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广东省高考压轴卷 语文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3001997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广东省高考压轴卷 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4广东省高考压轴卷 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4广东省高考压轴卷 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4广东省高考压轴卷 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4广东省高考压轴卷 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广东省高考压轴卷 语文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广东省高考压轴卷 语文 word版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2014 广东省高考压轴卷语文广东省高考压轴卷语文一、本大题一、本大题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1212 分。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纶巾桂冠 迁徙歼灭 荷花负荷B讣告敷衍 朔风追溯 露骨露脸C蛊惑桎梏 仓庾瘐毙 请帖字帖D恭敬供认 挽救央浼 角色角力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湖北咸宁实验小学副校长洪耀明最近成了网络话题人物。为了兑现之前与学生的承诺,他在升旗仪式上亲吻了一头小猪,被一些网友称为“中国好校长” 。学习借鉴也好,生搬硬套也罢,至少,洪校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诺言,被点赞“一诺千金” ,

2、也在情理之中。当然,也有人质疑其作秀,表示诚信教育也不能通过夸大其词的方式来实现。A. 兑现 B. 生搬硬套 C质疑 D夸大其词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飞行员迈克尔声称在泰国湾海底发现疑似马航 MH370 残骸线索,其发现的疑似图像位于泰国湾,也是飞机失联前最后与地面进行联系的地点。B5 月 8 日以来,南方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过程,引发洪涝、风雹等灾害发生,截至 5 月 11 日 20 时,此次过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9.3 亿元。C经警方初步查明,乌鲁木齐火车南站爆炸是一起严重的暴力恐怖袭击案件,暴徒持刀砍杀群众,同时引爆爆炸装置,目前已造成 3 人死亡,79 人受伤。D五

3、一期间,位于唐家湾远大美域的花海公园免费对外开放,建设有配套的儿童欢乐城堡、下沉广场、小型高尔夫推杆练习场、高地观景亭可供人游玩。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潇洒表现在文学上,是冲淡和性灵两种风格相结合。 。 。陶渊明和袁中郎,都是当时文艺上的叛徒。在陶渊明时代,宫廷文人把文学领到一条死路上去,徒有华丽的躯壳而没有灵魂。在袁中郎时代,摹古之风特盛,文人作文,也忘掉了还有个自我存在。因此陶渊明和袁中郎都尽力的追求自然。自然有二: , 。偏于风物上的自然,便多表现山水田园的爱好。偏于人性上的自然,便反对摹古与无谓的规律。 。一是风物上的自然一是人性上的自然在历史上,这二者

4、都有着反抗的意义本来二者原是互相关联,很难单独分开的二者结合起来,便是现实桎梏的解脱,便是潇洒之极致A. B. C. D. 二、本大题二、本大题 7 7 小题,共小题,共 3535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日磾(音 m)字翁叔,本匈奴休屠王太子也。以父不降见杀,与母阏氏、弟伦俱没入宫,输黄门养马,时年十四矣。久之,武帝游宴见马,后宫满侧。日磾等数十人牵马过殿下,莫不窃视,至日磾独不敢。日磾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严,马又肥好,上异而问之,具以本状对。上奇焉,即日赐汤沐衣冠,拜为马监,迁侍中、驸马都慰、光禄大夫。日磾既亲近,未尝有过失,上甚信爱之,赏赐累千金,出则骖乘,入侍左右。贵

5、戚多窃怨,曰:“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上闻,愈厚焉。日磾母教诲两子,甚有法度,上闻而嘉之。病死,诏图画于甘泉宫,署曰“休屠王阏氏” 。日磾每见画常拜,乡之涕泣,然后乃去。日磾子二人皆爱,为帝弄儿,常在旁侧。弄儿或自后拥上项,日磾在前,见而目之。弄儿走且啼曰:“翁怒。 ”上谓日磾“何怒吾儿为?”其后弄儿壮大,不谨,自殿下与宫人戏,日磾适见之,恶其淫乱,遂杀弄儿。弄儿即日磾长子也。上闻之大怒,日磾顿首谢,具言所以杀弄儿状。上甚哀,为之泣,已而心敬日3磾。 初,莽何罗与江充相善,及充败卫太子,何罗弟通用诛太子时力战得封。后上知太子冤,乃夷灭充宗族党与。何罗兄弟惧及,遂谋为逆。日磾视其志意有非常

