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衔接工作,实现有效教学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064553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好衔接工作,实现有效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做好衔接工作,实现有效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做好衔接工作,实现有效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做好衔接工作,实现有效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做好衔接工作,实现有效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做好衔接工作,实现有效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好衔接工作,实现有效教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好衔接工作做好衔接工作, ,实现有效教学实现有效教学做好衔接工作,实现有效教学今天是: 2010 年 10 月 15 日 星期五 路桥教育局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 路桥教育信息网 教育资源中心 论文 数学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行走在规范和创新的路世界因我而不同尝试创新 乐学乐教 以教师发展为本 以学规 范、精 细以园为本,促进教师专创品牌,谋特色,寻发确立现代教育观念,全精心打造阳光校园 倾情快乐中成长,成长中快路桥区幼儿舞蹈比赛视着眼教育发展 增强办学第四届女教职工大合唱路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路桥的“两体一艺”路桥的素质教育教育局长谈“多城同创学生暑期安全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桥镇中心天高

2、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2010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关于上报“编制外劳动文化立校 特色强校 2010 年浙江省成人高校关于组织 2010 年 9 月份普听课评课 精彩无限林小朝局长带队到金清金清中学开展大规模优桐屿街道中心小学十佳路桥实验小学第三届体2010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关于上报“编制外劳动文化立校 特色强校 2010 年浙江省成人高校关于组织 2010 年 9 月份普路桥区全面开展校长听路桥实验中学成功举行关于开展 2010 年全市民新桥小学召开学长授课关于做好民办中小学校做好衔接工作,实现有效教学作者:徐友泉 文章来源:路桥区第三中学 点击数:3447 更新时间:2008-6-12摘要在新课程

3、理念下,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于学习,勤于探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实现七年级数学的有效教学,我们教师必须熟悉中小学数学知识变化和学生思维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做好中小学数学教材、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衔接工作。关键词衔接 有效教学 教材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学价值要求。审视我们七年级的数学教学,教师认真上课外,课外还加班加点,但是学生学习兴趣索然,无法主动参与学习,是一种低效的教学。为了实现七年级有效的数学教学,

4、本文从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讨论。一、造成七年级数学低效教学的原因造成七年级数学低效教学的原因:一是初中教师不熟悉小学的教材、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我是一个小学和初中都教过的数学教师,常听初中教师说:小学教师怎么都教不好小学数学,到了初中,大部分学生连最基本的简易方程都不会列;有的还说:小学的解方程是不规范的。小学的解方程并不是不规范的,而是解方程的根据不同,小学的解方程不是根据等式性质,而是根据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互逆关系。如: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等。二是非智力因素障碍。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动者”和“推动者” ,它影响调节甚至控制智力因素,七

5、年级学生因多种原因对数学虽有热情,但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很难统一,加上七年级学生大多在 13 岁左右,由儿童期进入少年期,心理和生理发生骤变,容易出现二者不平衡,造成学生不适应初中的数学学习,学习效率低下。二、 架起沟通中小学数学教材的桥梁,实现有效教学中小学数学教材并不是割裂开的,两者之间具有紧密联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性,新课标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学段(一至三年级) 、第二学段(四至六年级) 、第三学段(七至九年级) 。新课程可以说为中小学数学

6、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架起了桥梁。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原理一书指出:“学生的学习不在于获取某一学科散装信息的多少,重要的是要掌握这门学科知识的结构” 。的确,中小学数学教师很有必要坐在一起研究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完善而有序的知识结构和和谐有效的教学方法。由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过渡与衔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中,引入负数后,从算术数扩充到有理数,并建立了有理数运算法则、运算定律。这些概念、法则和定律,不仅包括小学数学中所得出的结论,并且有新的含义。例如:有理数的概念是由小学学过的整数、分数、小数的基础上由实际需要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引进正负数,由此把小学学过的

7、算术数扩充到有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小学阶段是在正有理数和零的范围内,不考虑正负号,而初中阶段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有理数的运算定律是统一的,只是运算律中字母的取值范围。“”号和“”号,小学阶段只表示加减号,而初中阶段既表示加、减号,又表示正、负号。 “”号和“”号由只表示运算符号发展到性质符号及构成互为相反数的符号。因此,在有理数这一章教学中,一是要在算术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负数的概念;二是要加强对符号法则的教学。由数到式子的过渡与衔接。著名数学教育家玻利亚曾说:“代数是一种不用词句而只用符号所构成的语言。 ”字母表示数使得数学具有简洁的语言,能更普遍地说明数量关系。用字

8、母表示数是数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由算术跨越到代数的桥梁,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飞跃。尽管小学数学里出现用字母表示数,用含字母的式子表达数学概念、运算定律和数学计算公式,但只限于表示正数和零。而初中数学中,除了用字母表示数,更具有一般性,能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更要加深对字母表示数的字母取值范围的理解,要使学生清楚:既然字母表示有理数,而有理数是由符号和数字组成的,故字母表示的不仅是其中的数字,同时也包含符号,所以字母可表示为正数、负数和零。由算术法解应用题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过渡与衔接。小学教材中的应用题包括一般复合应用题、典型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小学解应用

