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复习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998939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复习(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九年级化学复习九年级化学复习1、化合价化合价 1.下列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 A.H2SO4 B.H2S C.SO2 D.Na2SO32今年入冬以来,我国各地普降大雪,为尽快恢复交通,使用了大量融雪剂。有一种融雪剂中含有硅酸 钠(Na2SiO3) ,Na2SiO3中 Si 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3 C4 D63曾经有人把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调,引发多次中毒事件。在亚硝酸钠中 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2 价 B. -3 价 C. +3 价 D. +5 价10.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具有氧化、凝聚、杀菌等功能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

2、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 合价是 A.+2 B.+3 C.+4 D .+65我国研制的大型激光武器“神光二号”用了磷酸二氢钾(KH2PO4)大晶体。则磷酸二氢钾中磷元素的 化合价为 A. 2 B. 3 C. 4 D. 56上海盛绿等食品公司,向面粉中添加柠檬黄(混有铬酸铅,化学式为 PbCrO4)制作“染色”馒头。已 知铬酸铅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则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A、+6 B、+4 C、+2 D、+1二、基本知识二、基本知识 1. 晓红在餐厅看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 A.移走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

3、火点以下2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架在高处的电线,夏季比冬季长,是因为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 B.花开时节,满园飘香,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 C.水受热,水分子运动加快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是可以再分的。2 23.一些食物的近似 pH 如下表:食物苹果西瓜牛奶玉米粥pH2.93.35.36.36.36.66.88.0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使用上述食物中的( ) A.苹果 B.西瓜 C.牛奶 D.玉米粥4. 下列物质中,在农业生产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熟石灰 、火碱 、氢氧化钾 、石灰石4.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原子数

4、目 分子种类 元素种类 物质种类 原子种类 物质总质量A. B. C. D.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pH=0 的溶液是中性溶液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C烧碱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D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稀盐酸 C.液氧 D.矿泉水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 才能燃烧更旺。 “火要虚”的目的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5、)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气体,放出热量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D.将 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蓝9. 下列物质中,在农业生产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熟石灰 、火碱 、生石灰 、石灰石1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原子数目 分子种类 元素种类 物质种类 原子种类 物质总质量A. B. C. D.3 3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 B.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氢原子和氧原子。 C.人们常说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质”指的是

6、铁元素 。 D. 原子的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质量之和。12.下列物质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其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 B.浓盐酸 C.浓硫酸 D.氯化钠固体13.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 NaOH 溶液治疗胃酸过多症:NaOH+HCl=NaCl+H2O B实验室用稀硫酸与铜反应制取 H2:H2SO4+Cu=CuSO4+ H2 C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锈迹:Fe2O3+6HCl=2FeCl3+3H2O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CO+O2 2CO214.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以下化学实验设计中,不

7、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厨房中食醋鉴别纯碱与食盐 B用 AgNO3溶液验证 H2中混入少量的 HCl 杂质 C用稀硫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D用稀盐酸验证暴露在空气中的 NaOH 固体是否变质15市政府有关部门提醒大家,冬季燃煤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这里的有 毒气体主要是指( ) ACO2 BCH4 CCO DN216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 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7

8、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工业上常用铁桶来储运烧碱 B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要严防煤气中毒 C自来水是纯净物,不含任何杂质 D可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胆上的水垢18小玲学习了用 pH 试纸测定的方法后,收集了家里的几种物质进行测定,结果如下:物质厕所清洁剂牙膏肥皂厨房清洁剂pH281012上述物质中,最容易直接腐蚀铁制品下水道的是( ) A厕所清洁剂 B牙膏 C肥皂 D 厨房清洁剂4 419.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有正化合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没有正化合价 B. 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所以氧化物中一定有一种元素

9、不是氧元素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都是酸20.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比在干燥环境中容易生锈 B生活中可以用足量的稀盐酸倒入铝制水壶充分的浸泡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少喝汽水 D发现煤气泄漏时,要杜绝一切火种,及时的打开门窗通风21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工业上常用铁桶来储运烧碱 B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要严防煤气中毒 C自来水是纯净物,不含任何杂质 D可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胆上的水垢2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液氧 B

10、.稀盐酸 C. 河水 D.矿泉水23减少污染,净化空气, “还我一片蓝天” ,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下列气体会造成空气污 染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氮气24对过氧化氢(H2O2)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 1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组成 B.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 由 1 个水分子和 1 个氧原子结合而成 D.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25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B.原子失去电子就变成阳离子 C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以再分26.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与俗名,对应错误

11、的是 ( )A汞水银 B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C碳酸钠纯碱 D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2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用食醋可以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用肥皂水涂抹蚊子叮咬处,可以减轻痛痒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可以除去油污 D油锅着火时,可以用水浇灭5 52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也是可分的 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一定不同29学习化学时会遇到许多“相等” ,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中错误的 A 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B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中和反

12、应中参加反应的酸和碱质量一定相等 D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质量总和一定相等30.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每个公民的职责。下列认识或行为合理的是( ) A.氢气是比天然气更理想的燃料,应不惜一切代价尽早推广使用 B.大力提倡生态农业,禁止化肥、农药的生产 C.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直接用工厂排出的废水灌溉农田 D.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必须综合开发利用3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 B. 人们常说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质”指的是铁元素 C.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 原子的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和中

13、子质量之和3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质子数和中子数 D 电子数33.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 pH 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 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B 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C.C 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C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3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胶头滴管用于滴加少量液体,为防止液体流出,应伸入试管内滴加 B.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仰视量筒读数会造成配制结果偏小 C.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各放一张纸,调整天平平衡后,将 NaOH 固体放在纸上称量 D.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着量筒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6 635.t时有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做法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A. 加溶剂 B. 往溶液中加硝酸钾 C.往溶液中加氯化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