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金本位的一个主要弊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104267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归金本位的一个主要弊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回归金本位的一个主要弊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回归金本位的一个主要弊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回归金本位的一个主要弊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回归金本位的一个主要弊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回归金本位的一个主要弊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归金本位的一个主要弊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归金本位的一个主要弊端是黄金会在市场最需要其扮演定海神针的角色时变得极不稳定。因通胀预期或货币系统风险升温会推高金价,在高度不确定性时期,黄金的参考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距将扩大。尽管黄金合适的价格在哪里尚不明确,但考虑到全球货币流通量的巨大规模,使用黄金作为货币锚点的劣势显而易见:回归金本位将急剧推高金价,而对货币供应增长的限制将对经济增长形成抑制美联储(FED)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周二(3 月 20 日)表示,美国为该国放弃金本位制度 做了辩护。伯南克表示,在大萧条期间金本位制度遏制了全球经济的增长。部分批评家认为,美 联储应该采取金本位制度。在该制度下,货币受黄金的支撑。

2、伯南克说,“金本位未能阻止金融恐慌的发生。“因为金本位政策,美国经萧条期间政 策失误蔓延,实施金本位的国家被迫采取固定利率政策,且坏的政策会在国家之间互相传 染。伯南克表示,中期来看金本位能导致通胀和通缩。他还称,如果央行失去信用,金本 位制下中央银行应该控制投机冲击,否则人们会纷纷将纸币换成黄金。 2、回归国际金本位是否可行1金本位制度的先天性缺陷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就是美元信用货币泛滥。因此,有人主张回归国际金本位。 但是,经验表明,国际货币制度的运转曾经由于黄金短缺和由战争引起的黄金存量分布不 平衡而受到妨碍。美国持有的黄金占世界黄金存量的比例从 1913 年的 24%增加到 192

3、3 年 的 44%,英国所占比例从 3%增加到 9%。另一方面,包括德国、意大利、俄国、印度和巴 西在内的其他国家在这些年里蒙受了不仅是相对的而且是绝对的黄金流失。在这种背景下, 1922 年热那亚会议正式推荐金汇兑制作为缓解世界黄金短缺的一种手段?。对于金本位的问题和缺陷,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第一,美元本位取代金本位制是一种历史进步,金本位制被淘汰有其合理性。金本位 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要。由于黄金储备量有限,金本位制体系内货币供应量增长 缓慢,而黄金发掘的速度远远无法满足经济活动中对货币的需求。从历史数据看,1900 年 世界黄金产量约 386 吨,100 余年来其平均增速不到 1

4、%。而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 世界黄金年产量一直保持稳定,仅为 2500 吨左右。如果沿用金本位制而不进行改革,这与 快速发展的世界经济是极不匹配的。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禁 止国民用美元兑换黄金,黄金只用作国际贸易结算,而随着贸易逆差增加导致黄金供应不 足,美国在 1971 年不得不终止了国际贸易用途的黄金兑换。因此,金本位制被淘汰是一种历史的选择。第二,金本位制具有不稳定性,有实际资产支持的货币体系也会爆发货币危机。与固 定汇率制度类似,在一国出现宏观经济政策失当时(例如政府赤字过高) ,外汇投机者会预 期货币与黄金之间的比价难以维持而发起攻击。例如,1

5、967 年,英镑因投机性攻击而被迫 贬值,1968 年发生黄金挤兑事件,等均证明有黄金支持的货币体系依然存在着不稳定性因 素。2金本位制下必然发生衰退历史经验表明,金本位制时代的经济衰退和萧条频率反而高于纸币时代。在 18701914 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相继进入金本位制,但在这短短 40 余年间,美国经历了 11 次经济衰退,其中有 3 次为经济萧条。1928 年美国重返金本位制后不久,又在 1929 年发 生了经济大萧条。一个基本事实是,摒弃金本位制之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60 余年间 美国经济衰退的频率反而下降了。因此,可以认为金本位制对经济衰退的影响反而更大, 有以下两点原因:第一,

