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阿依古力.依明-浅析新形势下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3035964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学院-阿依古力.依明-浅析新形势下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的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阿依古力.依明-浅析新形势下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的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阿依古力.依明-浅析新形势下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的构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阿依古力.依明-浅析新形势下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的构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阿依古力.依明-浅析新形势下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的构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学院-阿依古力.依明-浅析新形势下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学院-阿依古力.依明-浅析新形势下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的构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析新形势下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浅析新形势下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摘要摘要】党的十七大要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新中国成立 60 年特别是改革开放 30 年来,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为建设中国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而,从民族团结的角度把握和谐社会的建设性理念,对于增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AbstractAbstract】The partys seventeen conference requ

2、ested that we must grasp the theme which call on various nationalities struggle together and common development ,then to consolidates and develops the great solidarity of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and to expand the patriotic united front,as well as the promotion of identification and patrioti

3、sm.During the latest 60 years, especially the 30 years since the open policy, national minority and nation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programs to promote unity and progress among ethnic groups, have brought about great historic changes .It represent another solid step toward the goal of building a mod

4、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Therefore,from the aspect angle of national unity to hold the constructive principle of harmonious society,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strengthening the consciousness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关键词关键词】新形势;民族团结;和谐社会【keykey wordswords】new situations;n

5、ational unity;harmonious society我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1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发展和完善。尤其是在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战略形势下,在深刻总结国际民族问题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过程中民族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团

6、结理论,形成了新时期体现时代主题,适应和谐社会构建的民族团结理论。2006 年,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2在 2009 年 9 月 27 日的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中又一次明确提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信,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这些新理论的提出极大地升华和发展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团结理论体系,在这些思想的指引下,全社会、各民族团结蔚然成风,提高了各族

7、人民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1民族团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民族团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民族团结是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六十年,是不断推进民族团结的六十年。党和政府在致力维护民族团结和促进国家统一的实践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丰富并发展了民族团结理论,使民族团结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一种和谐的人文理念,而这种和谐人文理念的深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团结的程度。民族团结是把各民族结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并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不断维护和巩固民族团结,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8、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李瑞环同志在要重视民族宗教问题一文中的一句话:“56 个兄弟民族情同手足,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3这句话是对中国社会民族团结极其精确的表达。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数的 8以上,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的 64左右,西部和边疆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有 30 多个少数民族与境外的同一民族毗邻而居。这些情况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决定了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决定了加强民族团结始终是关系祖国统一、3领土完整、民族繁荣、社会稳定的一项

9、重大战略任务。强调民族团结是国家长治久安、兴旺发达的保证,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进一步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趋势深入发展,正确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涉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切实维护民族团结的任务持久而艰巨。加强民族团结不仅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从现阶段我们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来看,加强民族团结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民族团结的新理论,致力开

10、创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团结的新境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共同团结奋斗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深切愿望,共同繁荣发展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核心是我国各民族始终紧密团结,坚持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4这“两个共同”新理念的提出,打开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分析并概括了我国当前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并着重强调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11、,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不竭动力。2 2新形势下影响民族团结因素成因溯源新形势下影响民族团结因素成因溯源我国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当家作主,在政治上完全平等,但历史上民族歧视和民族隔阂所遗留的一些影响并没有彻底消除,一有条件还会表现出来;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不少具体权益方面,尤其是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民族之间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摩擦;各民族相互关爱、情同手足,共同性不断增多,但由于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加之地区间、城乡间、民族间人口流动加快,误会和纠纷不时4出现;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但由于有些人法制观念淡薄、执行政策片面偏颇等原

12、因,导致伤害民族感情、伤害民族团结的事时有发生。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2.1 影响民族团结的经济根源影响民族团结的经济根源民族团结的形成与发展受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的制约。在新形势下,经济利益的日趋多元化,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改革开放后,沿海地区凭借良好的基础和灵活的政策,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民族地区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发展相对缓慢。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贫富悬殊现象,加之国家对沿海发达地区实行倾斜政策,以及在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不等价交换和级差效益,从而使内地沿海与边疆不同民族的群体之间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裂痕,使得一

13、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产生了不平等感、失落感和危机感。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对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的调查,89的人认为少数民族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过大,97的人认为与发达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干部感到心里不平衡或极不平衡,84.3的少数民族地区干部认为,今后的民族问题会越来越突出,81.5的人认为,地区差异过大将危及中国社会稳定,12的人甚至认为将导致国家分裂的严重政治后果。 ”5民族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利益差别和矛盾,不但影响到人们对民族整体利益的认同与对民族整体目标的共识,加剧了民族成员的心理失衡,而且直接影响民族团结的发展。2.22.2 影响民族团结的政治根源影响民族团结的政治

14、根源政治因素是影响民族团结的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注重执政绩效的提高,通过发展民族民主政治不断巩固和提高政治文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改革中出现的一些为政不廉、贪污腐化、弄权渎职、分配不公等现象,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的盛行,严重影响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党内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损害了党的形象,引起各族人民群众的不满和怨愤,伤害了民族成员的感情,造成人民群众对党的离心力和离散力的扩大,从而成为民族团结的障碍。在法制日趋完善的今天,各族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作风和品格希望更高,对官僚特权阶层的出现和腐败行为更加敏感,也更加反5感,如果不重视这一问

15、题,就会造成越来越多的民族干部和群众离心离德,严重影响我国安定团结的局面,影响各族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影响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大业。2.32.3 影响民族团结的文化根源影响民族团结的文化根源中华民族具有民族团结赖以巩固和发展的深厚文化底蕴。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情感、民族文化、民族信仰、民族风俗等各个方面,都成为我国民族团结事业的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施西部大开战略计划以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开发带动的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文化面临的是其传统文化生态的改变,取而代之的是从传统的农业文化生态向城市化、工业化生态的转变。这个过程不长,但程度却是

16、迅猛而激烈的,这给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强烈的冲击,令其发生变迁和重组,逐渐趋同于主流文化。另外,在新形势下,随着经济结构和利益主体的分化,民族文化和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出现了形式多样但趋于一致的亚文化,这种文化普同性的增强,使一些民族某些传统文化逐渐衰退甚至消失,这同时也给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冲击,成为影响各民族团结的不利因素之一。2.42.4 影响民族团结的国际环境影响民族团结的国际环境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国逐渐融入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体化进程,全球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与日俱增。一方面,中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扩大了与世界各民族的交流与交往,促进了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和世界地位;另一方面,当代西方反华势力,借助全球化的机会,为实现其“和平演变”中国的野心,推行其“西化”和“分化”的目的,与国内遥相呼应,处心积虑地利用所谓民族、宗教、人权等旗号,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分裂、破坏和颠覆活动,对局部地区的民族团结事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2008 年发生的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