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985380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关于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关于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关于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关于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关于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一、当前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现状与分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县大部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较强,村党支部书记事业心、责任感和驾驭市场经济能力较强,群众满意率较高。但也客观存在少数村党支部软弱涣散,号召力和凝聚力差,支部书记缺乏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缺乏带领和推进新农村建设能力等。具体表现为:1、从村党支部书记的队伍结构来看,自身素质与岗位要求难匹配。从年龄结构来看,全县村党支部书记的平均年龄为 47.8岁,其中 50 岁以上 153 人,35 岁以下 31 人。村支书年龄普遍偏大,导致大部分村支书缺乏敢闯、敢干的竞

2、争意识,工作中谨小慎微、安于现状,守摊子的多、创新业的少;从文化结构来看,全县村支书大专以上学历 30 人,占 10.1%,中专及高中学历 123 人,占 41.4%,初中及以下 144 人,占 48.5%。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相对偏低,导致村党支部书记思发展、议发展、谋发展的能力偏弱,在工作中总处于“老办法不管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尴尬境地;从发展能力方面来看,全县 48%左右的村党支部书记家庭人均收入居该村上游水平、20%左右的处于全村平均水平。接受新生事物的滞后、发展能力的偏弱、家庭生活水平的低下,导致村支书说话“底气”不足、人格魅力大打折扣,其号召力与威信难如人

3、意。2、从村党支部书记的双重身份来看,个人致富与群众共富难处理。村党支部书记既是农民,又是村干部,这一双重身份,决定村党支部书记肩负着带头致富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份”责任。在农村,农民群众最盼的是富裕,最想要的是服务,而有的村党支部书记忙于家业兴富,无暇顾及村级集体,有的奉献精神好,富了“大家”却穷了“小家”,要做到统筹兼顾确实不易,因而就更难达到个人致富与群众共富相协调、相统一。3、从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性质来看,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难统一。村党支部书记既要宣传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完成上级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又要发展好、维护好群众的利益,对上是千头万绪的工作,对下是千家万户群众的利益。

4、税费改革后,建设新农村成了村支部书记的中心工作,然而有的村民对新农村建设有强烈的愿望,但等、靠、要的思想严重,而目前县、乡两级财力有限,全靠政府投入不太现实。这一过高的期望与政府有限的投入之间的矛盾,导致群众对政府有微词,有时村支部书记就成了“出气筒”。村党支部书记总是处于问题的中心地带,站在矛盾的“风口浪尖”,总有种“骑虎难下”的感觉和“内急外患”的滋味,使村党支部书记“消得人憔悴”。4、从村党支部书记的社会地位来看,享有权益与承担责任难对等。村党支部书记作为最基层的干部,肩负着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建设新农村、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等重要责任,真可谓“肩上担子千斤重”。但是由于目前农村经济

5、的落后和村级集体经济的薄弱,在岗村党支部书记的工资奖金水平还较低、保障机制难配套,因而导致村党支部书记的付出与享有的权益不对等。同时,由于财政有限,各级党组织对已卸任的村党支部书记政治上、经济上也只是蜻蜒点水式地予以照顾,从而在一定程序上降低了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的“吸引力”和村党支部书记的荣誉感。另外,当前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乡镇的职权有所削弱,村一级就不言而喻。这一权力的相对削弱与责任的不断增加,确实让村党支部书记左右为难,在夹缝中求生存。二、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有钱有物不如有个好支部,给钱给粮不如给个好支书”。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事关农村的发展大局,事关党的事业兴衰

6、成败,事关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因此,从发展农村实际需要出发,选配好一支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已成为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认为:1、在村党支部书记的选任标准上,既要把握共性标准,又要体现个性特点。所谓把握共性,就是要遵循德才兼备的标准,坚持把公道正派、有心有力为民办事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共性标准来把握。同时,也应考虑到各村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不同情况的村,群众所期望的村党支部书记的素质要求也有所差别。因此,在选配村党支部书记时也要因村制宜、因时制宜,体现个性特点。如当一个村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时,就应侧重选配一个开拓创新精神强、市场经济意识浓的“当家人”;当一个村的个私经济较发达、个

7、私企业较多时,就应侧重选配一个懂经营、善管理的“当家人”;当一个村社会矛盾复杂、社会治安不稳定时,就应侧重选配一个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擅长处理复杂矛盾的“当家人”;当一个村的特色产业明显、产业初具规模时,就应侧重选配一个开拓市场能力强、农产品流通经验丰富的“当家人”,等等。2、在村党支部书记的选任方式上,既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又要强调群众公认。目前,大部分乡镇党委在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来选任村支部书记,确保了贯彻组织意图不走样,这方面把握得较好。这无疑是正确的和需要的,但是确没有把群众公认这一原则放在应有的位置来认真对待。由于选任的视野不宽、途径不广、形式不活等原因,导致一些德才兼备、年富力强、

8、群众公认程度较高的党员并没有被选任到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来,离群众的要求有差距。因此,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更应注重体现群众公认的原则:一要更新“选”的观念。积极树立“选好了一个支书,是村民的福份;选错了一个支书,是村民的灾难”的思想,把群众的要求摸清摸准,真正把“群众眼中的能人”、“群众心中的正人”选任到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来;二要拓宽“选”的视野。选拔村党支部书记不能老是瞄着本地的,盯着身边的,看着熟悉的,而是要打破党员的行业界限、职务界限、地域界限,采取外聘、下派、内选等方式,不拘一格选人才,力争做到党委所选的就是群众认可的;三要改进“选”的方式。要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变“伯乐相马”