6、金本位制度加剧了通货紧缩的压力。一方面,金本位制体系内货币供应量增长 十分缓慢,根据 PY=MV(即价格乘以产出等于货币供应量乘以货币流通速率) ,随着产 出不断上升,加上货币流通速率相对稳定,一国价格自然有下降的压力。另一方面,金本 位制下价格对贸易余额非常敏感,贸易赤字往往意味着黄金外流,因此,货币供应量将下 降并引起通货紧缩。伯南克(1995)也认为金本位制导致的通缩压力是 1929 年经济大萧条 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当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爆发之后,金本位制使得货币当局缺乏有效干预工具并 加剧金融危机的传染性。在金本位制度下,中央银行不能通过控制货币总量来调节总需求, 因此,在发生经

7、济衰退后,央行缺乏有效手段刺激需求和提振经济,经济衰退更容易演化 成经济萧条。此外,金本位制使得一国的金融动荡更容易传染至他国,并引发全球性的灾 难,1929 年经济大萧条便是一个例证。因此,笔者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条件下,回归金本位制基本上是一个不 切实际的空想。从金本位到金汇兑本位,从国家主权信用货币,再到区域信用货币,再到 统一的世界信用货币,这也许正是货币制度发展的一般轨迹。3如何认识黄金的金融功能(1)黄金作为货币,不能满足经济日益增长的需要。黄金因其具有的自然属性,担当 货币职能有数千年的历史。20 世纪以来,黄金逐渐退出货币的历史舞台,这无疑是一个历 史的必然选择。在贵

8、金属货币时代,战争赔偿的是白银或黄金等金属货币,如果这些金属 不是作为本身的金属价值使用,而是仅仅作为货币,那么其经济功能就和纸钞没有任何区 别。黄金管得住超发货币的冲动吗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之二十四周其仁经济观察报 2010 年 11 月 15 日星期一周其仁个人网站:http:/www.zhouqiren.org/本周实在热闹,美联储第二波定量宽松(QE2)出笼,加上 G20 峰会开锣,全球经济究 竟怎么了,中国当如何应对,引发评论无数。我读到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提出的辩护, 是说 QE2 虽属非常规但毕竟还是宽松货币政策中的一种。依作者之见,只要行货币宽松之 策,长期债收益率下降,股价上扬,美

9、元汇率走低,当然可以刺激经济增长。至于此举是 不是引发通胀预期,那是以后的事,反正当下美国经济,与其担心通胀,不如担心通缩。类似“宁冒通胀之险,也要先保经济增长”的论点,我们早就耳熟能详。金融危机以来, 这也差不多是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共同的主旋律。美国的麻烦,在于即使进入所谓后危机时 代,经济增长还是步履蹒跚,特别是失业率居高不下。既然宽松货币已帮美国渡过金融崩 溃的难关,再来一回,又有什么不可以的?批评意见的主要着眼点,是美国又一波宽松货币对全球的影响。那可是好大一个“外部 性”。因为美元一身二任,既是一个国家的国别货币,又是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货币。倘若美 国只以本国物价指数为依归,在 CPI

10、还没有升到令公众和政客不安之前不断大手宽松货币, 那美元作为一种可以流出的货币(outsidemoney) ,大肆流向增长较快、通胀压力较大的新 兴市场的国家和地区,会不会把别人淹掉了一大片、自己还毫无感觉呢?另外一个外部影响,是美元走贬等于别国货币升值。这对增加美国出口或许有利,至 少很多人是这样以为的,但对他国出口就有抑制作用。如果这些受影响国家还担心经济走 弱或“二次探底”,那 QE2 也将造福美国、遗祸他人。不过再次定量宽松对美国自己的影响究竟如何,在一流的专家那里也很有些不同的看 法。本周二,格林斯潘的前任 PualVolker 在 2010 北京国际金融论坛上讲,美国的失业压 力需

11、要几年时间逐步化解,大手松货币无济于事。这位前任的美联储主席,本专栏曾经介 绍过的,是上世纪 80 年代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以坚定的货币紧缩力挽美国通胀狂澜的了 得人物,当然知道高失业是对付高通胀的一种代价,舍不得付出必要的代价,就没有美国 经济的未来。芝加哥期货市场的总裁也认为,在 QE1 的效果尚不清楚的情况下,急急推出 QE2 实属不智之举。比较根本的,是世行行长佐立克关于重回某种修订过的金本位制度的意见。不谈细节, 重建金本位的建议在每次重大的全球性危机后都出现过。其实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多 少年前就坚持非金本位不足以解决法定纸币的问题,因为管不住货币当局超发货币的冲动, 市场经济的

