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本觉寺遗址寻访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034200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嘉兴本觉寺遗址寻访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嘉兴本觉寺遗址寻访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嘉兴本觉寺遗址寻访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嘉兴本觉寺遗址寻访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嘉兴本觉寺遗址寻访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嘉兴本觉寺遗址寻访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兴本觉寺遗址寻访记(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嘉兴本觉寺遗址寻访记周咬脐鲍翔麟在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的第二天,即 2006 年 6 月 12 日上午,我俩结伴而行,出城寻访嘉兴历史上著名的古刹之一本觉寺遗址。所见所闻,收获颇丰,大有“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晋陶渊明)之感慨。兹将寻访过程和踏勘发现如实记述,以飨读者。保护遗产牵动人心本觉寺位于嘉兴城西陡门村,紧临京杭大运河。古刹始建于唐大中十年(856 年),距隋炀帝贯通南北运河 200 多年,为这条全国水上交通大运脉旁的首座禅宗佛寺,因此盛极一时。运河承担着皇帝南巡、糟粮北运、货物集散、观光旅游诸多功能,本觉寺因而也具备了僧俗礼佛、食宿接待等多种功能。寺内有“三过堂”一座。相传是宋代

2、大文豪苏东坡首任杭州通判和再任杭州太守时,与该寺寺僧文长老友善,曾三次造访并赋诗。第一次作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第二次作夜至永乐,文长老卧病退院;第三次因文长老已病故,作过永乐,文长老已卒,内有“三过门前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之句。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 年),住持僧元澄根据这一生动故事建“三过堂”,内供苏东坡塑像。此后历代文人慕名来游者甚多,题咏多刻成诗碑。到元代,有道源、梵琦、僧钦三位高僧住持本觉寺,建立了规模宏大的“万佛阁”和千手观音像,为浙西之最。本觉寺全盛时期,有殿宇僧寮 5048 间,占地百亩,僧侣千指,香火鼎盛,堪为禅宗一大丛林。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 年),弘历第三

3、次南巡到江南时,曾御赐匾额。之后,寺僧立“圣旨”牌坊,建造万寿桥,以志寺庆。在光绪嘉兴府志卷首(天章)之“巡幸图”上,不仅标有“三过堂”、“万寿桥”、“大通桥”等地名,而且自东而西还标有:学绣塔、莫家里、陶家笕、陡门汛、三家桥直至秀水、桐乡两县接境分界碑。乾隆皇帝经陡门至三塔茶禅寺用茶,曾谓苏轼造访文长老而三过本觉寺,缘于湖上汲水烹茶之事,遂而写下三过堂诗:“茶禅数典自三过,长老烹茶事咏哦。文士豪吟殊不少,芗何独萃东坡。”直至清咸丰十年(1860 年),本觉寺与“三过堂”毁於战乱,殆为废墟。今年 6 月初,国务院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榜上有名。古运河嘉兴西段著名的本觉寺和三过堂

4、不禁又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我俩虽是退休老人,但均与佛有缘。我一直关心嘉兴的寺庙,曾积多年的文献史料编撰精严寺志,还在筹划辑集三过堂志,以了心愿;鲍君曾任海盐县博物馆馆长,对文物古迹情有独钟,近年又在整理海盐天宁寺楚石禅师的资料(按:楚石曾任本觉寺大住持)。因此两人志同道合,遂萌发寻访本觉寺遗址的想法。在出发之前夜,我认真查阅历代嘉兴府县志及有关本觉寺与三过堂碑记等资料,作好考察前的准备。次日清晨,鲍君从海盐赶来。我俩以车代步,途中几经周折,十时许才抵达目的地陡门村。正在田间劳作的陡门村村民,闻说有两位“不速之客”是来寻访本觉寺遗址的,纷纷围拢来看闹猛。有的指点万寿山“三过堂”之旧址,有的提供寺

5、物线索,也有的主动放下手中农活,走在前面引路。这种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景,真让我们感动。所以在短短的二个小时内,我们能踏勘到许多散落田舍的寺院遗物,获得许多有价值的线索,这是原先所没有预料到的。 有文有像题名碑经当地村民的热心指点,或墙角、或猪圈、或河埠,或农舍,泥沙掩石,藓苔掬碑,且不断有新的发现。在陈绍坤家的西夹弄里,我的眼晴不禁一亮,只见一块青石残碣,断裂为二,正静静地躺在那儿。经测量,断为两截之石刻,合计残高 83 厘米、宽 44 厘米、厚 12 厘米,上图下文十分少见。上部是身着朝服、足登朝靴的坐姿人物像(惜其上身及头部佚缺),其图案运用阴线镌刻而成。其人像残高与图宽均 24 厘米。

