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刑法学(ⅰ)1005》13春在线作业2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079056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大《刑法学(ⅰ)1005》13春在线作业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川大《刑法学(ⅰ)1005》13春在线作业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川大《刑法学(ⅰ)1005》13春在线作业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川大《刑法学(ⅰ)1005》13春在线作业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川大《刑法学(ⅰ)1005》13春在线作业2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川大《刑法学(ⅰ)1005》13春在线作业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大《刑法学(ⅰ)1005》13春在线作业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川大川大刑法学刑法学()100513()100513 春在线作业春在线作业 2 2川大刑法学()100513 春在线作业 214 春 13 秋都有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 多选题 、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 犯罪的根本特征是( ) 。A.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B. 刑事违法性C. 应受刑罚惩罚性D. 主观罪过性满分:2 分2. 施某,男,美国人,系该国政府一职员,2001 年 5 月 14 日以旅游者的身份来中国旅游,6 月 3 日,施某在乘坐中国某航空公司航班飞机飞往新加坡途中,因琐事而与邻座一意大利人发生争执,遂用航班上的塑料餐叉将对方右眼刺伤致失明。关于

2、本案是否可适用我国刑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本案的犯罪行为人是外国人,则受害人亦为外国人。依照属人管辖原则不适用我国刑法B. 该案中涉案人员施某是外国政府职员,依照国际法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而因本案不适用我国刑法C. 依照地域管辖原则,如果施某实施伤害行为时,该飞机正在中国领空,则本案应适用我国刑法,若在他国上空则适用他国法律D. 施某杀人行为发生在中国的飞机内,是在中国刑法规定的领域效力范围内触犯中国刑法,应依照中国刑法论处满分:2 分3. 我国刑法第条规定的“但书” ,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 。A. 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 是犯罪不以犯罪

3、处罚C. 不构成犯罪D. 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满分:2 分4. 下列量刑情节中,可在法定刑范围以外裁量刑罚的是( )A. 从轻处罚情节B. 从重处罚情节C. 减轻处罚情节D. 免除处罚情节满分:2 分5. 施某犯贪污罪,被判无期徒刑。服刑 12 年后,因表现良好而获假释。在假释考验期内的第 6 年,施某故意致人重伤,被判刑 9 年。根据刑法规定,对施某应撤销假释,按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理。对施某应适用何种刑罚幅度或刑种?( )A. 应在 9 年以上 20 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B. 应在 9 年以上 15 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C. 应在 12 年以上 20 年以下有期徒刑

4、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D. 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满分:2 分6. 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对( ) ,应当负刑事责任。A. 聚众哄抢罪B. 抢夺罪C. 绑架罪D. 贩卖毒品罪满分:2 分7. 某甲实施抢劫行为后,在家人的劝说及陪同下,前往当地的公安机关如实交待了自己抢劫的全部事实,并表示愿接受国家的惩罚。某甲的行为属于( )A. 一般自首B. 立功C. 不是自首D. 特别自首满分:2 分8. 意外事件不是犯罪,根本原因在于行为人的行为缺乏构成犯罪的( ) 。A. 主体要件B. 客体要件C. 主观要件D. 客观要件满分:2 分9.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 ) 。A. 必然因

5、果关系B. 偶然因果关系C. 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D.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满分:2 分10. 我国刑法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 )。A. 一律适用我国刑法B. 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C. 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不适用D. 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满分:2 分11.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之一是( )。A. 犯罪的主体不同B. 犯罪的结果不同C. 犯罪行为不同D. 犯罪未果的原因不同满分:2 分12. 张某因犯强奸罪被判处 9 年有期徒刑,在刑罚执行 5 年后又发现其在犯强奸罪的同时还犯有抢劫罪,应判 10 年有期徒刑。那么张某

6、还需执行的刑量最高应当是( )A. 19 年B. 15 年C. 14 年D. 10 年满分:2 分13. 甲、乙同乘一列火车。甲以为乙的手提包里有钱财,于是趁乙上厕所之机,拿走了乙的手提包。事实上乙的手提包内没有财物,只有一把手枪。甲的行为( )。A. 构成盗窃枪支罪B. 构成盗窃罪C. 构成抢夺罪D. 构成抢夺枪支罪满分:2 分14. 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 ) 。A.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B.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人或物C.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社会关系的一部分D.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满分:2 分15. 精神病人只有在实施危害行为时( )自己的行为的,才属于无刑事责任能

7、力。A. 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B. 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C. 不能辨认并且控制D.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满分:2 分16. 死缓罪犯在缓期二年执行期间,被核准执行死刑的条件是( )。A. 严重违反监规监纪B. 实施了新的犯罪C. 故意犯罪D. 抗拒改造满分:2 分17. 李某欲到王家盗窃,正在翻箱倒柜时,忽听到屋外有多人脚步声,只好仓皇逃走。李某的行为属于( )。A. 犯罪预备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犯罪既遂满分:2 分18. 某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某日,某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他时,某甲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则某甲( ) 。A. 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B.

8、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C. 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D. 应当负刑事责任满分:2 分19. 冬季某日,爆炸工某甲误认为一个装有雷管的铝盒是其同事的饭盒,放在炉子上加热,以致发生爆炸事故,某甲对爆炸事故的发生,在主观方面是( ) 。A. 疏忽大意的过失B. 过于自信的过失C. 间接故意D. 意外事件满分:2 分20. 从一般意义而言,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包括了( ) 。A. 犯罪的行为、犯罪的结果B. 犯罪的动机、犯罪的目的C. 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D. 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满分:2 分21. 甲带邻居家 5 岁小孩到游泳池游泳,因大意未看护好该小孩致其溺水死亡,甲因负不作为犯

9、罪的刑事责任,甲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 ) 。A. 法律的规定B. 职务或业务的要求C. 法律行为的义务D. 先前行为的义务满分:2 分22. 甲在 13 周岁时抢劫价值 2000 元的物品,在 15 周岁时抢劫价值 8500 元的物品,在 17 周岁时又抢劫价值 4000 元的物品。在对甲追究刑事责任时,计算其抢劫罪数额应为( ) 。A. 14500 元B. 12500 元C. 9500 元D. 4000 元满分:2 分23. 刑法学研究的对象是( ) 。A. 刑法典B. 刑法及其规定的犯罪和刑罚C. 刑法及其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D. 刑法及其规定的犯罪和刑事责任满分:2 分24.

