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操控国内粮油市场 国内油企酝酿联手应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035201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资操控国内粮油市场 国内油企酝酿联手应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外资操控国内粮油市场 国内油企酝酿联手应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外资操控国内粮油市场 国内油企酝酿联手应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外资操控国内粮油市场 国内油企酝酿联手应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外资操控国内粮油市场 国内油企酝酿联手应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资操控国内粮油市场 国内油企酝酿联手应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资操控国内粮油市场 国内油企酝酿联手应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外资资操控国内粮油市操控国内粮油市场场 国内油企国内油企酝酿联酝酿联手手应对应对外资操控国内粮油市场国内油企酝酿联手应对孙萌萌暴涨,下跌,涨跌不一。从今年年初开始,食用油的价格让群众越来越看不懂。近日,在南京、苏州等地区以金龙鱼为首的一些食用油品牌又酝酿了新一轮的涨价。看似简单的价格涨跌背后,其实潜藏着国内油企和跨国粮商惊心动魄的血拼。资本运作“挤垮“国内油企在中国食用油信息网的“市场最受欢迎食用油品牌“网络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金龙鱼、福临门、鲁花。据调查显示,这三个品牌的食用油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左右。然而,这三个品牌的使用油,都有着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的“洋背景“。益海、嘉里同属马

2、来西亚丰益国际,其中,嘉里生产金龙鱼、胡姬花、花旗食用油等品牌,益海参股生产鲁花等品牌。在我国市场占市场份额最大的三大食用油加工企业中,唯一由国内企业中粮集团经营的是福临门,然而,福临门也并未如人们所想的,使用黑龙江出产的非转基因大豆作为生产原料。“中粮系食用植物油的主要贸易进口对象是ADM。“一位中粮内部人士说。据了解,我国现有97家大型油脂企业,而跨国粮商参股控股了其中的64家,我国80%的油脂产能控制在跨国粮商的手里。这种局面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早在2004年,跨国巨头就已经开始了积极入侵中国食用油市场的动作。他们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通过期货把大豆价格一路拉高到每吨4300元的历史高价

3、,诱使国内榨油企业集中采购了约300万吨的美国大豆,随后,又一路把价格打压到每吨3100元,导致中国油脂企业半数破产,跨国粮商趁机利用并购、参股、合资等形式,控制了近60%的国内油脂企业。中国并不是跨国粮商通过资本运作渗透市场的第一块“试验田“,早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几大跨国粮商已经通过相同的手段控制了拉美粮食市场,完全掌握了当地粮食产品的定价权。而2004年大豆价格走高的时候,企业却并没有引起这方面的重视,而掉入了跨国粮商用资本设置的金钱圈套。跨国粮商利用自己雄厚的资金实力在国内的布局并不仅仅是以上的一种方法。2005年,跨国企业开始在东北大举收购非转基因大豆,并把高价生产的非转基因大豆油用

4、远低于转基因大豆油的价格推向了市场。“几大跨国粮商在上游环节挣到了足够的利润,然后把这些利润腾空来跟国内的非转基因食用油生产企业打价格战,企业撑不住了,不能继续使用高价的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就只能转向他们进口价格相对便宜的转基因大豆。通过这种运作,跨国粮商既提高了国内油脂企业对进口转基因大豆的依赖程度,又通过进口合同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的控制。国内的企业无论在资金上还是资本运作上跟跨国粮商都不在一个级别上,没有多少资本跟他们抗衡,只能一步步进入他们的掌握中。“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据了解,除了通过资本运作打压国内油脂企业之外,目前几大跨国粮商正“暗度陈仓“,四下招募负责东北地区大豆粮库的谈判与大豆采

5、购业务的代理人,希望通过控制国内大豆的物流领域来达到控制整个大豆行业的目的。当时跨国粮商控制南美大豆,就是通过控制南美的物流来实现的。几大跨国粮商现在想把这种模式复制到中国东北,而一旦东北的粮仓、运输等粮食物流环节被外资控制,我国大豆行业将受到更沉重的打击。今年早些时候,丰益国际斥资30亿美元大举收购中国大豆,是跨国粮商向大豆收储物流业和其他粮油行业渗透的一个信号。他们试图通过控制大豆上下游相关产业进而达到控制整个产业链条,赚取超额利润的目的。对此,有专家建议,国家应建立健全大豆收储审批制度,并且将大豆也纳入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保护的农产品种类中,建立进出口配额制度,以方便对外资企业进入国产大豆

