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资料分析解题提速必备理论知识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2986084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资料分析解题提速必备理论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资料分析解题提速必备理论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资料分析解题提速必备理论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资料分析解题提速必备理论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资料分析解题提速必备理论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资料分析解题提速必备理论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资料分析解题提速必备理论知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8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资料分析解题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资料分析解题提速必备理论知识提速必备理论知识在做行测资料分析题目时,只要采用了科学的方法进行了系统学习,就可以提高做题效率,而且很快。列式无非就是涉及到增长、比重、平均数、倍数等概念,计算方法如果都掌握得好的话,所有的题都可以在半分钟之内计算出来。那为什么还有很多考生在半个小时之内做不完 20 道资料分析,甚至需要四、五十分钟才可做完。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阅读题干和找数据花的时间太多,这是因为我们对于常考的一些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缺乏认识和理解,这样找起概念和数据来,就会很机械、很慢、也很容易出错。熟练掌握下面这

2、些知识,肯定会让我们在理解题干的时候更加清晰、找起数据更加快速。由于篇幅问题,这些知识分成三篇进行介绍。一、企业类型分类方法1、按经济类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按规模: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一般题目中常见的只是统计了规模以上企业。工业统计中的“限额以上”就是“规模以上” ,只是提法不同,没有区别。1998 年,国家统计局将工业统计范围划分为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两部分。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998-2006年,是指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 500 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企业;2007-2010 年,统计范围调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 500 万元

3、及以上的工业企业;2011 年开始至今,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 2000 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二、 “能源消费总量” 、 “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和“综合能源消费量”的区别能源消费总量指一定地域(行政或地理区域)内,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居民家庭在一定时期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一般情况下,行业、企业范围内所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量,称作综合能源消费量或能源消费量。所以,能源消费总量是针对地域能源消费的总量而言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是指以一次能源形式体现的全部能源消费量,它等同于能源消费总量。综合能源消费量针对行业、企业范围内所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量而言的。三、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概念及分类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

4、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各种福利,包括受雇于单位或个人、从事各种自由职业、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福利。经营净收入指住户或住户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财产净收入指住户或住户成员将其所拥有的金融资产、住房等非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交由其他机构单位、住户或个人支配而获得的回报并扣除相关的费用之后得到的净收入。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

5、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或退休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经常性捐赠和赔偿、报销医疗费、住户之间的赡养收入,本住户非常住成员寄回带回的收入等。转移性收入不包括住户之间的实物馈赠。一般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生活水平成正比,即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生活水平则越高。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物价变化的因素,使得相同的货币所能购买到的生活消费品和社会服务的数量与基期相比相应变化,造成货币的购买力变化。因此,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速度时,必须要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具体的扣除方法,用公式表示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

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区别1、企业里的职工社会保险最低是五险(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城镇居民社会保险最低是两险(养老、医疗)。2、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国家强制性的缴费,必须参加,居民养老保险属于自愿参保。3、城镇职工是按月缴费以本人工资和社会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是按照比例缴费的,居民养老保险是按年缴费,是按照固定的数额缴费的。4、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根据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和社会平均工资计算退休金,居民养老保险是根据缴费总额加政府补贴,国家补贴计算。5、领取年龄不同,城镇职工男 60、女工 50、女干部 55 周岁领取,居民养老保险不论男女都

7、是 60 周岁领取。6、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高,待遇高,居民养老保险由于没有收入,起点低,缴费少,待遇也是较低的。五、三次产业的范围1、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2、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3、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

8、,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采矿业中的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六、交通与邮电常考概念1、交通运输按照运输方式分可分为:铁路、公路、水路、航空。2、货(客)运量: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运输工具实际运送的货物重量(旅客数量)。该指标是反映运输业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数量指标,也是制定和检查运输生产计划、研究运输发展规模和速度的重要指标。货运按吨计算,客运按人计算。货物不论运输距离长短、货物类别,均按实际重量统计。旅客不论行程远近或票价多少,均按一人一次客运量统计;半价票、小

9、孩票也按一人统计。3、货物(旅客)周转量:指在一定时期内,由各种运输工具运送的货物(旅客)数量与其相应运输距离的乘积之总和。该指标可以反映运输业生产的总成果,也是编制和检查运输生产计划,计算运输效率、劳动生产率以及核算运输单位成本的主要基础资料。计算货物周转量通常按发出站与到达站之间的最短距离,也就是计费距离计算。计算公式为:货物(旅客)周转量=(货物(旅客)运输量运输距离)4、港口货物吞吐量:指经由水路进、出港区范围,并经过装卸的货物数量。按货物流向分为进港吞吐量和出港吞吐量,按货物的贸易性质分为内贸和外贸吞吐量。货物类别根据现行的交通行业运输货物分类和代码标准分类。5、邮电业务总量:指以货