9、题除少数数量关系简单的用列方程来解,大多数采用算术方法解,由于学生在小学练习了大量应用题,进行强化训练,刚跨入七年级的学生解应用题时常还用算术解法。算术解法是将未知量放在特殊位置,设法通过已知量列出综合算式求出未知量;而列方程解法是把所求的未知量用字母来代替,客观上已将未知量转化成已知量,这样就把所求的未知量与已知量放在平等的地位,从中找出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某一个相等的关系列出方程。算术解法比较强调套类型、有模式;列方程解法应用知识比较灵活,注意分析数量关系。为了实现七年级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顺利完成由算术法解应用题过渡到列方程解应用题,应从各个侧面分析列方程的来龙去脉,突破小学形成的

10、固有的综合思维模式,形成分析思维模式,即促使学生从综合型思维向分析型思维的转轨。突破思维定势障碍,培养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识。有的算术法解应用题是一种“逆向思维”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正向思维” ,从思维角度看,列方程解应用题比算术解法的思路更清晰些。由于受思维定势影响,学生还是喜欢套用小学的算术解法而不愿用列方程去解决,因此在平时应加强辅导,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维方法。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 93 页习题第 4 题:两个村共有 834 人,较大村的人数比另一村的人数的 2 倍少 3 人,两村各有多少人?用小学的算术方法解题思路:两村的总人数 834 人加上 3人是较少村人数的 3 倍,列

11、算式为:较少村的人数为(834+3)(1+2) ;教师引导学生列方程解题思路,让学生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较少村的人数+较大村的人数=两村的总人数,设较少数村的人数为 x 人,则较大村的人数为(2x-3)人,列方程得 x+(2x-3)=834。比较两种解题思路,前者的特点是“逆向思维” ,而后者则是“正向思维” 。重视选元指导,解决列方程过程中思维障碍。由文字语言或图表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也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要突破语言互译障碍,除了在审题上下功夫外,如何设未知数非常重要,如果选得不当,给问题解决带来难度,所以教师要重视选元指导。问什么设什么这是最直接的想法,也是七年级教材中的常用方法,但

12、有些应用题未必如此,在列方程解应用题中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例如:一片农田,计划种植水稻和棉花,使水稻种植面积比农田总面积的 多 3 公顷,而棉花种植的面积比农田总面积的 少 1 公顷,请问应种水稻和棉花各多少公顷?分析:题中已知水稻面积与总面积、棉花面积与总面积的关系,如果直接设水稻或棉花面积为未知数,则很难把未知量与已知量联系起来,从而难以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但本题中的两个未知量都与农田总面积有关系,因此可先设农田总面积为 X 公顷,由题意列得方程( X+3)+( X-1)=X,解得 X=12,再求出水稻、棉花的面积。所以选元应选问题中的各个量能容易表示的量,是按题意思考的直接结果。

13、渗透必要的数学思想与策略,提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小学数学学习到初中数学学习经历的是一个质的飞跃,数学思想方法的转变与运用,而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精髓,也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如:用方程思想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一个恰当的方程,再利用解方程来解决问题的目的;用转化思想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图示语言、表格语言、数学语言;用分类思想解决在 4 点到 5 点钟之间分针、时针成一直线问题,分成重合、不重合两种情况。例如:东西两城相距 75 千米,小明从东向西每小时走 65 千米,小希从西向东每小时走 6 千米,小辉骑自行车从东向西而行每小时行 15 千米。三人同时出发,途中小辉遇见小希即折回向东

14、行,遇见小明又折回向西行;再遇见小希又折回向东行。小辉这样往返一直到三人在途中相遇为止。请问小辉共行了多少千米?分析:从整体性策略思考,小辉骑自行车所用的时间就是小明和小希两人从出发到相遇的时间,因此,小辉所行的路程他的速度其他两人从出发到相遇的时间,其中“就小辉骑自行车的时间变成求其他两人相遇的时间” ,运用了转化的思想。因此,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在应用题教学中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由实验几何到推理几何的过渡与衔接。小学阶段学的是实验几何,对一些简单图形性质的认识,往往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对一些图形的研究也仅侧重于面积和体积的

15、计算,只告诉学生应该这样,并没有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样,没有介绍证明结论的普遍性,更没有介绍证明结论普遍性的方法。初中阶段学的是推理几何,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让学生学习逻辑分析、论证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例如,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时,先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小学是如何知道的?再让学生按小学方法剪拼后,教师引导学生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角的定义证明。这样就把小学的实验几何自然地过渡衔接到初中的推理几何,从而实现几何的有效教学。三、架起中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桥梁,实现有效教学1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衔接,实现有效教学。小学生在记忆和思维上具有机械记忆

16、和直观形象为主的特点,教师一般采用直观教学,讲解反复多次,详尽细致,练习基本上是照“葫芦”画“瓢” 。到初中后,学科内容的增加和学习内容本身的抽象,教学进度快,课堂知识容量大。因此,进入初中后,教师必须面对全体学生,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出发,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有效地改进教学方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上的衔接,实现有效教学。(1)新旧联系,强化概念的衔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旧知识才能得到改造,新知识才能获得实际意义。因此,在探究新知时,必须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并区别新旧异同,从而揭示新知的本质。如有理数加法和乘法法则与小学数学加法和乘法法则的不同点,仅在于和与积的符号确定,则探究的重点应放在符号法则上。再从概念教学看,小学对概念的掌握要求并不高,侧重于计算,学生以机械识记为主;而初中数学,对数学概念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