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复习要点汇编2018届必修3知识点复习精编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2994004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复习要点汇编2018届必修3知识点复习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xx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复习要点汇编2018届必修3知识点复习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xx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复习要点汇编2018届必修3知识点复习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xx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复习要点汇编2018届必修3知识点复习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xx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复习要点汇编2018届必修3知识点复习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复习要点汇编2018届必修3知识点复习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复习要点汇编2018届必修3知识点复习精编(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吴江汾湖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吴江汾湖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 整理:向整理:向 东东高三历史高三历史 (必修(必修 3 3 复习要点)复习要点) - - 1 1 - -吴江汾湖高级中学吴江汾湖高级中学 高三历史高三历史 复习要点汇编(复习要点汇编(20182018 届)届) 必修三必修三 专题一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 1道家:道家:(1)老子:春秋晚期,道家学派创始人。哲学方面:“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客观唯心主义) ;矛盾对立的事物具有向相反方面转化的规律;(朴素辩证法思想)要顺应自然,知足寡欲

2、, “无为而治” 。政治方面:“无为而治” (汉初统治者采纳) ; “小国寡民” 、清静无为。(2)庄子: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主张:发展老子的学说,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2 2儒家:儒家:(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晚期人,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尊称“至圣” “万世师表”哲学方面:核心思想是“仁” (“仁者,爱人” ; 待人要宽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政治方面:“克已复礼” ,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体现孔子思想的落后性、保守性。“为政以德” ,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 包含了民本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3、,稳定社会秩序,这是进步的。教育方面:首创私学,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 ,扩大了教育的范围。 编订“六经”: 诗 、 书 、 礼 、 易 、 乐 、 春秋注意:注意:论语论语为其言论集,系其弟子所为,非孔子所编。为其言论集,系其弟子所为,非孔子所编。(2)孟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有“亚圣”之称。政治思想:将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仁政”思想,提出“轻刑薄税” 。 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伦理观:主张“性本善” ,统治者要用仁政来回复、扩充人的善性。(3)荀子: 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哲学:“天行有常” 、 “制天命而用之” 。 (唯物主义思想) 政治:a、主张统治者

4、施政用“仁义” 、 “王道” ,以德服人;b、民本思想:提出“君舟民水” ,强调人民力量的巨大。伦理观:提出“性恶论” ,强调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3 3墨家:墨家: 墨子(墨翟)战国初期,墨家学派创始人。吴江汾湖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吴江汾湖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 整理:向整理:向 东东高三历史高三历史 (必修(必修 3 3 复习要点)复习要点) - - 2 2 - -主张“兼爱” 、 “非攻” 、 “尚贤” 、 “节俭”4 4法家:法家: 代表人物:韩非子,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主张:加强君主集权,严刑峻法,以法治国。要因时变革(“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事异则备变” )

5、 二、汉代新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二、汉代新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 1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提出者:董仲舒)(提出者:董仲舒)(1)目的:为了适应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封建统治,要求思想统一。(2) “新”儒学的特征:董仲舒把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吸收融合; 儒学独尊,思想专制; 带有神学倾向(3)具体内容: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了加强君权,提出“君权神授” 、 “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 (神学倾向)提出道德标准:“三纲五常” (五常:仁、义、礼、智、信)2 2汉武帝独尊

6、儒术采取的措施:汉武帝独尊儒术采取的措施:汉武帝起用“贤良文学”的儒学之士担任官职;设“博士”为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从汉武帝起,儒家经典(“五经” )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汉武帝在京师长安兴办太学; 在地方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3 3影响:影响:积极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消极影响:结束各派学说平等竞争局面,抑制了学术思想自由发展,实质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三、宋明理学:三、宋明理学:1 1程朱理学:程朱理学:(1)宋代出现,以儒学为核心,融合佛教、道教思想而形成的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2)程颐、程颢: 北宋时期,理学的开

7、创者。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 (理学核心思想,客观唯心主义)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认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提出“格物致知”认识论,只有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理” 。(3)朱熹: 南宋时期,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子)观点: 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影响: 其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 ,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依据;其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统治,成为自南宋以后的官方哲学。2 2陆王心学:陆王心学:(1)陆九渊: 南宋时期,心学的开创者。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即理也” ;(主观唯心

8、主义)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吴江汾湖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吴江汾湖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 整理:向整理:向 东东高三历史高三历史 (必修(必修 3 3 复习要点)复习要点) - - 3 3 - -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要反省内心就可以得到天理。(2)王阳明: 明朝时期,心学的集大成者。 (王守仁)背景:王阳明认为社会动乱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主张:a、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宣扬“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b、提出“致良知” 。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要通过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c、提出“知行合一” ,知、行都产生于心,要用

9、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3 3宋明理学的影响:宋明理学的影响:消极性:用天理(即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积极性: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人的气节和品格,讲究节制、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产生积极影响。四、明清儒学思想的新活跃:四、明清儒学思想的新活跃:1 1背景:背景: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文化: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压抑人性。2 2代表人物及主张:代表人物及主张:(1 1)李贽:)李贽:“离经叛道离经叛道” ,挑战正统权威,挑战正统权威主张:挑战孔子和儒

10、家经典的权威。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挑战正统地位。批判程朱理学,揭露道学家的虚伪,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抨击封建传统观念,倡导男女平等、个性自由。如抨击男尊女卑;称赞寡妇再嫁著作:焚书 、 藏书等评价:他大胆挑战正统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非资产阶级)(2 2)黄宗羲: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黄宗羲: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主张:抨击封建君主专制,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倡导“天下为主,君为客” ;主张限制君权,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要“公其是非于学校”经济方面: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著作:明夷待访录(3 3)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顾炎武:

11、经世致用思想主张:批判君主专制,主张用“众治”代替“独治”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心学空谈 (学术研究要为现实服务) 。指出“亡国”与“亡天下”不同 (梁启超据此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著作:日知录 、 天下郡国利病书意义:其崇尚实际的学风与锲而不舍的精神,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4 4)王夫之: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唯物主义思想家主张:主张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认为万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认为主观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辩证法: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3 3思想特点和实质:思想特点和实质:

12、吴江汾湖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吴江汾湖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 整理:向整理:向 东东高三历史高三历史 (必修(必修 3 3 复习要点)复习要点) - - 4 4 - -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没有根本跳出儒家思想的范畴;其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与继承,构建了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使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其反封建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具有明显的民主性,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重要影响。注意: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认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地继承。注意: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认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地继承。 专题二专题二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

13、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一、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一、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1 1人文主义的内涵: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神的权威,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歌颂人的尊严人文主义的内涵: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神的权威,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歌颂人的尊严2 2古希腊智者学派:(奴隶社会)古希腊智者学派:(奴隶社会)(1)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2)重要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起源) 。(3)意义: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它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局限性:忽视人的道德3 3苏格拉底:古希

14、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1)主张:关注人的伦理道德,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强调人的道德) ;强调知识的作用,将知识与道德合二为一,提出“美德即知识”的主张在哲学上第一次发现了“自我” ,提出“认识你自己”的主张;(2)意义: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理性和思想自由的精神,是欧洲 18 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二、文艺复兴运动:(二、文艺复兴运动:(14141717 世纪)世纪)1 1兴起:意大利兴起:意大利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根源)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意大利保存了大量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2 2代表人物:代表人物:(1) “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先驱,长诗神曲 。歌颂人的伟大,率先揭露教会的贪腐彼特拉克: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被称“人文主义之父” 。著歌集薄伽丘:著作十日谈 。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主张人类平等、发展个性(其中,薄伽丘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称“人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