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提纲04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2985751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提纲04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3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提纲04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3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提纲04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3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提纲04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3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提纲04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提纲0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提纲04(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历史与社会历史与社会中考考点复习提纲(四)中考考点复习提纲(四)第三部分: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第三部分: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主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历程与现代世界的发展主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历程与现代世界的发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中华人民共和国1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确定国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首都、国旗、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建人民英雄纪念碑。1949 年 10 月 1 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2、,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宣告新中国的诞生。历史意义历史意义:结束了自 1840 年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 1919 年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2 2、土地改革、土地改革(1)完成时间完成时间:1952 年底(2)内容内容: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3)意义意义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农民分到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4)中国历史上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中国历史上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西周时实行分封制:土地属于国有制即周王室所有(私有) ;战国商鞅变法,废除土地国有制,实

3、行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一直持续到土地改革完成。1952 年底,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依然是私有)1956 年底,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变为集体所有制即公有制,一直持续到现在。23 3、抗美援朝、抗美援朝(1)原因原因: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干涉。为了保家卫国,应朝鲜政府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抗击侵略者。(2)时间时间:1950.101953.7(3)双方参战军队双方参战军队: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 、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4)重要战役重要战役:战役(5)结果结果:中朝军队将美国侵略军赶回北纬 38 度线以南,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

4、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6)意义意义: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二、大跃进运动二、大跃进运动1 1、三大改造及其意义、三大改造及其意义(1)时间时间:19531956 年底(2)改造对象改造对象: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方式方式:农业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4)实质实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5)意义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 2、 “大跃进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其影响和

5、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其影响(1) “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的重大失误。(2)时间时间:1958 年开始 (3)原因原因: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4)表现表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5)影响影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思想、3自然环境等都造成了重大损失和破坏,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6)教训与启示教训与启示: 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注重保护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要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3 3、 “两弹一星两弹一星”(1)两弹一星两弹一星:核

6、弹(包括原子弹和氢弹) 、导弹、人造地球卫星。(2)具体成就具体成就1964 年 6 月,中近程地对地导弹飞行成功1964 年 10 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 年 6 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 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 1 号(世界第五个)(3)为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科学家:钱学森(导弹之父) 、邓稼先(两弹元勋) 、钱三强(原子弹之父)(4)两弹一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自力更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其核心是科技创新精神。三、文化大革命三、文化大革命1、起止时间起止时间:966 年1976 年 ()2、原因原因:由于党中

7、央的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遭到了完全破坏,毛泽东过分严重地估计了我国的阶级斗争形势,又采取了“大民主”的错误方法,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所利用。3、性质性质: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4、结束标志结束标志:1976 年党中央粉碎了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5、影响影响民主被践踏,法制遭破坏;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深受迫害;优秀文化遗产受到严重摧残;给国家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46、教训启示教训启示坚持民主集中制,防止个人崇拜;加强法治宣传,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四、十一届三中全会四、十一届三中全会1 1、时间、时间:1

8、978 年 12 月2、内容内容:恢复马克思主义路线(解放思想,事实就是) -(思想上)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政治上)邓小平成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组织上)实行改革开放 (新时期最鲜明特点) -(经济上)3 3、意义:、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4 4、中国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农村 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安徽凤阳小岗村 作用: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很快解决了 12 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对内

9、改革 (首先开始 于农村)城市经 济体制 改革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对外开放 (首先开始 于沿海)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0 年) 、海南(1988) 目的: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扩大对外贸易。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进入全方位多角度的对外开放阶段。5、改革开放的成果、改革开放的成果(1)中国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2)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前所未有的提高。五、一国两制五、一国两制51 1、 “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提出的提出1982 年,邓小平从维护中华民族

10、的根本利益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创造性地提出用“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最早针对台湾问题提出,却最早在香港回归问题上得到实施与检验。 )“一国两制”的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 2、香港回归、香港回归1984 年发表联合声明,1997 年 7 月 1 日,结束英国殖民统治(始于 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 )3 3、澳门回归、澳门回归1987 年联合声明,1999 年 12 月 20 日,结束葡萄牙殖民统治(最早上溯到1553 年葡萄牙开始在澳门的殖民统治)4 4、港澳回归的意义、港澳回归的意义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中国人民

11、洗雪百年国耻的盛事,也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一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六、十月革命六、十月革命1 1、原因:、原因:革命前的俄国处在沙皇统治下,是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2 2、爆发、爆发(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时间时间:1917 年 11 月(俄历 10 月) 地点地点:彼得格勒 革命政党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大事:大事:“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进攻信号,冬宫被攻克,推翻了二月革命期间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代表工人、农民的苏维埃政府,并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3 3、领导人、领导人:列宁4 4、性质

12、、性质:社会主义革命65 5、影响:、影响:它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七、两次世界大战七、两次世界大战1 1、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1)原因原因:19 世纪末,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2)交战双方交战双方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VS 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3)起止时间起止时间:1914 年1918 年 (4 年)(4)影响影响:给人类带来空前的灾难,死伤 3000 万人;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13、欧洲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资本主义国家。2 2、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1)发动者发动者: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组成的轴心国集团(2)起止时间起止时间:1939 年1945 年 (6 年)(3)战争性质战争性质:是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争。(4)二战中的暴行二战中的暴行德国人屠杀犹太人。 (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日本在中国制造的南京大屠杀;731 细菌部队;实行“三光”政策。(5)转折点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6)结果结果:意、德、日相继投降,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7)影响影响:战争给世界带来空前的灾难,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沉重

14、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联合国诞生3 3、两次世界大战的启示、两次世界大战的启示(1)战争给国家和人民都带来灾难,我们要反对战争;(2)世界人民应该互相团结,加强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3)应该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建立起公正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7八、罗斯福新政八、罗斯福新政1 1、原因、原因19291933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经济,激化了美国社会矛盾。2、特点特点: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3、措施措施实行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制;保证工会的谈判权;实行以工代赈,解决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4、作用作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经

15、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新政中采取的措施,后来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九、两极格局的形成九、两极格局的形成1 1、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壮大了自己的力量,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国为了推行称霸全球的战略,放弃了战时与苏联的同盟,转向反苏。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战后对抗。2 2、冷战的表现:、冷战的表现:修建柏林墙、美苏军备竞赛、古巴导弹危机、侵越战争3 3、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1947 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阐述了“杜鲁门主义” ,宣称美国要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

16、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4 4、北约和华约、北约和华约1949 年, 北大西洋公约签订,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建立(12国,西欧和北美) ;1955 年, 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标志着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建立(8 国,东欧和苏联) ;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5 5、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东西方两大集8团对峙格局终结。6、当今世界格局:、当今世界格局:世界向多极化发展,表现为“一超多强” 。主题二:当今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主题二:当今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一、世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形势、问题及其相互关系一、世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形势、问题及其相互关系人口、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