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文言实词(课后巩固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300632 上传时间:2017-08-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讲文言实词(课后巩固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3讲文言实词(课后巩固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讲文言实词(课后巩固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3讲文言实词(课后巩固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3讲文言实词(课后巩固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讲文言实词(课后巩固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讲文言实词(课后巩固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题组 1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常以身翼蔽沛公C头发上指 D有泉侧出解析:选 A。 A 项的“鉴” ,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鉴” ;B项的“翼” ,名 词作状语, “像鸟的翅膀一样” ;C 项的“上” ,方位名词作状语, “向上 ”;D 项的“侧” ,名词作状语 ,“从旁边”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朝歌夜弦 B前辟四窗C沛公欲王关中 D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解析:选 C。C 项的“王 ”,名词用为动词, “称王” 。A 项的“朝” 、“夜” ,时间 名词作状

2、语, “在早上” 、“在晚上 ”;B 项的“前” ,名词作状语, “在前面 ”;D 项的“箕畚” ,名词作状 语, “用箕畚”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B后世必为子孙忧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D秋毫不敢有所近解析:选 D。D 项的“近” ,形容词作动词, “接近、接触” 。A 项的“卑” ,形容 词作名词, “卑贱的人” ;B 项的“忧” ,形容词作名词,“忧虑的事” ;C 项的“善” ,形容词作名词, “善行” 。4下列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B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C多可喜,亦多可悲D老吾老以及人之

3、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解析:选 D。D 项的第一个“老” 、“幼” ,形容词作动词, “尊敬” 、“爱护” 。A 项的“幽暗昏惑” ,形容词作名 词, “幽深昏暗使人迷乱的地方” ;B 项 的“素” ,即“白” ,形容 词作名词, “白绢” ;C 项的“多”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形容词作名词, “许多事” 。5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尊贤而重士B无贵无贱,无长无少C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解析:选 B。B 项的“贵 ”、“贱” ,形容词作名 词, “地位高的人” 、“地位低的人” 。A 项的“重” ,形容词作动词 ,“敬重

4、、看重” ;C 项的“尽” ,形容 词作动词, “取尽” ;D 项的“谬 ”,形容词作动词, “弄错”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则修文德以来之 B执敲扑而鞭笞天下C外连衡而斗诸侯 D以弱天下之民解析:选 B。B 项的“鞭笞 ”,名词作动词, “用鞭子抽打、用竹板打” 。A 项的 “来” ,使动用法, “使来” ;C 项的“斗” ,使动用法,“使斗” ;D 项的“弱” ,使动用法, “使 弱、削弱” 。7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梁以此奇籍B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C舞殿冷袖,风雨凄凄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解析:选 C。 C 项的“冷” ,使动用法,

5、 “使寒冷” 。A 项的“奇” ,意动 用法, “以 为奇” ,句意 为“ 项梁以此认为项羽不平凡”;B 项 的“小 ”,意 动用法, “认为小” ,句意“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 ;D 项的“美” ,意动用法,“认为美丽” 。8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B孔子师郯子、苌弘C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D滕公奇其言,壮其貌 解析:选 C。C 项的“帝王 ”,名词活用为动词 ,“称帝称王” 。A 项的“耻” ,意 动用法, “以为羞耻” ;B 项的“师” ,意动用法,“以为老师” ;D 项的“奇” 、“壮” ,意动 用法, “认为奇怪”

6、、“认为壮美” 。 9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惊姜氏 B木直中绳, 以为轮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C先破咸阳者王之 D 齐谐者,志怪者也解析:选 D。 D 项的“怪” ,形容词作名词 ,“怪异的事物” 。A 项的“惊” ,使 动用法, “使惊动” ;B 项的“ ”,使动用法, “使弯曲” ;C 项 的“王” ,使动用法, “让做王” 。10下列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刘备,天下枭雄C妪,先大母婢也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解析:选 D。D 项为被动句, “为”表被动,其余三项均为判断句。A 项 “为”表判断;B 项主语加名