6、收储物流领域进行监管。价格波动酝酿行业“洗牌“就在金龙鱼涨价这只靴子落地后,一些地区食用油市场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以杭州市为例,在杭州市物价局列入监测的大满贯、金龙鱼、福临门等13个品牌42种5升桶装规格品中,有19种规格品价格出现上涨、9种持平、14种下跌。南京、扬州等地的情况也同杭州类似,在金龙鱼积极喊涨的情况下,许多品牌的食用油则逆市打起了“促销牌“。最终,连带头涨价的金龙鱼也有些扛不住了,日前在南京的一些超市,金龙鱼的一些油品也出现在促销柜台上,不仅有降价,还有附赠大米、生抽等其他促销手段。有分析人士表示,某一种产品的价格调整通常是整个行业的行为,并且调整的方向都比较一致的。然而,此次

7、金龙鱼带头涨价后,各品牌食用油的价格却出现了大不一样的回馈,这是由于各品牌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不同造成的。而无论如何,食用油市场的价格乱象和目前国内油脂企业面临的困难都向人们表达着一个危险的信号:目前,我国食用油行业受外资控制日趋严重,在外资涉嫌操控国内粮油市场价格的背景之下,内资、外资在粮油领域的角力已经从“暗战“逐渐演化成“对垒“。此次食用油价格的波动,很可能是外资企业酝酿行业洗牌的信号。从此次“金龙鱼“率先涨价来看,众多国资企业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不跟风,有联手抗衡“金龙鱼“的意味。而备受压迫的广大油企,也表达了形成联盟,依靠国家政策应对外资渗透的意愿。“我们本土的油厂,当然还是希望能够用本地

8、的大豆。一来,非转基因大豆品质自然比转基因大豆要好;二来,还可以帮豆农解决豆子的销售问题。但是,那些跨国粮商都是交叉控股,彼此都拥有对方的股份,因此连针都插不进去;而我们的粮油企业无论哪个独立抗击这铁板一块都绝对不是对手。我们也得联手,再加上国家的政策支持,才能渡过这一关。“宋胜斌说。有专家建议,油脂企业国储收购方式有改进的必要,比如扩大收购的布点,在北方和南方同时布点;国家可以通过降档收购大豆后,再卖给国内的油脂企业。此外,还应该有一些配套措施,在沿海港口对进口大豆实施一段时间的临时性关税,限制进口大豆,使进口大豆价格和国储收购价格持平,或者直接给种植非转基因大豆的豆农以补贴,让国内大豆能和

9、进口大豆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外资吞食我国大豆产业路线图逐步掌控加工企业我国现有97家大型大豆加工企业中,有64家具有外资背景,实际加工能力超过5000万吨,占国内总量的85%。据统计,内资大豆油脂加工企业实际大豆压榨量占全国的比重迅速下降,而外资企业却从9.0%快速提高到了48.0%。目前,在鲁花、金龙鱼等一些知名品牌后面,都浮现着外资的身影。其中,丰益嘉里系独占食用油一半的市场份额。益海(中国)集团就是外资在中国迅速扩张的典型案例。该集团2001年成立,目前,在国内直接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达38家,工厂遍布全国各地。控制全球原料市场美国等国家从原料上也对中国进行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由于

10、进口大豆价格远低于国内大豆,迫于成本压力,国内企业纷纷采购进口大豆。据了解,美国、巴西等大豆出口大国大力扶持大豆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每年都拿出190多亿美元补贴大豆。农业机械化使其生产成本较低,加上有政府补贴,其成本远低于我国国内。由于大豆种植面积减少,而需求量持续上升,因此,我国对进口大豆的依存将长期存在。抢期货市场定价权目前,国际上大宗商品买卖大多以期货价格为基准,国际竞争已从传统制造业领域演变为金融衍生品领域的竞争。由于国际四大粮商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控制了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原料市场及全球运输和仓储系统,因此,期货市场的定价权也被跨国资本操纵。“大豆的

