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导学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062064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任安书》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报任安书》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报任安书》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报任安书》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报任安书》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报任安书》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任安书》导学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报任安书报任安书导学案导学案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掌握本文写作思路,初步理解司马迁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3、准确掌握第一、二段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1 1、司马迁生平简介、司马迁生平简介:司马迁(前 145约前 87) ,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 人。出身史学世家,父亲司马谈官至太史令。司马迁十岁时随父到长安,先后拜学于董仲舒 和孔安国。二十岁开始游历名山大川,继父亲太史令的职位后,又随汉武帝到泰山、长城、 河北、辽西等地出游,增长见识。任太史令期间,饱览朝廷藏书,并开始整理史料,以完成 父亲的遗愿。汉

2、武帝天汉二年(前 99 年) ,李陵 投降匈奴,司马迁因上疏为李陵辩护,触怒 汉武帝,被处以宫刑。司马迁受此大辱,愤不欲生,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决心隐忍苟 活 ,发愤写作,终于完成了伟大的历史名著史记 。 史记记载了上起 ,下至 当代史事,是中国最早的一部 ,不论在史学上还是在文学上都有其巨大的价值, 故被鲁迅称誉为“ , ” 。司马迁以他的史记 ,实现了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 2 2、李陵事件、李陵事件:李陵是汉初名将李广的孙子,在天汉二年(前 99 年)随李广利(武帝宠 姬李夫人之兄出师击匈奴,在矢尽粮绝、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李陵投降了匈奴。武帝闻讯十分 烦忧,曾就

3、此事召问司马迁。司马迁认为李陵的行为确实是“不当” ,但他不满朝臣趋炎附势、 见风使舵、对李陵落井下石的态度,就向汉武帝赞扬李陵独当匈奴之功,并根据李陵平时的 表现,推测他的投降可能出于权宜之计。司马迁这样讲的目的,是希望武帝慎重处理,以便 鼓励臣子尽心国事。不料这番话引起武帝的猜忌,以为司马迁赞扬李陵独当匈奴,是暗讽李 广利按兵不救,是有意为李陵开脱,打击李广利,于是将司马迁下狱,加以“诬罔主上”的 罪名,按律当死。司马迁无钱自赎,只得被迫接受宫刑。 3 3、写作背景、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 稍作解释) ,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

4、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 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 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 。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 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 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 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 此文中,司马迁以极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写了内心的无限痛苦,大胆 揭露了汉武帝的喜怒无常和刚愎自用,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 进步的生死观,并表现出他为实现

5、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伟大精神。此文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于了解司马迁的生平思想以及他的文学观,本文也有 重要价值。 4 4、任安任安,字少卿,汉武帝时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等职。征和二年(前 91 年), 朝中发生巫蛊案(巫师用邪术加祸于人为“巫蛊”。汉武帝时,女巫教宫人埋木偶免灾。帝 病,负责护卫京城的佞臣江充谓帝崇在巫蛊,因于宫中掘地搜查。江充与戾太子刘据有嫌隙, 遂诬称在太子宫得木偶甚多。太子畏惧,起兵捕杀江充,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 太子失败自杀)。任安当时任北军使者护军(掌京城禁卫军北军),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 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

6、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 心,论罪腰斩。任安入狱前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搭救自己。司马迁 于是写了这封回信。 5 5、体裁解说:、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2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 “答书” “与书” “上书” “寄书”等,例 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与朱元思书(吴均)、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自主预习自主预习 1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曩者( ) 阙然( )诎体( )被箠楚( )头枪地( ) 衣赭衣( ) 倡优( ) 曷足贵( ) 谤议( )闺閤( ) 囹圄

7、 倜傥 缧绁 )困厄( ) 愠 色 桎梏 剌 谬 臧 获 2 2、通读文章,大略掌握作者行文思路。文本研习文本研习 (一)请同学大声朗读第一段,完成 1-3 题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 )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 ) ,推贤进士为务( ) 。意气( )勤勤恳恳,若望( )仆不相师( ) ,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请略陈固陋( ) 。阙然( ) 久不报( ) ,幸勿为过( ) 。 1、解释加点词语含义 2、翻译下列句子 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3、概括大意: 任安给司马迁写信的目的是 。 司马迁为什么回信

8、的目的是 。 (二)请同学大声朗读第二段,完成 1-6 题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 )主上所戏弄( ),倡优畜( )之,流俗之所轻( )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 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 )比( ),特 ( )以为( )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 )就死耳。何也?素( )所自树立( )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 所趋( )异也。太上( )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 ),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 )木索、被箠楚受辱, 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 )矣!传曰:

9、“刑不上( )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 )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 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 )约( )之渐( )也。故士 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 )也。今交( )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 ),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 视徒隶则心惕息( )。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 曷( )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 )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 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 3)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 )。此人皆

10、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 )。在尘埃之中, 古今一体,安( )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 )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已稍陵迟( ),至于( ) 鞭箠之间,乃欲引节( ),斯不亦远( )乎!古人所以( ) 重( )施刑于大夫者,殆( )为此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并解释含义:3、找出文中词语的活用现象,并作解释。4、翻译下列句子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 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

11、之所趋异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凌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 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5、找出文段中运用的特殊句式:6、探究作者的写作思路(用原文语句回答) 作者叙述自己卑微的身份: 这种卑微的地位带来的结果: 人的生命价值如何体现: 士人对待羞辱与生死的两种态度: 作者列举了古代周文王、李斯、韩信、彭越、张敖、周勃、窦婴、季布、灌夫等一大批王 侯将相受辱的事例,想要说明: 4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进一步掌握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