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十二帝疑案答疑(六)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057002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十二帝疑案答疑(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清十二帝疑案答疑(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清十二帝疑案答疑(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清十二帝疑案答疑(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清十二帝疑案答疑(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十二帝疑案答疑(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十二帝疑案答疑(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今天是清十二帝疑案的最后一讲,讲什么?我在思考这个事情,我也与一部分观众交换 了意见,大家提出一个问题来,就是清朝的满族从关外,边塞那么一个弱小的民族,崛起之 后,定都北京,入主中原,统一华夏,繁盛强大,为什么?就是清朝兴起与强盛的原因是什 么?这个问题是清史研究当中的一个大问题,我研究清史过程当中,一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在讲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时候,讲到清太祖努尔哈赤一生,喜剧与成功的原因,在于“四合” ,就是“天合” “地合” “人合” “己合” ,那么清朝兴起与强盛,原因是什么?我想这个问题 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楚,可以写一本大书,但是今天要讲,要讲这个问题,时间有限,我 只能从一个侧面

2、、一个角度,一个切入点,来回答这个问题。认为清朝兴起与强盛的原因在 于一个字就是“合” , “合”这个字的含义,包括合作,也含有配合,聚合,统合的意思。配 合,如诗经大雅 ,天作之合,会合,如论语宪问 , “桓公九合诸侯” ,统合,如 左传 “水火合也” ,配合,会合,统合就是把不同的事物,甚至于对立的事物,统一合在 一起,那么“合”字,是什么意思呢?我说这个“合”字,汉朝有一个人,叫许慎他写了本 书叫做说文解字 ,他是这样说的,他说“合,亼口也,从亼口” ,那么这个“亼”是什么 意思?许慎说文解字又说“亼,三合也,从人一” ,段玉裁有一个解释,他说“合”就 是“三口” ,这个“口”什么意思?

3、通俗一点说,普通住家户不是三口之家吗,三口之家三 个口,合起来是一家,不就是“合”吗?这是“合”字的本意,清朝兴起与强盛的主要原因, 我认为就是“合” ,把不同的事物甚至于对立的事物,把它合到一起, “合”就是家庭要合, 家合万事通,民族要合,族合力量强,国家要合,国合百业兴。下面我就具体地分析和阐述 一下清朝兴起与强盛的原因“合” 。 一,民族合。努尔哈赤起兵的时候,民族非常复杂,建州女真的本部有五个部,苏克苏 浒河部、浑河部,哲陈部,董鄂部,王甲部,建州女真还有长白山三部纳殷部,朱舍里部, 鸭绿江部,这就是八部。东海女真,有渥集部,瓦尔喀部,库尔喀部等。黑龙江女真,有萨 哈连部、萨哈尔察部

4、,呼尔哈部等。特别是海西女真有扈伦四部,就是叶赫部,哈达部,辉 发部,乌拉部等等。当时女真重要的部落,至少有 18 个以上,要把 18 个部落合在一起,谈 何容易?不要说 18 个部落,就是努尔哈赤所在的苏克苏浒河部,很多人对他不服,他的族 亲,对他也不服, 清太祖实录记载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这么说,说有一天夜里头,漆 黑的夜里头,努尔哈赤和他家人已经睡觉了,突然听到外面有声音,努尔哈赤很警惕,起来 穿上衣服把他的子女隐藏起来,右手提刀,左手拿着弓箭,轻轻地就到了烟囱的旁边,这个 时候是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就听到一个声音,往烟囱走来,正好这时候闪电一亮,看见 有贼逼近他,努尔哈赤就让他的仆人

5、叫洛汉,说你把那个人绑起来,他这个仆人洛汉说不要 绑,一箭把他射死,努尔哈赤说不要,绑起来不要射死,洛汉就把这个人绑起来,洛汉说这 个人来就是为了害上,就是要谋害努尔哈赤,要把他杀了。努尔哈赤说不能杀,就问这个人, 说你是不是来偷牛的,这个人接着岔儿就说我是来偷牛的,洛汉说他不是偷牛,他就是来谋 害你的,把他杀了。努尔哈赤说不行,说你来偷牛的,以后不要来偷了,就放了。放了之后 这个洛汉就问努尔哈赤,说你为什么不杀他,把他放了,他是来杀你的。努尔哈赤说他是建 州部的人,我杀了他,他的主人会发兵来报复我,抢劫我们的粮食,杀害我们的人,我对他 宽大处理,为了跟他整个建州女真,特别是苏克苏浒部合起来,