11、主导权还是在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国内市场只是影子市场,话语权的缺失使我国被动追随,结果就是受制于人。只要听说中国要采购大豆,价格就会上涨,之后又会回落。“借“大豆危机“进入2003年,在美国大豆上市前后,作为国际大豆贸易定价基准的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价格发生剧烈波动,导致大量中国大豆加工企业高位采购。此后,大豆价格骤降,每生产一吨豆油就会亏损500至600元。数据显示,国内压榨企业70%停产,大量企业倒闭,造成了中国的“大豆危机“。乘此机会,四大国际粮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大举进入中国,通过低成本兼并重组,控制了中国66%的大型油脂企业,控制产能达85%。不能

12、再让外资“虎口拔牙“我们已经失去了大豆话语权,所以我们要牢牢抓住粮食的主动权。“日前,山东省粮食局调控监督处处长李延东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说道。李延东这样说,是因为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首先从今年开始,WTO关于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的过渡期结束。按照当初加入WTO时的承诺,我国将会向外资全面开放农产品流通、加工、购销、进出口领域。外资企业除了紧锣密鼓地建立粮食加工实体企业外,还频频与有关部门斡旋,试图游说政府放弃对外资进入粮食领域的约束,为其在粮食领域的扩张打开方便之门。海关总署发布的预警报告指出,外商投资企业正在加强对我国粮食领域的控制力,并直接点名指出:“丰益国际斥巨资进驻东北,企图垄断

13、国内非转基因大豆市场。“有业内人士直接表示,海关总署用“警告“字眼,而且说“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粮食领域的控制力在加强“,可见问题的严重性。“目前外资在中国粮食领域的影响并不大。他们能得到的只是和国内企业一样的平均利润,但是无法获得像大豆领域的超额利润。因为中国对于粮食进出口贸易有严格的限制。“李延东说。李延东介绍,粮食的管理与大豆是完全不同的,只有指定的国有大企业有资格获得粮食进出口配额。比如在我国小麦的国际贸易中,中粮占了90%的份额,剩下只有10%其他企业可以进出口。因此国内粮食市场的价格一直比较稳定。如果外资大举进入,收购、控制粮源,同时利用日渐降低的进出口门槛使中国粮食市场卷入国际市场

14、,无疑使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大打折扣。事实上我国对粮食市场的外资一直十分警惕。2008年9月,东北三省、河北、河南、江苏等省市的一些外资企业被告知不能获得粮食收购许可证,已经获得粮食收购许可证的企业禁止进入当地粮食市场,此举旨在防止外资控制粮源。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正在收紧外资粮油政策。除了大豆外,玉米也进行了深加工控制,根据规定,外资进入非乙醇类玉米加工业或扩大产能需要经过发改委批准。在商务部召集的某次外资座谈会上,外资公司批评我国控制外资进入粮食市场。会后,部分外资提交报告,汇报了投资基本信息。令人不解的是,一外资企业呈送商务部的报告竟称:中国历史经验表明,外资对农业加强投资是增强而不是削弱了粮

15、食安全。其理由是:原来稀缺的豆油商品开始成为百姓的日常消费品,这个变化是发生在外资进入中国以后,因为是外资进入中国引进了先进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最终使消费者受益。应允许民企收购粮食。当然,一味地封堵外资进入也不是办法。对于外资急于进入中国粮食流通领域,李延东表示,是因为我国的国有粮食流通体制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我们需要的是改革机制,不是非得要外国资金进入。因为粮食流通涉及国家的命脉问题。2004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后,国家级的粮食储备归由省一级负责,业内普遍认为这一级的粮食是有保证的。而地方粮食储备有的选择了行政保护,有的则进入了市场。李延东对此的建议是,可以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粮食储存环节负责粮食的收购,并由国家统一调度。同时,不仅要扶持中粮等大企业,还要对中小企业有相应的扶持政策,比如放松流动资金的贷款,保护中小收储企业。国家粮食局也曾经表示,将督促国有粮食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引导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并将适当增加大中城市、重点地区和薄弱地区的小包装成品粮油应急储备库存,增强应急保障能力;加大粮食临时收储力度,满足农民售粮需要。“只要外资在粮食收购领域合法经营,我们就不应该限制。因为这样能够提高粮食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李延东说。(环球视野摘自2009年6月2日人民政协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