6、按人物画以头“立七、坐五、蹲三”之推测,整个人物画像约在 40 厘米左右,其佚上半身人像约 16厘米。加之额首,残碣通高应大约一米有奇。碑碣竖列 31 行,其文字部分刻有姓名 148 人,分置“乡绅、举贡、生员、童生、耆老、门人”等六栏之下。其中列入“乡绅”者依次具名有:谭贞默、曹溶、李丹衷、张天植、朱茂时、何其仁、盛民誉、项谦,皆秀水一时名流。如谭贞默(15901665),字孟恂,号埽庵,为嘉兴名门望族。明崇祯元年(1628 年)进士,授工部营缮主簿,调虞衡司,督盔甲厂。清顺治二年(1645 年)出家为僧,法号“富征”。谭氏著作等身,著有谭子雕虫,为我国第一部具有学术价值之昆虫学著作。因残碣

7、额首题佚及未署年代,该碣一时较难指证,经与挚友尤裕森联系,此石未载嘉兴碑刻集之中,极为珍贵。老尤闻讯,第二天中午骑自行车赶到陡门,在遗址现场逐字逐句登录。经人物像考察,暂拟定为明末崇祯秀水(今嘉兴)县令王养正(与谭贞默为同科进士)。据明史本传记载:“王养正,字圣功,泗州人。崇祯元年进士,授海盐知县,遭父丧。服除,起官秀水。”又据戴名世王养正传载:“养正授海盐令,以父丧不果行。服阙,知秀水。秀水大县,田六十一万八千亩,豪有力者多据沃壤,隐于赋,而贫弱者往往困徭役。养正为之,正经界,均田赋,赋役始平。而豪有力者中伤养正,左迁以去。”时称“古为卓异最,今作循良宗,腾口碑而简在”又据明崇祯嘉兴县志卷一

8、水利载:“三塔寺至分乡铺石塘十五里,崇祯六年(1667 年)所筑。知府李公化民、秀水知县王公养正主之”。分乡铺即陡门万寿山本觉寺之旧址处。是举既可畅通沿运河之塘路,又可方便纤夫行走及香客往来,其功德无量。今勘尤裕森记录在案的谭贞默秀邑侯王定翁舆诵祠碑像赞(碑高 68 厘米、宽 44 厘米),其碑文之下为王县令石刻半身像,碑署“里人谭贞默拜题,门人毛钱选书丹,康熙三年(1664 年)立。”两相对照,残碣石料之宽幅与此碑同,且有王之坐像为依托,可视为康熙初年同立之两通“姐妹碑”。由于我们来去匆匆,未及细查,其头部残块很可能还遗漏在附近,故何时能“完璧”,尚须再次寻访。一米见方的万佛殿石础顾不得憩一

9、憩擦擦汗,村民金永发又来邀我们去看他家那个“宝贝”。临晒场有三个门面的屋檐之街沿石,各长三米,宽 40 厘米,可视为寺院遗物。大门围墙之南的桑园地里还有一个“大宝贝”。翻开柴堆,原来里面藏着一个花岗石的大石础。用尺一量,足足有一米见方,厚 50 厘米。这是房东怕本觉寺遗物会无缘无故被人拉走,而藏匿在这里的。我们从石础的直径大小,可以推测出殿柱的圆木直径,还可推算出整个大殿的高程。因此,掂量如此硕大的石础,究两楼结构的古建筑,其顶梁吻脊之镇殿宝瓶标高,当在 20 米上下,可谓之高大矣。据地方志记载,在本觉寺历史上,确有一座建于元代的“万佛阁”大佛殿。元至正五年(1345 年)建造,更构九楹,上下

10、两层,其“宏伟庄丽,俨如天宫下移人世”(明宋濂),次年竣工。又明年在阁内塑“千手观音像”,像高逾 13 米。“骤开户望之,晃晃乎、若七金之山来从海上,而屹立于前也。”建阁造像,化缗钱高达万余贯,由寺僧若钦出资、梵琦主持而成。至此,万佛阁上层供奉千手观音,下层供奉大悲菩萨、十地菩萨。其佛阁之雄宏,佛像之庄严,殆冠浙西。帝嘉师其行业,赐“佛日普照慧辩禅师”之法号。在梵琦六会语录卷二十大悲像记一文中,有详尽记述,撷之如下:至正四年(1344 年)秋,予来主寿山。明年与众议建万佛宝阁,又明年而得耆旧比丘若钦施财造大悲像,明年而功就。特丈六之躯耳,其而二十有一,其手一千有八,其目则如其手之数,而加面焉;

11、其四十二手,各有所执,光暎于座。座承于足,由足下座石至顶上化佛,高凡四十尺有奇。木用楠桐,髹用朱漆,金用纯金。日光在左,月光在右。善财龙女、韦天大权,以次列侍至正九年(1349 年)春住持梵琦撰。该佛殿虽然毁於清咸丰间,但从斑斑石础上,还能想见当年本觉寺梵宫之美与规仪之宏了。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走街串巷,僧俗访谈,汇总从村民那里得来的信息分析,对本觉寺遗物之佚散,有了概括之诠释。除明万历十二年(1584 年)钟庚阳重修三过堂记、清康熙三年(1664 年)谭贞默秀邑侯王定翁舆诵祠碑像赞、嘉庆间秦瀛重建三过堂记、冯应榴重建三过堂记和冯浩修建本觉寺暨苏公三过堂记等五块完整碑刻以及明代姚士三过堂奉次纯父