6、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团 结起来,共同对敌。从这一件小事情就可以看出努尔哈赤一个基本的思想,就是把不同的人, 不同的势力把它合起来。 从万历十一年,1583 年算起,前后经过十年的时间,努尔哈赤把建州女真统合了起来, 又经过了一段时间,把东海女真,把黑龙江女真合起来,经过一段时间,把海西女真的扈伦 四部,叶赫、哈达、辉发、乌拉又合起来,前后大约经过二十年的时间,把整个建州女真合起来,力量就开始强大。明朝辽东经略,熊廷弼,在他的熊经略集里面总结了努尔哈赤 的成功经验,他这样说:“自建州之势合,奴酋始强” 。 “奴酋”就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怎 么样才开始强的呢?因为从建州女真合起来,力量才开始强大

7、。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不仅把建 州女真合了,不仅把整个女真合了,而且还同蒙古合,把漠南蒙古合起来,同辽东地区的汉 人合,这样就编成了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合到一起,当时东北地区按照 语言系统来说,叫做通古斯语,满语族,包括满语,锡伯语,鄂温克语,鄂伦春语,赫哲语, 把同语族的人部落合起来。后来,又把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包括蒙古语,达斡尔语,东 裕固语?又合起来。进入中原之后,再同汉人合起来采取了很多的政策,在合的过程里头, 还有一个基本政策,就是“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 。当然也杀了一些人,但是最后的结 果是合起来了。进关之后,不仅是汉族、藏族、高山族、苗族、瑶族等等,在中华疆域

8、之内 的,各个民族,合起来,合在清政权的统一管辖之下,这是民族合。 二,经济合。光有民族合,没有经济合,也是不可能的。满族的先人女真人,崇尚骑射, 骑马射箭,早期女真的经济就是一个牧猎经济。游牧和狩猎,建州女真迁到赫图阿拉地区之 后,它的经济多元化,有游牧,有狩猎,有采集,有捕鱼,有农耕,它是一个多元经济。进 到辽沈地区之后,辽沈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努尔哈赤皇太极,对辽沈地区的经济没有排斥, 而是学习、吸收,同辽河地区的经济合。建州女真的手工业比较落后,到了辽东地区之后, 对辽东地区的贤人和工匠抱一个什么态度,是把他们作为奴役,作为奴仆,还是尊重他们, 向他们学习?同他们合,还是同他们分?当时

9、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合,一种意见是分。 一种意见是尊重他们;大部分人,认为他们是奴隶,要奴役他们,努尔哈赤讲了一段话,这 段话很值得深思, 满文老档里面记载了他这段话,他是这样说的:“有人以为东珠,金 银是宝,那是什么宝?天寒时能穿吗,饥饿时能吃吗,收养国的贤人,理解国人所不能理解 的事情,制造出国人不能制造物品的工匠,才是真正之宝” 。努尔哈赤进到辽东地区之后, 把辽东的贤人和工匠看作是国家之宝,珍珠、金银饿的时候能吃吗?冷的时候能穿吗?不能。 贤人能创造精神财富,工匠能创造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所以努尔哈赤对他们非常优厚, 进到辽东地区之后,手工业有很大的发展,原来自己不能制盐,后来能晒

10、盐,手工业,明朝 人有一个记载,说是八旗军队的盔甲,比明朝的盔甲还好,如三东冰雪那么样地鲜亮。特别 是皇太极,在沈阳仿制成功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红衣大炮。女真人、满洲人,同蒙古 合,经济不一样,建州是骑射,蒙古是游牧,喝马奶,穿羊皮,逐水草而居。后金同蒙古联 合之后,尊重蒙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他们联合,发挥蒙古游牧经济的特长,共同结 成联盟,没有强迫蒙古接受女真人的经济,这个是很重要的。进入中原地区之后,在经济上, 尊重汉族的农耕的经济,没有像蒙古那样,蒙古人进到中原之后,把大批的农田毁了,让它 长草,变成了牧场,南苑当时叫做“下马飞放泊” ,现在叫“南苑” ,就变成了猎场。满族人

11、没有,满族人到了北京之后,没有毁掉大批农田来建牧场,建狩猎场所,有人说木兰围场, 是在当时的蒙古地区,本来就是一个草地,就是丛林,满族人利用自然的环境在那儿狩猎, 没有毁掉庄稼,种草、种树来狩猎。那承德避暑山庄呢?承德避暑山庄也是在长城以外,利 用了自然条件,没有毁掉大批农田,变成牧场。所以,满族在东北地区同其他的民族实行经 济合,进入中原地区之后,向汉族的农耕经济学习,同汉族的经济合,我这里特别讲一个事 情。 就是雍正和乾隆的时候,修了一部书叫耕织图 ,把耕作的全过程,和从养蚕到织布 的全过程,绘成图,叫耕织图 ,把这耕织图 ,乾隆皇帝亲自配成诗,印刷,还刻在石 头上。今颐和园“耕织图园”就