7、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构成判断句;C 项 属于 “也”式判断句。1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A吾属今为之虏也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解析:选 A。A 项为被动句, “为”表被动。其余三项均为判断句。B 项 副 词“ 则”构成判断;C 项“者, 也”构成判断;D 项“者也”构成判断。12下列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戍卒叫,函谷举D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解析:选 C。C 项是无被 动标志的被动句, “举 ”这个动词表示意念上的被动。其余三项是省略句,A 项为蒙后省,即

8、 “(公)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 项为承前省,即“一鼓作气,再 (鼓) 而衰,三(鼓) 而竭” ;D项为蒙后省,即“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 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13下列句式与“此亡秦之续耳”同类的一项是( )A谁为大王为此计者B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解析:选 B。B 项与例句 为判断句,由“ 也”构成。A 项为一般疑问句;C 项是被动句, “于”为表被动的 标志词;D 项是承前省略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句,即“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 (之)上坐” 。14从句式的角度看,

9、同类的一项是()A不拘于时,学于余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B 自言本是京城女 帝感其诚C 伐薪烧炭南山中 贤能为之用D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解析:选 A。 A 项均为被动句。句“不拘于时”的“于” ;句的“为所”是表被动的标志词。B 项 句是判断句,判断词为“是” ;句是被动句, “感”理解为“被感动” 。C 项句是状语后置句,即“伐薪 烧炭(于)南山中” ;句是被动句,标志词“为”理解为“被” 。D 项 句为“者,也”式的判断句; 句是被动句,标志词“见”表被动。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 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

10、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C沛公安在 大王来何操D微斯人,吾谁与归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解析:选 D。D 项前者是宾语前置句,后者虽有否定词“不” ,但无前置宾语,故不是宾语前置。A、 B、C 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A 、B项分别有否定词“莫” “未” “不” “未” ,其代词宾语“之” “之” “自”“之”分别前置。C 项 因为疑问代词“安” “何”作宾语,故前置。16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卿欲何言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不然,籍何以至此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子何恃而往傅说举于版筑之间A/ B/ / D/ D

11、/解析:选 D。D 项句是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何”前置,句是判断句,句是被动句。17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项是()A长桥卧波,未云何龙B古之人不余欺也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解析:选 A。A 项是一般的疑问句,因为“何”不在宾语的位置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上,故不前置。B、C 、D 项均为宾语前置句。B、C 项是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余” “之”前置。D 项是疑问句中的疑 问代词“谁”前置。题组 2能力提升1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徐九思,贵溪人。嘉靖中,授句容知 县。始视事,恂恂若不能。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九思摘其奸

12、,论如法。郡吏为叩头请,不许,于是人人惴恐。为治,于 单 赤 务加恩,而御豪猾特严。讼者,抶不过十。 诸所催科 ,预为 之期,逾期令里老逮之而已,隶莫敢至乡落。县东西通衢七十里,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九思 节公费,甃以石,行旅便之。朝廷数遣中贵 醮神三茅山,县民苦供应。九思搜故牒,有盐引 金久贮于府者,请以给赏,民无所扰。 岁侵,谷涌 贵。巡抚发仓谷数百石,使平价粜而偿直于官。九思曰:“彼籴者,皆豪也。贫民虽平价不能籴。 ”乃以 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谷多,则使称力分负以去,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谷,而官为偿之,全活甚众。积九载,迁工部主事, 历郎中,治 张秋河道。漕河

13、与盐河近而不相接,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九思议筑减水桥于沙湾,俾二水相通,漕水溢,则有所泄以入海,而不侵田,少则有所限而不至于涸。工成,遂为永利。(节选自明史 徐九思传)【注】单赤:孤苦无依的平民。催科:催收租税。中贵:有权势的太监。盐引:商人运销官盐的凭证。(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视事,恂恂若不能 视事:官吏到职开始工作 B不许,于是人人惴恐 惴恐:恐惧 C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 雨雪:下雪 D甃以石,行旅便之 行旅:行走旅游解析:选 D。D 项的“行旅”是“行人旅客”之意,用作名词,而不是动词“行走旅游”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郡吏为叩头请,不许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B请以给赏,民无所扰 天将以酬长厚者C使平价粜而偿直于官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D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