12、先生韵之残碑运往揽秀园珍藏外,佚散遗碑还有: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 年)沈思孝屠庚以余诗勒石,移置三过堂,再叠前韵诗碑等。此外,还有两次较大的移动或称“大搬场”,使遗址遭受灭顶之灾。其一,1953 年建劳改农场(按:两年后更名为“国营运河农场”,隶浙江省公安厅劳改局,其址在寺西三公里处)时,把废墟上的砖块石料,运往农场建房造宿舍。其二,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光绪年重建的单孔石拱之陡门大通桥,抗战时架木通汽车,沟通新塍、濮院南北之公路,所用材料取自废墟。新世纪重建大通桥时,再次大规模收集寺庙存余石料,运往大桥建桥墩,几乎扫荡殆尽。最为可惜的是,立于唐咸通年间(860874)的两通精美之陀罗尼经幢(

13、阮元两浙金石志有载)也湮佚不存了。近年来,有数批文物贩子,不时上门前去收购遗物。有村民何阿炎告知,去年曾有一批贩子来此,有人半骗半买地从他家里拿去一块刻有“圣旨”两字的条石,现已不知去向。此石为清乾隆南巡时的御赐匾额石,寺僧建“圣旨”石坊,即此宝物也。好在多数村民出于对寺院遗物的关爱,还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善事,把新近发现的零星寺物,不计大小,点点滴滴地收藏起来,或原地看护,或精心保管。如在村民潘金泉的猪棚头,保存着一块长三米、宽 55 厘米、高 20 厘米的花岗岩矩形条石,打磨得方楞出角,平整如玉。其侧面中心雕一个“寿”字(是边长 16 厘米的正方字形),两端各镌一个变形“如意”图案(其笔划二

14、厘米宽,长约 50厘米),粗旷、精美,令人爱不释手。在潘家门口的村边小路上,有一块用作水沟搁板的青石板上,临书“张星潢,妻邵氏”六个阳文大字,双钩楷书,端庄有力。晌午,我们正忙得不亦乐乎,又有人来领我俩到临浜的大门墙圈前,指着横卧的大石槽说,这个破槽还有没有用?老鲍没带尺,只能用目测估算,其长二米有奇,50 厘米宽、30 厘米高。围观的村民都说是寺院留下的,当为寺僧浆洗之物。遗憾的是,水槽一角残缺,已非原貌。在其不远的河埠头,散落着许多小石础、石栏杆,有的移作河踏步取水,有的暂当石阶之用,比比皆是。然而,当叹息至今还没见到大殿的铺地砖时,在一个羊棚的南墙脚下,有一块不起眼的方砖,四边各长 42

15、 厘米,厚六厘米,俨然是一块正宗的佛殿京砖。就在我们东奔西跑、应接不暇地拍摄及登录各类遗物之时,两位热心的村妇捎来口信,说村里还有一个小和尚,是正宗的本觉寺出家人。闻讯后,我们立马带上数码相机,请她们前面带路去登门造访。在本觉寺原山门旧址上,盖着二间小平房,里面住着一位 74 岁的老人。他 6 岁到本觉寺出家,拜普明禅师为师,法号“永庭”;因陈氏姓,今名陈永庭,俗称“小和尚”。虽说他年事已高,几十年不做佛事,但仍坚持“独身”,居住在全村最简陋的小屋里。作为本觉寺惟一的见证人,他淡泊名利,孑然一身,忠实地守护着“三过堂”旧址。我们轻轻地敲开他家的板门,请他出来介绍本觉寺的掌故,或者讲一段生活在寺

16、院里的沙弥经历,但他婉拒再三,不愿露面。多次请他照个相、留个影,亦不为所动。因此,我们仅记下他家住址和门牌号码:“陡门村,万寿山 7 号”。人乏肚饥、又饿又渴,虽早过了午餐时间,但为了多一份收获,在炎炎烈日之下,我们连水也顾不得喝上一口,又继续分头去村头踏勘。 踏勘并没有结束本觉寺紧临大运河,我俩首先环顾的是运河四周地貌与风土人情。本觉寺遗址所在的自然村,今名“万寿山”(此山实指寺院),是一片阡陌纵横的泽国田野。“万寿”之名,系宋宣和元年(1119年)报本寺更名“神霄玉清万寿宫”之出典。明洪武元年(1368年)定为禅寺,宣德七年(1432 年)寺僧志嵩建山门,匾额“万寿山”,其全称曰:“万寿山本觉禅寺”。现寺地旧址已盖起十来幢新村舍,形成东连“东岳庙”、西接窑厂,前枕赵家浜、后靠小河,一水环绕,容纳近百人的自然村落。由于外地口音为多,或做媳妇嫁于此村、或循乡俗入赘之风,尤以“文革”后青壮年居多,“唔啦、唔啦”乡音鲜有耳闻,耆宿土著难得碰上几个。因多数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