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仁学思想的基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109417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仁学思想的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孟子仁学思想的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孟子仁学思想的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孟子仁学思想的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孟子仁学思想的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孟子仁学思想的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仁学思想的基础(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孟子仁学思想的基础恻隐之心单元大纲一、 孟子导读背景介绍1.孟子导读的切入点2.孟子所关心的政治问题3.孟子简介二、作为社会凝结剂的“恻隐之心”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2.“恻隐之心”是否普遍3.为什么要培养“恻隐之心”知识点汇总原理和观点K01:当今,主流观点认为儒学是关于身心修养的哲学,但是在研读孟子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其政治层面的内容,它甚至是儒学曾经的主流层面K02:为了解决国家内部凝聚问题,孟子提出了“恻隐之心”的说法,可见孟子的道德伦理是为政治服务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政治问题正文一、 孟子导读背景介绍1.孟子导读的切入点对于孟子 、 论语等书籍,主流上认为它们是关于身心修养的哲学

2、。在这种情况下,经常有人认为中国哲学主要是讲人的心灵修养和道德境界等内容。但是,这样的说法有个比较大的缺陷,那就是韩非子是不符合这种看法的,因为韩非子很少涉及个人心灵修养等内容,即使偶尔谈及了,也是从批判的角度进行议论。即便是儒家,也有很强的政治向度,对于这一点,历代统治者都是比较理解的。比如,朱元璋读了孟子后大受惊吓,因为孟子中有支持汤武革命的内容。对于作为统治者的朱元璋而言,是非常不愿意看到这种想法的,所以就命人将孟子中所有涉及革命的内容删除,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将孟子的牌位移出了文庙。既然儒家有比较强的政治向度,为什么现在的主流说法还认为儒家是一种心性哲学,是强调道德修养的呢?这可能和近代以

3、来流行的一个观点有很大的关系,即儒学甚至中国传统都是封建专制的糟粕,既然是糟粕,那就不值得学习了。但是,有些人还是想维护传统的地位,虽然他们也接受儒学在政治层面是为封建专制辩护、是不值得保护的,然而在心性、道德修养等层面却是值得保护的。这也就是儒学曾经的政治层面内容被忽略甚至不被提到的原因。但是,笔者认为把儒学视为封建专制的糟粕是不正确的,不可以忽视儒学的政治层面的内容。一是因为这是从西方角度看中国传统的结果,二是因为“封建专制”的说法本身就存在问题。从“封建”这个词来看,其在文献里是指“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而另一种望文生义的说法则是“封土建国”或“封藩建国” ,这两种说法的含义是一致的,

4、即“封建”指的是西周时出现的一种既有效又极具创造力的社会制度,统治者把自己的亲信、功臣封到帝国边远、难以控制的地区,建立各个诸侯国,各个诸侯国内部的事务由诸侯直接处理,周王并不干涉。而周王对于各诸侯的废立具有一定的干涉权利,当周朝要和蛮夷作战的时候,其他的诸侯有同去勤王的责任。从这个角度来看,封建制度是一种比较强调地方自治的制度,并不是一种专制制度,所以“封建专制”这个词本身就是矛盾的。从秦朝开始,中国开始实行郡县制,郡县制确实有中央集权的成分,也有专制的成分,但是由于儒家的影响,这种集权专制的成分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用专制来描述秦以后两千年的制度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说法。总的来看,中国的封建

5、时代是西周,而西周的制度并不是专制的,秦朝以后的制度有专制的层面,但是由于儒家及其他的因素的影响,这种专制并不彻底。所以用“封建专制”来描述如此长一段时间的中国历史是不确切的。2.孟子所关心的政治问题孟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封建制度垮台以后,摸索新制度的时代。作为一个哲学家,孟子关心的是超出其历史时代的东西,但是毕竟孟子也生活在一个历史时代里,面对着一个很大的政治变局,所以笔者认为孟子关心的首要问题很可能就是政治问题。政治问题看似复杂,但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内部的政治实体(比如国家和社会) ,其内部问题主要包括两类:一个问题是人与人之间如何凝聚起来,作为一个政治实体,不能是

