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代碑刻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057233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理古代碑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理古代碑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理古代碑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理古代碑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理古代碑刻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理古代碑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理古代碑刻研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理古代碑刻研究大理古代碑刻研究摘 要: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汉文化和本民族文化融合较早,民族古籍文献十分丰富。在白族古籍文献中,碑刻资料是白族古籍文献中一项重要的史料,这些古碑石刻资料是白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品,是民族地区历史发展的见证。整理研究古碑石刻,探索发现还原白族地区历史变迁,为大理地区文化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关键词:大理古碑;整理研究;思考1.大理碑刻历史价值与整理研究现状1.1 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就出现了石刻文化。石刻是人类普遍使用过的一种文字载体。石刻一般都具有纪念性,其目的均是为了永久保存才专门制作。石刻文化艺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地产生新的门类,如碑、

2、碣、摩崖等。从而出现了各个不同时期的石刻文化,由此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经济、民族、风俗的特点。石刻文化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折射出了人类文明的光辉成就。1.2 云南石刻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相对集中于一些地方,由此也可以反映出云南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1。石刻文献又可称之为碑。碑的原意是指无文字的竖石,后来,凡刻有文字的石头皆可称碑,这大约是汉以后的事。如今,除刻帖之外,一切刻有文字的石刻,包括碣、墓志、塔铭等皆称碑。当然,原来狭义所指的碑(家墓之碑等)及刻石也包括在内。石刻文献是珍贵古代文字记录。古代云南碑刻较多,经 1981-1985 年全省文物普查核实,现存古代碑刻

3、约有 2000 余通(处) ,且内容涉及到云南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民族关系、民俗等各个方面。从这些碑刻文化中可以窥视云南历史发展的轨迹,是考史、证经和书法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1.3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古碑石刻虽数量不多,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重大历史事件、民族关系、历史人物以及宗教、官制、纪年等方面,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南诏大理国时期石刻在云南石刻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近年来除了修复前人搜集到的碑刻拓片外,大理州的文物部门、高校图书馆及有关单位对全州 11 个县市的所有古碑石刻作了系统与专题的调查,各文物、高校单位还有目的、有计划的作了重点搜集,

4、经过多年的调查、拓印、筛选、抄录、校勘,搜集到大量的碑刻资料,其中有:大理国段氏三十七部会盟碑 、 段政兴资发愿文 、祠记山花咏苍洱境 、 石宝山记 、 洱河祠碑记 、 董氏本音图略序 、 大理喜洲弘圭山赵氏基土铭 、 高兴兰若篆烛碑 、高姬墓铭碑 。等等,这些大量碑刻资料的搜集大大地弥补了白族史料的严重短缺,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史料。除了系统地搜集整理外,有关部门和个人还出版了大理古碑研究 、南诏德化碑注释 、 元世祖平云南碑注释 、 山花碑注释 、山花一韵碑注释 、 大理白族古代碑刻和墓志选辑 、 大理金石录等专辑,其中大理金石录的出版发行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为研究南诏大

5、理国石刻古碑提供了重要参考。2.大理地区古碑石刻研究整理中应亟待解决的问题2.1 搜集整理大理地区古碑石刻是关系到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的大事。大理地区古代石刻文化搜集整理研究,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稳定的机构和专业队伍。从目前大理地区古碑石刻文化搜集整理现状来看,文物部门、博物馆、图书馆、专业学会,对挖掘、保护、整理大理地区古碑石刻文化搜集整理工作十分重视,也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但是各个部门、各个专业人员中间没有一个相应的机构进行统一规划、组织和协调对白族古籍的系统搜集整理。缺乏统一规划与机构,现阶段对大理地区古碑石刻文化搜集整理的源流、普查等方面的问题,各部门心中还不明确,仍处于各自为

6、阵的被动局面。2.2 专业人才是大理古碑石刻文化研究整理的基础。大理地区古碑石刻文化搜集整理的专业人员的培养,是大理地区古碑石刻文化搜集整理研究开发的重要保证。从大理地区古碑石刻文化搜集整理的人才队伍来看,由于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专业队伍的素质、人才的培训更是无从谈起。作为大理州来讲应该以政府为主导,联合地方高校、图书馆、博物馆、非政府的民间学术团体机构,设立一个专门大理地区古碑石刻文化搜集整理机构来统一、协调全州各部门大理地区古碑石刻文化搜集整理工作、并且对热心于这项事业的人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进修、培训,使这项工作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大理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事业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有了较大的

