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方法及家长辅导方法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086224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学习方法及家长辅导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生学习方法及家长辅导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生学习方法及家长辅导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生学习方法及家长辅导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生学习方法及家长辅导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学习方法及家长辅导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学习方法及家长辅导方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学习方法及家长辅导方法上学读书,这可是每个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新起点。孩子上了学便开始接受全新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学校教育。它必然会引起孩子生活的环境、内容、节奏和习惯的一系列变化,孩子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们要配合老师一起努力,结合以下各方面帮助孩子加强练习提高。一、身体方面的准备孩子未入学前,虽然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也向他们传授知识,但这些同小学教育的要求与形式还是有区别的,幼儿园的学习不是孩子的义务,更没有强制性的规定,但孩子一上学,学习就成了他的主要活动,而且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小学是对儿童进行正规学校教育

2、的专门机构。孩子一上学就要独立地参加学习,开始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学好所有的规定的课程并接受各种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样每天就要消耗较多的体力,需要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为此,家长在孩子的身体方面要准备好:1、保证孩子充足的营养和休息,使他们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发生。2、要求孩子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3、鉴于小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是上课,课间和游戏时间短,课后又有作业,而且上学放学和上下课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这样既增加了孩子的心理紧张,又加快了生活节奏。为了使他们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家长要使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与学校的作息制度尽量保持一致,逐步适应,以免因突然改变生活习惯

3、和作息时间而影响健康。4、保护好孩子的眼视力和耳听力。5、教育孩子注意安全,让他们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迷路时要找警察。教育孩子不能玩水、玩火、拨弄电源开关等,以免发生事故。6、定期带孩子到医院做体格检查,了解孩子生长发育的状况是否符合各项指标。二、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孩子在家里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几乎都有父母悉心照顾。在父母照料下生活,孩子能独立支配的活动和事情很少,独立生活的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于小学生来说都较弱。为此,家长要提前从以下方面做好准备,及早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1、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已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

4、活、学习不能在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地学会自理生活、学习和劳动,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决。要培养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和什么时候不该做的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2、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习惯,逐步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己睡觉起床、穿脱衣服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口、洗手、洗脚、自己大小便;学会摆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学会洗简单的衣物,如:手绢、袜子等。3、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交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

5、,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转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并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4、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擦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玩具、餐具、用具和图书等。三、学习方面的准备孩子一上学就接受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正规学校教育。学习是他们的基本活动,上课是他们获得知识、技能和培养品德的主要途径。上学后他们是否愿意学、爱学?能否学好?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涉及到学习兴趣、欲望、态度、习惯和意志品质等问题。家长要为孩子的学习做准备,应从以下几点加以培养。1、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兴趣

6、是儿童对一定事物所抱的积极态度。求知欲是儿童力求认识,探索客观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的一种意向活动,孩子对周围不明不白的事物或现象总爱问个“为什么”,这就是求知的表现。当孩子一旦有了兴趣和求知欲,就能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探究,也就能自觉自愿主动愉快地去学习。所以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他们探究新事物的动力,也是推动他们学习新知识的一种精神力量。孩子上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家长应经常找一些图书给孩子看,要经常讲一些内容有趣的书给他们听,这是很有益处的。您可以告诉孩子,书里面的知识可以让人懂得很多道理,认识的字越多,自己就可以看书增加知识了,从而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2、培养孩子

7、正确的学习态度孩子是否学习好还必须有个正确的学习态度,也就是对待学习认真负责,积极努力,不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学习态度端正与否,决定着学习的成绩和效果。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能按时上学,不逃学、不旷课、不早退、不迟到,遵守课堂纪律、不随便说话、不做小动作。他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并按时做作业,认真复习考试等。所以,入学前要培养孩子做每一件事时都要讲究认真、负责的态度,以便在进入小学后能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3、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儿童后天养成的,如:早晨起床穿衣叠被,然后上厕所、洗脸、吃饭等。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中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如:上课铃声一响,学生就进教室,提前

8、拿出课本和铅笔盒等待老师上课。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大有好处。对即将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获得知识重要的多,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他们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所以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应培养孩子如下学习习惯:(1)严格遵守作息时间。(2)看书时坐姿端正。(3)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4)正确的握笔姿势。(5)爱护书本及学习用品。4、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能力义务教育不仅是系统的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基本能力的培养。(1)集中注意力小学的学习时间比幼儿园要长的多,每节课 35-45 分钟,而儿童的注意力一般只能坚持 30-40分钟,如果孩子坐不定,注意力集中