9、为“赛场选马”,乡镇党委在确定拟任对象前,既应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又可开展党内竞选活动等形式,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尽最大可能确保所选的村党支部书记党组织满意、群众满意。3、在村党支部书记的教育管理上,既要遵循从严要求原则,又要讲究以人为本。村党支部书记既是一名党员又是一名党的基层干部,无疑在教育管理上应按照党员、干部的“双重”标准,从严要求。同时,由于大部分村党支部书记都是农民,他们不但要带头致富,还要带领群众共富;他们不但要处理好家庭事务,还要处理好繁杂琐碎的村级事务;不但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还要通过言传身教影响身边的人;不但要处理家庭矛盾,还要调解好邻里纠纷。他们比普通农村党员奉献得更多,

10、比其它村干部工作更艰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了许许多多。作为农民,他们固有的小农思想、宗族意识等时时处处总会潜意识地影响自身的言行。因此,在对村党支部书记的教育管理中,既要着眼于党员、干部的实际,遵循从严要求原则,又要从村党支部书记“农民”这一身份出发,贯彻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多些鼓励引导、少些批评指责;多些人情味、少些官本位。4、在村党支部书记的激励机制上,既要倡导奉献精神,又要注重人文关怀。村党支部书记作为最基层的干部,常年工作、战斗在农村第一线,担负着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落实上级组织的工作任务,维护农村稳定、发展农村经济、领导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等重任,任务重,难度大,工作辛苦,但

11、由于经济发展的落后、集体经济的薄弱等因素,他们的工资报酬、奖金福利等方面显然与他们的付出不对等。因此,要在村党支部书记中大力倡导奉献精神、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文关怀,让其感受到组织的关爱之情。目前,大部分村党支部书记认为缺少的不是金钱、物质,他们最希望和盼望的只是在过年过节时上级领导的一次走访慰问,在病痛时期上级领导一句关爱的话语,在困难时期上级组织的一项扶持,在收获时期的一句良好祝愿,在孤立无援时上级组织能为他们作一个坚强的后盾。为此,应积极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定期走访慰问村党支部书记制度,加大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力度,建立村党支部书记

12、发展创业基金,建立村党支部书记创业“绿色通道”,等等。在政治上提高待遇、经济上保障报酬、工作上提供支持的同时,生活上给予关心,让村党支部书记感到工作中有“劲头”、经济上有“甜头”、政治上有“奔头”、事业上有“干头”,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一、藏南镇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基本情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培养是关键,其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村级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影响着基层组织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此,藏南镇党委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把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努力培养和

13、造就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取得了初步成效。藏南镇共有 42 个农村党支部,村党支部委员 121 人,村党支部书记 42 人。从性别看:男 42 人,女 0 人。从年龄看:35 岁以下 0 人;36-40 岁 8 人,占 19.05%;41-45 岁 9 人,占 21.43%;46-50 岁 14 人,占33.33%;51-55 岁 6 人,占 14.29%;56 岁以上 5 人,占 11.90%。最低年龄 37 岁 2 人,最高年龄 58 岁 1人。从学历看:初中 7 人,占 16.67%;高中 8 人,占 19.05%;中专 3 人,占 7.14%;大专 24 人,

14、占 57.14%。二、藏南镇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存在问题从调查情况看,藏南镇大多数村党支部书记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为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作出了贡献。但是,面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新形势,面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村党支部书记队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藏南镇现有 42 个村党支部书记,其中有一部分村党支部书记的素质并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有的事业心不强,工作被动应付;有的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有的文化水平低下,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在 42 名村支书中,35 岁以下的占

15、0,50 岁以上的占 26.19;大专以下文化占42.86%,大学以上文化占 0;无女村支书。村支书的文化、年龄结构不够优化,势必影响到他们作为一村之领导者的眼光、思路和精力,从而影响新农村建设工作。(二)公私不明,缺乏监督。目前藏南镇农村支部书记与村主任一人兼的 22 名,比例为 52.38,两委关系得到了基本理顺,但是仍有个别问题出现,比如,在选人用人上,不是出于公心,而是搞亲亲疏疏,拉帮结派,以“圈”定人,得不到大多数村民的认可;在财物的管理使用上,不按规矩办事,自收自支,互不监督,互不制约,巧立名目、中饱私囊、公物私用、公款挪用现象时有发生;在具体工作中,不沟通不协调,互相扯皮推诿,不

16、负责任,出现“各拿各的号,各吹各的调” ,令村民无所适从。(三)言行不一,职责不清,工作无序。有的村支部书记在上任前靠乱许诺讲谎话骗取群众信任,上任后由于既无足够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又缺乏无私奉献、扎实苦干的精神,因此治村有心无力,所许下的诺言没有一项践诺,村里的面貌仍是“河山依旧” ,群众大失所望;有的村支部、村委会对“两委”职责、成员分工及有关的规章制度都不明确和完善,村干部只知道年年都要做“循例催征收” ,按要求上报统计数字,听安排搞计划生育“三件事” ,由于职责不清势必造成工作无序,形成“两委”班子对村里的易事、落“好人”的事抢着干,而对难事、得罪人的事都甩手推诿,相互拆台,削弱了整体战斗力,造成整体工作被动、落后,无法正常开展。三、其他地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存在的问题综合媒体报道材料,其他地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政治理论水平有待提高,业务能力尚有差距,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知识更新步伐不快,抢抓机遇意识不强,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存在着“守摊”的思想,工作上疲于应付,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据报道,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强村干部集体腐败渐成气候。今年 4 月最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