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配器复调论文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983489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配器复调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0配器复调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0配器复调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0配器复调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0配器复调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配器复调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配器复调论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0 配器复调论文配器复调论文本年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传统意义上“四大件”学科分支中相对较弱的“配器”与“复调” ,强势超越“和声”乃至“曲式” 。这既与高等专业音乐教育中“配器”与“复调”方面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的逐年加大有关,也与近年来相关学科的学术研讨会的直接推动有关,更与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的整体发展趋势、各分支的交融,特别是与作曲实践的更加贴近有关。1.0.0 有关配器的研究,本年度成果最丰。中外现代作曲家的经典管弦乐作品,成为各位学者的热衷对象与博士学位论文的重要选题。1.1.0 于京君的配器新说(责任编辑:王璐),对西方管弦乐队当代配器实践中体现

2、出来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作了概览式的归纳,在理论上加以浓缩、提升、总结、归类并分别命名,梳理出一套可以普遍运用的新型配器原则和方法。论文提出了三个新概念并分别予以命名,认为它们显示了当代配器思路与技法的主要走向:(1)为配器服务的新型的乐器分类法:突破传统的乐器分类框架,将乐器以其发音方式分为延音类乐器和非延音类乐器;(2)新型的配器原则与技法:以原型素材为音源的延音功放配器法主要由非延音类乐器提供音源,由延音类乐器对其进行延音或功放;(3)配器与作曲关系的新概念:配器自由度及其划定标准。论文还强调:配器法不应该只是一种被动的、机械的编配技法,它应该是一种发展乐思、创新作品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创造性

3、的艺术。1.2.0 郭鸣的博士学位论文约翰科瑞里亚诺管弦乐写作技术研究 ,选择当今仍活跃于国际乐坛的美国作曲家约翰?科瑞里亚诺的6 部乐队作品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在文化背景、美学观念、审美趣味等方面的形成,以及由上述因素所导致的作曲技法为视角,发掘其管弦乐配器法的“继承”与“发展” 。并通过具体写法的“透视”与“分析” ,对科氏在 6 部乐队作品中的音色、织体及具体的配器手段等方面进行梳理与研究。论文主体部分由导论、正文及结论组成。在导论中,首先对论文选题的缘起及论题的意义做了简要的论述,并对美国当代音乐中“回归”现象做了概括性的梳理,同时对 6 部乐队作品做了概况的介绍。正文由五个章节组成,前

4、三个章节主要是对 6 部乐队作品的横向音高结构与织体、纵向和声结构以及复调结构与织体等诸因素分别进行了研究,进而还对各种技法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对比做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并归结出这些技法导致的织体的形成、音色的处理等直接影响管弦乐配器风格的各种因由。第四、五章是在前三章的基础上,对乐队的编制、乐队的摆放位置及多维声向的形成与意义做出详细的论述。随后又在微观上对管弦乐配器中特殊演奏法的运用,不同音区的运用与处理,以及纵向多声部结构中的配器特征等方面也做了较为详实的分析与论述。1.2.1 竹岗的长篇论文潘德列斯基早期管弦乐创作的颠峰之作之管弦乐法分析 (乐府新声2008 年第 4 期、2009

5、 年第 1、2 期连载,责任编辑:王进) ,包括“克里斯多夫潘德列斯基和他的音乐创作” 、 “乐队编制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对传统乐队音色的充分挖掘”以及“配器新观念及新演奏法和记谱法”等四章。论文认为:第一交响乐是潘德列斯基整个以前作曲实践的“鸟瞰” ,同时也是他管弦乐队的全部经验的集大成之作。潘德列斯基对传统乐队的音色挖掘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尤其是他对弦乐音色的发掘是“革命性”的。尤其是他对乐器的“极限高音”和“极限低音” 、弦乐的拨奏加滑音奏法、以及密集微分音块的使用开发,堪称经典,增加了乐队的有效使用音域。潘德列斯基对管弦乐织体的运用表现出了多样化和灵活性。在对织体的使用和处理上

6、,潘德列斯基最喜欢使用的手段就是“扇形对称结构织体”或“斜形结构织体” ,以及“同一个片段之内的各个声部不同节奏的组合(或扩大、收缩组合)并循环” 。在潘德列斯基的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各种微分音,以及由此构成的“音块” 、 “潘式音墙” 。在第一交响乐中,微分音技术不但体现在弦乐器上,同时也扩展到了木管组和铜管组。微分音技术本身,与前述的弦乐“拨奏加滑音”技巧、织体的扇型结构等技术相结合,其所产生的由“密集音块”和“音高连续体”构成的“音墙式”音响效果是极具创新意识和震撼力的,是一种崭新的音响效果和技术手段。由于新技术手段会产生新的音响效果,现有的旧的乐谱记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技术手段的要求了

