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3005537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教学的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教学的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教学的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教学的整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教学的整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教学的整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浅论论中小学信息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术课程与程与语语文教学的整合文教学的整合冯秀琪 徐红彩21 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能力将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鼓励在

2、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中小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整合思想概述一、课程整合思想概述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整体的过程。随着对课程内容和儿童认知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出现了多种课程整合理论。影响比较大的有三种:科目中心整合理论、儿童中心整合理论和注重学科与儿童心理的整合理论。其中科目中心整合理论针对学样科目割裂知识的弊病,立足于学科内容改革,目

3、的在于建立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这种整合思想把各门学科作为教学系统的一个要素,它不是把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强加在另一门课程上,而是在考虑到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把几门相关学科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同一个问题,从而使各门学科相互协调、相互渗透,使教学系统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整合,就是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从其他学科或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借助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

4、趣,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还应安排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和其他信息手段获取信息,学会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手段来分析、处理信息,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完成任务,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和语文教学相整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和语文教学相整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中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就是通过读写训练,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不单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对语言信息的查找、筛选、归纳、概括和删改、编辑等能力。因此,中小学生除了应该具有一般的语文能力外,还需要具有较高的对语文信息进行处理与应用

5、的能力,比如利用图书馆、资料库进行学习的能力。1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提高学生运用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让学生初步掌握检索文献信息和积累文献资料的能力,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指导学生认识图书馆的基本属性及其作用,让学生学会使用图书馆资源。教师应定期指导学生完成查阅指定资料的任务,培养学生使用图书馆资源的意识,提高他们使用图书馆查找资料的能力。二是介绍数据库、因特网的基础知识及功能、特点,培养学生检索数据库的能力以及在校园网或因特网上查阅信息的能力。三是介绍常用工具书的内容、作用、价值及使用方法,逐步加强学生对各种字典、词典及其他学科的各种工具书的了解、认识和使用,养成查

6、阅工具书的好习惯。2通过信息技术课培养中小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信息技术丰富了语文教学的信息载体和传输渠道,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新的资源。下表列出了常用的信息工具及其教学特性。信息工具及其教学特性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自觉地、有效地使用各种基本的信息工具,进行简单的信息加工处理,并能使用这些工具去完成语文学习任务。(1)通过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识字和用字的能力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汉字音、形脱节、节型多,结构复杂,类似性大,多音多义字不少,学生学习起来有很大的困难。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媒体手段的使用,尤其是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识字教学软件,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软件观看生字的

7、笔画、笔顺、部首、间架结构、正确读音和汉字编码,同时跟随教学软件进行听、说、读、写、打(打字)的训练,通过人机交互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检查和自我提高。(2)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当代信息技术导致阅读方式发生如下变革: 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 从印刷材料的阅读发展到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阅读; 从利用图书馆到利用电子资料库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随着信息时代全新的阅读与检索方式的出现,培养新的阅读能力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信息技术课应教会学生使用现代化信息工具进行阅读,提高学生高效率地阅读和检索大量信息资料的能力。比如通过网上浏览进行阅读训练,让学生学会阅读电子读物以及使用计算机进行高效

8、率的检索式阅读。(3)通过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阅读方式一样,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之下,写作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 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 超媒体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在与电子资料库的对话中实现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当代信息技术丰富了人们的理解及表达方式。各种字处理系统软件的出现和日益完善,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写作效率,而且也丰富了写作内容和方式。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掌握字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这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无论是打草稿、写文章,还是检查语法,都能较为方便地在计算机上进行。同时,在使用电子媒体工具的写作中,让学生能够使用符号、

9、图像、声音乃至三维动画等各种形式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写作内容。比如在科学、数学的写作中插入专业符号,居艺术与科学的写中中配上插图等。在这种模式下写作的学生,比使用传统的写作工具更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3通过信息技术课培养中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协同作业的合作精神。如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语文信息资料的搜集、加工、处理或者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式阅读与写作。同时,还可以通过网上合作学习和小组协同作业来培养中小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借助于电子邮件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协作学习,通过校园网或 Internet 来实现一个班的学生与另

10、一个班、另一个学校甚至另一个国家的学生交换意见、看法,在交流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在使用各种信息手段进行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程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和方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从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向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转变,我们要改变原先那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课程组织形式,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整合,探索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优化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此来培养中小学的信息技术素养并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8 月2何克抗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 中小学电教 2001 年第 1 期3吴柳 信息化社会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向 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 8 月4黄埔全 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法 课程、教材、教法 1996 年第 10 期选自中国电化教育200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