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整技术实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087290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5.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染整技术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染整技术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染整技术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染整技术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染整技术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染整技术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染整技术实验(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染整技术实验杨哲 主编营口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化学工程系目目 录录第一章第一章 染整实验基础知识及常用仪器染整实验基础知识及常用仪器- 1 -第一节 实验室规则- 1 -第二节 化学危险品使用和管理常识- 5 -第三节 事故的急救和处理- 9 -第四节 染整实验常用仪器简介- 12 -第二章第二章 纺织材料成份分析纺织材料成份分析- 32 -第一节 纺织材料成份分析- 32 -第二节 混纺织品纤维含量分析- 35 -第三节 染色牢度测定- 37 -第四节 缩水率实验- 41 -第三章第三章 前处理工艺实验前处理工艺实验- 44 -第一节 织物上浆成份分析- 44 -第二节 棉布前处理工艺实验- 4

2、6 -第三节 涤棉混纺织物前处理工艺实验- 49 -第四节 半制品质量检验- 50 -第四章第四章 染色工艺实验染色工艺实验- 52 -第一节 活性染料染色- 52 -第二节 还原染料染色- 58 -第三节 酸性染料染色- 62 -第四节 分散染料染色- 66 -第五节 阳离子染料染色- 68 -第六节 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 71 -第五章第五章 印花工艺实验印花工艺实验- 75 -第一节 印花糊料的制备- 75 -第二节 活性染料直接印花工艺实验- 76 -第三节同浆印花工艺实验 - 78 -第六章第六章 配色与打样配色与打样- 80 -第一节 单色样卡的制作- 80 -第二节 三原色拼色宝

3、塔的制作- 83 -第三节 仿色综合实验方案- 86 - 1 -第一章第一章 染整实验基础知识及常用仪器染整实验基础知识及常用仪器第一节第一节 实验室规则实验室规则染整专业实验是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实验操作与技能,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基础研究能力等。实验室是完成实验教学的主要场所。为了使实践教学课程正常进行,学生在实验室中必须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范。一、实验室规章制度一、实验室规章制度1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实验教学,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教师指导,学习必要的急救常识和事故处理知识。2实验前做好预习工作,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

4、,透彻了解实验内容并预测实验中将产生的现象和结果,安排好实验顺序,并编写实验预习报告。3进入实验室要穿工作服,不许穿拖鞋、背心、裙子进入实验室。保持实验室安静、清洁、整齐,禁止在实验室饮食,更不能将实验仪器用作餐具。4坚持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规范操作,保证实验数据的实际性与准确性。5增强环保意识,注意节约染化料和水、电等资源,自觉将有污染的废残液倒人回收缸内。6使用公用试剂药品时,应看清标签;使用完毕,盖好瓶塞放回原处;保持试剂、染料容器及公用桌面的干净、整齐。7熟悉实验室常规仪器、设备的性能,掌握使用方法及安全操作规范,爱护仪器并做好仪器使用记录。8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

5、验现象,认真做好记录。进行加热操作或易爆操作时,操作者不得离开现场。9实验结束后,应把仪器洗净放回原处,做好实验室卫生。值日学生在离开实验室时,必须认真进行一次安全检查,重点是- 2 -电、水、火、门、窗。10认真分析实验数据及结果,详细书写实验报告。二、实验室安全操作守则二、实验室安全操作守则(一)防毒守则(一)防毒守则1试剂、药品瓶要有标签。有毒试剂、药品的标签要醒目,并专橱保管,分类、分级排列,相互抵触者需隔离安放。管理制度健全,定期检查,专人负责,领用时需经审批。2毒物撒落时,应立即收拾和清扫附近的场所。3取用有毒液体时,严禁口吸,一般常用洗耳球、移液管。4辨别实验气体时,应以手扇瓶口

6、远嗅。5严禁将餐具带入实验室,离开实验室前必须洗手。6将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和有毒气体放出的操作放在通风橱内进行,头部不要伸进通风橱内,并应配备防毒面具;使用前还应检查通风橱是否有效。7试样时应站立上风,中毒时应立即急救。8使用或实验中可能产生的有毒物质,操作者应亲自把与有毒物质接触过的所有仪器和器皿加以清理。(二)防燃、防爆守则(二)防燃、防爆守则1挥发性药物应存放在通风良好处或冰箱内。2开启挥发性试剂瓶时(特别是夏季) ,应先将瓶浸在冷水中一定时间后方可开启;同时不可使瓶口朝向自己和别人的脸部。3易燃品如汽油、乙醚、二硫化碳、苯、酒精和其他低沸点物品,应远离热源和火源。4加热易燃物时,严