7、发展,大理州政府成立了“白族学学会” 、民间成立了“南诏学学会” ,大理学院的有识之士经过努力,终于把 “大理文化研究基地”落户于大理学院的民族文化研究所。为大理历史文化研究创造了很好的条件。2.3 大理地区古碑石刻文化是古籍文献整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古籍搜集整理不能仅局限于现有的文史哲方面。白族碑刻文物涉及到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方方面面,学科范围较广。从目前大理地区整理的状况来看,大多数局限于文学、艺术、族谱、金石、历史类目,对古碑石刻文化的搜集整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古碑石刻文化、古建筑、佛教道教庙宇、历史文物、非物质文化、历史文化名人保护抢救等方面,有的虽然在各系统中作了小范围的搜

8、集整理,但其学科涉及面还不广,无法形成体系。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保护等形式严峻,急需早做规划。2.4 搜集整理后的大理地区古碑石刻文化搜集整理应该编制出一套完整的书目供研究人员及有关部门检索利用。编制大理地区古碑石刻文化搜集整理目录是关系到搜集整理后的文献资料藏与用的关系问题,只有充分发挥出大理地区古碑石刻文化搜集整理的作用,这样才是搜集的目的。应充分调动图书馆、档案馆的力量,将分散在各个部门中的各种大理地区古碑石刻文化搜集整理、按文献管理和科学整理方法编制书目,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大理地区碑刻文化搜集整理的作用。3.大理古碑研究整理的思考古碑石刻也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历史发展的见证。因

9、此,碑刻文字有意无意间所展示出的诸多不见于史书的珍贵资料,有补史乘之缺的重要价值。可以肯定,很多碑刻文字都是史籍所不曾刊载的,内容涉及历代的历史事件、民族关系、历史人物以及宗教、官制、纪年、民俗等等,这些都可以在古碑石刻中有所发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唯一流传下来的罕见史料。毫无疑问,这些资料是其他类型史料根本无法替代的,完全可以弥补现存文献之不足。3.1 大理是历史上南诏(唐代) 、大理国(宋代)的首都,是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 738 年)至元宪宗三年(公元 1253 年)以苍洱大地为核心建立起了南诏大理国。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巩固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一环。由于自然的原因,更出于人为

10、的毁坏,目前,有关南诏、大理国历史文化、社会生活、民族风情的文献资料十分阙如,文物古迹保护情况也不容乐观。人们对南诏、大理国的研究热情与关注却与日俱增,迷雾重重的南诏、大理国文明正在等待我们去破解。古碑石刻研究整理,对大理地区民族历史变迁提供了详实的史料,可填补文献的不足。1993 年出版的大理丛书金石篇收录大理地区及其有关的金石资料,上起古代下迄民国时期,包括钟鼎、砖瓦铭文,以及官印、造像、经憧、摩崖、石窟题记等各种拓片。该书为研究大理地区石刻古碑研究提供重要条件。随着文物石刻古碑的不断出土,新的石刻古碑研究又摆到了桌面。搜集整理新的石刻古碑,是对大理丛书金石篇最好补充。 大理丛书金石篇在整

11、理出版时,相继又有一些石刻古碑被发现或没有被收录其间。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为损毁,大理地区石刻古碑搜集、研究、整理、保护就更为紧迫。3.2 石刻古碑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对古碑进行抢救保护性整理,是我们这代从事地方民族文化研究的年轻人应继承的事业,云南省内原来许多对大理古碑石刻有研究和有造诣的人,许多人年事以高,有的人以不再人世,要传承他们的学术造诣,也需要对他们进行保护性的抢救。保存延续他们的学术思想与学术精神。要做好石刻古碑的保护工作,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整合地方资源,加强地方政府、专业学会、博物馆、图书馆协作,加强领导,密切协作,优势互补,协同做好石刻古碑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为