10、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 ) 。A. 适用我国刑法B. 可以适用我国刑法C. 有条件地适用我国刑法D. 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不适用我国刑法满分:2 分25. 某甲实施的下列行为事实中,属于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事实是( ) 。A. 发生在荒野B. 用枪将被害人打死C. 发生在“严打”期间D. 被害人是盲人满分:2 分26. 王某将赵某杀死后逃往外地,因惧怕从重处罚,就给原居住地的公安机关打了一个电话,如实交待了自己所犯的杀人罪行。王某在投案自首途中被公安机关逮捕。王某的行为( )。A. 属于立功表现B. 犯罪未果的原因不同C. 犯罪的结果不同D. 犯罪行为不同满分:

11、2 分27. 没收财产的范围包括( )A.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B. 违禁品C. 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D. 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满分:2 分28. 下列法定量刑情节中,属于从重处罚的情节是( )A. 未遂犯B. 既遂犯C. 累犯D. 预备犯满分:2 分29.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依法( ) 。A.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 可以免除处罚D. 应当免除处罚满分:2 分30. 吴某因犯非法拘禁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分别被判处 1 年有期徒刑和 3000 元罚金。对此,应按照( )决定执行的刑罚A. 吸收原则B. 限制加重原则C. 折衷原则D. 并科原则满分

12、:2 分川大刑法学()100513 春在线作业 214 春 13 秋都有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 多选题 、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广义上的刑法包括( ) 。A. 刑法典B. 单行刑事法律C. 附属刑法规范D.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判例满分:2 分2. 有权对刑法作出司法解释的机关包括 ( ) 。A. 公安部B. 最高人民检察院C. 最高人民法院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满分:2 分3. 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 。A. 调整和维护的社会关系的广泛性B. 鲜明的阶级性C. 处罚方法的严厉性D. 调整和维护的社会利益的广泛性满分:

13、2 分4. 导致行为人无责任能力的因素有( )。A. 行为人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B. 行为人又聋又哑C. 行为人系醉酒人D. 行为人患精神病满分:2 分5. 造成损害但不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包括( ) 。A. 意外事件B. 正当防卫C. 防卫过当D. 紧急避险满分:2 分6. 下列情形,哪几种根据犯罪的规定,实现了行为人的刑事责任?A. 甲行贿,但因情节较轻,被免予刑罚处罚B. 乙盗窃 5000 元手表一块,被判处有期徒刑 2 年C. 丙诈骗 1000 元,经过十年,因超过诉讼时效,公安机关不再追究D. 丁是一外国大使馆人员,享有外交特权,因犯罪通过外交途径进行交涉满分:2 分7. 在下列情形中,

14、应视为不法侵害已经终止的是( ) 。A. 不法侵害已经完结B. 不法侵害人自动中止侵害C. 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D. 不法侵害人已经丧失继续侵害的能力满分:2 分8. 以下关于认识错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甲误将冰冻后的块状猪肉当作毒品加以运输,只成立运输毒品罪未遂B. 乙误将张三的汽车当作仇人李四的汽车放火烧毁,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未遂C. 丙误将 15 周岁的田某(男性)当作未满 14 周岁的儿童加以拐卖,构成拐卖儿童罪既遂D. 丁某晚上为杀害仇人王五而对准对面的来人开枪,不想打中的是丁自己的父亲,丁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满分:2 分9. 不作为形式犯罪的义务来源有:( ) 。A. 法定的义

15、务B. 道义上的义务C. 业务或职务上的义务D. 行为人先前行为所引起的义务满分:2 分10. 处断的一罪包括 ( ) 。A. 结果加重犯B. 吸收犯C. 牵连犯D. 连续犯满分:2 分11. 在下列情形中,应视为不法侵害已经终止的是( ) 。A. 不法侵害已经完结B. 不法侵害人自动中止侵害C. 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D. 不法侵害人已经丧失继续侵害的能力满分:2 分12. 下列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甲欲杀害其仇人张三,某日 8 时对其所喝牛奶下毒,1 小时后毒性必定发作,张三一定会死。但张三服毒后坐飞机去外地出差,8时 45 分飞机故障坠毁,张三死亡。死亡结果的发生

16、和甲的杀害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甲不构成犯罪B. 乙欲杀其仇人赵某,在河边对其砍了 10 刀,被害人重伤昏迷。乙以为赵某已经死亡,遂离去。但 2 小时后,赵某自己醒来,误将沙砾吸入喉咙,窒息死亡。赵某的死亡和乙的危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 丙故意伤害田某,田某受轻伤入院治疗,当晚医院发生原因不明的火灾,田某被烧死,丙构成故意伤害罪,但无须对死亡结果承担刑事责任D. 丁基于杀害的意思,对被害人李某使用暴力,后者重伤后昏迷,丁即将其扔下深渊。事后查明:李某是在被抛弃时碰上巨石而摔死的。丁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当数罪并罚满分:2 分13. 我国刑法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 ( )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负刑事责任。A. 杀人B. 拐骗儿童C. 抢劫D. 强奸满分:2 分14. 下列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