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1.2《湘夫人》教案(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013550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1.2《湘夫人》教案(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1.2《湘夫人》教案(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1.2《湘夫人》教案(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1.2《湘夫人》教案(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1.2《湘夫人》教案(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1.2《湘夫人》教案(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1.2《湘夫人》教案(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屈原湘夫人教案一、导入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 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 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 “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屈原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写作了一首 诗歌湘夫人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常识介绍 介绍屈原、楚辞和背景知识 三、把握诗歌情感,理解诗歌主题 (一)播放录音,学生结合课后注释朗读诗歌。 (二) (1)师问:这首诗歌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生答:讲了湘君和湘夫人的苦恋故事,全诗以湘君的口吻,抒写了他自己在约会地点没有 等到湘夫人的忧愁、烦恼感情和一系列的心里活动。 (

2、2)师问:诗人是以怎样的情感来讲述这个故事的?为什么会用这样的情感讲述这个苦恋 故事?(启发学生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来把握诗人情感、理解诗歌主旨) 生答:幽怨 哀婉 生答:诗言志,诗人借讲述这个哀婉、动人的苦恋故事,来表达他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幽 怨,借湘君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来表达他对理想执着追求的情愫。 附屈原其人其事: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 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 “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 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 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

3、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 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 304) ,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 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 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 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 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

4、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 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 278) ,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 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3)师生研讨诗歌主题。 本诗以男女水神等候对方为线索,表现了他们因思而不见而在不断的彷徨迷惘中产生的深 长的幽思之情,但仍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主题! 诗歌反应了当时人民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 也渗透了诗人屈原执着追求理想的情愫。 四、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意象在表达情感、营造意境上的作用 1朗读第一段,通过“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鸟萃兮苹中

5、, 罾何为兮木上” ,分析情景关系。 2 “秋风” 、 “木叶”这都是令人感伤的意象,作者为了表现他的幽怨、哀婉,自然要选择 这些哀景,可是后面为什么还要写很多的香草? 生答:寄予理想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整理屈原诗歌中的名句。 九歌湘夫人教案周建忠 一、 九歌的来源及其演变九歌的发展和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原始九歌 ”或“巫术 九歌 ” ;第二阶段是“中原九歌 ” ,我们称之为“夏代经典九歌 ” ;第三阶段是 “楚地九歌 ” ,也称“民间九歌 ” ;第四阶段是“屈原九歌 ” 。我们解读九歌最大的难点就是要把这四个层次理清楚,如果不能把这四个层次理清楚, 把屈原的九

6、歌和夏代九歌等同或跟原始九歌等同,那样就不能很好的解读 九歌 。 九歌的名称起源很早, 离骚中讲到的“启九辩与九歌兮” ,是说 夏代开国君王夏启,把天庭乐歌九歌偷回人间。其实在夏代九歌之前还有“原始 九歌 ”或“巫术九歌 ”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楚国人把九歌作为国家所 用的祭歌的记载,但九歌和国家的祭祀还是有一些关系的。北京大学教授金开诚曾说, 九歌可能是大型祭礼的余续,是大型祭礼结束以后再来唱的,既有大型祭祀典礼的肃 穆与端庄,又有娱人的作用。这种说法我人为是比较有力的。 九歌既和国家祀典有关, 又和国家祀典有所区别,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九歌与楚国的国家祭典有直接的关 系。屈原在楚

7、地民间祭歌的基础之上创作了九歌 。屈原在长期流放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 也能够接触到楚国的传统祭歌。 屈原创作九歌的摹本,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就是楚地民间九歌 ,这在东汉王逸的楚 辞章句和宋代朱熹的楚辞集注中都有明确论述。屈原在楚地民间九歌的基础上 创作了组诗九歌 ,而楚地的民间九歌显然保留了夏代中原九歌和巫术九歌 以及原始九歌的某些内容和风格,因此我们从屈原九歌中能发现原始九歌和 夏代九歌的一些痕迹。因此,对于屈原的九歌 ,可以这样表述:屈原九歌是在 原始九歌 、中原九歌 、楚地九歌基础之上的独立的文学创作。二、 九歌的内容 九歌是组诗,尽管我们一直认为它是可以唱的。王国维、闻一多都认为九歌是中