12、展示了耕织图的碑。和当时的情况,这个事情说明清朝 的皇帝,进入中原之后,能够同汉族的经济合,学习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因为清朝实行了民族合、经济合,所以,他就日渐地强大,光有民族合,经济合, 如果没有文化合,还是不行。政权不能巩固,更不能强大,所以下面我要讲第三个问题。 三,文化合。光有民族合,经济合,没有文化合,也是不能,就是即使政权建立,也不 可能巩固,更不可能强盛。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宗教,进入中原地区之后,对待汉族 语言文字和宗教怎么办?一种办法,就是强迫汉人接受满族的语言、文字和宗教。历史上有 先例呀,中世纪罗马教皇发动了十字军东征就是强迫推行天主教,还有历史

13、上这种例子很多, 强迫推行一种宗教,这种例子还是有的。日本到了中国在东北,强迫小学里头日语是国语, 我认识几个年纪大的人,他日语都很好,我说为什么?他们说我们小学日语是国语,汉语是 外语,就是强迫推行他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他要从语言文字宗教上要征服这个民族。清入关 之后,对待汉族的语言、文字、宗教、文化,怎么办?是强迫推行满族的自己的语言、文字、 宗教、文化,还是向中原汉族的语言、文字、宗教、文化学习,接纳,合。清朝采取了基本 国策,就是向汉族的语言、文字、宗教、文化、学习,接纳,合。同其他的民族,蒙古族、 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语言、文字、宗教、文化合,我举几个例子。 先说,对蒙古文化。蒙古的

14、语言和满语语言都属于阿尔泰语系,努尔哈赤兴起之后,没 有自己的民族文字,怎么办?他就借用了蒙古文的那个字母来拼写满语的语音,创制了满文, 这是合呀,蒙古文化和满洲文化合,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宗教,满族本身的宗教是萨满教, 同蒙古接触之后,就是接受了蒙古当时信仰的喇嘛教,遵奉喇嘛教,没有排斥,没有做异教 徒,斩尽杀绝。皇太极在盛京沈阳修了实胜寺,就是喇嘛庙,亲自去参加祭祀,笼络蒙古贵 族的上层,结成满蒙联盟,这是文化合。 对藏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宗教、文化。清朝的皇帝对藏族的语言、文字、宗 教、文化尊重。我举几个例子,大家知道,承德避暑山庄,有很大一座庙,就是普陀宗乘之 庙。普陀宗乘,就是

15、西藏布达拉宫那个“布达拉”的意思,就是在承德修了一个普陀宗乘之 庙俗称“小布达拉宫” ,乾隆 60 岁生日的时候,许多民族的首领,一起到承德,在普陀宗乘 庙,举行盛大的庆典,这不仅仅是一个祝寿,是一个民族合作的一个象征。普陀宗乘之庙占 地 22 万平方米,有 40 座宗教建筑群,是承德外八庙当中最大的一座庙。 下面我再说一下对汉文化。我想讲几点:第一,学习汉族制度。譬如说科举制度。满洲 在关外根本没有科举制度,到了中原之后,顺治的时候,实行科举制度,不但汉人可以参加 科举考试,八旗满洲八旗蒙古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满、蒙、汉一个大的文化交融,文化的 结合,满洲人:麻勒吉,考中了满洲状元,这是满洲

16、的第一个状元,蒙古八旗,崇绮考中了 状元。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来清朝实行满、蒙、汉文化的合。 第二,在官制上。清朝迁都北京之后,这官员怎么办,满、汉怎么解决?清朝创造一个 办法,就叫做“二元制” ,或者叫做“双重制” ,六部尚书,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尚书,满、汉各一员,吏部尚书满人一个,汉人一个,兵部尚书满人一个,汉人一个,就是 六个部的尚书,满、汉各一人,六部侍郎,就是相当于副部长,他分左侍郎,右侍郎,左、 右,满、汉各一人,这是合呀。 第三,翻译汉文典籍。四书五经翻成满文,把兵书翻成满文,把水浒 聊斋 三国 演义 西厢记翻译成满文,进行文化的合,交流。满人学习汉族的文化,我这里举一个 例子,就是纳兰性德,他是叶赫人,就叫叶赫纳兰性德,他的父亲是康熙朝的大学士明珠,纳兰性德 22 岁考中进士,家里头说满语,学习汉文化,他编了个书叫通志堂经解 ,出了 书叫纳兰集 。纳兰性德以词为见长,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也被誉为宋以来第一词人。 我举一首词,叫长相思 ,我们看看纳兰性德,词的造诣上的高低,这个词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