同学们,超强整理,一定能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给想考教师资格证的同学们,超强整理,一定能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教育学一、教育学 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春秋末年的学记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昆体良的论论 演况家的教育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循 序渐进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教学相 长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夸美纽斯 1632 年的大教学论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

2、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 出了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现 代教育派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活的 教育学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

3、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偏义 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四书”(大学大学、中庸中庸、论语论语、盂盂 子子);“五经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 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 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

4、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 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 其中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蔡元培于 1912 年最早提出美育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 养学生表

5、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 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 (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

6、素养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27、教学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 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

7、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 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 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 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 形成概念,

8、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则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 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

9、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 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 (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

10、育四个基本方面。 42、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 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顷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 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 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 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

11、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 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6、德育的途径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47、陶冶教育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 本的了解方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

12、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 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心理学二、心理学 5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52、心理过程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 (3)意志过程。 53、个性心理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 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4、心理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56、意识意识是

13、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 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5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58、需要的种类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对象分:物质需要、精 神需要。 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 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60、动机产生的条件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6l、兴趣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

14、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62、兴趣的品质特性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63、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 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 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64、耶克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6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 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66、成败归因理论成败归因理论

15、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 难度。 6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68、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 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69、生物钟现象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 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70、知觉的特性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71、注意的特点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72、注意的种类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

16、、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73、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74、思维的种类思维的种类: (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 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75、思维的过程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76、思维的基本形式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7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 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 验假设)。 78、启发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 型。 79、定势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