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工业未来发展的道路的选择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099283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机械工业未来发展的道路的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机械工业未来发展的道路的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机械工业未来发展的道路的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机械工业未来发展的道路的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机械工业未来发展的道路的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机械工业未来发展的道路的选择(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机械工业未来发展的道路的选择中国机械工业未来发展的道路的选择原载战略与管理2000 年第 1 期中国机械工业未来发展的道路的选择汤致彪 刘勇 1949 年以来,中国机械工业已发展成为制造业中的最大产业。但是,人们始终感到中国机械工业总是力不从心,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世界技术革命的深化发展,中国机械工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机械工业也存在着似乎不可逾越的差距。多年来,中国机械工业实行的是较为被动的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服务的“适应性“战略,而不太重视机械工业本身素质的提高,因而在改革开放条件下,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的要求。本文认为,中国机械工业应该在坚持和完善为国民经济服务的“适应性“发

2、展战略的基础上,加强以提高机械工业本身素质为重点的振兴中国机械工业的新的发展战略,使“适应性“战略和“素质性“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机械工业的服务本领,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应不应该振兴我国机械工业? 答案不言自明。为什么还要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因为机械工业太重要了,没有它意味着我们将失去民族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众所周知,包括机械工业在内的装备工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的核心,是工业的心脏,各国都把发展自己民族的“先进的制造技术“视为国民经济的“生命线“。回顾中国机械工业的历史,应该说,中国对机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是有所认识的,但现在看来还不够,特别虽对机械工业

3、应不断创新这一点的认识远远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中国机械工业始终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层次上,规模不小,却十分粗放,往往只重视“有无“,而忽视了“提高“。实际上是把机械工业视为一般性产业。 1.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性“基础产业 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起点,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与方向,为思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各种不可或缺的中间产品、服务及生产手段。按照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具体作用和功能,可将其分为资源性基础产业,包括农业、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它们为国民经济提供各种生产加工对象;条件性基础产业,主要是交通运输及通信业,它们为国民经济提供各种运输及通信服务;手段性基础产生,主要

4、指包括机械工业在内的装备工业,它们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各种上生产手段。任何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于其所生产的产品在经济生活的重要程度。整个国民经济可以被看作是一部巨型的从资源到产品及服务的转化器,生这个转化器的就是机械工业,因此,机械工业在经济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机械工业的主要产品是包括其自身在内的各行业所必须的生产装备。生产装备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生产手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在资源性基础产业(农业、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以及条件性基础产业(交通、通信业)得到有效发展以后,手段性基础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 发达国家对机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

5、性地位的认识很值得借鉴。他们认为,“先进制造技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繁荣昌盛的最根本的基础“,所以,“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是国家的目标,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要提高工业素质,制造技术上不去是不行的“。当前,国际经济竞争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的竞争,尤其是制造技术的较量。第 44 届国际生产工程学会主席日本的吉川教授在其年会总结报告中指出,世界上各个发达工业国经济上的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在各界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占 55%-65%。制造技术的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直接关系到传统产业的改造、新兴产业的培育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此,发达的工业国,如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的专家已将制

6、造科学与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一起列为当今世界四大支柱性科学。世界制造业的实践和英、美等发达国家制造业沉浮的经验和教训都向我们昭示,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强盛的关键所在,没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就没有发达的制造业。 2. 机械工业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方式转变的关键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讲,有两层含义,一是经济增长由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向低投入高产出的效益型增长的转变;二是改变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大而全、小而全“的盲目重复建设的增长模式,向以分工协作基础的规模经济、集约经济模式发展。无论提高投入产出效率,还是发展规模经济,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实现这些目的手段-设备的先进

7、性、高效率性。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在此指设备的先进性) 。决定一个国家怎样生产的根本因素当然是手段的先时程度和技术含量水平的高低。因此,为了抓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就必须首先振兴中国机械工业,特别是为机机械本身服务的基础机械工业和基础零部件工业。 从中国产业结构演变所处的阶段来看,在中国产业结构“补短“任务基本完成,“升级“任务开始受到高度重视,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时刻,在国民经济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下,各行业面临加大折旧力度,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和升级,设备更新任务繁重的时候,以装备为主要产品的机械工业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要使国

8、民经济结构全面升级,必然首先振兴机械工业。 3. 装备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制高点“ 没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就等于没有掌握国民经济的主动权和长久发展的动力,就无法掌握民族经济发展的命脉。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技术将是经济发展的最后“资源“和最有效的“手段“。一个国家发展到最后,如世界上的先进国家,特别是自然资源匮乏的发达国家(如日本等)就只有靠技术或技术产品的输出来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经济。资源再丰富(如中东地区的石油) ,人口再多,土地再辽阔,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这样的国家仍然是落后国家。而一国经济技术主要体现在生产手段及生产设备上,作为生产设备的设备式业更是一国技术力量最集中表现,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与规模。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装备工业是国民经济展的“制高点“,没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就意味着没有掌握国民经济的主动权和长久发展的动力,就无法掌握民族经济的命脉。特别是当一个民族希望振兴,希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时,技术和装备工业的重要性更是决定一切的。因此赶超比自己先进国家的关键在于赶超比自己先进国家的技术和装备。如果只是从数量上,或是从 GCP 上赶超了其他国家,那是不能算作真正的赶超的。还是以中东为例,该地区许多石油输出口人均 GDP 很高,有的甚至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但没有一个严肃的经济学者,甚至普通老百姓认为他们是发达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