12、根基动摇,那就万事皆休。从这次危机及应对的经验来看,仅从货币政策讨论问题的确不足够,有必要到货币制 度的层面观察现象、讨论问题。这当然不是说,货币政策是松还是紧、特别是各国货币松紧力度之间的协调不重要。问题是,靠开会、辩论、投票等等来决定货币政策的松与紧, 定对了好办,定错了又怎么办?货币政策有时滞性,等到发现后果不佳,再评论、再开会、 再辩论、再投票?至于各国之间的货币协调,像最近美联储的第二波宽松,选在 G20 之前 出台,摆明就是一个不交付国际讨论的事项。对他国有影响吗?影响到谁、谁去对付就是 了。于是诉诸金本位,以此约束货币当局。倘若各主要国家的货币都受到黄金的约束,全 球金本位卷土重

13、来,金融麻烦当然少得多了。以 QE2 为例,如果还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 经典金本位,主要西方国家的货币直接就是黄金量的表达,那么除非美国财政部突然多出 一大块黄金储备,伯南克就算有天大本领,也发不出 6000 亿美元来购长期国债呀!在承诺 以黄金为本的货币制度下,例如 1971 年以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联储也不容易如此宽松 货币,因为持有美元的各国,不但可以口头问责,还可以凭券到美国财政部兑换黄金,看 看山姆大叔的承诺究竟值多少钱。金本位也根除了汇率战。既然各主要货币都以金为本,或与承诺金本位的货币以固定 汇率相联,那就无须做什么动作也可维系汇率的稳定,国际间又何来汇率的纷争?在此环 境里,

14、国际贸易得到“黄金-价格机制”的自动调节,甲国若对乙国有了贸易顺差,等于多赚 到乙国的钱 (黄金是也) ,钱多导致甲国物价上扬,直到贸易品成本增加,把顺差减下来。 反之,逆差国货币外流,物权下跌,不需要逼别人升值也可恢复平衡。简言之,金本位有效约束各国政府对内无从乱抽“通胀税”,对外不能通过操控货币汇 率以邻为壑,以此构造和平发展经济的环境,当然是上佳的货币制度。这也是长久以来, “重返金本位”的主张屡屡出头的原因吧。像讨论其他经济问题一样,良好的愿望不但令人尊敬,而且也拥有格外强大的感召力。 不过,为了让良好的意愿真的通向天堂,我们还是要重视实现此种愿望的条件和机制。对 于种种金本位的构想,

15、我们要提醒一点,千万不要以为是黄金的物理特性,才约束了人类 超发货币的冲动。没错,黄金和其他贵金属储藏有限、开采不易,充作货币的本位,随便多供应货币的 想头就受到了约束。不论多么大事不好,打别的主意可以,开货币笼头大肆放水是没门的。 因为货币币值稳定,所以物价稳定,不会动不动相对价格风起云涌,物价总水平涨落无度, 弄得投资者、生产者无所适从。这也是金本位制度最明显的优势。人们赞美金本位,要求 回到金本位去,根据也在这个地方。但是,并不是黄金具有不易增加的物理特性,才成为金本位货币制度的主角的。让黄 金当上货币的,是人类的选择。要不是人类有意愿,至少愿意接受保值程度高的商品来充 当交易媒介和储存

16、手段,黄金的物理特性又有什么用?是为了交易的方便和公道,人们千 选万选才从很多不同自然物质中选中了黄金的。这是说,选可靠的交易媒介是因,黄金被 选中是果。倘若造物主从来没有“造出”过黄金,会不会没有其他东西跑出来满足人类关于 货币的要求?我想还是有的,货币史上充作货币的可以开出一张单子来,而货币史并没有 终结。废除金本位的也是人类。远的不说,经典金本位那样尽如人意,为什么坚持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布雷顿森林体系费了那么大的力气达成协议据说是第一个靠协议运行的 货币体系为什么仅仅二十多年后就漏洞百出,最后以美国食言、金本位崩溃而告结束? 黄金的物理特性没有改变,金本位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们有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可 以解释货币制度变化的命运?通过这次危机,我以为关键在于人类具有害怕疼痛的倾向。作为斯密认定的天生倾向 交易的动物,人们需要交易媒介(货币) ,又担心货币币值不稳定损害交易的进行,这一种 “怕痛”心理,引发了不断寻找更可靠、更保值货币的持续努力。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超 发货币让货币贬值也同样成为减轻短期疼痛、避免经济调整代价过大的一种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