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建设扬起信息化风帆——全军和武警部队基层建设成就述评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086371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备建设扬起信息化风帆——全军和武警部队基层建设成就述评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装备建设扬起信息化风帆——全军和武警部队基层建设成就述评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装备建设扬起信息化风帆——全军和武警部队基层建设成就述评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装备建设扬起信息化风帆——全军和武警部队基层建设成就述评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装备建设扬起信息化风帆——全军和武警部队基层建设成就述评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装备建设扬起信息化风帆——全军和武警部队基层建设成就述评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备建设扬起信息化风帆——全军和武警部队基层建设成就述评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装装备备建建设扬设扬起信息化起信息化风风帆帆全全军军和武警部和武警部队队基基层层建建设设成就述成就述评评清晨,中越边境,1 号界碑,北仑河口。迎着朝阳,广西军区某边防团一连“红旗驾驶员”周军,精神抖擞地驾驶着新型巡逻艇,开始了这天的第一次界河巡逻。新型巡逻艇驾驶室里,电子雷达、卫星导航等设备一应俱全10 年前,周军就巡逻在这条界河上。那时,他和战友是划着木船巡逻,头顶烈日,和风浪搏斗。10 年后的今天,巡逻船已 3 次更新换代。周军满脸微笑地说:“信息化带来的变化真是越来越多,而今巡逻已不见从前的影子了。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木船到新型巡逻艇,折射出我军边海防基层部队装备信息化建设快速前行的

2、脚步。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全军和武警部队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武器装备建设扬起信息化风帆,迈进信息化新天地。一网一网连连三三军军,天涯若比,天涯若比邻邻新装新装备备保障网保障网络络覆盖高山海覆盖高山海岛岛南京军区某部新型运输直升机展翅蓝天,海军某驱逐舰支队新型舰艇驶向大海,第二炮兵某旅通用车辆更新换代如今,点击中国军网,输入关键词“新装备”,搜索结果有长长一串。对于许多基层部队官兵来说:新装备列装早已不再是新闻。2信息化武器装备越复杂、越先进,就越需要科学管理。全军和武警部队基层官兵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主动作为,广泛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构建

3、起覆盖祖国天涯海角、高原戈壁的远程立体保障网络,使装备管理与保障模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今年初夏,喀喇昆仑高原,阿里军分区某部新装备保障演练全面展开。一台新型装甲战车突然熄火,官兵随即借助远程维修网络,在千里之外专家的支持下,对故障发动机实施“手术”据悉,随着叶城、三十里营房和狮泉河 3 座现代化装备综合保障基地的建成使用,喀喇昆仑千里边防部队装备有了可靠保障。一网连三军,天涯若比邻。如今,信息化、网络化、精细化、远程化、体系化,成为全军和武警部队装备管理与维修保障工作中的关键词。北京军区某防空旅构建“一体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模式;沈阳军区装备部门初步构建起了科学的装备“配套建设、工作运行、

4、信息管控、人才培养、战场管理”发展模式。空军某航空兵师启动航空机务保障模式改革工程,以“飞行保障通用化、技术保障专业化、维修管理精细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外场保障模式初见雏形。南海舰队某保障基地创新舰船监修工作模式,为护航舰船建立信息化“健康档案”,创造了中国海军护航时间最长、航行里程最远等多项纪录。第二炮兵某旅实施动态化装备保养机制,利用“导弹装备故3障数据库”等技术手段进行风险预警。武警森林部队某团采取新技术加强装备体系建设,管好用好新装备,新一代森林灭火装备在扑灭各地森林大火中大显身手在基层部队创新管理保障模式的同时,10 年来,总装备部先后颁布施行了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军用标准体系表中国

5、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现役陆军武器装备技术质量问题处置暂行办法等法规,进一步推动装备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龙腾龙腾虎虎跃跃,金戈,金戈劲劲舞舞基基层层新装新装备备人才成人才成长长步伐步伐铿锵铿锵有力有力新装备快速形成战斗力,到底能有多快?广州军区某团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某新型火炮列装仅仅 31 天,他们便在上级组织的考核中打出了“满堂彩”。该团为何能这么快形成战斗力?因为他们提前培养了一支过硬的新装备人才队伍。从“装备等人才”到“人才等装备”,该团发生的这一巨大转变,正是全军装备战线官兵聚焦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保障能力,狠抓基层信息化装备人才队伍建设的生动见证。2011

6、年,四总部联合发出通报,表彰“十一五”期间全军部队装备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全军装备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群英如雨后春笋。经过 10 年耕耘,全军武器装备“两成两力”建设取得的可喜成果4之一,便是“造就了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素质能力较高的装备人才队伍”。如今, “人才等装备”的格局在各基层部队已成常态。有了一流的装备人才队伍,一批新装备重大技术难题得到破解,大量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到了保障一线。济南军区某军械雷达修理所,围绕新装备技术“瓶颈”攻关,取得的成果中 114 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95%以上成果运用到一线训练场。前不久,南京军区某雷达仓库高级工程师刘茹领衔研制的“装备保障感知系统”

7、,嵌入一体化指挥平台,在实战演练中投入使用。如今,大江南北座座军营,成千上万名新型装备人才像刘茹一样,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全力推进我军信息化转型建设。汽笛汽笛长鸣长鸣, ,扬扬帆帆远远航航军军民融合推民融合推进进装装备备建建设设又好又快又好又快发发展展去年年初,新疆阿勒泰遭遇雪灾,执行救灾任务的某团装备器材急需补充。接到求援信息后,新疆军区装备部马上联系乌鲁木齐某物流公司。1 个小时后,满载各类装备器材的 10 辆大卡车快速驶向救灾一线。第二天下午,这批器材就送到救灾现场。近年来,新疆军区装备部与 5家地方物流公司合作,搭建装备保障体系。放眼全军部队,军民融合成为基层装备建设“加速器”,国

8、民经济巨大的资源潜力被有效挖掘5成都军区某仓库引进地方信息网络技术,建成大型高架自动化立体库,让器材分发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第二炮兵某部与 10 多个军地知名科研院所签订协议,聘请 13 名院士、专家常年担任部队科技顾问;广州军区在主要方向和战略输送通道,建立起国家级动员中心 5家、省级动员中心 14 家,构建起点、线、面全面覆盖的军民通用装备器材预置预储格局今年 5 月 9 日,北京展览馆,第八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览会上,由民营企业推出的一些新产品,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来自总装陆军装备科研订购部的信息表明:目前已有百余家民营企业通过资格审查,军民融合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已初具规模。2007 年,胡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全军和武警部队装备建设的科学发展实践表明,这条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方向明确,成果越来越丰硕。( ( 来源:来源:解放解放军报军报, ,记记者者 王通化王通化 张晓张晓祺祺 柳柳 刚刚)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