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验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002641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程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程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程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实验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总结报告清新县第一中学 511800 刘步云 13680037748 我校化学学科现有化学专任教师 34 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 6 人,中学一级教师 19 人,研究生 1 人,在职攻读研究生 1 人,40-50 岁的教师 7 人,30 岁以下的青年教师 14 人,化学教龄不到 3 年的 3 人,另有化学实验员 2 人。从年龄结构看,我校化学教师是以青年教师为主,以中年教师引领的一支专业队伍,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与发展空间。由于处于高中教育的普及阶段,我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每个级有 40 个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高中入学成绩有明显下降,同时按目前的高考模式,课时的安排,使

2、得学生学习化学的时间较以前少了许多,学习方法、解题能力、思维方法都有所下降,对化学的兴趣有所减弱。一、新课程实验工作(一)课程开设情况1、国家课程的的开设本校的开课情况高中 课程模块开课年段开课顺序周课时数学生类别你认为理想的周课时应该是多少?化学 1高一上13全体学生3化学 2高一下23全体学生3化学与生活高二上32全体学生2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高二下64理科学生4化学反应原理高二上44理科学生4有机化学基础高二下54理科学生4实验化学高三上75理科学生52、校本课程及课时校本课程名称开课年段周课时数参加学生人数生活化学环境高一、高二1不定高中化学竞赛辅导高一、高二2不定研究性学习高一、

3、高二1不定化学兴趣小组高一、高二1不定化学基础辅导高一、高二1不定(二)化学新课程的实施第 2 页化学科教研组秉承学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原则,狠抓教学过程管理,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积极主动地优化教学过程,调动一切因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新课程实验取得的成效教师从传统教学的传授者转向现代教学的促进者、学习者、发现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建构,使教学过程由教向学转化,使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提升。 “满堂灌”的现象不见了,更多的是学生自主探索、思考、操作、实验、交流、讨论。浅层次的讲解少了,深层次的讨论多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

4、力不断提高。(四)主要存在问题与对策只用高考成绩去评价一间学校的办学水平是当前的主要问题。学生成绩的好坏受诸多因素影响,普通高中的办学目的不只是向高校输送高分人才,还要是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况且还有相当多的学生是高中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所以普通高中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评价与完善意见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提出的本学科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结构、课程模块选择建议、目标要求的说明等部分是否科学、合理?有什么改进的意见或建议?比较合理。2按照知识与技能、过

5、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目标维度要求,标标准准(主要在内容标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部分)还需要做哪些调整和改进?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部分,通过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和专业发展的培养,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是高中化学课程的明显标志,它为志趣和潜能不同的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 3 页3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方面,是否体现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基本趋势?有无重要内容遗漏或需要更新?有什么改进的意见或建议?我们把

6、一些现代成果放到中学里,让学生将来升入大学有比较好的基础,或者走向社会以后对社会上的各种问题用新的视角来观察。4中学化学课程在学科内(初中、高中必修、高中选修)以及高中各模块的相互关联及衔接上还有哪些问题?如何改进?无意见。5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整体上的难易程度和容量的适宜性如何?各模块的难易程度和容量的适宜性如何?有什么改进的意见或建议?都比较适中,没有意见。 6教学建议部分的内容是否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主动探究与实践?有无改进的意见或建议?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注重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课程标准中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

7、的视野和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教学建议提出,这充分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更加关注和尊重不同学生的发展,提供的课程模块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因此,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发展要求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学习,即文科发展方向的学生、理科发展方向的学生,在课程标准的建议中,教师在学生选择课程内容时是以指导者出现,而不是以规定者出现,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7评价建议部分能否有助于引导教师真正关注学习与教学的过程?是否有助于教师较好地评价学生?如何进一步提高评价建议的可操作性?还有哪些改进的意见或建议?课程标准在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表现上更加具体,针对性、操作

8、性、指导性更强。 能有助于引导教师真正关注学习与教学的过程,有助于教师较好地评价第 4 页学生。但是在实际操作上, 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很多是流于形式,老师和学生一般认为最重要的评价是高考成绩。高考是一条指挥棒,要进一步提高评价建议的可操作性,就要看高考的方式和录取的规则,教师是怎么考试就怎么教,考什么他教什么。学生是怎么考试就怎么学,考什么就学什么。8普通高中化学标准(实验)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部分的叙述是否切实可行;活动与探究建议是否合适?有无必要补充?我觉得在这方面很合适,无必要补充。9普通高中化学标准(实验)在文字(或某一部分文字)表述上是否通俗、流畅、明了、简洁。标准中的概念、术语等表述是否准确。根据近三年的实践,还有哪些改进的意见或建议? 表述上通俗、流畅、明了、简洁。标准中的概念、术语等表述准确。没有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