12、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3.3 大理,山光水色优美宜人,历史文化丰厚,是人杰地灵的文献名邦。这里,唐宋时期曾为祖国西南南诏、大理国民族地方政权五百多年的古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的南诏文化和大理文化。由于地理区位和历史地位,大理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与文物,铭碑石刻是其中重要部分。它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丰富多彩,南诏大理国时期是云南历史上的一个多元文化时期。石刻文化也具有多元性、交融性以及民族间的宽和兼容的文化心态、文化气度。是大理地方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份宝贵财富。尤其是遗存在白族地区的古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当我们拂去它岁月的尘埃,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将看到历史上那一幕幕精彩的瞬间。南诏

13、德化碑:在云南大理古城之南约 7 公里处,有一座仿古建筑的两层碑亭,碑亭内保护着一块云南省现存最大的唐碑南诏(唐代大理地方政权)德化碑。此碑和太和城一起,为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诏德化碑高 4 米,宽 2.4 米,厚 06 米,青石质,碑额已佚。碑立于赞普钟十五年即唐代宗大历元年(766 年) 。是南诏王阁罗凤被迫叛唐投吐蕃以后,为说明“阻绝皇化之由,受制西戎之意”表达南诏不得已而叛唐的苦衷,南诏为此“收(唐朝)亡将士尸祭而葬之,以存恩旧” 。希望日后能得到唐朝的谅解。碑文内容丰富,叙述南诏初期历史及其唐王朝的友好关系,并详及天宝战争的起因和经过,文章婉转动人,词藻华丽,书

14、法遒劲。传为南诏清平官郑回撰文,唐御史杜光庭书。碑文系汉文骈体散文,楷书。碑阳刻正文 40 行共 3800 余字,今仅存 312 字可读。碑阴详列南诏官员职衔和姓名,41 行,约 3000 余字,现仅存 556 字,正书。此碑埋没地下近千年,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 年) ,被金石家王昶发现,由于风雨剥蚀,仅存 800 余字。德化碑歌颂南诏王阁逻凤文治武功的业绩和记载天宝战争(唐王朝和大理的战争)的起因:开列了引起这次战争的导火线云南太守张虔陀欺压、挑拨和诬告南诏的罪状在这次战争中,南诏虽获大胜,但南诏王阁逻凤想到的是“我自古及今,为汉不侵不叛之臣” , “遂收亡将等尸,亲而葬之,以存旧恩。

15、” 新唐书南诏传记载阁逻凤的话说:“我上世世奉中国,累封赏,后嗣容归之,若唐使至,可指碑澡祓吾罪也。 ”这就是其立碑的目的。希望“怨终”仍归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赤子之心如托碑间。这一愿望,在贞元十年(794 年) ,终于实现了。德化碑是一块象征中华各民族团结统一、和平昌盛的丰碑。碑文还记载了南诏的政治、军事、农业、水利、物产等社会情况,叙述了南诏与唐朝、南诏与吐蕃的关系,为研究云南和西藏地方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且对贞元十年(794)的“苍山会盟”南唐复和产生了重大影响。此碑之碑文写得流畅典雅,有情有理,委婉动听,说服力强;书法流利挺拔,秀逸可爱,有晋人笔意兼具李北海遗风。特别是碑阴的职官

16、题名,说明南诏早期设官,多采用官朝官制,兼袭吐蕃设官。与樊书 、 新唐书百官制所载南诏官制基本相合,但史书所载亦有缺遗,如碑阴职官中的告身,为吐蕃的官制,其中大颇弥和小颇弥为史书所无,因此碑阴的职官题名,可補史书的遗漏。王昶、陈寿祺、方国瑜均写有跋文 。南诏德化碑以其丰富翔实的内容,高超的艺术技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日本有祖孙三代接连研究德化碑的世家,法国学者沙畹译此碑为法文,并为草跋。大理国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在曲靖市第一中学新建碑亭内。此碑亦称石城会盟碑 。三十七部主要分布在滇南、滇东及贵州普安、普定。四川的西昌会理等。公元 929937 年,段思平攻占大理,灭杨干贞,建立大理国地方政权,其成功实借助于东方三十七部的力量, “故于初年,即加恩三十七部蛮,皆颁赐宝贝,大行封赏” 。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