8、国戏剧的萌芽,但我们应该看到, 九歌的戏剧因素并不明显,而是实实在在的组诗。 闻一多研究九歌一共做了两件事。 第一、他认为九歌中的末篇礼魂只有五句,是前十首每篇唱完后的共享唱词,相 当于我们今天音乐的“过门”曲。在前十篇中,除东皇太一是祭祀至上神, 国殇是 祭祀卫国牺牲的将士外,其余八篇中的神灵可以配成四对:湘君与湘夫人,大司命与少司 命,河伯与山鬼,东君和云中君。后来姜亮夫认为东君和云中君配成一对很勉强,于是就 认为九歌中的神灵可以配成三对。其实, 九歌中真正能够配成对的神灵只有湘君和 湘夫人,其它都是牵强的,但闻一多和姜亮夫对九歌研究的最大贡献是,他们都发现 了九歌中的八篇都涉及到男女之情

9、。 九歌是借男女情爱来表达人生体悟,人生追求 和人生苦恼的观点显然是没有问题的。闻一多九歌研究的另一件比较重要的成果就是写了九歌歌舞剧悬解 ,可能他自己也 不太有把握,所以说“悬解” 。他把九歌中的神灵都转换成戏剧角色,然后用戏剧分幕 的方式把九歌改写了。这种方式启发了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于从戏剧的角度研究九歌 的兴趣。实际上还是王国维说得比较准确, 九歌仅仅是戏剧的萌芽,是戏剧的化石,但 它本身不是戏剧,所以我研究的结论是:“九歌是一组诗。 ” 九歌中留下了原始婚姻男女自由约会的痕迹。人类早期的爱情多以水边为背景。在甲 骨文中就有“妻人于河”的记载,在河边祭祀就是把漂亮的女孩子扔到河里去。大家所

10、熟 知的西门豹治邺讲的就是这样的事情。 湘君 、 湘夫人从内容上看就是讲他们两个 人约会不成的事情。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有一个时间差而造成了他们的爱情悲剧。 对于他们的爱情悲剧,我把它理解为:第一,这是人间正常生活的反映。像湘君、湘夫人 这样约会而不能见面的情况,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第二,也是更主要的,屈原是受到 了古代大舜和他的两个妻子娥皇、女英悲剧故事的制约。屈原正是在这个古代神话故事的 基础之上创作了九歌中的湘君 、 湘夫人 。我们现在学习九歌的任何一篇,要 想把它解释的比较通达,能够自圆其说,就肯定要把它和原始九歌 ,夏代九歌和楚 地民间祭歌联系起来。 三、 湘君 湘夫人的故事背

11、景 在中国文学史上,总有一些特殊的地点,由于一些特殊的故事和一些名人之作跟它联系在 一起,使它成为千百年的名胜古迹。 湘夫人故事发生的自然景观背景就是八百里烟波浩 淼的洞庭湖。自古以来,洞庭湖的“洞庭”就是“神仙洞府”之意,洞庭湖的最大特点就 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景色极其优美。它的北面是长江,因此洞庭湖的水是流入长江里面 的。洞庭湖有四条有活水流入的支流,古代称为湘水、沚水、沅水、澧水,也就是现在的 湘江、沚水、沅江、澧江。我们在中学里学过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写的“予观夫巴 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可 见洞庭湖景色之美丽。洞庭湖中有君山,