6、一盘散沙,必须有一些办法将其内部凝聚起来。所以,内部问题的第一点即内部凝聚问题。另一个问题是当一个政治实体比较大的时候,需要有一批人来管理这个政治实体,那就会产生谁来充当管理者,谁来充当统治者的问题,即所谓的统治合法性问题。总而言之,内部问题就是两个方面:内部凝聚力问题和统治合法性问题。而外部问题是政治实体和政治实体之间的问题,如果是国与国的话,就是国际关系问题。对于这两类问题,在封建制度下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左传中提到,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即国家的大事在于两件,祭祀和打仗。这句看似简单的话涵盖了封建制度下政治问题的解决方法,因为祭祀是指各诸侯王要与周王定期地祭祀祖先,更广泛的祭祀还包

7、括打猎、喝酒、吃饭等活动。正是通过这些定期的祭祀活动,可以使得封建贵族定期聚到一起联络感情,增强凝聚力。而祭祀活动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强化统治秩序,因为在祭祀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规矩,比如打猎的先后顺序,分猎物的秩序等等,在周礼中均有严格的规定。祭祀活动看似简单,却解决了内部两大问题:内部凝聚力和强化统治秩序。外部关系则是周帝国与不服周帝国管辖的人民之间的关系,这些人民被称为“蛮夷” 。与“蛮夷”的交往方式就是打仗,用战争征服他们。所以,外部问题就是用战争(戎)的办法解决。然而在东周,周朝的封建制度渐渐垮台了。经过几百年的战争和兼并,出现了“战国七雄” ,周王渐渐不被诸侯所承认,其下面的贵族也不被他人

8、所承认。各诸侯国虽然最上层的王都还存在,但是他们下层的统治者却不能保证来源了。这样统治者的合法性、统治者的来源问题被重新提了出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内部凝聚问题(即统治者为什么要管理这些人的事务) ,王不再有中间的统治阶层作为过渡,而是直接面对千千万万的被统治者。这个问题的解决无法再用以前的办法(祭祀) 。从而,内部凝聚力和统治阶级产生的问题在封建制度垮台后被重新提了出来。在外部关系上,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经成了独立的主权国家,各国之间需要遵循哪些原则的问题也被提了出来。一种方法是打仗,而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则提出除了战争之外应该还有更高的原则来管理国与国之间的秩序。由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

9、在东周到秦朝的这段时间之内,本来已经得到解决的政治问题又被重新提了出来。从而先秦诸子对这些问题纷纷做出自己的解答,孟子对这些问题(内部凝聚、统治秩序、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做出了自己的解答。本次的孟子导读会从这些层面去解读孟子中的一些言论到底想表达什么。3.孟子简介孟子生于公元前 371 年,卒于公元前 289 年。孟子出生于邹,据说孟子的老师是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因此,孟子其实是孔子孙子的弟子,他和子思的学派也被称为思孟学派。与孔子一样,孟子希望通过影响统治者来实现他的主张。齐国当时在首都附近的稷下建立了一个学宫,吸引天下的学人来此,希望能对国家政治有正面的影响,起到“智库”的作用。在稷下

10、的这个学宫里,每次都要选出一个最高学者,据说孟子是第一位最高学者,儒家的另一位学者荀子则是最后一位最高学者。孟子生在一个小国,受到孔子孙子的教育,在稷下学宫里,他的观点受到了齐宣王的重视,但没有重视到能够改变齐宣王行为的程度。可以说孟子在政治上是失败的,而他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够把自己的观点记载下来,形成了孟子这本著作。二、作为社会凝结剂的“恻隐之心”人与人之间的凝聚有两类,一类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凝聚,另一类是人民之间的凝聚。孟子是如何回答这两个问题的呢?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孙丑上说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

11、上。 ”孟子认为统治一个国家要实行“不忍人之政” ,就是一种不忍心看别人受苦的政治。如果一种政治能够同情、怜悯自己的臣民,不忍心看他们受苦的话,这样的政治就是一个好的政治。那么如何证明所有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呢?孟子给了一个假想的例子:“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大家想象一下突然看到一个小孩,马上要掉入井里的时候,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很明显每个人心里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怵惕恻隐” ,即心里很难受、紧张的意思。由此可见,每个人都是有同情心的,因为每个人看到小孩将要掉到井里的时候都会难受一下

