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类传染病是指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985473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类传染病是指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甲类传染病是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类传染病是指(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1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 艾滋病、3 病毒性肝炎、4 脊髓 灰质炎、5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6 麻疹、7 流行性出血热、8 狂犬病 9、流 行性乙型脑炎 10、登革热 11、炭疽、12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3 肺结核、 14 伤寒和副伤寒、15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6 百日咳、17 白喉、18 新生儿破伤 风、19 猩红热、20 布鲁氏菌病、21 淋病、22 梅毒、23 钩端螺旋体病 24、血吸 虫病、25 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1 流行性感冒、2 流行性腮腺炎、3 风疹、4 急性出血性 结膜炎、5 麻风病、6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7

2、黑热病、8 包虫病、9 丝虫 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在城镇应于 6 小时内,农村应于 12 小时 内报至县级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乙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在 12 小时以内 报告;发现传染病爆发时,应以最快方式报告。 对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应作到“四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 离治疗”。除患者外,病原携带者常常也是重要传染源,也应争取尽早发现并采 取相应措施,使之无害化,因为各种传染病的携带者对于传播疾病的重要性不 一样,处理措施也不完全相同,可参照本书各种传染病防治措施的相应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