7、,因此,如何为这些新技术手段做比较恰当、适用的记录,就成了作曲家要面临的新问题了。潘德列斯基的绝大部分作品都采用了非节拍性的“半偶然”的时间记谱法,以及“有音才有谱、无音只有空白”的“黑白”记录方式,并发明和沿用了很多新的演奏法和标记。这些新的演奏法和标记,以及记谱法有些已经成为当代公认的记谱标准,直到现在都对我们的音乐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1.2.2 胡磊的勋伯格的十二音处理与配器技术 (责任编辑:刘永平) ,以勋伯格按照十二音技法创作的第一部大型管弦乐作品勋伯格的乐队变奏曲 (Op31)为研究对象,通过音高分析与配器分析,认为:在勋伯格的乐队变奏曲中,体现的十二音序列音乐配器基木原则不仅使十

8、二音体系所强调的“音高平等”甚至是“音色平等”得以很好的体现,并且,也赋予了作品音色多样化的乐队音乐特点,但是,十二音规则上一些局限性的原则对乐队效果、配器手法上产生的束缚力使勋伯格在乐队变奏曲之后,再没有使用十二音序列技术来创作真正意义上的乐队作品。另外,勋伯格在这部作品中由始至终体现的“音色平等”观念不仅与十二音序列音乐的“音高平等”观念相一致,同时也是平等原则的进一步升华,并且对二战后期兴起的“整体序列主义”起到了一定的启发意义。1.3.0 中国作曲家、管弦乐法专家杨立青教授成为本年度的热门研究对象。龚华华的积墨破墨泼墨杨立青中的几种管弦乐配器技法 ,借用中国画中的三种常用技法“积墨”

9、、 “破墨” 、 “泼墨” ,来阐释杨立青 1998 年完成的管弦乐荒漠暮色中的几种管弦乐配器技法。积墨与破墨是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对主体声部进行整体和局部的叠加,而泼墨则是指用多个乐器声部共同构成一个类似于“带状”的加厚式织体形态。1.3.1 李洋的从杨立青看管弦乐队与二胡音色的溶合技术及其结构力功能 ,通过对管弦乐队各乐器相对于二胡音色溶合性的分析与量化,借助统计学方法,以可视性图表为材料,探讨了分析对象各乐器组、整个管弦乐队相对于二胡音色的溶合性变化过程,以一种新视角观察管弦乐队乐器与民族乐器之间的音色溶合技术。1.3.2 徐越湘的浅谈杨立青关于 20 世纪作曲技法理论的研究成果,从传统作

10、曲手法的六要索入手,对杨立青的管弦乐配器风格的历史演变 、 梅西安作曲技法初探 、论文集乐思乐风 、译著二十世纪音乐的和声技法等篇章中的核心技术予以剖析,力图总结出他在 20 世纪作曲技术理论中所作的探索。1.4.0 姜盛林的色彩的“五行” 逻辑的“五行”谈陈其钢管弦乐组曲的音色布局与结构关系 ,认为其分析对象的每个段落虽然短小,但构思新颖、奇特,语言精练、细腻,段落内部及段落之间的结构形成严密的逻辑关系。在配器方而,这部作品的音色布局与调配以及音响的对比控制非常完美,可以称得上是一部难得的“现代配器教科书” 。2.0.0 有关复调的研究本年度成果丰富,特别是出现了对于国内学界而言具有开拓性、

11、创新性意味的选题与成果。2.1.0 姚亚平的著作复调的产生 (责任编辑:金原) ,主体包括“复调起源的各种理论及其评价” 、 “附加与复调的产生” 、 “欧洲文化精神的兴起及其对音乐的影响” 以及“权力的话语:欧洲早期复调语言机制的文化意蕴”等四章,从“音乐之外”的文化角度切入,抽象、智性地讨论了“复调的产生”这个令人关注的课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著的第四章通过“引言:权力 、 话语 、只是 ” 、 “横向维度分析” 、 “纵向维度分析”三节,讨论了“作为权力的话语的西方早期复调的构成:1.两个要素;2.两个要素地位的不平等;3.在历史进程中,不平等地位的逆转。2.2.0 刘永平长期致力于的