12、。这个例子的巧妙之处在于:第一,这个例子讲的是一个小孩,而不是一个成人,因为成人一般有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同情心不会马上被激发出来。而小孩则代表着天真、无辜的形象。第二,孟子提到了“乍见” ,即突然看到一个小孩落井的时候,还没有看到这个小孩是谁,从而能体现出当下的、很直接的反应,而不是经过仔细思考过后的反应。正是因为这两点,使得孟子的论证有了很大的说服力,提出每个人都有恻隐的潜能,这种潜能还需要发展,发展了以后才能达到关心别人的状态。现在对于孟子的理解,大多是从心性、修养的角度出发,但是实际上孟子的道德来源针对的对象是统治者,解决的是统治者的道德动机问题:统治者为什么要管这些臣民的事情?因为统

13、治者有“恻隐之心” ,有怜悯之心,而且只有达到了足够程度,能够同情人民的疾苦的时候,才能担任统治者,才有能力去想办法解决人民的疾苦,使人民达到安居乐业的状态。孟子说人有“四端” , “恻隐之心”虽然只是其中的一端,但是却是最重要的一端,因为它解决的是统治者为什么要管理人民的事务,是关于道德动机或者凝聚力的问题。可见,孟子的道德伦理是为政治服务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政治问题。2.“恻隐之心”是否普遍有反驳的观点认为并不是每个人看到小孩落井都会难受,比如一个小孩看到另一个小孩落井的时候,也许并不会觉得心里难受,甚至会笑。那么,这样的现象是否能说明小孩是没有恻隐之心的呢?小孩看别人痛苦好像不同情,并不

14、是因为他没有同情心,而是因为他没有理解力,没有认知能力,不明白别人是在受苦。如果小孩能理解别人是在受苦,他也会表达一种同情心。另一种反驳的观点提出,社会上会存在变态狂,以虐待别人为乐,这些虐待狂肯定是能够理解别人的痛苦,因为他必须在理解别人受苦的情况下才能幸灾乐祸。如果这些变态是后天的,按照孟子的说法,就是这些人本来有“同情心”的种子,但没有好好成长,导致良心泯灭了,是后天没有好好培育的结果。如果这些变态是先天就有基因缺陷,对于这种情况,孟子可能会如此回答:这样的人不是人。 孟子离娄下中说道“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就孟子而言,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恻隐之心” 。人和禽兽差别很小,这个很

15、小的差别就在于“恻隐之心” ,有了这个“恻隐之心”才是人,没有这个“恻隐之心”连人都不是。孟子认为“恻隐之心”可大可小,恻隐之心小的就是“小人” ,恻隐之心大的就是“大人” , “大人”就应该做统治者, “小人”就应该做被统治者。有“恻隐之心”的人应该占人类的多数,这也是孟子设计的一个很巧妙的地方:一方面符合大部分人的实情,另一方面又提出要求。这就是道德哲学要达到的一个境界:首先要是人能做到的,但也要提出一定的要求。3.为什么要培养“恻隐之心”如果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的话,那为什么强调要培养“恻隐之心”呢?孟子的回答很简单,那就是你要做人,就必须要有这些东西。另外,笔者认为还可以从孟子所处的

16、时代进行分析。在孟子所处的时代中,原来封建社会的内部凝聚已经日渐式微,所以孟子需要找到一个办法去凝聚人民,这个办法就是“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的培养与实践单元大纲一、恻隐之心的培养1.培养恻隐之心的方法:“能近取譬”2.培养恻隐之心的地点:“家”二、恻隐之心的深入讨论1.恻隐之心与杨子、墨子观点的对比2.恻隐之心的特点:“爱有差等”知识点汇总原理和观点K01:要培养恻隐之心,可以通过“能近取譬”的方式,而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地点就是“家”K02:儒家提倡的泛爱是希望能达到关爱世间万物的状态,但是这份关爱要形成一个差等,要有一个先后顺序正文一、恻隐之心的培养1.培养恻隐之心的方法:“能近取譬”对于如何培养恻隐之心, 论语中提到:“能近取譬” 。 “能近取譬”是指从近处找到一个能够比喻或类比的起点,引申而言就是说关心别人的话要能找到一个内心基础,从而推己及人、由近及远。这就是儒家的一个基本想法:要想培养恻隐之心,就要从近处找到能关心人的支点。最近的就是我们自己,从自己的身上找到对别人的关心。在孟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