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网络技术教学大纲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3061199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通信网络技术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现代通信网络技术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现代通信网络技术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现代通信网络技术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通信网络技术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通信网络技术教学大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现代通信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课程名称:现代通信网络技术英文名称:英文名称:Modern Communic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课程编码课程编码:00640101开课时间开课时间:第 5 学期总总 学学 时时:51 学时(含实验 15 学时)学学 分分:2 学分适用专业与层次:适用专业与层次:通信工程本科专业一、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讲授计算机通信网的基础知识和主流技术,包括计算机通信网的组成和发展,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局域网、广域网、网络互联技术、网络安全及网络应用等。学生通过本

2、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能够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掌握计算机通信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计算机通信网的构建及应用技术,为今后从事通信网络方面的研究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1 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4 4 学时)学时)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带宽、时延、时延带宽积和往返时延;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分层思想、OSI 与 TCP 比较。说明与要求:说明与要求:(1)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方法及应用层的客户-服务器方式;(3)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思想、OSI 模型和

3、TCP/IP 模型、协议的构成要素、相邻层之间的接口、服务提供者和服务用户的概念;(4)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时延等主要性能指标。2 2 物理层(物理层(4 4 学时)学时)物理层的基本概念和物理层协议;物理连接的类型;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传输类型与通信方式;传输介质的主要类型;基带传输技术;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与信道速率的计算;调制解调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多路复用技术;数据交换技术;同步光纤网 SONET 和同步数字体系 SDH。说明与要求:说明与要求:(1)了解传输介质的类型及主要特点、同步光纤网 SONET、同步数字系列 SDH 和宽带接入技术; (2)理解物理层基本概念、基带传输及接口标准

4、; (3)掌握物理层与物理层协议、数据通信、频带传输、数据编码的类型和基本方法、多路复用的分类与特点、数据交换技术分类与特点。3 3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4 4 学时)学时)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差错产生与差错控制方法;停止等待协议、连续 ARQ 协议的工作原理,滑动窗口的概念;面向比特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因特网的点对点协议 PPP 的工作原理。说明与要求:说明与要求:(1)了解数据传输过程中差错产生的原因和出错的几种情况; (2)理解链路、数据链路、滑动窗口的概念;(3)理解帧定界、透明传输、差错检测的方法;(4)掌握停止等待协议、连续重传协议 ARQ、面向比特的链路控制规程 HDLC、点

5、对点协议 PPP。4 4 局域网(局域网(6 6 学时)学时)局域网拓扑结构类型与特点;IEEE 802 参考模型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Ethernet 局域网;虚拟局域网;高速局域网的组成结构和技术特点;无线局域网;局域网互联。说明与要求说明与要求:(1)了解高速以太网、100VG-AnyLAN 技术、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FDDI、高性能并行接口 HIPPI、光纤通道、无线局域网;(2)理解 IEEE 802 参考模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3)掌握交换局域网、虚拟局域网以及网桥的基本工作原理;(4)熟练掌握以太网的工作原理、以太网的 MAC 层。5 5 广域网

6、(广域网(6 6 学时)学时) 广域网的构成、数据报服务和虚电路服务;广域网中的分组转发机制;拥塞控制;X.25 网的特点;帧中继的工作原理、帧格式;异步传输模式 ATM。 说明与要求:说明与要求:(1)了解异步传递方式 ATM;(2)理解数据报和虚电路;(3)掌握 X.25 网;(4)熟练掌握分组转发机制、拥塞控制、帧中继 FR。 6 6 网络互连(网络互连(6 6 学时)学时) 网络层与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路由器;IP 分组转发流程;IP 协议;地址解析 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RARP;子网与超网;路由选择协议;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 ICMP;IP多播与 Internet 组管理协议 I

7、GMP;下一代网际协议 IPv6。说明与要求:说明与要求:(1)了解 Internet 控制报文协议 ICMP 与组管理协议 IGMP、虚拟专用网 VPN 和网络地址转换 NAT、外部网关协议 BGP、下一代网际协议 IPV6;(2)理解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路由器的组成结构;(3)掌握 IP 地址编制机制、地址解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4)掌握 IP 数据报的格式、IP 层转发分组的流程;(5)掌握子网编址、构建超网的基本方法;(6)掌握路由选择协议 RIP 和 OSPF。 7 7 运输层(运输层(3 3 学时)学时) 传输层的基本功能;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传输控制协议 TCP;TCP 的流

8、量控制、重传机制。说明与要求:说明与要求:(1)理解端口的概念、流量控制和重传机制;(2)掌握 TCP 和 UDP 协议。8 8 应用层(应用层(3 3 学时)学时) 主要的应用层协议;域名系统 DNS;文件传输服务;远程终端协议 Telnet;电子邮件服务;WWW 服务;引导程序协议 BOOTP 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NMP。说明与要求:说明与要求: (1)了解 TCP/IP 协议簇与应用层协议之间的关系; (2)了解引导程序协议 BOOTP 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 (3)理解域名系统、文件传送协议、电子邮件协议、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NMP,远程终端 协议

9、。三、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讲授或多媒体讲授等形式,实验单独开课。四、考试形式考核方式:开卷或闭卷考试试卷部分的考试题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等,题型可采用填空题、选择题、解答等多种形式。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 30%、期末考试成绩占 70%。五、学时分配教学单元12345678合计学 时4446663336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七、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 (第四版)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年.2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 (第五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年3鲁士文, 计算机网络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年4高传善,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第 2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5. 佟震亚,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第 2 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