9、不起来,学习的任务就无法完成。实行两期课改后,一年级上语文识字量达到 712 多个。每天一课,每课都有十几个生字。(2)要知道怎样正确读书和写字 上小学了,孩子开始系统学习,读书 、写字、 计算 ,这是与幼儿园最大的区别。幼儿园孩子学画图、学计算、学说话,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与玩是不可分的:小学则不同,是为孩子们一生学习文化知识打扎实的基础,只有基础打得扎实,文化知识的大楼才能造得高,所以一笔一划都不能马虎。认字要注意正确的读音、正确的笔划笔顺以及它们的正确含义,个位、十位、“+”“” “”“”、各种数位、各种符号都不能搞错。先是要求写得正确,逐步要求写得好,写得漂亮,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读书

10、姿势。(3)要十分重视培养孩子学会思维 学会提出问题,读书、写字、做作业,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学习能力,但还有一种看不见却十分重要的能力思维。老师和家长要从小重视培养孩子不仅有接受知识的能力。还要具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极其可贵的思维能力。学校通过各种教导以及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学习辩论,学习思维,家长则不需额外花多少时间,而是要做有心人,随时随地注意地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反应,多问问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想到了什么,哪怕是和孩子一起看电视,一起读报纸,或者是一同打球,一同下棋,甚至是一同走在大街上。孩子们出于好奇,随时随地都会提出他们的看法,长辈们都要倍加爱护,给予鼓励,耐心

11、地听他们讲,听他们问那些十以乎很幼稚、有时甚至很可笑的问题。(4)要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学具,学会自理书包要自己理,学习用具要自己理,学会自己放在一定的地方,在学校老师会教会他们理课桌,在家里要学会自己理抽屉和书柜,保持学习用品的整齐,学做时间的主人,按时起床,按时作息,按时上学,按时回家,按时做作业,学会自己安排学习的时间和玩的时间。5、从小培养责任心(1)学会自理是培养责任心的开始,首先要求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生活自理做起,自己的衣服鞋袜放在一定的地方,自己的学习用品自己整理,自己的书自己编号,用好了一定放回原处,自己的玩具箱里,开始父母当然要加以指导,但一要让他们自己实践,不要代替他们。

12、(2)学习上也要一开始就学会负责任,做小学生,上学书包应当自己整理,放学书包应当自己背,作业一定自己独立完成,做完作业要自己检查,学习用品要自己保管,把考试成绩看作是对自己所学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平是会考察自己,主动请父母查自己这也是负责任的表现,努力自己改正,(3)从小培养爱惜时间的观念,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做事讲速度,讲效率,爱惜分分秒秒的时间,也是有责任心的表现,反之,没有时间观念,不懂得爱惜时间,读书、做事拖拉,就是没有责任心。(4)如果答应了集体交给的任务或小朋友们的托付,就一定要讲信用,认认真真地把一件件小事做好,也是负责任的表现。任何一件事,答应了别人,就一定要做好。爸爸妈妈

13、要与老师一起指导孩子在集体中包括在家庭里找到合适自己的岗位,指导孩子,热爱自己所在的班级体或小队集体,学做集体的小主人,在家学做家庭的小主人。让孩子在实践中培养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心,逐渐也培养起热心公众事情的观念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如鼓励孩子自愿参加各项活动,在学校里管理一片小园地,一个图书角,一个生物架6、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现在国外比较提倡一个学生毕业时,要有三张证书,一张证明他们的水平文化,一张证明他们的特长和其他能力,还有一张证明他们的心理素质,如这个人有魅力、很果断,善于组织。针对当今独生子女的特点,家长将重点放在乐于合群,兴趣广泛情绪愉快,胸怀宽广,不怕困难敢于创造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对于幼小儿童而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其实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所谓良好习惯是健全人格巩固基础,同时习惯形成过程也是能力提高过程。家长朋友们要注意以下十个习惯的培养:(1)说到就要做到 (2)耐心听别人讲话 (3)按规则行动 (4)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 (5)珍惜每一分钟 (6)天天锻炼身体 (7)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 (8)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9)做事有计划 (10)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