7、禁用明火及电炉,应在水浴锅上操作。5身上或手上沾上易燃物时,应立即洗净后方可靠近热源或火源,特别是沾有氧化剂的衣服应立即更换。6严禁将氧化剂和可燃物一起研磨。- 3 -7不能在纸上称量过氧化物等易燃品。8不明成分的物品一律不得随便使用。9实验室内不得无限制贮放易燃易爆物,应根据各种易燃物性质规定一个最低存放量,以免酿成火灾。10操作一切易燃易爆品,不能将仪器口(如试管口)朝向人脸,特别在加热时,必要时应戴面罩或用防护挡板。11装封易挥发物及易燃物品,不能用蜡封。蜡封口打不开时,不能用火烤或敲击等方法。12某些易燃易爆品(如金属钠)不能离开煤油;苦味酸不能离开水溶液。盛放它们的器皿应保持不渗漏,

8、并定期检查,置于平时容易看到的场所,上锁保管。13分析操作中,有时需对加热处理的溶液在隔断二氧化碳的情况下冷却,但冷却时不能把容器盖塞紧,以防爆炸,应在塞子上安装碱石灰管。14不得将废弃的易燃液体倾倒在下水道中,应倒入专用器具中,并定期(每天)清除。(三)腐蚀、化学灼伤、烫伤、割伤救护守则(三)腐蚀、化学灼伤、烫伤、割伤救护守则1操作腐蚀品应戴防护用品(如橡皮手套、眼镜等) ;取用时不得用口吸,而应用洗耳球、移液管吸取;不能在一般烘箱内烘干腐蚀品。2稀释浓硫酸时应严格按规范操作,即将浓硫酸倾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勿逆序操作;并注意容器应具耐热性。3稀释固体烧碱时也应如上操作;浓酸、浓碱中和应尽

9、量避免,最好在稀释后调合;研磨固体烧碱时,应避免小块溅及人体,特别是眼睛,以免造成严重化学灼伤。4取下沸腾的水或溶液时,应先以烧杯夹摇一下,才能使用,以防沸腾液突然溅出伤人。5切割玻管、玻棒及塞子钻孔时,应避免造成割伤。向玻管上套橡皮管时,除正确选择玻管粗细外,还要磨滑管端,管内浸润甘油或水,然后以布裹手,旋转插入。- 4 -6装配或拆卸仪器时,因仪器各部都沾有药剂,所以要注意破损隐伤,避免伤情复杂化。如果不小心受伤,必须向医生说明使用药物情况,特别是剧毒物的沾污。7严禁随意倾倒危险物品和有毒物品入水槽,以免污染环境,腐蚀下水道。如含氰化物废液,应先将 CN-转化成 Fe(CN)64-后,再倒

10、入废水槽。(四)防火与灭火守则(四)防火与灭火守则1应在适当场所安置消防器械和沙袋、沙箱,并定期检查及换药(包括做盛器耐压试验) ;操作人员应学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械,以防万一。2意外起火时应保持镇静,首先切断电路、煤气,然后根据灾源情况采取合适的消防措施。易燃物着火不能用水浇,除甲醇、乙醇少数例外,因大多数易燃物比水轻,它们上浮水面,反而扩大可燃面积,宜用消火砂、干粉灭火器或泡沫灭火器来扑灭。对精密仪器着火应用四氯化碳灭火器扑灭。3电线着火时,先切断电源,再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4常用灭火器使用情况如表 1-1 所示。表表 1-l 常用灭火器使用情况常用灭火器使用情况灭火器类型药 液 成 分适用

11、火灾类型酸碱式H2S04、NaHCO3非油类、电器的一般火灾泡沫式A12(S04)3、NaHCO3油类火灾高倍泡沫脂肪醇、硫酸钠、稳定剂、 抗烧剂火源集中、大型油库、木材 类火灾二氧化碳液体 CO2电器失火干粉灭火NaHCO3粉、润滑剂、防潮 剂油类、可燃气体、电器、精 密仪器、档案火灾四氯化碳液体 CCl4电器火灾1211 高效灭火器CF2ClBr油类、溶剂、高压电器、精 密仪器火灾(五)电气设备使用规则(五)电气设备使用规则1实验室内的所有电器设备均应绝缘良好,仪器应妥善接- 5 -地。使用前,先检查开关及电动机等是否完好。2停用时,必须彻底关闭电源。3更换保险丝时,要按负荷量选用,不得使

12、用超过规定负荷的保险丝或以其他金属丝替代。4室内不应有裸露线头,切实防止其产生电火花。5严禁用金属器具、湿布清理电门。工作人员不能湿手操作。6使用高压电器时,应用安全防护品。7停电复用时,应防止击穿仪器表具,事前做好防范准备。8高温炉要加罩安全设施并接上地线,炉座台上应铺石棉板。9人员受到电击时,应立即用不良导体将电线从触电者身上移开,同时切断电流,把人员移往室外进行救治,同时通知医疗机构。第二节第二节 化学危险品使用和管理常识化学危险品使用和管理常识化学危险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和放射性等性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实验人员应具备相关化学危险品的使用和管理常识。一、化学危险品的分类和特性一、化学危险品的分类和特性(一)爆炸品(一)爆炸品一般在受到摩擦、撞击、震动或高热等影响时,能快速进行化学反应,在极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