10、币形式表现的邮电企业为社会提供各类邮电通信服务的总数量。该指标是用于观察邮电业务发展变化总趋势的综合性总量指标,分别按邮政业务总量和电信业务总量统计。七、中国经济地带的划分1、东北 3 省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记作黑吉辽。2、中部 6 省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记作两湖两西加豫皖。3、西部 12 省(区、市)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记作五个自治区加陕甘宁、云贵川(包括重庆)。4、东部 10 省(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记作京津冀鲁、江浙沪、粤闽琼八、人口人口数:指一定时点、一定地

11、区范围内有生命的个人总和。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城镇人口是指居住在城镇范围内的全部常住人口;乡村人口是除上述人口以外的全部人口。出生率(又称粗出生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出生人数与同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用千分率表示。本资料中的出生率指年出生率,其计算公式为:出生率=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死亡率(又称粗死亡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死亡人数与同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用千分率表示。本资料中的死亡率指年死亡率,其计算公式为:死亡率=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

12、)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户分离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流动人口:是指人户分离人口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一个直辖市或地级市所辖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九、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该指标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又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3、按登记注册类型可分为国有、集体、联营、股份制、私营和个体、港澳台商、外商、其他等。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指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及城镇个体户进行的计划总投资 500 万元及 500 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包含原口径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加上农村企事业组织项目投资,该口径自 2011 年起开始使用。房地产开发投资:指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房地产开发法人单位统一开发的包括统代建、拆迁还建的住宅、厂房、仓库、饭店、宾馆、度假村、写字楼、办公楼等房屋建筑物,配套的服务设施,土地开发工程(如道路、给水、排水、供电、供热、通讯、平整场地等基础设施工程)和土地购置的投

14、资;不包括单纯的土地开发和交易活动。建设总规模:是指在报告期内所有施工项目的计划总投资。在建总规模:是指在报告期末所有在建项目的计划总投资。在建净规模:是指报告期末所有在建项目建成投产尚需的投资总量。在建净规模=在建总规模-未投产项目(期末在建)累计完成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到位资金: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不同,分为国家预算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1)国家预算资金:国家预算包括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各类预算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全部作为国家预算资金填报,其中一般预算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部分包括基建投资、车购税、灾后恢复重建基金

15、和其他财政投资。各级政府债券也应归入国家预算资金。(2)国内贷款:指报告期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单位向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各种国内借款,包括银行利用自有资金及吸收存款发放的贷款、上级主管部门拨入的国内贷款、国家专项贷款(包括煤代油贷款、劳改煤矿专项贷款等),地方财政专项资金安排的贷款、国内储备贷款、周转贷款等。(3)利用外资:指报告期收到的境外(包括外国及港澳台地区)资金(包括设备、材料、技术在内)。包括对外借款(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出口信贷、外国银行商业贷款、对外发行债券和股票)、外商直接投资、外商其他投资(包括利用外商投资收益在国内进行固定资产再投资活动的资金)

16、。不包括我国自有外汇资金(国家外汇、地方外汇、留成外汇、调剂外汇和国内银行自有资金发放的外汇贷款等)。各类外资按报告期末的外汇牌价(中间价)折成人民币计算。(4)自筹资金:指固定资产投资单位在报告期收到的,由各企、事业单位筹集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自有资金和从其他单位筹集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但不包括各类财政性资金、从各类金融机构借入资金和国外资金。(5)其他资金:指在报告期收到的除以上各种资金之外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包括社会集资、个人资金、无偿捐赠的资金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等。固定资产投资按国民经济行业分:指根据其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性质对各类单位进行的分类。应根据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的主要产品种类或主要用途及社会经济活动种类来划分,不能根据项目单位本身的行业类别来划分。如果项目投产后有几种产品,应根据主要产品来确定行业类别。一般情况下,一个建设项目只能属于一种国民经济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按隶属关系分:是按建设单位或企业、事业、行政单位的主管上级机关确定的。(1)中央:是指中共中央、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各部、委、局、总公司以及直属机构直接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