6、,心疑之,阴独察其动静,与俱上下。何罗亦觉日磾意,以故久不得发。是时,上行幸林光宫,日磾小疾卧庐。何罗与通矫制夜出,共杀使者,发兵。明旦,上未起,何罗亡何从外入。日磾奏厕心动,立入坐内户下。须臾,何罗袖白刃从东箱上,见日磾,色变,走趋卧内欲入,行触宝瑟,僵。日磾得抱何罗,因传曰:“莽何罗反!”上惊起,左右拔刃欲格之,上恐并中日磾,止勿格。日磾捽胡投何罗殿下,得禽缚之,穷治皆伏辜。由是著忠孝节。日磾自在左右,目不忤视者数十年。赐出宫女,不敢近。上欲内其女后宫,不肯。其笃慎如此,上尤奇异之。及上病,属霍光以辅少主,光让日磾。日磾曰:“臣外国人,且使匈奴轻汉。 ”于是遂为光副。光以女妻日磾子赏。初,

7、武帝遗诏以讨莽何罗功封日磾为秺侯,日磾以帝少不受封。辅政岁余,病困,大将军光白封日磾,卧授印绶。一日薨赐葬具冢地送以轻车介士军陈至茂陵谥曰敬侯。(节选自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署曰“休屠王阏氏” 部署B日磾顿首谢 感谢C莽何罗与江充相善 善良D属霍光以辅少主 嘱咐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 分)A其后弄儿壮大 上欲内其女后宫B然后乃去 乃夷灭充宗族党与C以父不降见杀 日磾以帝少不受封D何怒吾儿为 于是遂为光副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一日薨/赐葬具冢地/送以轻车介士军/陈至茂陵/谥曰/敬侯B一日薨/赐葬

8、具冢地/送以轻车介士/军陈至茂陵/谥曰/敬侯4C一日/薨/赐葬具冢地/送以轻车介士军/陈至茂陵/谥曰敬侯D一日/薨/赐葬具冢地/送以轻车介士/军陈至茂陵/谥曰敬侯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金日磾原本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父亲被杀后自己入宫做了马夫,但他忠于职守,态度诚信,所以很快得到皇帝的器重,被封为“秺侯” 。B金日磾怀疑莽何罗兄弟有谋反之心,独自一人在暗处观察他们的动静,和他们一同起居生活,并且通过斗智和斗勇,最终制止了一场叛乱。C皇上病重时,嘱咐大将军霍光辅佐少主,面对霍光的谦让,金日磾认为自己是一个外族人,不能担此重任,这么做只会让匈奴看不起汉朝。D金日

9、磾作为一个异族战俘,却能凭借自己的“忠孝” 、 “笃慎”受到皇上的恩宠,除了个人努力外,与汉武帝知人善任的胆识和气魄分不开。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 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 分)上异而问之,具以本状对。 (3 分)何罗与通矫制夜出,共杀使者,发兵。 (4 分)(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金日磾“忠孝”的两个事例。 (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 分)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7 分)虞姬墓【宋】苏轼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注】此诗作于北宋熙宁四年(1071) ,苏轼赴杭州就任通判途中。郑君:项羽部将郑荣,项

10、羽死后归汉,刘邦下令所有项羽旧部提到项羽时要直呼其名“项藉” ,郑荣不从,5被逐。(1)诗人为何要吟咏“虞姬与郑君”?(3 分)(2)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4 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 (6 分)(1)子曰:“ , ,勇者不惧。 ” (论语十则)(2)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 。(李白蜀道难 )(3)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4)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固一世之雄也。(苏轼赤壁赋 )三、本大题三、本大题 4 4 小题,共小题,共 1616 分。分。阅读

