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的健康公式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104350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世纪的健康公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世纪的健康公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世纪的健康公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世纪的健康公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世纪的健康公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世纪的健康公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世纪的健康公式新世纪的健康公式新世纪的健康公式一瓶水 2005-1-20, 13:12 PM上世纪 90 年代,维多利亚宣言首先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概念,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经过近 10 年的实践,笔者发现这四大基石仍须补充和发展。例如,睡眠很重要,而“生活规律”这个维持生命“底线”的环节实不可少;再来看看21 世纪人类最大的威胁生活习惯病,也应作为反面的“基石”才全面。因此,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世纪的健康公式,即健康水平=吃得合理+睡得香甜+动静适度+心境稳定+生活规律/不良生活习惯+生活习惯病。该健康公式的特点是:列出了正面效应的“健康五大基石” ,它与健康成正

2、比;同时列出作为负面效应中最关键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习惯病,它与健康成反比。 经过近两年的普及推广,接受与受益者日益增多。现对其中正面的“五大基石”作些简明的解释,愿这一健康公式成为一把适于新世纪的“健康钥匙” 。 1 吃得合理 民以食为天。吃既是“头等大事” ,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注意的地方太多,且众说纷纭,往往使人莫衷一是、无所适从。我们挑选最关键的措施编成易懂易记的顺口溜:合理膳食笑眯眯,一二三四五六七;一杯奶,二两米,三份蛋白四注意;五百克菜六克盐;七杯开水莫忘记。这“开门七件事”是吃的关键所在,若能认真做到,便真的“笑眯眯”了。 一杯奶:即每天喝一杯(250 毫升)牛奶。营养专家

3、提出:一杯奶,基本不缺钙,两杯奶保证不缺钙,不喝奶肯定缺钙。 二两米:即每顿饭要吃主食 100 克左右。生活好了,有的人只吃菜不吃饭(主食) ,这是不对的。外国人正在学习我们的主、副食饮食习惯,我们不能反而丢掉它。 三份蛋白:说的是每餐要荤素搭配,荤食(蛋白)占 30%,例如 50 克瘦肉,或 100 克鱼,或 100 克豆腐,或一个鸡蛋等。 四注意:是指四件事情最要注意,即不甜不咸,有粗有细,四五六顿(每天) ,七八分饱(每餐) 。过去认为要严格遵守“日进三餐” ,现在认为每日以进 4 餐或 5 餐或 6 餐(因人而异)为宜。 五百克菜:这里的“菜”也包括水果,每天要吃 500 克蔬菜、水果

4、(4:1) ,以取得足够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六克盐:即要少吃盐,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摄盐量为每天不超过 6 克,摄盐过多是高血压的独立发病因素。我国的人均日摄盐量普遍超标,应大大减少,尤其是北方。 七杯开水:每天要喝足水(14002000 毫升) ,折合为 7 杯(250 毫升一杯) 。定时饮水最科学。每天的“最佳饮水时间”有四:晨起,10 点左右,16 点左右及睡前,此四个时间口不渴也要喝,形成定时饮水习惯。需要提醒的是,白开水是“最佳饮料” 。 2 睡得香甜 许多人“不会吃” ,但还有许多人“不会睡” ,现代疾病多是在“吃”和“睡”上出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睡比吃还重要。国人“睡不好”的各

5、种睡眠障碍竟占 60%以上,其中以失眠为最,主要表现为入睡难、半夜醒后睡不着,清晨早醒、浅睡、恶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许多老人说, “年轻时没时间睡,现在有时间又睡不着。 ”其实,失眠者中的许多人是“心理失眠” ,躺下后未能入睡的时间略长,便恐惧起来:“坏了,今夜要失眠了。 ”这么一惊便引起大脑的兴奋而产生一系列变化。 克服失眠首先要克服对失眠的恐惧,越怕睡不着,就越睡不着。为达到“睡得香甜” (醒后感到愉快、解乏)的境界,可采取如睡前微疲(室外散步至微疲、微汗) 、睡前“洗脚” (实为热水泡脚,水温 40左右泡 15 分钟,同时搓脚心)加以诱导。古语云“睡前洗脚,胜吃补药” 。还有一点,

6、即不要刻意计较睡了多少时间,次日精神饱满,无疲乏感就是睡眠充足了。 3 动静适度 对“生命在于运动”要正确理解。过去动得不够,对此口号易于接受,并“动”了起来。当前竞争激烈,生活节奏愈来愈快,又缺少“静”的时间了。而动静交替才是生命的规律,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即说明动静要适度。目前,许多人“从鸡叫忙到鬼叫” ,没有静的时间,静得不够导致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运动不足”“静得不够”都会带来弊端。正确的做法是:每天既要有一定的动的时间,也要有静的时间,动静适度才是健康的保证。 4 心境稳定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核心,人们都已熟悉“情绪是生命的指挥棒”这个养生箴言。其实,比“情绪”更重要的是“

7、心境” 。 “情绪”是短时间的心理感受,一天中情绪可能时好时坏,而心境则是一段时间(例如一个月)的情绪总和。在这段时间内,好情绪占上风,便是“心境好” ;坏情绪占上风,便是“心境不好” 。故心境对健康的影响更大,更深刻。快乐是“人生真谛” ,是人的本性。获得真正快乐的基础是“平常心” ,即心境稳定,既不大喜,也不大悲,遇事处之泰然。 “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心境没有太大的起伏,这对心身都有利。 5 生活规律 节奏性是生命的基本特性,它由人体生物钟控制,最佳养生法是生物钟养生,即起居行为都要与体内生物钟的运转相协调、和谐。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1 世纪对人类最大的威胁是生活方式病。习惯是固定化了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习惯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它不是“生活小节” 。 “好习惯是健康的银行” ,可供你终身提取利息(健康);“坏习惯是健康的监狱” ,它使你在不知不觉中衰亡。每个人都要检查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的习惯哪些是“好的” ,哪些是“坏的” ,从而改掉坏的。名医吴阶平将保健经验凝集为一句养生良言智语:“有意识地培养有利于健康的好习惯,下决心戒除不健康的坏习惯,这是最好、最有效的养生之道。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