12、现代复调研究与教学。他的现代音乐复调技法研究之六论十二音对位认为:十二音对位是基于十二音技术的对位法,是多种音列形式同时作线性陈述而构成的非调性复调织体;十二音列及其变体形式、音程顺序以及陈述方式,是十二音对位中音高组织、声部对比、织体构成的主要结构特征;通过分析、归纳各音列形式结合的对位类型及其和声处理原则,进而探讨了十二音对位与十二音技术相关联的独特复调思维与技法。2. 2.1 孙晓晔的谢德林中的对位技法研究 ,对谢德林由 25 首体裁各异的复调前奏曲复调手册进行了深入仔细的分析,将作曲家运用次数最多、使用手法最独特的几种对位技法进行了归纳,并试图通过分析此作品能够对现代复调音乐的创作和教

13、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另外,徐昌俊、左延芳的里盖蒂中的微复调技法也值得关注。2.2.2 叶思敏的斯特拉文斯基中的拼贴复调技法(责任编辑:刘永平) ,包括“拼贴复调的基本乐思构成” 、 “拼贴复调的旋律写作” 、 “拼贴复调的调性语言” 、 “拼贴复调的和声手法” 、“拼贴复调中的节拍手法” 、 “拼贴复调织体”等部分,结合作曲家的美学观念,逐一研究了作品中运用拼贴技术所涉及到的种种写作手法,提出了斯氏以复调思维作为诱导的拼贴技法的运用,为复调的现代发展开拓了广阔思路的论述。2.3.0 龚晓婷的陈怡四部混合室内乐的复调技法研究 (责任编辑:刘莎) ,以陈怡近年创作的为胡琴与弦乐四重奏而作的五重奏胡

14、琴组曲(1997),为小提琴、琵琶、大提琴而作的三重奏宁(2001),为长笛、黑管、小提琴、大提琴、钢琴而作的五重奏春夜喜雨(2004)以及为长笛、大提琴与钢琴而作的三重奏静夜思(2004)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作品中所贯穿的线性思维及丰富的复调技法。论文认为,它们不仅表现为多变的结构形态,还以融合进作曲家个性化语言的形式充分表露出她独特的审美意识。2.3.1 吴磊、唐荣的王西麟中的复调技法研究 ,通过较为仔细分析,认为这部作品“将连续演奏的四个部分或乐章整合到一个乐章之中,同时,四个部分分别被理论家冠以四个标题:寻觅、毁灭、挽歌、抗争 ,在整体结构上由于音色的布局及其织体结构与运动使其具有奏鸣曲

15、式的结构特征” 。最重要一点,复调技法在该作品中的运用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可以看出作曲家有效地将各种复调技法作为乐思表达的载体,体现出“织体主题化”的结构功能;另一方而,作曲家对新型复调技法汲取的同时,追求对乐队整体音响、音色及新型织体的尝试。有关中国作曲家音乐创作以及复调技法的研究,还有徐玺宝谭小麟的创作特征等。3.0.0 相对于常年,本年度有关曲式或音乐分析或音乐形态方面的研究,在数量上有所减少,但质量上乘,特别是一批博士论文的出版,提升了该分支方向的总体学术水准,并呈现出聚焦本土专业音乐创作与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显著特点。3.1.0 觉嘎的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责任编辑:迟凤芝、

16、王赛),是第一部全面研究西藏传统音乐形态特征的专著。该著从西藏传统音乐的文化源流开始,探讨了社会生活与西藏传统音乐的关系;从西藏传统音乐的类别属性入手,探讨了文化交流对西藏传统音乐的影响;论文还着重探讨了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特征:个性与共性,变异与发展。这是一篇严谨、深入、厚重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2.0 杨和平的博士论文谭盾歌剧研究(责任编辑:陈欣),以谭盾歌剧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剧本、音乐材料、结构与结构力、戏剧思维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涉及谭盾自 1989 年以来创作的九歌 、马可波罗 、 牡丹亭 、 茶 、 秦始皇等五部歌剧。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分析了上述五部歌剧的剧本,从人物、情节、戏剧以及剧本特征等方面来展开。第二章探讨了谭盾歌剧中的材料设计,内容分为六节,对主题、音型化材料、吟诵材料、拼贴与仿作材料、打击乐等进行了分别研究。第三章分析了谭盾歌剧音乐的组织及相应的技术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