11、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215 小题。诗是大众化还是小众化,从新诗诞生起,就一直在争论中。其中,争论的一个焦点是平民化还是贵族化。对同一位诗人来说,大众化倾向和小众化倾向也常常是“并存”的。李白有静夜思 ,也有蜀道难 ;老杜有三吏三别,也有北征 。推出大众化的死水的闻一多,也出版过小众化的红烛 ;写过小众化的雨巷的戴望舒,也写过大众化的元日祝福 。朦胧诗似乎是小众的,但是诸如“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之类的名句却得到广泛流传。当然,一位诗人总有他的主要审美倾向。李金发基本是小众化诗人,田间基本是大众化诗人。在一些诗人那里,主要审

12、美倾向还会发生变化,殷夫、穆木天、艾青、何其芳等都是由小众化转向大众化的诗人。诗终究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大众化和小众化倾向还与诗的外在环境密切相关。当生存关怀成为诗的基本关怀的时候,例如发生战争、革命、灾难的年代,大众化的诗就会多6一些。当生命关怀成为诗的基本关怀的时候,例如和平、和谐、安定的年代,小众化的诗就会多一些。大众化和小众化的诗都各有其美学价值,不必也不可能取消它们中的任何一个。但是,艺术总是有媒介化倾向,诗终究以广泛传播为旨归。大众传播有两个向度:空间与时间。不仅“传之四海”的空间普及, “流芳千古”的时间普及也是大众化的表现。李贺、李商隐生前少知音,但他们的诗歌几千年持续流传,成

13、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诗歌的这种隔世效应也是一种常见的大众化现象。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也是大众化程度最高的诗歌时代,只要是中国人,大多能背出几首佳作。唐诗宋词成了中国人文化身份之一。白居易和柳永是很值得后世研究的代表。胡适倡导新诗时,就很推崇白居易和他领军的新乐府。 “但伤民病痛”的白居易推进了杜甫开辟的现实主义, “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 。从赋得古原草送别到长恨歌 ,再到贬居江州的琵琶行 ,白居易有明确的大众化艺术追求,他的不少诗篇也最大限度地产生了大众化效应。白居易的诗广布民间,传入深宫,当时凡乡校、佛寺、通旅、行舟之中,到处题有白诗,有些歌妓因能诵长恨歌而“增价” 。元稹

14、为白氏长庆集写的序言里有这样的叙述:“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 ”新乐府用口语,但徒有乐府之名,实际和音乐没有多少干系,而柳永的词却充分运用音乐作为传播手段。他熟悉坊曲,和歌伶乐伎合作,使词插上音乐的翅膀。叶梦得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新诗拥有唐诗宋词时代没有的现代传播手段,像诗的网络生存,就是古人远远不具备的条件。但是,新诗实际上很小众。和唐诗宋词相比,新诗的大众化存在诸多困难。年轻的新诗不成熟,甚至迄今没有形成公认的审美标准,诗人难写,读者难记,没有像唐诗宋词那样化为民族文化传统,至今游离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文化生活之外;新诗的发生

15、更多地取法外国,不来自民间,不来自传统,也不来自音乐,主要借助默读,与朗诵尤其与音乐的脱节成为传播的大难题,把声音还给诗歌乃当务之急;和白居易的“为时而著” 、 “为事而作”不一样,当下有些诗人信服“私语化”倾向,使得公众远离诗歌。高尔基有句话还是有道理的:“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 。无论是小众还是大众,新诗都需不断继承创新,在多样化格局中努力争取传播的大众7化效应。(改编自吕进诗歌的大众与小众 )第第 121213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选择题答题区”作答。作答。 (1212 题选对一项给题选对一项给 2 2 分,选对分,选对两项给两项给 5 5 分,多选不给分)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 (5 分)A当生命关怀成为诗的基本关怀的时候,大众化的诗就会多一些;当生存关怀成为诗的基本关怀的时候,小众化的诗就会多一些。B李贺、李商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