12、又叫洞庭山。君山得名的由来就是和尧的两个女 儿,舜的两位妻子娥皇女英的神话传说有关。山上有二妃墓和湘妃寺,这都和九歌中 的湘君、湘夫人神话传说有关。在二妃墓和湘妃寺周围生长着高低起伏,郁郁葱葱,苍翠 茂盛的斑竹,在这些竹子上长满泪痕似的斑点,有人说这是全国乃至全国世界独一无二的 景观。神话传说中,娥皇女英追到君山,听说虞舜已经死在苍梧之野,她们投江而死之前 哭泣的泪痕就化成了现在的斑竹。 由于对屈原及楚辞的研究和实地考察,我对这一带的美景是深有体会的。值得指出的是, 汨罗江就是湘江的一条支流,屈原最后流放的地点就是汨罗江一带。他渡过了长江,经过 了洞庭湖,来到了沅江,又来到湘江,最后来到汨罗江

13、北边的玉石山,这就是屈原最后的 流放地点。对于屈原自沉的汨罗江,我下水过三次,由于水流湍急,虽然江面只有五十多 米宽,我被水流向下游冲走了两百多米最终也没有游到对岸,虽然我是从小在长江边长大 的,很会游泳,但我也没能够潜到汨罗江的江底,可见,江水是极深的。因此我相信,当 年屈原自沉以后,人们打捞他的尸体是绝对捞不到的。后来我沿着汨罗江一直走到头,发 现它的尽头不是湘江而是洞庭湖,我拿着地图左看右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因为地图明明 白白标着汨罗江是流入湘江的。经过询问当地人,证明我看到的是对的,原来 1958 年兴修 水利,已把汨罗江直接引入洞庭湖。 湘江是一条非常大的河流,它是横贯整个河南省甚至

14、还流经河北的一些地方的一条大河。洞庭湖特殊的自然景观,由于其独特的美景以及瑰丽的神话传说以及一些古代的文人(如 范仲淹等)在文章中的赞美和歌颂,因而就显得特别有名。我们要讲的湘夫人就是跟 洞庭湖有关。在我们所知道的历代文人中和洞庭湖关系最密切的,影响最早的就是屈原的神话悲剧故事湘君和湘夫人 。根据山海经 、 尚书的记载,在传说的三皇五帝 时代,尧考察他的接班人舜,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 后来舜外出巡行生了重病,娥皇、女英就赶去看望他,当她俩赶到洞庭湖中君山的时候, 那边传来消息说大舜已经崩于苍梧,娥皇女英悲痛哭泣,然后就投江而死。正因为这个故 事太感人了,再加上

15、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以男性作家为创作主体的社会,所以后代以这个神 话传说创作的作品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在以男性作家为主的文坛上,这样的题材多少寄予 了作者对社会、对人生、对婚姻爱情的一种期待、理解和渴望,所以这个题材历久不衰。 如果我们撇开这个题材的共同性再来看屈原的创作,就可以发现它处在了一个很高的层次。 他没有流于这个题材的这样的一个悲剧故事传说,而是虚拟了两位湘水配偶神的约会。 湘君是写湘夫人到达约会地点没有见到湘君而对湘君的思念;湘夫人是写湘君前 来和湘夫人约会儿没有见到湘夫人而对湘夫人的思念。相比较而言,我觉得两篇当中湘 夫人更好一些,所以我们选讲湘夫人 。 在这一篇中,屈原以湘君这个男性

16、的视角来写,所以写的很有层次,也很有变化。 1922 年,梁启超在东南大学(也就是南京大学的前生)演讲时说:“最感到奇怪的是屈原 在他的作品种有丰富细腻的爱情婚姻体验而从不涉及他的家人。 ”在这里,梁启超点出了一 个问题,就是屈原没有为我们留下任何有关他自己爱情婚姻和家庭的线索,他把自己丰富 细腻的爱情婚姻体验转到对古典神话传说及民间文学的继承上,并把它塑造出生动典型的 艺术形象。这就是我们解读湘君 、 湘夫人的背景。 九嶷、斑竹、娥皇、女英、二妃墓、大舜等仅仅时屈原创作这两首诗的原型和背景。在此 原型和背景上,屈原进行了再创造,从而创作出优美的诗篇。北京大学的林庚教授(他自 己就是一位诗人)曾经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